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序一
最早接触本书初稿是吴爱悯医师到我校访学期间,手术间歇时,他向我介绍了本书编写的基本结构和一些精致的内固定示意图,遂对本书有了初步认识并心生兴趣。今受主编及编委会团队邀请为本书做序,故欣然答应。
脊柱是人体特殊支撑结构,从颈椎到骶尾椎,形态结构变化多样。100年前,就有医师采用银丝、钢丝等方法进行脊柱固定,行脊柱融合术。Raymond Roy-Camille根据解剖学研究,设计了椎弓根螺钉并报道了椎弓根螺钉置钉技术,该技术对现代脊柱内固定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之后,可谓“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各种内固定技术被不断研究和开展,包括颈椎侧块螺钉内固定、椎板螺钉内固定、前路齿状突螺钉内固定、腰椎关节突螺钉内固定、髂骨翼螺钉内固定,和最近报道的皮质骨通道螺钉内固定、第2骶椎骶髂(S2AI)螺钉内固定等。
对于每一位骨科、脊柱外科医师,熟悉和掌握这些脊柱内固定技术是必备的技能。熟知这些内固定技术的解剖学特点是正确、安全地行此类脊柱内固定术的先决条件。
关于每一种内固定技术,都有非常多的文献描述,面对浩瀚的文献材料,获取关键信息的效率可能是非常低下的。本书特点之一便是编写非常简明、扼要。
对每一种技术,编者们都提取了该技术关键的解剖学测量数据,在总结这些关键数据后,对理想进钉点、进钉角度、进钉深度和螺钉直径选择等临床直观而重要的问题进行了解答。这种“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的编写方式,为读者提供了准确、实用的信息。
“Experience is the mother of wisdom.”本书对这些脊柱内固定技术的阐述不仅限于理论信息,编者们在每个章节后面都加入了不同内固定技术临床实践过程中理想内固定位置的参考,从正、侧位X片或者透视图上,解释术中理想的螺钉位置应该位于哪些具体的解剖位置,以及超出某一解剖标志会导致的后果,因此本书也是实践经验的总结。
“Seeing is believing.”希望读者开卷有益,让本书真正成为您学习的好伴侣。
张文智
玛丽医院香港大学医学中心矫形及创伤外科学系主任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骨科“三名工程”团队带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