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视路及瞳孔反射路
一、视路
视路是视觉传导的通路,起自视网膜,经视神经、视交叉、视束、外侧膝状体、视放射至皮质视中枢止。临床上通常指从视神经开始,经视交叉、视束、外侧膝状体、视放射到枕叶视中枢的神经传导通路(图2-7)。
图2-7 视路及视野缺损意图
(一)视神经
视神经(optic nerve)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一部分。从视盘起、至视交叉前脚,这段神经称视神经,全长约40mm。按其部位划分为:眼内段、眶内段、管内段、颅内段四部分。
1.眼内段
包括视盘和筛板部分。神经纤维成束穿过巩膜筛板出眼球,长约1mm。筛板前的神经纤维无髓鞘(直径1.5mm),筛板以后开始有髓鞘包裹(直径3.0mm)。
2.眶内段
长约25~30mm,位于肌锥内,呈S形弯曲,以利于眼球转动。视神经外由视神经鞘膜包裹,此鞘膜是三层脑膜的延续。鞘膜间隙与颅内同名间隙连通,有脑脊液填充。
3.管内段
即视神经通过颅骨视神经管的部分,长6~10mm。鞘膜与骨膜紧密相连,以固定视神经。
4.颅内段
为视神经出视神经骨管后,进入颅内到达视交叉前脚的部分,约为10mm,直径4~7mm。
(二)视交叉
视交叉(optic chiasma)是两侧视神经交汇处,呈长方形,为横径约12mm、前后径8mm、厚4mm的神经组织。此处的神经纤维分两组,来自两眼视网膜的鼻侧纤维交叉至对侧,来自颞侧的纤维不交叉。黄斑部纤维占视神经和视交叉中轴部的80%~90%,亦分成交叉纤维和不交叉纤维。
(三)视束
视束(optic tract)为视神经纤维经视交叉后、位置重新排列的一段神经束。离视交叉后,分为两束绕大脑脚至外侧膝状体。
(四)外侧膝状体
外侧膝状体(lateral geniculate body)位于大脑脚外侧,卵圆形,由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发出神经纤维,约70%在此与外侧膝状体的节细胞形成突触,换神经元后,再进入视放射。
(五)视放射
视放射(optic radiation)是联系外侧膝状体和枕叶皮质的神经纤维结构。换元后的神经纤维,通过内囊和豆状核的后下方呈扇形散开,分成背侧、外侧及腹侧三束,绕侧脑室颞侧角,形成Meyer袢,到达枕叶。
(六)视中枢
视中枢(visual centre)位于大脑枕叶皮质相当于Brodmann分区的17、18、19区,即距状裂上、下唇和枕叶纹状区,是大脑皮质中最薄的区域。每侧与双眼同侧一半的视网膜相关联,如左侧视皮质与左眼颞侧和右眼鼻侧视网膜相关。视网膜上部的神经纤维终止于距状裂上唇,下部的纤维终止于距状裂下唇,黄斑部纤维终止于枕叶纹状区后极部。交叉纤维在深内颗粒层,不交叉纤维在浅内颗粒层。
视神经外有软脑膜、蛛网膜和硬脑膜组成的鞘膜包绕,鞘膜间隙与脑膜间隙相通,当颅内压升高时,可发生视盘水肿。眼眶深部组织的感染,也能沿神经周围的脑膜间隙扩散至颅内。视神经鞘膜上富有感觉神经纤维,故当急性炎症时球后常有疼痛感。
生理特点:
1.筛板前视神经纤维无髓鞘,质透明,筛板后开始有髓鞘,故较球内段为粗。如变异在视网膜上可见有髓神经纤维——灰白色羽毛状。
2.视神经纤维没有Schwann氏膜,但有髓鞘,故与一般周围神经不同,损伤后不能再生。
3.视路中的神经纤维排列、走向和投射的部位有一定的规则性,所以视路的不同部位受损,可出现相应的视野缺损和视力下降。依此可做出定位性诊断。
二、瞳孔反射路
(一)光反射
当光线照射一侧眼时,引起两侧瞳孔缩小的反射叫瞳孔对光反射。光照侧的瞳孔缩小称瞳孔直接光反射,对侧的瞳孔缩小称间接光反射。
光反射路有传入和传出两部分。传入路光反射纤维开始与视觉纤维伴行,至视交叉处亦分交叉和不交叉两种进入视束。光反射纤维在外侧膝状体前,离开视束,经四叠体上丘臂入中脑顶盖前区,至顶盖前核。在核内交换神经元后,一部分纤维绕中脑导水管到同侧Edinger-Westphal核(E-W核),另一部分经后联合交叉到对侧E-W核。传出路为两侧E-W核发出的纤维,随动眼神经入眶至睫状神经节,交换神经元后,由节后纤维随睫状短神经到眼球内瞳孔括约肌(图2-8)。
图2-8 瞳孔光反射路
(二)近反射
当视近物时瞳孔缩小,与调节和集合作用同时发生,称瞳孔近反射,系大脑皮质的协调作用。其传入路与视路伴行达视皮质,传出路为由皮质发出的纤维经枕叶-中脑束至中脑的E-W核和动眼神经的内直肌核,再随动眼神经到达瞳孔括约肌、睫状肌和内直肌,完成瞳孔缩小、调节和集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