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我和善利亦师亦友,既有师生谊,也有兄弟情。师生谊,善利心无旁骛,随我读完学士、硕士和博士;兄弟情,我们共议院事、校事、国事,坦诚置腹。人生百年,我和善利共处、共事三十八年,亦不算短,但美好的时光总觉得短暂,三十多年似流星般一晃就过去了。善利的离去,对我来说是残酷的现实,心底是不愿接受的,潜意识中总觉得他仍然活着。所以,当编写组邀我为纪念文集作序时,起初我感到有些突然,随后意识到:善利——我引以为豪的学生,已永远离开人世了。
善利是恢复高考后的首批大学生(1977级),1978年来到燕园。在同批学生中,善利有过中学教书的经历,显得成熟稳重。他性格随和、乐于助人,在同学中享有较高的威望。大凡当过老师的人可能都会觉得知识的弥足珍贵,善利的勤奋好学是全校出了名的,即使完成学业留校任教后,他仍保留着这样的习惯。
1985年,北京大学经济系建院分系,获得硕士学位的善利任我的助手(经济管理系系主任助理)。他任劳任怨、与世无争、敢于担当的品格得到更充分的体现。系里事务不分大小,他都用心去做,从不挑肥拣瘦,也从不讲个人得失。对集体的事,他非常热心,愿为大家遮风挡雨,特别是关键时刻,他敢于站出来,挡在前面,因此也会有不少委屈,但他从无牢骚和怨言。
1993年,经济管理系从经济学院分离出去,与管理科学中心合并,成立了北京大学工商管理学院,1994年又改名为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他先后出任应用经济学系主任,以及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常务副院长、学术委员会主任等重要职务。善利为光华管理学院的发展倾注了全部心血,也同教师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可以说,善利为光华管理学院的创立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长期担任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一职,在职称评定中表现出的高风亮节、公正无私,赢得了所有人的尊敬。
“南来风,北来风,古寺巍然不动容”,在改革开放的年代里他始终保持深谷幽兰的缕缕清香。善利一身正气,能做的、该做的,他都做到了,而且做得非常好。
“隔世浑然容易,忘情我却为难”,面对凝重的纪念文集,读着师生们留下的文字,我知道,铭记他的远不止我一个人。明月相知,光照永世,善利的精神永存。
厉以宁
2016年4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