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北大学子讲海淀治违故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怎么办?

重担全部压在小马厂社区书记、52岁的陈福林同志的身上。

陈书记知道,“开墙打洞”专项整治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2017年“疏解整治促提升”十大专项行动之一。陈书记也知道,今年以来,海淀区把“开墙打洞整治等专项”纳入全区城市管理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对其进行专项考核。陈书记还知道,整治这些开墙打洞的底商也是很多老百姓的心愿。不少居民觉得这栋楼是20世纪70年代盖的,楼下的底商存在有十余年时间了,一层窗户下的墙体都给拆了,开出一个大门经商,几十年的老楼真的经不起折腾,楼上的人住得不踏实。长期以来,这些商户占道经营,让原本绿意盎然的绿化带变成了垃圾堆。

但陈书记也考虑到,整治已经存在的“开墙打洞”并不容易。首先,“开墙打洞”是个北京居民中的俗词儿,实际上指的是居民楼一层“由居到商”的现象,这一现象是和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改革开放相伴随出现的,对于租户和房东而言,可以实现双边效益的最大化:对于出租方“房东”来说,意味着增加了一笔可观、稳定的收入,这对于经济收入不高的居民来说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对于承租方“商户”来说,租赁“开墙打洞”方式改造而来的“门脸房”,不仅可以降低租赁费用,还可以降低“水电费”“物业费” 等运维费用。在我国现行体制下,居民楼与商住楼在这两个方面都存在显著的价格“剪刀差”。同时,这种类型的“商业用房”由于存在于居民区之中,意味着有更多的客流量和更好的营业额。不少商户在这里经营了十几、二十几年,自己和他们中不少人已经是老熟人了,他们能理解吗?但这是国家的政策,是为了广大的“小马厂”老百姓今后更好地生活。

想到这些,第二天陈福林书记就召集了社区的班子成员,开会研究拟定了一系列措施,确定了分步走的整治方案。①政策宣传阶段。社区共向商户发放告知书500余份,社区班子成员逐家登门宣讲政策,一个班子成员每天至少去三家,三天下来,与这里的二十三家商户每家轮流沟通了五次。②法律咨询阶段。社区聘请附近律师事务所的青年律师上门向房东和租户宣讲相关的法律政策,我国《物权法》第七十七条规定,业主不得违反法律、法规以及管理规约将住宅改变为经营性用房。私自将住宅改变为经营性用房的,除遵守法律、法规以及管理规约外,应当经有利害关系的业主同意。如果开在居民楼的店铺干扰了其他居民的正常生活,居民完全可以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③党员先锋带头阶段。陈书记深切地明白,封门堵洞工作不仅难在商户,也难在房东,但根子在房东这一块,由于涉及经济利益,这些房东并不愿意“封门堵洞”,在开始阶段,大多数房东肯定是处在观望状态。这个时候就要充分发挥党员模范的先锋带头作用,只有思想上先进才能取得行动上的先行。得益于社区党支部始终把党员素质培养放在工作的首位,在平时就十分强调政治理论素养的学习。以思想道德教育为突破口,以“三会一课”为主要载体,加强社区党员政治思想理论学习,全面提高党员的政治思想素质。社区党员老林和老李这个时候也主动提出了将自己家一楼的房子先进行“封门堵洞”。④抓好后续工作的协同推进。将开墙打洞整治专项行动看成是改善居住环境的良好契机,不仅要对封堵完成的点位及时恢复原貌,更要注重区域微环境整体提升和周边业态改善。

伴随中国30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中国城市化经历了起点低、速度快的发展过程。以土地扩张为导向的粗放型城市化,导致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消耗之间的尖锐矛盾。现在,城市居民对自己的家园有了新的期待,期待自己的家园变得美好,希望家园是一个既为个人的发展提供机会,又充满人情味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