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翻译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3.3 翻译的认知隐喻观

3.3.1 概念隐喻和语言隐喻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不是语言的表面现象,它是深层的认知机制,其功能在于组织我们的思想,形成我们的判断,一方面使语言结构化,另一方面使语言具有巨大的生成力。例如,从“争论是战争”或“爱情是旅行”这样的隐喻概念可以衍生出多种观念和语言表达方式。因此,通过提供经验的框架,隐喻有助于我们思维、处理新获得的抽象概念。为了证明人类思维和认知的方式是隐喻的,就必须证明概念系统在很大程度上是隐喻的。正因为人类的概念决定了人们如何理解、感知世界,如何与其他人联系,因此人类的概念系统在定义人类日常行为中起了决定性作用。换言之,如果能够证明人类的概念理解是借助于另外的概念,那么概念系统就是隐喻的。在概念隐喻理论中,隐喻被分为两个层次:概念隐喻和语言隐喻。在概念隐喻层次上,隐喻指的是“概念系统中的跨域映射”(Lakoff,2006:186)。用简单的话说就是,如果概念域A等于概念域B,这就叫概念隐喻。而语言隐喻指的是语言层面上的隐喻,这些语言隐喻是由跨域映射在语言上的表现形式,也就是跨域映射的词语或者其他表达形式。例如,在英语中,研究的最多的概念隐喻是“生命是一段旅程”。在这个隐喻中,“旅程”为“人生”提供了大量的隐喻表达,比如:

(1)他在生活中迷失了方向。

(2)我不知道该何去何从。

(3)我站在生命中的十字路口。

以上都是语言隐喻,它们是概念隐喻“生命是一段旅程”的表现。这说明了人们是如何理解“生命”的:人们用“旅程”这个概念帮助自己组织、理解“生命”这个概念。总之,隐喻作为一种现象,不仅是语言的表达,还是一种概念的映射。

3.3.2 概念隐喻的构成及其辩证关系

认知语言学家认为概念隐喻由四要素构成,分别是始发域、目标域、身体经验和映射。始发域和目标域是概念隐喻中最重要的两个要素。蓝纯在《认知语言学与隐喻研究》(2005:12)指出:“隐喻由两个域构成:一个结构相对清晰的始发域和一个结构相对模糊的目标域。隐喻也就是通过映射的方式把始发域的图式结构映射到目标域之上,让它们通过始发域的结构来构建和理解目标域。”隐喻映射并非随意产生,它来源于我们的身体经验。概念隐喻是从始源域到目标域的映射。体验基础来源于人的认知,概念是通过身体、大脑和对世界的体验得以实现的。通过这种体验,人类认知从基本概念提升到复杂概念,身体的体验构成概念隐喻的体验基础。

概念隐喻理论四要素之间的辩证关系体现为建立在经验基础之上的由始发域向目标域的系统的、部分的、不对称的结构映射。这种映射通常有几种对应关系。一个是本体对应,映射是始发域与目标域实体间的一个固定的本体集对应。另一个为推理模式对应,当本体对应被激活时,映射能把始源域的推理模式映射到目标域的推理模式上。最后一方面是推理模式间的开放性潜在对应,前两方面是新隐喻产生和理解的基础,新隐喻是对常规隐喻的扩展应用。通过对许多概念隐喻的研究,Lakoff发现有以下四种映射形式:①复合图式映射,就是把有关始源域的知识映射到目标域上;②意象图式映射,就是那些在本质上是动觉的拓扑结构和方位结构,它们有足够的内部结构来接纳推论。大部分的常规隐喻是意象图式的映射;③一次性纯意象映射;④亚里士多德式的隐喻映射。当然这四种隐喻映射并非孤立地起作用,相反,它们的结合却是更常见的。但不管它们是孤立出现还是结合出现,都可以归入两大范畴,即概念映射和意象映射,并遵循恒定原则,即始发域的意象图式结构映射到目标域上,其结构与目标域共有的结构是一致的。

3.3.3 翻译的认知隐喻观

翻译是一种受文化制约的、创造性的、解释性的隐喻化过程。译者致力于满足受众的种种期盼,在翻译过程中,译者的翻译活动就是一种跨域映射活动。译者将始发域里的源语文本,通过自己的努力映射到目标域的译入语文本;而且翻译的隐喻化过程具有解释性和创新性。在翻译过程中,译者所做的工作就是一种隐喻化跨域映射活动。译者阅读的是源语文本,通过隐喻化活动产生译入语文本。

3.3.3.1 翻译与隐喻具有高度相似性

隐喻是从始发域到目标域的跨域映射。隐喻的本质是用一种事物理解和体验另一种事物(Lakoff & Johnson,1980)。也就是说隐喻是将分属于不同认知域的两个概念放在一定的语境中,建立起某种人为的联系或文化因素的联系。甲概念和乙概念有某种联系主要表现为表面相似性或抽象相似性。在甲概念的众多结构中,某一个结构会更符合当时的语境,这时两个概念的相似性会在一个特定的语境中被确定下来。读者在阅读的时候,积极地进行识解而后获取该隐喻的意义及作者的意图。

翻译具备隐喻的本质特征。不同语言之间存在差异,但任何语言之间的相似性也是客观存在的,相似性也表现为表面相似性和抽象相似性。翻译过程中,译者把一种语言中的词汇转换为另一种语言的词汇时,这两个词可能在两种语言中分别涉及的概念未必相同。即使这两种语言中的某个单词的相关概念完全相同,这时译者所做的仍然是隐喻性活动,因为概念对等了并不表示该单词相关的其他方面完全一致,小到一个词的概念转译,大到一个语句的翻译中间涉及两种语言中太多不相同的东西(张蓊荟,2009)。这种跨越语言的翻译活动自然是更大范畴内的跨域映射活动,即翻译是一种隐喻化的活动。

翻译具备隐喻的基本功能。隐喻的基本功能是通过某一经历来理解另一经历,它可以是通过原有的孤立的相似性,也可以通过创新的相似性(Lakoff & Johnson,1980)。那么,翻译是人类用某一语言社团的经验来说明或理解另一种语言社团的经验的一种认知活动。翻译可以输入新的文化知识和非文化知识。翻译把某种语言文化中没有的东西从另一种文化中引进来,不仅有文化知识,也有非文化知识,不仅有物态文化知识,也有非物态文化知识。所以说,隐喻化的翻译是我们理解不同民族、不同经历的有力工具。

3.3.3.2 翻译过程的隐喻性

第一,对应性。

隐喻利用一种概念表达另一种概念,需要这两种概念之间的相互关联。这种关联是客观事物在人的认知领域里的联想(赵艳芳,2001:99)。隐喻涉及两个不同领域事物之间的关系,根据的是事物之间的相似性(束定芳,2004:26)。概念理论中的隐喻结构理论证明每一隐喻映射都是原概念范畴和目标概念范畴之间的一系列固定的本体对应,隐喻的过程说明两个域/模型之间存在对应性。Fauconnier和Turner提出的概念整合理论,就是将两个输入心理空间通过跨空间的部分映现匹配起来,跨空间映现利用输入空间里共用的图式结构,或者发展其他的共有图式结构,四个心理空间通过投射链彼此连接,构成了一个概念整合网络(Fauconnier & Turner,1996)。奈达(Nida)指出,翻译可分为两种对等,即形式对等和动态对等,也就是等效原则。

第二,解释性。

隐喻具有解释性。概念隐喻从两个方面促进人类思维,即解释隐喻和构成隐喻。解释隐喻使人们能够更容易理解复杂的科学、政治和社会问题。人们往往参照他们熟知的、有形的、具体的概念来认识、思维那些无形的、难以定义的概念,这个过程就是一次解释过程,是用人们熟知的概念结构来解释不熟悉的概念结构。Humbolt认为,隐喻在本质上是解释性的,翻译本质上也是解释性的。这是因为各种语言之间没有共性,原作和译作之间不可能存在融合关系。所以译者不是必须偏向源语,就是必须偏向译入语。所以不论采取哪种方法,不论译者怎么处理翻译中的问题,所译出的东西本质上都会与原作有所区别(张蓊荟,2009:53)。翻译的过程就是译者凭借自己的经历来理解源语所表达的概念,再用目标语把自己的理解解释说明出来。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翻译不仅仅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更是两种文化之间的转换。文化不可能全部对等,例如汉语称谓表兄/弟、表姐/妹、堂兄/弟、堂姐/妹在英语中只用一个词汇就能够表达,即cousin,当这种文化内涵需要充分表现出来的时候,就需要译者进行解释。

第三,创造性。

Lakoff认为隐喻不是语言的表面现象,它是深层的认知机制,组织我们的思想,形成我们的判断,是语言结构化,从而有巨大的语言生成能力(胡壮麟,2004:71)。如果一种语言没有隐喻,其结果只有两个:要么它的表达力非常有限,只能用来表达非常直观的、具体的事物和现象;要么它的词汇和表达式多得惊人,一个词或表达式只代表一种事物或现象,试想这样的语言是无法存在的。人的大脑不是无限容量的数据库,而是具有创造力的,它能借助于已知的事物和已有的语言形式认知和命名新的事物(赵艳芳,2001:96)。隐喻可以扩大人们认识一些尚无名称的或尚不知晓的事物的能力(胡壮麟,2004:11)。很多表达由于其习惯性的表达渐渐失去意象性,成为“死隐喻”,人们往往对这类隐喻习而不察。通过隐喻,人们可以用已有的词语来谈论新的、尚未有名称的事物。同时还可以表达一些事物间细微的差别,更加形象化地反映事物的本质和特征(束定芳,2000:117)。翻译是一种认知的、创造性的活动。翻译可以输入新的文化知识和非文化知识。把某种语言文化中原本没有的东西借助翻译从另一种语言文化中引进来,本身就是译者的创造过程。比如,中文的“冷战”(cold war)、“豆腐”(tofu)、“武
术”(martial art)等都成为英语中的词汇。而英语中An eye for an eye and a tooth for a tooth.(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等也成为汉语的普通表达法,这就是译者的创造过程。

第四,文化性。

语言既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工具,又是世界在人脑中的折射和反映。由于不同言语社团使用不同语言,他们对世界的认识也不尽相同。世界上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恰好反映出使用不同语言的社团对相同事物和概念的不同认识和折射(朱波,2001:63)。隐喻概念作为认识客观世界的一种思维方式,是蕴含、传递和发展文化的载体,隐喻内的认知模式是经过长期的文化积淀而逐步形成的。不同民族文化在表达同一概念意义时可能会用不同的隐喻概念去理解人类的知识或经验。翻译是一种把源语通过隐喻思维转移至目标语中去的过程。译者的翻译过程也就是文化移植过程,是用目标语重构源语文化模式,将一种语言文化所表现的认知方式用目的语传递到另一文化中去的过程。关联论认为话语的理解过程就是寻找关联的过程。翻译是一种涉及原文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三方的交际活动。译者应充分利用源语语境和其产生的共同认知心理图式以寻求目标语中的最佳关联,使交际成功。要进行翻译,译者首先要在具体语境中对原文进行正确的理解,而所谓的翻译对等,只能是某种程度上的动态等效。例如中国对“龙”的翻译的讨论,就是文化心理图式的不一致在翻译中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