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翻译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序言

当今人类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目标是探究人类心智的奥秘,实现人工智能的更多突破,统领这一研究目标的是认知科学。认知科学是21世纪世界科学研究的标志性学科。2001年12月,美国商务部、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和美国国家科技委员会在华盛顿联合发起了一场由顶级科学家和政府官员参加的圆桌会议,会议根据50名科学家所做的一份研究报告,提出21世纪人类四大领头科学:纳米科学与技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认知科学,简称NBIC,并提出NBIC会聚技术的概念。这充分说明认知科学在人类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和发展前景!

在认知科学推动下发展起来的认知翻译学,是认知科学研究体系的一部分,同时也是新成员,是正在形成的一种新的翻译学范式。1972年,Holmes[1]在第三届应用语言学年会上宣读了题为“翻译研究的名与实”的论文,提出了翻译学的学科架构,其中描述翻译研究下的三大分支研究之一——翻译过程研究,可以看做认知翻译研究的雏形。20世纪60—80年代,认知翻译研究逐渐兴起,法国释意派提出了翻译的释意理论,后来陆续有研究者采用有声思维法开展口笔译过程研究(如Krings,1986等)。20世纪90年代,认知翻译研究进入理论探索时期,许多翻译理论研究者以语言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理论为基础,构建了有关翻译过程的多个理论模式,如Bell(1991)的信息加工模式、Gutt(1991)的关联理论模式、Kiraly(1995)的社会—认知模式、Gile(1995)的认知努力模式以及威尔斯(Wilss,1996)的翻译决策模式等。这些模式以与翻译相关的理论为基础提出,主要偏重于理论假设。从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开始,随着实证研究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认知翻译研究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研究方法不断更新,研究问题进一步拓展,跨学科研究日渐深入,研究呈现规模化趋势,研究成果也非常丰硕,召开了多次认知翻译过程研究的主题会议,在重要学术期刊上有系列专题论文,如Meta2005年专刊《口笔译的过程与路径》和Across Languages and Cultures 2009年专刊《翻译能力研究的方法论》。有专题研究,如:PACTE(2003,2011)、Göpferich et al.(2011)等的翻译能力研究;Gerloff
(1988)、Ericsson(2006)等的翻译专长研究等;有综合性论文集或专著,如Hansen(1999)、Tirkkonen-Condit & Jäskeläinen(2000)、Alves(2003)、Göpferich et al.(2008)、Shreve & Angelone(2010)、O'Brien(2011)、Rojo & Ibarretxe-Antuñano(2013)、Schwieter & Ferreira(2017)等。

近年来,随着认知翻译学研究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提出,认知翻译学正在成为一个新的研究范式,逐渐形成系统的研究体系和研究领域,但是目前也存在一些挑战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研究体系的确立和理论模式的构建,Shreve & Angelone(2010:12)提出,认知翻译研究“最为重要的关切就是建立一个有力而又普遍接受(或者数个可行而又彼此竞争)的翻译过程模
式”。Martín(2017:560)认为,认知翻译研究最大的挑战就是“对其研究主张和研究目标进行提炼归纳”。

目前看来,认知翻译学研究在学科属性、理论基础、研究目标、研究领域划分方面都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从研究领域来看,呈现实证派、理论派和综合派之别。实证派认为认知翻译学研究的核心是翻译过程研究,主要聚焦译者的心智活动和认知过程,主要研究话题包括:翻译过程、译者能力和译者能力培养。理论派专注于认知翻译理论模型的构建,特别是以认知语言学、认知心理学等学科理论为基础,构建翻译的认知理论。综合派持广义的认知翻译观,从翻译与认知的界面研究出发,研究翻译中各种译者行为与翻译活动涉及的认知诸方面,包括翻译的语言认知基础、翻译转换中的认知机制、双语认知特点、认知视角的译作研究、社会认知与译者社会行为研究以及技术条件下译者与技术的互动研究等。

综合来看,认知翻译学从研究对象、研究话题和分支领域来看,已经得到极大拓展。从上述回顾来看,较早前的认知翻译研究几乎等同于翻译过程研究,有学者称之为翻译认知过程研究。目前看来,这只是认知翻译研究的一个分支领域。广义的认知翻译学可以这样来界定:以认知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探索口笔译转换过程、译者行为、译者能力及其相关问题,聚焦译者心智、行为与活动中的认知特点,主要目标在于揭示翻译这一特殊双语活动的本质、内在机制以及外部因素的影响。这一界定可简要概括为翻译与认知的界面研究,即探索翻译与认知的互动关系以及翻译中的认知机制。

从这一界定出发,认知翻译学主要有三大研究领域:语言认知视角的翻译研究、翻译认知过程研究和社会认知视角的翻译研究。语言认知视角的翻译研究把翻译看成一种跨语言认知活动,以认知语言学、双语理论、心理语言学、认知心理学和神经科学为基础,探讨语言的认知基础和翻译中的认知转换,其主要目标有二:一是构建翻译过程理论模型,二是对不同文体、不同语言现象的翻译转换做出认知阐释。研究内容包括:翻译的认知原则、翻译中的语言认知机制、原文理解的认知机制、译文生成的认知机制以及翻译中的认知转换。翻译认知过程研究旨在以实证研究方法,探究译者心智活动的特点、译者能力的基本构成以及译者能力培养,聚焦译者认知和译者能力。译者认知研究包括:翻译认知加工模式、加工策略、加工单位、记忆与认知资源、认知负担、认知努力、选择与决策、问题解决、意识与控制、翻译单位等。译者能力研究包括:译者能力构成、专长、职业与非职业译者比较、口笔译能力比较、译员培训、译员资格认定等。社会认知视角的翻译研究旨在将译者行为放在更大的社会语境下,关注社会语境与工作场所中的译者群体行为与活动。研究内容包括:译者工作方式、译者态度、社会评价等。译者工作方式包括:工作条件、组织形式、群体构成、参与角色、权力关系、译者习惯、译者与技术的互动等。译者态度包括:工作态度、翻译动机、翻译观、职业道德、意识形态、价值观等。社会评价包括:评价方式、翻译回报、职业认证、职业发展路径等。特别值得提出的是,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深入运用,技术条件下的译者工作方式和译者与技术的互动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研究课题,由此衍生出机器翻译与认知、翻译中的人机互动、翻译的人体工程学等新话题。

认知翻译学如今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研究领域较为庞大的跨学科研究体系,其中的语言认知翻译研究起着重要的理论建构和理论阐释作用。House(2015:49—62)强烈呼吁构建翻译的语言—认知理论,研究译者在双语心智活动中如何实现对语言和文本的理解、问题的解决和决策的选择。语言认知翻译研究的一个取向是以认知语言学的理论为基础,探索翻译转换中的语言认知机制。其基本假设是,语言结构反映人的一般认知机制,而翻译作为一种涉及理解与表达的双语活动,必然涉及人理解语言时的认知、使用语言表达的认知以及从一种语言转换到另外一种语言的认知操作。基于这样一种思路,本书从语言的认知理论出发,对翻译涉及的语义、语法、转换机制等问题展开分析,主要包括范畴化、概念隐喻、概念转喻、多义性、象似性、主观性、框架、认知识解、概念整合、关联理论、语篇认知等十一个话题,这些话题分别涉及语言认知的不同侧面,有的旨在以语言认知理论对翻译现象背后的认知机制做出解释,有的旨在构建翻译的认知模型,反映翻译转换的认知规律。从以上话题出发对翻译认知的探索,是我们对语言认知翻译研究的初步尝试和思考,应该说并没有穷尽语言认知翻译研究的所有方面,比如认知语法与翻译还未涉及,语篇认知与语篇翻译研究也还比较粗浅。我们期望本研究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引起学界同仁的关注和思考,拓展更多的认知翻译研究话题,开展更深入研究,促进认知翻译学的进一步发展。

本书是集体共同努力的结果。第一章由文旭撰写,第二章、第八章和第十二章由肖开容撰写,第三章由成军撰写,第四章由吴淑琼撰写,第五章由张绍全撰写,第六章由杨坤撰写,第七章由王明树撰写,第九章由吴庸撰写,第十章和第十一章由武俊辉撰写,第十三章由文旭和肖开容撰写,最后由文旭和肖开容统稿,由李婉玉同学协助校稿。由于时间仓促,水平有限,不正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同行方家不吝赐教,以便今后不断修改完善。

文旭
2018年8月28日

[1] 本书涉及的外国人名,若在国内学界有被普遍认可的中文译名,则使用其中文译名,若无,则使用其英文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