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为主义心理学
无论是格式塔心理学还是精神分析心理学,都是以人的意识为研究对象,不可避免会带有主观主义色彩。行为主义心理学希望将心理学作为纯粹的自然科学,将研究对象确立为可观察的行为,借助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结规律,预测在已知刺激的情况下会发生怎样的反应,或者在已知反应的情况下,推断出有效刺激的性质。
行为主义心理学较少涉及艺术问题,但是贝里尼(Daniel Berlyne,1924—1976)是个例外。他在1971年出版的《美学与精神生物学》(Aesthetics and Psychobiology)一书,在上世纪80年代,“被许多人认为是迄今为止出版的最好和最有影响的艺术心理学著作”[18]。贝里尼力图将艺术问题引入心理学实验室,用心理学术语来讲述艺术学问题,进而将美学和艺术学改造成为一门科学。根据贝里尼的构想,科学的艺术心理学,旨在通过明确界定的刺激、可以测量的反应、可精确区分的指标,来解释艺术现象。贝里尼将这种意义上的艺术心理学,称为精神生物学或心理生物学(psychobiology)。精神生物学只关注可观察的行为、对潜在的生物过程的认识、对不同心理过程的运作的区分,对于无意识、灵感、审美经验等无法测量和观察的心理现象则不予关注。
根据贝里尼的研究,对一个刺激的偏好,与这个刺激具备的唤起潜能有关。所谓唤起潜能,指的是刺激引起多大量度的唤起(arousal)或者激活(activation)。刺激具有的唤起潜能,是由新异性(novelty)、复杂性(complexity)、惊异性(surprisingness)、不可预见性(unpredictability)等等决定的。一般情况下,人偏好唤起潜能适中的刺激。唤起潜能过低的刺激,人不会满足,就会寻求新的刺激。唤起潜能过高的刺激,人会难以适应,就会逃避刺激。比如,就绘画的形式来说,越复杂的形式所具有的唤起潜能越强,越简单的形式所具有的唤起潜能越低,形式过分复杂和过分简单的绘画都不能引起人的兴趣,人偏好形式适度复杂的绘画。[19]
不可否认,贝里尼的研究将格式塔心理学预见的形式美规律做了科学的证实,尤其是让相关理论达到了可以在实验室里测量的水平,这无疑有助于我们在艺术批评和艺术教育中做到有的放矢。但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用刺激和反应来解释人的精神活动,毕竟过于简单,尤其是对于像艺术这样的高度精致和敏感的精神活动,很难用简单和机械的刺激和反应来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