维多利亚女王——“日不落”帝国的缔造者
女王的失落童年
维多利亚出生于1819年5月24日,她的父亲是爱德华王子、肯特和斯特拉森的公爵,是英王乔治三世的第四子,母亲是德国萨克森-科堡-萨尔费尔德的维多利亚公主。当时,为了能让维多利亚出生在英国,她的父母专程从遥远的巴伐利亚赶回英国,最终让这个被给予厚望的孩子降生在伦敦的肯辛顿宫。夫妻二人对他们的第一个孩子的降生十分激动,尤其是对母亲来说,小维多利亚的出生有特殊的意义,因为只有她在未来才有可能成为大英帝国的君王。父母二人在一番思索之后,给这个注定与众不同的女婴取名为亚历山德丽娜·维多利亚,其中有两层含义,一是表示对孩子的俄国教父——亚历山大一世的尊敬,二是用“维多利亚”来纪念她的母亲。
有如此家庭背景的小维多利亚的童年却不像很多人想象当中的那样幸福。在她还不满一周岁的时候,父亲就突然因患肺炎去世。在爱德华王子死前不久,一个星相家曾对他说,王室中不久之后就会有两个人死去,但是一向健康硬朗的爱德华王子是绝对不会想到自己便是遭此厄运的那个人。在一次打猎中他受了风寒,再也没有好起来,不久便去世了,留给妻儿的只是沉重的债务。从此维多利亚一家不得不节衣缩食,小维多利亚总是穿同一套衣服。从小她就拥有这样的一种价值观:女人频繁变换服饰不仅是挥霍浪费,而且是一种不良的品行。之后,即便成了女王,维多利亚也没有在服饰上铺张浪费,她的王冠上价值连城的珠宝并非是出于她对宝石本身价值的向往,而是为了显示对王权的尊重。
从11岁开始,维多利亚逐渐意识到自己有重任在身,而通向她辉煌未来的道路上更是充满了艰辛。维多利亚开始学习烦琐的宫廷礼仪,还有遵守许许多多的行为禁忌,她被要求不许和陌生人交谈,不能轻易在外人面前流露情感,不许按照自己的好恶选读书籍,每日的饮食也有定量规定。这些都是她11岁以后必须要遵守的法则,这对于一个处于童年阶段的孩子来讲可以说是一件残酷的事,因而在很多年以后,维多利亚回忆起她的童年,用“相当忧郁”来形容。
维多利亚从小受到母亲十分严格的要求。维多利亚每晚与母亲睡在一个房间当中,按照规定的作息同家教学习,或者与玩偶、查理王猎犬达什度过娱乐时间。维多利亚要学习法文、德文、意文与拉丁文等语言,不过在家中,她只使用英文。维多利亚的童年绝对是与其他儿童相隔绝的,对维多利亚来说,这样的生活方式称作肯辛顿系统。而这个系统的设计者则是肯特公爵夫人与她的绯闻情人——主计长约翰·康罗伊爵士。这套系统目的在于将公主与“不良”的人隔绝开来,而谁是“不良”的人,也是由肯特公爵夫人与康罗伊所定夺的,其中包含了维多利亚父系家族的大部分家族成员。因为这些人不想让维多利亚变得坚强而独立,而是希望维多利亚变得软弱,同时用计谋让维多利亚依赖他们。
在1830年,在公爵夫人与康罗伊的带领下,维多利亚越过英格兰中部游览马尔文山,在沿途的城镇、乡间别墅停留。在1832~1835年的这段时间中,维多利亚也都在他们的带领下前往英格兰与威尔士等地区进行这样的浏览。维多利亚在沿途的各站中得到了人们的热烈欢迎,但她本人却并不喜欢这些旅程。劳累的奔波,以及在公众场合的频繁出现让维多利亚难以应付,她因为过度疲倦而生病,但并没得到充足的休息时间。威廉四世将维多利亚的旅程与他自己的入城仪式进行比较之后,开始逐渐将她视为对手,而不是继承人。维多利亚本想借国王反对这个理由提出暂停旅程,但她的母亲认为国王的反对是源自于他的嫉妒心,强逼维多利亚继续这个旅程。在1835年10月,在公羊门,维多利亚数次发烧,康罗伊则认为她是假装的,没有理会。维多利亚发烧期间,康罗伊与公爵夫人试图让康罗伊成为她的私人秘书,不过以失败告终。年轻的维多利亚不断阻止康罗伊进入她的随从的行列。有一次,她禁止康罗伊在她面前出现,但他还是在她母亲家中留下来了。
铁腕统治与空前繁荣
1837年6月28日,18岁的维多利亚坐着金光闪闪的马车,等待她的是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即将举行的加冕大典。那时的维多利亚还难以遏制心中的紧张,悄声问她的侍从:“求求你,告诉我,应该做什么?”然而登基后不久,这位年轻的女王就很快成熟起来,这样的惶恐不安已永远成为历史。女王的即位十分顺利,维多利亚很快就向人们展现出她的政治才能。当时,新任首相墨尔本勋爵向女王提出建议,希望她将身边的两个女侍更换掉,理由是两人的丈夫是前政府的效忠者。年轻的女王则如此说道:我不会换掉其中的任何一个,我对她们的政治观点没有兴趣,因为我没必要和她们讨论政治问题。
在维多利亚女王初登皇位之时,英国已经完成了资本主义工业革命,开始寻求殖民地和自治领土,来完成对于原料地和销售市场的拓展。在维多利亚的统治之下,大英帝国开始大肆地进行对外领土扩张,为了达成这一目的,英国不惜使用一切手段。1840年英国占领了新西兰,就此,英国在全世界的殖民体系形成了。
之后,英国瞄准了中国这片土地,但是一直以来他们并没有寻找到合适的机会打开中国的大门。最初,英国与中国的贸易商品主要是茶叶、丝绸的贸易等,这些在英国市场上属于奢侈品的商品,但在中国却并没有多高的价值,这样,英国在与中国的贸易中就形成了巨大逆差,为了弥补这点,英国商人开始在英国政府的支持下倾销鸦片。1839年,林则徐在虎门销烟,对于英国政府的倾销政策给予了巨大打击,英国便以此为借口发动了对华战争。1840年初,维多利亚女王在议会上发表了著名的演说,以“为了大英帝国的利益”为名义向中国发动战争。历史上的第一次鸦片战争便开始了。
1857年,英国通过一场设计巧妙的阴谋获得了苏伊士运河的掌控权,当时英法两国正在为苏伊士运河的统治权争夺得不可开交,而此时法国却只好乖乖地退让。第二年,大英帝国又将印度纳入了自己的殖民地当中,这片土地成为大英帝国王的一块宝物。之后,英国还让俄国在1877~1878年间与土耳其的战争中获得的胜利果实几乎化为乌有。当时,俄国的军队只差一步就将跨入伊斯坦布尔,俄土双方签订协议,许给俄国巴尔干半岛的一部分土地。而俄国势力深入到巴尔干半岛却是维多利亚十分不想看到的,在维多利亚的武力和外交双重压力之下,俄国只好做出让步。
在维多利亚女王的统治期间,英国的经济实现迅速成长,国家日渐繁荣强大。女王登基的时候,英国只有几条铁路,但她去世的时候,英国已经有了发达的铁路网,将各个城市都囊括其中。随着经济和工业的不断发展,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人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科技的进步为他们的生活带来种种便利,维多利亚女王在位时就建立了不少公共设施,比如伦敦的污水排放系统和伦敦街头出现的白炽灯。1891年,也就是女王去世之前的10年,英国的所有小孩都可以得到免费的教育。
维多利亚时代,英国的文化和科学也蓬勃发展,世界闻名的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和英国博物学家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都是这个时期的杰出人物。当时,为了让人们得知英国的昌盛和强大,维多利亚女王积极致力于第一次万国博览会的召开,终于,在1851年,伦敦出现了举世瞩目的盛世。
在维多利亚时代,英国虽是君主立宪制度,但大臣们还是受到了女王的巨大影响。在她位期间,大英帝国极度扩张,达到空前的繁盛,成为称霸全球的“日不落”帝国。
而大英帝国的繁荣昌盛,并没有随着维多利亚女王的去世而宣告终结。据历史学家们的分析,“维多利亚时代”实际上是以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作为句号的,而它的终结的标志性事件则是第一届世博会时期的水晶宫的倒塌。
如今,维多利亚仍然是世界上许多河流、湖泊、沙漠、瀑布、城市、港口、街道、公园、学校、建筑物的名字,其中有澳大利亚的维多利亚州,加拿大维多利亚市,新加坡维多利亚纪念馆,香港的维多利亚港、维多利亚公园,塞舌尔群岛首都维多利亚,非洲最大的湖泊维多利亚湖,等等。
爱情与家庭
1836年,维多利亚母亲的弟弟利奥波德一世,希望他的侄子萨克森-科堡与哥达的阿尔伯特能娶自己的侄女维多利亚。通过利奥波德,公爵夫人同意邀请阿尔伯特与自己见面,并将女儿维多利亚介绍给他。当时威廉四世极力反对这门婚事的成立,并提出以奥兰治亲王的次子亚历山大亲王作为代替人选。此时的维多利亚也开始衡量各个候选丈夫,她的日记也透露出她的态度。一开始,她非常钟情阿尔伯特。见到他之后,她写道:“阿尔伯特非常英俊;他的发色与我一样;他的眼睛大而蓝,并有一只美丽的鼻子与一张非常甜美的嘴巴,里面的牙齿白净整齐。但最令人开心的是,他善于用表情表达自己的感受。”而另一位候选丈夫亚历山大,维多利亚只是将对他的印象概括为:“很平淡。”事实上,此时维多利亚早已在心里认定了阿尔伯特,她给她所认为的“最佳、最善心的顾问”舅父利奥波德写信,对他向自己介绍了阿尔伯特而表示感谢,称阿尔伯特带给了她极大的快乐。
不过,17岁的维多利亚虽然对阿尔伯特十分感兴趣,但也觉得结婚的时机尚未来到,而皇室成员也没有马上做出任何决定。
阿尔伯特亲王是浑身散发出魅力、举止优雅的男人。他学识渊博,被人们号称是“走动的百科全书”。他兴趣广泛,更是在击剑方面表现出出色的才能。如果说维多利亚对音乐的欣赏只停留在轻歌剧,那么阿尔伯特则可以说是具有十分高雅的音乐品位,他对古典音乐十分精通。两个人简直是佳偶天成,在他人的眼中是一对模范夫妻:彼此忠诚,相敬如宾,甚至任何有损夫妻关系的激烈话语从未从他们二人的口中说出过。
1839年,维多利亚与自己表弟、来自德国撒克逊-科堡的阿尔伯特结为夫妻。当初维多利亚对阿尔伯特洋溢出激情的爱恋和柔情。而英俊博学的阿尔伯特对于维多利亚抱有同样的爱,在家庭生活中,他是妻子的好伴侣,在国家政务上,他是女王的好帮手。夫妻俩一起跳舞,出游,打球,跟孩子们捉迷藏,生活得十分幸福。
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亲王一共生了9个孩子,长大成人的女儿们都成了欧洲王公们的妻子,儿子们则迎娶了各国的公主。几乎整个欧洲各王室都有他们的血脉,维多利亚也因此获得了“欧洲王室的超级祖母”的称号。但是,由于近亲通婚,维多利亚的9个孩子都受到遗传病的威胁,4个王子中的3个都是血友病患者,虽然5个公主自身健康,但也是血友病基因携带者,由于欧洲王室中都有他们的血脉,血友病这一可怕的疾病在欧洲王室中蔓延。
天有不测风云,阿尔伯特亲王42岁英年早逝,这给了女王无比沉重的打击。阿尔伯特亲王对于女王来说,几乎代表了一切。他既是自己无比深爱的丈夫,也是政治事业上的挚友、谋臣和助手。他们举案投眉,心灵相通,在女王厚厚的书信集和日记中,几乎很少有一件他们观点有分歧的事情。
痛失丈夫的女王离开伦敦,将自己禁锢在房间里,毫不关心外面世界发生的事情。她在给亲戚的一封信中这样写道:“世界已经死去了。”女王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中都沉浸在悲痛之中,黑颜色成为她余生40多年衣服的主色调。她的内心受到了很大的刺激,感情难以回到正常状态,脸上的表情经常是悲伤的、冷漠的,有时又突然焦躁不安,整个生活都被她对丈夫的怀念所占据了。维多利亚女王写了厚厚的回忆录,来纪念与丈夫的共同生活。她还用了另一种方式进行纪念——在英国各地建起了规模宏大的文化中心、滨河大道、桥梁、造价昂贵的纪念碑等。女王坦言,她余生的所有意义就是实现丈夫未完成的事业。
“他的观点就是我的法律。”女王以此为原则,渐渐地,这种观念招致了周围人的不满。经过艰难的内心斗争,女王终于醒悟过来,她意识到她还有身为女王的义务和责任。
女王的一生共遭遇过6次谋杀,都是由爱尔兰人策划发起的。他们刺杀女王失败,就炸毁了阿尔伯特亲王的雕像。女王对此竟是悲痛万分,就好像炸掉的是阿尔伯特亲王本人或者是她自己。
女王也有女人经
维多利亚女王的样貌恐怕不能用世俗意义上的审美进行衡量,或许她没有人们口中所谓的“美貌”,但她的脸透出一种聪慧,一双明亮、有些凸出的大眼睛充满求知的欲望,颇为吸引人。女王年轻时身材苗条纤瘦,她一生都在努力保持一副好身材,但不太成功,因此有了照片上雍容华贵的样子,对于自己的身材,女王也曾幽默地说道:“我的个子,对于女王来说,是太矮了。”
如今新娘们所穿着的婚纱还与维多利亚女王颇有渊源。1840年,维多利亚女王结婚时,穿着一袭由漂亮的中国锦缎制作而成的白色礼服,裙尾长达18英尺,同时搭配了白色头纱,这一身纯白可谓是别出心裁,因为在此之前,英国皇室成员的结婚礼服都是镶满珠宝银饰的晚礼服和宝石皇冠这样的组合,同时还会外披一件毛皮大衣。而维多利亚的装扮一下子就惊艳了所有人,这样的打扮更迅速成为一大风尚广泛流传。如今,新娘身穿白色结婚礼服已经成为西式婚礼的一个重要传统习俗。白色婚纱代表内心的纯洁和孩童般的天真无邪,同时有着童贞的意味。
1870年代后期,维多利亚女王结束了长时间的离群索居的生活,重新活跃在人民面前,1897年,为了重新树立女王和王室的威望,维多利亚允许臣民们为自己举办登基60年的盛大庆典。
维多利亚女王在位时间长达半个多世纪,当时英国国力强大,是称霸世界的“日不落国”,她也一度成为当时世界上最有权势的人。大概是因为自己的高高在上和对于权力的掌控,她不知道世俗女子的苦楚,所以她虽然身为“最有权力的女人”,对于女人争取权力却抱有强烈的反感,在她眼中,那是一种“疯狂、邪恶的举动”。
不过事实也不都是如此。有学者在维多利亚女王写给她女儿的家书中,发现了她对身为一个女人有着一些自己的看法,比如:“亲爱的女儿,你说给予一个不朽的灵魂以生命,是一件非常值得骄傲的事,但我自己却难以产生这种想法。我觉得在生育中,我们女人更像一头母牛或一条母狗。我们可怜的本性变得如同动物一般……整天哺育婴儿和换尿布,这对于很多优雅而聪明的淑女来说是一种毁灭。”
维多利亚女王因难以忍受生育的痛苦,在生第八个和第九个孩子时用氯仿作为麻醉剂,她可以说是“无痛分娩”的先驱者。生育了不少儿女的她是“母职神圣的象征”,然而她也同世界上千万位母亲一样,背负着身为人母的辛劳和苦楚,甚至这种感受是难以言喻的,她只能私下向女儿透露,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悲伤。
1900年12月,维多利亚女王拖着虚弱的身体坚持前往怀特岛,因为那里是她和已去世的丈夫阿尔伯特都十分喜爱的地方。在这个十分有意义的地方,女王写下了遗嘱,并对于自己葬礼方面的细节进行代替,希望在自己死后,人们为她穿上白色的衣裙。
1901年1月22日,一个辉煌的历史时代结束了,82岁的维多利亚女王在怀特岛去世。在维多利亚女王生命垂危的时候,她的儿子,也是她的继承人威尔士亲王守候在她的身边,当时他已以爱德华七世之名成为王位的继承者。她的孙子德皇威廉二世以及其他的后代也聚集在女王的床前。
女王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1837年,还是少女的维多利亚登上皇位,她还获得了同丈夫萨克森—科堡与哥达的阿尔伯特亲王之间不渝的爱情,她像普通的女人一样依赖自己的丈夫,听取他的意见。1861年,丈夫的去世为维多利亚带来沉痛的打击,但她为了她的人民,不得不将这份悲痛沉淀,在其后的40年中,一直将对丈夫的感情藏在心底。一个看似强势的女王也有着细腻的内心情感,她用她毕生对丈夫的感情向人们证实了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