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屠格涅夫及其作品研究
伊凡·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1818—1883)是19世纪俄罗斯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其创作在欧洲文学界具有广泛的影响。19世纪四五十年代,屠格涅夫加入《现代人》杂志工作并开始文学活动。屠格涅夫早期创作有诗歌,以及《猎人笔记》和中篇小说《木木》等作品。屠格涅夫中期创作的重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罗亭》《贵族之家》《前夜》《父与子》以及中篇小说《阿霞》和《多余人日记》等。作家后期的代表作品为长篇小说《烟》和《处女地》。除此之外,屠格涅夫还创作有剧本《村中一月》以及系列散文诗等作品。总体而言,屠格涅夫的文学创作“迅速而敏锐地反映了当时俄国社会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事件,如同提供了一部完整的艺术性编年史”[1]。
屠格涅夫文学作品的汉译本最早为1915年由刘半农翻译的四篇散文诗——《乞食之兄》《地胡吞找之妻》《可畏哉愚夫》和《嫠妇与菜汁》,以及由陈嘏翻译的中篇小说《春潮》。[2]屠格涅夫作品的汉译工作在20世纪20年代达到高潮,并在三四十年代趋向系统化。[3]
改革开放以后,包括屠格涅夫研究在内的俄罗斯文学研究经历了重建、发展和成熟的历史过程。纵观30年以来的中国屠格涅夫研究历程,可以发现,当代俄罗斯文学研究学者在继承以往屠格涅夫研究传统论域的基础上,建立起符合自身研究对象的、独特的研究论域:(1)作家总体研究;(2)创作总体研究;(3)小说个案研究;(3)创作比较研究。与此同时,当代屠格涅夫研究在其理论视野、研究思路、分析方法等方面均经历了持续的沿革,最终呈现出新的面貌。
1.80年代研究状况
80年代是中国屠格涅夫研究继“文革”之后的恢复和重建时期。这一时期研究的特征在于“重启性”。而“重启”的重要基础则源自20世纪上半期的屠格涅夫研究成果以及俄罗斯传统研究和苏联当代研究的学术资源。
在“作家总体研究”论域,具有代表性的研究著述有:王思敏撰写的《屠格涅夫:1818—1883》[4];张宪周的《屠格涅夫和他的小说》[5];程正民的《屠格涅夫的现实主义创作论》[6];王智量的《论普希金、屠格涅夫、托尔斯泰》[7];任光宣的《屠格涅夫的文艺思想初探》[8];王西彦的《屠格涅夫》[9]、罗岭的《屠格涅夫的现实主义》[10]以及李兆林、叶乃方主编的《屠格涅夫研究》[11]等等。《屠格涅夫的现实主义创作论》对屠格涅夫创作的现实主义特质给予了宏观的把握,论文认为“屠格涅夫不仅继承和捍卫了现实主义的创作理论,而且以来自创作实践的独特见解丰富了现实主义的创作理论”。《屠格涅夫的文艺思想初探》从对屠格涅夫作为文艺理论家身份的确认出发,对作家关于文学艺术的论述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并对其文艺观之“革命民主主义”特征给予了揭示。专著《屠格涅夫的现实主义》则在对屠格涅夫的创作活动及其代表作品进行全面考察的基础上,对其创作的“现实主义”特征加以系统分析,并对“革命民主主义思想”之于作家创作的意义和价值给予了论证:“屠格涅夫之所以获得成功,是由于革命民主主义思想的影响,由于他继承和发展了普希金和果戈理的现实主义传统,是由于他具有非凡的观察社会和自然的能力。”《屠格涅夫研究》为“纪念屠格涅夫逝世一百周年学术讨论会”的论文集。文集论文涉及以下研究论域:屠格涅夫与中国;屠格涅夫的政治观;屠格涅夫的现实主义文学观;屠格涅夫创作的思想和艺术和屠格涅夫作品分析等。
在“创作总体研究”论域,朱宪生撰写的《屠格涅夫笔下的两类女性》[12]、《屠格涅夫现实主义的两个特点》[13]和《时代与个性——对屠格涅夫创作的再认识和再思考》[14];任光宣的《论心理分析类型及其特征——托尔斯泰、屠格涅夫、契诃夫的心理分析方法之比较》[15]以及卢兆泉的《从格式塔看屠格涅夫六部长篇小说的蕴藉美》[16]等较具代表性。《屠格涅夫笔下的两类女性》指出屠格涅夫作为“理想的女性之爱的歌唱家”成功地塑造一系列具有独特价值的女性形象,论文对屠格涅夫创作中的女性形象特别是“初恋少女”形象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屠格涅夫现实主义的两个特点》在对屠格涅夫创作作总体考察的基础上,对作家隶属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两个心理刻画和艺术手法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评价。《时代与个性——对屠格涅夫创作的再认识和再思考》则在考察作家所处的社会-历史进程的基础上,对作家创作中反农奴制的民主主义思想给予了廓清和评价。在《从格式塔看屠格涅夫六部长篇小说的蕴藉美》中,论文作者首先对作为小说形式结构的“蕴藉美”加以定义,基于此对屠格涅夫的六部长篇小说独具的审美特质——“蕴藉美”进行考辨和评定。
在“小说个案研究”论域,较为典型的论文有:文进撰写的《黑暗王国里的一个“幻梦”——试谈<前夜>中悲观的宿命论思想》[17];戴经纶的《<猎人日记>的宏观研究》[18];李岭的《<贵族之家>的美学分析》[19];魏玲的《屠格涅夫笔下的“新人”——巴扎洛夫》[20]和郑锦棠的《从<父与子>看屠格涅夫心理描写的主要特色》[21]等。《<贵族之家>的美学分析》从新的研究视角——“从历史的观察点引渡到美学的观察点”出发,对作家的代表性作品《贵族之家》的美学构成进行解析并给予评价。《屠格涅夫笔下的“新人”——巴扎洛夫》则对作家长篇小说《父与子》的主人公巴扎洛夫形象及其“新人”特征给予了深入详尽的探讨,对这一形象的文学史价值给予评定。
在“创作比较研究”论域,具有学术价值的著述有:陈元恺撰写的《屠格涅夫与中国作家》[22];朱金顺的《巴金和屠格涅夫》[23];孙乃修的《屠格涅夫与中国:二十世纪中外文学关系研究》[24]等等。专著《屠格涅夫与中国:二十世纪中外文学关系研究》分为六个部分:1.“屠格涅夫作品的汉译”;2.“屠格涅夫作品的评介、研究”;3.“国外学者、翻译家的著译——中国译介者的一条捷径”;4.“屠格涅夫与中国现代作家(一)”;5.“屠格涅夫与中国现代作家(二)”;6.“‘五四’的世界意识与中外文学关系研究”。专著基于对屠格涅夫作品汉译、评介和研究历史的考察,从宏观的角度出发对屠格涅夫创作之于中国现代文学及其现代作家创作的作用和影响给予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和分析。
2.90年代研究状况
90年代,中国的屠格涅夫研究进入到发展时期。新型研究方法的有效确立,为这一时期屠格涅夫研究的系统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这一时期的屠格涅夫研究带来了新的科研成果。
在“作家总体研究”论域,较为突出的论文有:朱宪生撰写的《屠格涅夫的美学思想初探》[25];吴嘉祐的《屠格涅夫的哲学思想探微》[26]和《试论屠格涅夫的悲观主义》[27]等。《屠格涅夫的美学思想初探》在确认屠格涅夫在俄国文学批评史上的地位的基础上,对作为“艺术家的批评家”的屠格涅夫的艺术观点和美学思想进行系统梳理和总体评价。《屠格涅夫的哲学思想探微》首先对屠格涅夫创作的“哲理性”加以确认,继而对作为“思想家”的屠格涅夫及其文学作品所体现的哲学思想进行深入的求证和探讨。
在“创作总体研究”论域,较具代表性的著述有:陈恭怀撰写的《试谈屠格涅夫笔下的“多余人”形象》[28];卢兆泉的《浮现作家自我的一种“色素”——屠格涅夫六部长篇小说的反讽艺术》[29];蓬生的《屠格涅夫小说艺术中的宣教倾向》[30];武晓霞的《屠格涅夫“多余人”形象的塑造艺术及其魅力》[31];林精华的《俄国社会转型时期的传统知识分子——论屠格涅夫对贵族知识分子的审美把握》[32]和《屠格涅夫创作中的平民知识分子形象》[33];徐拯民的《屠格涅夫作品研究》[34]以及朱宪生的《在诗与散文之间:屠格涅夫的创作和文体》[35]等等。《屠格涅夫小说艺术中的宣教倾向》认为传统研究基于意识形态批评对屠格涅夫创作艺术的缺陷给予了不同程度的忽视。论文试图从对屠格涅夫长篇小说作品的分析出发,对作家的创作艺术进行客观的评定。林精华撰写的《俄国社会转型时期的传统知识分子——论屠格涅夫对贵族知识分子的审美把握》和《屠格涅夫创作中的平民知识分子形象》两篇论文则分别对19世纪俄国社会转型时期的知识分子——贵族知识分子和平民知识分子在屠格涅夫作品中的反映给予梳理,对作家笔下的两种知识分子形象的思想价值和审美价值进行评定。《在诗与散文之间:屠格涅夫的创作和文体》从文体学角度对屠格涅夫创作的形式构成作整体考察,对其作品的诗歌元素和散文元素的融合特质给予揭示和评价。
在“小说个案研究”论域,值得关注的论文有:陈燊撰写的《论<罗亭>》[36]和《论<贵族之家>》[37]以及魏玲的《<贵族之家>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魅力》[38]等。《论<罗亭>》对长篇小说《罗亭》作为“社会小说”的特质展开深入的分析和阐述。《<贵族之家>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魅力》则对《贵族之家》作为俄国19世纪30-70年代社会思想发展的“艺术编年史”地位加以肯定,并对其思想主题和艺术形式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在“创作比较研究”论域,具有代表性的论文有:张本彪撰写的《来自心灵世界的“音乐般的哭泣”——试论曹雪芹和屠格涅夫创作心理的同构对应》[39];赵小琪的《屠格涅夫和沈从文小说中的自然人文景观》[40];曾思艺的《在诗意的自然中探索人生之谜——丘特切夫对屠格涅夫的影响》[41]和赵明的《托尔斯泰·屠格涅夫·契诃夫——20世纪中国文学接受俄国文学的三种模式》[42]等。后者对19世纪俄国三个经典作家——托尔斯泰、屠格涅夫和契诃夫的创作在中国现代政治-文化语境中产生的各自不同的价值认同层面和价值实现路径给予了独具价值的分析和考察。
3.21世纪前10年研究状况
21世纪前10年中国的屠格涅夫研究进入到成熟期。这一时期的屠格涅夫研究在对前两个时期的研究成果进行有效积累的基础上,适用新型的研究范式最终使得该领域的研究及其成果逐步走向多元化。
在“作家总体研究”论域,具有代表性的著述有:赵明撰写的《角色转换中的期望与恐惧——自然在屠格涅夫思想和创作中的本体论意义》[43];王立业的《屠格涅夫的宗教解读》[44]和朱宪生的《理想爱情的歌唱家:屠格涅夫传》[45]等。《角色转换中的期望与恐惧——自然在屠格涅夫思想和创作中的本体论意义》对“自然”及其“风景描写”在屠格涅夫创作中的工具性价值特别是作家本人人格意识建构价值进行了探讨,指出:“它们引发的不仅仅是美好与和谐,还有冥想、恐惧、灵魂的颤抖和对永恒与死亡的思索。它们并非只是作为文学创作的技术手段而存在,而是具有某种哲学层面的形而上思考和本体论意义。”《屠格涅夫的宗教解读》对屠格涅夫作品中的宗教因素加以辨析,认为在作家的“风景描写”中包含有对东方佛教因素无意识的接受,而在作家的“爱情描写”和“人物描写”中则分别蕴藏着对中国道教和哲学间接的接受和对基督教有意识的接受。
在“创作总体研究”论域,朱宪生撰写的《屠格涅夫的中短篇小说简论》[46]、缑广飞的《浅论屠格涅夫的少女少妇对立原则》[47]和闫吉青的《屠格涅夫少女形象的美学品格》[48]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屠格涅夫的中短篇小说简论》对屠格涅夫主要创作体裁——中短篇小说作品展开系统的梳理和分析,对其思想和艺术价值给予评定。《屠格涅夫少女形象的美学品格》则对屠格涅夫创作中的系列“少女形象”所蕴含的进行“形象之美”和“性格之美”进行探析,对其总体的美学品格加以评价。
在“小说个案研究”论域,王玉宝撰写的《现代性视野中的“多余人”形象——以<罗亭>为例》[49]值得关注。该文基于对长篇小说《罗亭》对“现代性”语境“多余人”形象的重新解读,认为“‘多余人’的命运是对现代人生存的一种启示:上帝离去留下的巨大空白,是任何世俗的理想、事业都无法填充和取代的”。
在“创作比较研究”论域,较为重要的论文有:徐拯民撰写的《巴金与屠格涅夫笔下的女性形象》[50];刘久明的《郁达夫与屠格涅夫》[51]和王立业的《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心理分析比较》[52]等。《巴金与屠格涅夫笔下的女性形象》对中俄两位著名作家笔下“女性形象”的同一和差异及其动因进行了对比和探究。
此外,从1979年至今,在国外屠格涅夫研究学术著作翻译方面,较具影响的译著有:刘石丘、史宪忠翻译涅·纳·纳乌莫娃的《屠格涅夫传》[53];翼刚等翻译鲍格斯洛夫斯基的《屠格涅夫》[54];谭立德、郑其行翻译安德烈·莫洛亚的《屠格涅夫传》[55]和高文风编译的《屠格涅夫论》[56]。
综上所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屠格涅夫研究历经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在新时期,屠格涅夫研究藉以新的文学研究范式在各个研究论域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从而形成了基于自身文化立场和文学理念的独特的话语系统。我们预期,中国的屠格涅夫研究随着文学的研究理念、研究范式和研究方法等的不断演进,必将获得新的学术成果。
[1] 曹靖华主编:《俄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321页。
[2] 参见谢天振、查明建主编:《中国现代翻译文学史(1898—1949)》,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67页。
[3] 同上书,第170页。
[4] 辽宁民族出版社1981年版。
[5] 北京出版社1981年版。
[6] 《苏联文学》1983年第5期。
[7] 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版。
[8] 《国外文学》1987年第1期。
[9] 贵州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10] 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11] 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
[12] 《外国文学研究》1980年第4期。
[13] 《外国文学研究》1983年第2期。
[14] 《外国文学研究》1985年第3期。
[15] 《国外文学》1988年第3期。
[16] 《外国文学评论》1988第3期。
[17] 《外国文学研究》1983年第4期。
[18] 《外国文学研究》1985年第1期。
[19] 《外国文学研究》1986年第4期。
[20] 《国外文学》1988年第1期。
[21] 《苏联文学》1988年第4期。
[22] 《外国文学研究》1983年第4期。
[23] 《苏联文学》1983第5期。
[24] 学林出版社1988年版。
[25] 《外国文学研究》1991年第3期。
[26] 《外国文学研究》1994年第4期。
[27] 《外国文学研究》1996年第1期。
[28] 《外国文学研究》1991年第2期。
[29] 《外国文学研究》1993年第3期。
[30] 《外国文学评论》1993年第3期。
[31] 《俄罗斯文艺》1995年第6期。
[32] 《外国文学评论》1996年第1期。
[33] 《外国文学评论》1997年第3期。
[34] 辽宁民族出版社1999年版。
[35]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36] 《外国文学评论》1990年第2期。
[37] 《外国文学评论》1991年第3期。
[38] 《国外文学》1995年第3期。
[39] 《外国文学研究》1992年第2期。
[40] 《外国文学研究》1992年第3期。
[41] 《外国文学研究》1994年第4期。
[42] 《外国文学评论》1997年第1期。
[43] 《俄罗斯文艺》2002年第5期。
[44] 《俄罗斯文艺》2006年第4期。
[45] 重庆出版社2007年版。
[46] 《外国文学研究》2002年第1期。
[47] 《俄罗斯文艺》2003年第4期。
[48] 《俄罗斯文艺》2003年第6期。
[49] 《世界文学评论》2009年第2期。
[50] 《俄罗斯文艺》2000年第1期。
[51] 《外国文学研究》2000年第4期。
[52] 《国外文学》2001年第3期。
[53] 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54] 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年版。
[55] 山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56] 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