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北大学子讲海淀治违故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生活与生存的博弈

学生的呼声不是空穴来风。

违建的滋生,背后必然有真实的需求和矛盾:也许是居民需要价格便宜的菜市场,也许是学生需要有地方收快递,也许是生意火爆有利可图,也许是要为员工解决住宿。盖违建和拆违建,在紫竹院城管执法队的队员看来,就是生活与生存的博弈,有时候执法者也十分无奈。

“城市永远在发展,永远在出现新问题、产生新需求。我们城管队员就是要适时地解决这些问题。”很多时候公众看到的是“历史遗留问题”几个简单的字,但对一线的执法人员来说,面对的是复杂的历史纠葛和活生生的人。

很多经营性质的违建原本不是为了商用建造的,各种设施不符合用作厨房或库房的要求,有些商户还私接管线,消防设施更没人注意,有很大的安全隐患。这样的违建肯定要拆除。可是,拆除就意味着断了店主的收入来源,对他们来说无异于灭顶之灾;房东一年少挣几十万,更是不愿意。

魏公街东端

“我们是执法者,代表法律。我们和普通人一样有同情心,但法律肯定不能退让。在我们走访的过程中,有些人说‘我一家的生活就靠这个小店支持’,有些人说‘我的生意太火了,不扩建一点顾客不满意’,有些人说‘我要给店里的服务员一个住宿的地方’,有些人说‘别人都盖,我不盖就吃亏了’。无论盖违建的人有什么理由,从结果来看,他们的行为威胁到了周边更多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为了更多居民的利益,必须要有人来扮演这个无情的角色。”

老旧小区的私搭乱建问题解决起来就更麻烦些。

就拿老旧小区一层扩建来说,背后就可能有各种复杂的背景。很多20世纪八九十年代建设的老小区一层没有阳台,建设方(通常是单位或企业)为了补偿一层居民,便附赠一个开放的小院,但住户只有使用权,小院仍然属于公有。随着城市的发展,小区居民越来越多,有些人家就自行给小院加盖顶棚,构成一个新的房间。执法人员在走访的时候发现,有些人家加盖顶棚纯粹是为了出租,有些人家是因为不堪楼上倾倒污水杂物之扰,有些人家则是因为人口增多空间不够。

“亲眼看到一家老小挤在一个屋里,谁的心里也不是滋味。拆,他们一家人怎么生活?不拆,邻居的生活又受到影响。我们就站在法律和人情之间,怎么把握这个微妙的平衡是我们工作很重要的一部分。”执法队员吐露了自己的心声。

单靠一个“拆”,肯定不能解决问题,老百姓自然也比较抗拒。这时候执法人员的心里就要有一杆秤,了解哪些人是真正有困难无法解决的,分辨业主提出的各种要求中哪些是可以帮助实现的,哪些又是绝对不能让步的。“现在政策好了,会向那些真正有困难的居民倾斜,算是某种程度上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我们工作的阻力小一些,居民也能改善生活环境。”紫竹院街道的一位工作人员介绍到,“‘拆’不是终点,‘治’才是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