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之教之
子适卫,冉有仆①。子曰:“庶②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论语·子路》
注解
①仆:驾车。
②庶:众多。
古代马车
听老师讲
富民兴邦,文教兴国
这是《论语》中一段十分著名的问答,可以说是千古经典。
这段话的大意是,孔子到卫国去,弟子冉有驾车。孔子说:“这里人口很多啊!”冉有说:“人口繁洐众多以后,再进一步做什么呢?”孔子说:“要使人们富裕起来。”冉有说:“人们富裕起来以后,再进一步做什么呢?”孔子说:“使人们接受(礼义的)教育。”
孔子在这里强调一个道理: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要协调发展。第一步,统治者要努力使人民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第二步,人民的生活富裕之后,就要用礼乐来教化人民,使人民明白事理,懂得礼义。这就是孔子心目中理想的治国方案。
冉有
汉朝初期的“文景之治”是历来被人们称道的太平盛世,其间汉景帝的治国策略与孔子的思想可谓不谋而合。首先,汉景帝鼓励农业生产,他允许居住在土壤贫瘠地方的农民迁徙到土地肥沃、水源丰富的地方,还把土地租给那些没有土地或土地很少的农民。景帝还实行轻徭薄赋(减轻税收和兵役、徭役)的政策,把税收减少到原来的一半。由于采取了这些措施,社会经济很快恢复了,百姓们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国家的教育事业做了充分的准备。当时,从景帝到地方官员都十分重视教育。其中,文翁办学的故事传为美谈。文翁创造了很多个“第一”,比如,他建立了中国第一所“公立学校”,他是第一任“校长”,培训了中国第一批“专任教师”,还是第一个推行助学优惠政策的人。
文翁名党,字仲翁,是西汉庐江郡人。他少年时好学不倦,曾经到京城长安读过书,精通《春秋》,景帝末年出任蜀郡(今四川)太守。
文翁看到当地人民还保留着蛮夷的风俗,没有受到儒家文化的熏陶,就下决心要改变这种状况。为了解决教育经费的问题,他从自身做起,过着艰苦的生活,把节省下来的每一笔钱都用在教育上,终于凑齐了培训第一批教师的费用。
办学校还需要校舍。文翁想到了一个好方法,他在成都的集市中用当地最多最常见的石头垒起石屋,这样花费就比较少。后人将这座校舍称作“文翁石室”。简陋的石室中书声琅琅,学习风气异常浓厚。汉武帝时的大文豪司马相如就是石室的学生,后来还在石室任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