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格丽特·米切尔——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神往战争的孩子
1900年,玛格丽特·米切尔出生于美国南部亚特兰大——一个新兴城市。幼时的玛格丽特特别喜欢听关于亚特兰大的历史故事,她常常和外祖母坐在房前的走廊上,外祖母总是指点着一条一直穿过后院的南方同盟的战壕,绘声绘色给玛格丽特描述那个夜晚,“一望无际的火焰吞没了整个城市,无论哪个方位,都有一片奇怪而难以名状的火光照亮了整个天空。”这些情景便是玛格丽特作品中亚特兰大沦陷的原型——那场1864年11月15日晚的熊熊火焰。
当英国影星费雯丽穿着蓝色的小礼服,眼睛神采照人,脸上满是忧虑地出现在人们的面前时,人们不由惊叹这就是郝思嘉!其实,这何尝不是米切尔自己的写照呢?
童年听到的那些关于亚特兰大的战争故事让小玛格丽特神往非常,她酷爱和那些同盟老兵一起出游。那些老兵也很喜爱玛格丽特,还教她如何骑马,这让玛格丽特的性格更趋向于一个男孩子。她笔下的郝思嘉,或多或少地带上了她自己的影子。
菲茨塔拉德庄园是玛格丽特童年的梦幻王国。她喜欢在那里天马行空地想象,想象着豪华的舞会和热闹的烤肉野餐,这让她感到莫大的满足。她善于将幻想的生活,编写成一些小故事,内容主要讲述她作为主人翁在战争中的一些经历。
家庭的熏陶,使得玛格丽特对南北战争时期美国南方的历史产生了极其浓厚的兴趣。她从乡间听闻了许许多多有关内战以及战后重建时期的林林总总,并有意识地接触并阅读了大量相关的书籍。她生长于南方城市亚特兰大,是地地道道的南方人,这些都为玛格丽特的创作带来了源源不断的灵感。
1914年7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玛格丽特在战火纷飞中意识到战争的残酷与生命的可贵。战争就像一台疯狂的绞肉机,在她的面前夺走了一个又一个鲜活的生命。童年时代听过的恐怖战争故事本是她向往的,而此时,它们却变成了幽灵回来纠缠她。连续的失眠与噩梦折磨着她的每一根神经,这种痛苦几乎伴随了她的一生。
1918年,刚刚迈入18岁的玛格丽特已经出落成一位亭亭玉立的南方美女。她遇到了一名青年军官——克利福特·亨利少尉,两人很快便相爱了。亨利有着潇洒的外表、儒雅的气质,可以说这就是玛格丽特心中的“卫希礼”。但不幸的是,战争夺去了这位青年军官的生命。这件事给玛格丽特带来了巨大的痛苦,直到去世之前,她都在内心深处珍藏着这份深厚的感情。或许这就是小说中郝思嘉对卫希礼爱得火热与疯狂的缘由,玛格丽特将自己的感情融入作品里,以此来缅怀她永远的恋人。
母亲梅贝莉去世后,玛格丽特成为家庭里唯一的女人。即使父亲再疼爱这个女儿,她也不能代替母亲在父亲心中的位置。失去母亲的父亲好比鱼失去了水,整个精神世界几乎陷入一片崩塌的废墟之中。玛格丽特也很难过,她无法承受那种失去至亲的痛苦,于是选择了逃避。这与郝思嘉的处境又是何其相似,玛格丽特再次将自己的生活经历融入了作品。
爱抓得越紧越难得到
失去母亲后,玛格丽特仿佛变了一个人似的,她像一匹脱缰的野马,特立独行、自由自在,不去理会那些所谓的社会习俗。她的我行我素,让整个亚特兰大的上流社会都为之侧目,而这样的境况与小说中郝思嘉的遭遇如出一辙。
此时,玛格丽特遇到了生命中第二个重要的男子——落拓不羁、潇洒风流的酒贩子雷德·厄普肖。尽管亲友们一致反对两人交往,但在1922年9月,玛格丽特还是毅然嫁给了厄普肖。
但一时冲动的决定还是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影响,蜜月刚过,这对新婚夫妇之间便出现了裂痕。白瑞德的原型便是厄普肖,他有魅力却也到处留情。厄普肖做了许多令她心碎之事,甚至在新婚不久便始乱终弃……虽然她很快便重新振作,但这段婚姻带给她的痛苦和屈辱一直伴随她到死亡。
厄普肖离开玛格丽特后,他的朋友约翰·马什一直在玛格丽特身边关心她照顾她,在马什的帮助和鼓励下,玛格丽特成了一名报社记者。玛格丽特并不知道,马什在她出嫁以前就已经爱上了她,并对她身上的才华赞赏不已,但造化弄人,二人在最开始的时候就错过了彼此。
玛格丽特身材娇小,身高只有1.52米,体重还不到45公斤。秀气的脸庞加上活泼的个性,使得她初任记者时看起来根本不像个成年人,反倒像16岁的小姑娘。报社为了照顾她,还特地为她把办公桌椅各锯掉7厘米,以使她的脚可以接触到地面。
玛格丽特工作很投入,做得也很出色。她事事亲力亲为,为了清楚认识高空作业者在工作时的感受,她曾把自己悬挂在61米高的楼房外面;为了可以生动地勾画出佐治亚州5位英雄将领的形象,图书馆仿佛成了她的第二个家……她妙笔生花,将英雄们刻画得惟妙惟肖,这也让她第一次充分认识到自己在文学方面的素养和潜力。这样的经历让玛格丽特产生了一个念头:为什么我不能写一写战争期间英雄的男人们身后那些了不起的女性呢?
1925年7月,日久生情的玛格丽特·米切尔与约翰·马什正式结为夫妻。二人的经济条件并不宽裕,可他们却自得其乐。尽管屋子简陋,还是租来的,玛格丽特却从未嫌弃,她戏称这个公寓为“垃圾堆”。但因为有爱的滋润,“垃圾堆”里的夫妇俩却感到无比的暖意。
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南方,私人生活作风是非常保守的,然而,婚后的玛格丽特却依旧保持着其我行我素的特点。有一件事很好地体现出玛格丽特对女性权利的重视,婚后,她在大门上钉了两块牌子,一块写着“约翰·马什”,而相对应地,另一块写着“玛格丽特·米切尔”,以表示自己坚决不随夫姓。这一举动自然遭到了人们的非议,但也从另一侧面看出马什对玛格丽特满满的包容和爱。
玛格丽特在报社工作了4年,后来因为脚受伤,走路不方便,只好辞掉工作,赋闲在家。马什害怕妻子自暴自弃,想尽一切办法让她珍惜自己的天赋与才华。他鼓励妻子动手写小说,但玛格丽特几次动笔又几次放下,内心的犹豫使她时而充满激情,时而又信心不足。值得一提的是,玛格丽特写作的方式十分特别,她不像别的作家那样一章一章按部就班地写,而是先写好最后一章,然后随心所欲地这里写一章、那里写一节,完全没有章法可言。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导致她除了马什以外,从不好意思将未完成的作品拿给别人看。
从1926年开始,玛格丽特断断续续进行了9年的创作。期间,她虽然写了许多部作品,厚厚的稿纸装满了许多大大小小的口袋,但几乎没有一部稿子是完整成型的,更谈不上定稿。
这样的光景一直到1935年才有了转机,纽约一家出版社的主编来到亚特兰大,他约见了玛格丽特·米切尔,并在交谈后拿到了那一大堆未成型的手稿。经过近一年的不懈努力,玛格丽特的第一部小说——《飘》终于与读者见面了,一时间,海内海外印数陡增,溢美之词也铺天盖地而来。玛格丽特一夜成名了!这是她和丈夫始料未及的。
可以说,没有马什的支持与鼓励,就没有《飘》,没有马什,也就没有后来的玛格丽特。但就像《飘》的结局一样,玛格丽特的余生也是了一个莫大的悲剧:“她从未真正理解过她所爱的那两个男人中的任何一个,所以她没有留住任何一个。”这是玛格丽特对郝思嘉爱情悲剧的总结,同时,也是她对自己人生的总结。
曲折而成的传奇名作
玛格丽特成名后,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她本可以陪在一个爱她的丈夫身边,幸福平静地过完一生,可她并没有这样做。玛格丽特期望的是一种宣泄后的平静,相比喧闹的都市,她更愿意置身于风景秀丽的山村中,但现在这个愿望已成奢望。
俗话说:树大招风。一个人的名气越大,是非也就越多。玛格丽特也不例外,名人的生活令她陷入无休止的回复信件与应对官司之中。数量庞大的读者信件如雪花一般从各地寄来,而海外出版权的纠纷也给她平添了许多烦恼。
《飘》成就了玛格丽特,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毁了她。因为她总是疲于应付那些生活中的琐事,没有太多的自由时间去阅读、去思考,从而也就停止了成长。换言之,就是她的心灵已经钝化,精神已经荒芜。她很苦恼,整个人变得戒备重重,还决定以一己之力,对抗整个世界。这种无力的挣扎与无谓的倔强,也是造成她悲剧人生的主要原因。
后来,玛格丽特告诉别人,《飘》的写作占去了她近10年的时间。首先,她完成了小说的最后一章,然后要折返回来,继续写前面的章节。她天马行空,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根本没有按照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写。在近10年的时间里,玛格丽特身边的朋友很少听她谈起她的书稿。其实,小说大部分章节的初稿早在1929年就完成了,大家都知道玛格丽特在创作,但几乎没有人知道她到底在写什么。
1935年春,麦克米伦出版公司派编辑哈罗德·拉瑟姆到全国各地去发掘优秀稿件。当他来到亚特兰大时,听别人说起了玛格丽特写书的情况,便想向她借来稿件一看究竟。最初,玛格丽特自己都不相信南方人写的关于南北战争的故事,能让来自北方的出版商感兴趣,所以,她并不打算将稿子交给拉瑟姆。但后来,在马什的鼓励下,在拉瑟姆离开亚特兰大的前一天,玛格丽特送去了她的近五英尺厚的手稿。1935年7月,麦克米伦公司决定出版这部小说,并为其暂定名为Tomorrow is Another Day。
“Tomorrow is Another Day”是本书的最后一句话,日后这句话也风靡全球,成为许多人的座右铭。但玛格丽特决定引用美国诗人欧内斯特·道森的一句诗,将小说的题目改为Gone with the wind(汉译名为《飘》),也许这个题目更能展现主人公和自己的心情。
此后,玛格丽特花了半年多的时间,来反复核实小说中所涉及的历史事件的具体时间和地点的准确性。为了能让这部小说一鸣惊人,麦克米伦公司也做了大量的宣传。
1936年6月,这位无名作家的“巨著”一经面世,销量就立即打破了美国出版界的多项纪录。果然,《飘》没有让发现它的“伯乐”失望,一上市便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日销售量最高时为5万册。前六个月的发行量便突破了1000万册,仅仅一年后,这一数字便改写为令人振奋的2000万册。除了市场的认可,小说还获得了一系列文学大奖,如1937年普利策奖和美国出版商协会奖。同年,商业嗅觉敏锐的好莱坞便以5万美元的价格获得了《飘》的电影改编权(影片上映后又获得5万美元的红利)。就这样,这部由大卫·塞尔兹尼克担任导演,由克拉克·盖博和费雯·丽主演的电影《乱世佳人》于1939年问世,与小说的成功一样,这部电影一经问世便成为电影史上的一部永恒的经典。
《飘》的巨大成功使玛格丽特几乎在一夜之间成为当时美国文坛最炙手可热的名人,成了亚特兰大人人皆知的“女英雄”。截止到20世纪70年代末期,该小说已被译成27种语言在全世界发行,销售量超过2000万册。虽然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却也抹杀不了那些伟大的作品,如今,这部厚达1000多页的小说仍未淡出我们的视线,它以惊人的生命力继续雄踞美国畅销书乃至世界畅销书榜单的前列。
据玛格丽特家里的女佣人回忆说:“在小说出版的当天,玛格丽特家里的电话铃平均每三分钟响一次,而且每五分钟就有人登门拜访,每隔七分钟还有一份电报送过来等玛格丽特审阅。公寓门口总站着十几个书迷,他们一直静静地等候着心仪的作家出来,以便请她在小说上签名。”家中都如此热闹,更不要说要求采访并邀请玛格丽特去各地巡回讲演的媒体了,除此之外,一些要求她为慈善事业捐款的人也是络绎不绝。
有意思的是,仅在小说出版的第一周,就有大约300本《飘》从全国各地寄到玛格丽特的手里,这些书迷们希望她签名后再掏钱给他们把书寄回去。这些事情已经让玛格丽特很头疼了,可真正的麻烦还在后面。接踵而来的版权、翻译权纠纷几乎让她有些崩溃。
《飘》出版后的第九天,玛格丽特在给佛罗里达一位朋友的信中吐出了自己的苦水:“如果早知道一个作家的生活是这样的话,我起先肯定不想成为一名作家。过去的几十年里我的生活一直非常宁静,我喜爱这样一种宁静的生活方式,我不善于与人交往;我爱写作,写作是安静的;也因为我身体不很好,需要休息。”可现在,这样的生活于玛格丽特而言显然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因此,我们也不难理解她为什么自《飘》发表以后,直至1949年8月16日因车祸而丧生之间的十余年间,再也没有发表过新的作品,只留下了大量书信,可以说,是喧闹扼杀了玛格丽特的创作灵感。
在玛格丽特去世20多年后,她生前所留下的书信由麦克米伦公司于1976年结集出版,书名为《玛格丽特·米切尔的“飘”:书信集》。
半个世纪的期盼
红透半边天的《飘》一直有个鲜为人知的缺憾,因为玛格丽特生前拒绝使故事有个结尾,她认为这种残缺正是一种美。这使不少制片人纷纷请求,希望能得到拍摄续集的机会。
直到1976年,玛格丽特的兄弟斯蒂芬斯·米切尔才准许美国环球制片公司选择一个剧本拍续集,给这个故事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但不幸的是,这次狗尾续貂的尝试最终以失败落幕。人们发现没有结局恰恰是这个故事的魅力所在。
1991年,美国现代女作家亚历山德拉·芮普利经过3年的辛勤笔耕与细心考量,于1994年9月,在40个国家同时出版发行了她创作的《飘》的续集,她为此书取名叫《郝思嘉》。
此事其实要追溯到斯蒂芬斯·米切尔的两个侄子,有一天,他们突然心血来潮,觉得有必要找位作家,创作《飘》的续集。于是,位于纽约的威廉·莫里斯事务所受其所托,于1986年组织了一场特殊的竞赛,以此挑选一位能够胜任的作家来完成这一创举。报名的队伍人山人海,最后莫里斯筛选出11名优秀者参加决赛,其中女性10名,男性1名。最后获此殊荣的正是时年57岁的女作家芮普利。
芮普利的获选不是偶然的。首先,她是一位女作家,又是地道的美国南方人,更巧的是,她在当年南部贵族的首府,即《飘》的男主角白瑞德的故乡查尔斯顿长大。在众多候选人中,芮普利确实是最理想的人选,这不仅仅是因为地域人情的因素。
芮普利被称作是文坛的“福将”,她早年写的那些供火车站旅客阅读的休闲小说,几乎本本畅销。后来,她又创作过4部描写美国南方故事的小说,头一本《查尔斯顿》再版了11次,这本小说常被人们拿来与《飘》相提并论,她也因此跻身于美国成名作家的行列。
芮普利在签订了这份450万美元的合同之后,荣誉是巨大的,但压力更为重大,她没有时间蹉跎,于是马上开始构思。她的创作处处追求对历史的尊重,采取的是严谨的写作风格,这和玛格丽特是一脉相承的。
为了保持作品的时代特点和风貌,使得小说可以对《飘》有个精美的传承,芮普利翻阅了大量的历史文献,并且对故事发生的地点进行了实地考察。此外,芮普利还仔细通读原著,尽力感受原作者的创作思想和语言风格,她甚至还动手抄了其中的300页,她认为这是认真领悟作者风格的最佳途径。此后,她就像一位隐士那样闭门写作,静静地为这部风靡世界55年、拥有众多读者的巨著谱写续集。
1991年2月,默默无闻苦干了3个年头的芮普利终于出关了。她将1000页的续集——《郝思嘉》的原稿放在了出版商的办公桌上。芮普利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美国文坛和艺术界始终有人对此非难指责,同名影片的导演助手拉勃文甚至放言说,续书会“糟蹋了这部美国古典巨著”。但芮普利顶住了这巨大的压力。
由于出版商与作者有约在先,希望能为此书营造一个轰动效应,此书的创作和出版过程全程保密。在9月25日出版发行之前,没有人能知道郝思嘉和白瑞德最终是否能破镜重圆。这个令《飘》迷们猜测了半个世纪的谜底终于要解开了,也正因为如此,续集尚未问世,就已备受关注,成为当时世界文坛最轰动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