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北大学子讲海淀治违故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开墙打洞”的经济学动因

张姐所遇到的困扰,很多北京老百姓也遇到过,对这种现象北京老百姓还有个专门的俗词儿——“开墙打洞”。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迅速发展,经营性物业需求的不断旺盛,再加上居民对经济利益的追求,不少一层的居民将自己私有住房改造成商铺。与正规的商用楼店铺相比,这种改造而来的底商有更为便宜的水电费、物业费,位于住家小区有利的地理位置也能够让这种类型的商铺更为有效地聚集客源,不少经营者表现出对这类“底商”天然的青睐。但也要看到,这种擅自改变房屋主体结构的行为会带来安全、噪声、扰民等社会实际问题:比如有的底商就把原有窗户敲掉,破坏了承重墙;有的还加盖违建,造成交通要道拥堵、消防通道堵塞、楼前绿地挤占等问题。

其实大家都知道,在法律层面上“开墙打洞”肯定是不适宜的,也知道通过这一方式改造成的底商会带来环境、消防、安全等诸多隐患问题,但这一切在经济动因的推动下都被忽略不计了。经济的发展塑造了城市化的高速发展,但也催生了高企的地价、日益昂贵的商业地产物业成本等问题,在“理性经济者”有效推定下,对经营者来说以更低的成本寻找功能类似的可替代型商业地产,是一件极具诱惑的事情,于是零成本的流动摊贩、占道经营以及成本相对较低的“开墙打洞”方式改造而来的底商是经营者通常使用的三种有效降低成本的方式,这也是急剧发展的中国经济以及迅速膨胀的城市人口的衍生品。但这也会造成城市管理与运维的极大困扰,如果在地广人稀的乡村,地理空间的争执并不激烈,绝大多数人并不太介意随地摆卖。然而在人口拥挤的大都市,人与地具有天然的矛盾性,一方空间的扩张必然以牺牲另外一方空间作为代价。在三种常见降低运营物业成本的手段中,北京昂贵地价所带来的高昂租房成本造成“开墙打洞”具有极大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