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强国梦追寻一甲子
□任新民
2016年10月8日,对每一位航天人,都将是一个难忘的日子。60年前的这一天,聂荣臻副总理代表国务院、中央军委宣布,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院——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正式成立。中国航天的宏伟蓝图从此被描绘,航天之路也由此而开拓。
至今我仍然深刻记得,我和航天结缘是缘于一封电报。1952年,我在华东军区军事科学研究室担任研究员。突然有一天,一封电报通知我去北京。在北京,陈赓将军接见了我,希望我参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筹建的工作。当时我从美国回国不到3年,这让我感到意外。我在美国学的是机械工程,并非导弹、火箭。哈军工成立后,我被任命为炮兵工程系教育副主任兼火箭研究室主任,主要教固体火箭。4年后,陈赓大将从哈军工抽调梁守槃、庄逢甘、朱正和我四位科研人员到北京筹建国防部五院。聂帅在建院当天的致辞至今犹在耳边,他亲切地勉励我们发扬“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精神,并坚持“自力更生为主,力争外援和利用资本主义国家已有的科学成果”的建院方针。至此,我满怀学以报国的赤子之心和为国争光的雄心壮志,正式踏上了追寻航天事业的道路。
导弹的出现打破了传统世界战争的格局,中国时刻受到拥有导弹的美帝国主义的威胁。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毛主席高瞻远瞩,果断决策,建立起中国的导弹研究机构。说起导弹就不得不提到钱老,他的爱国主义情怀点燃了中国航天的火炬。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刻,他毅然决然地放弃国外优厚的待遇,回国投身于祖国的国防、航天建设事业,奉献自己的才华和心血,非常令人敬佩。
那个时候,中国不论经济还是技术都还很落后,可以用“一穷二白”来形容。在航天事业的起步阶段,仅有前苏联的导弹的样品和技术资料,而且是退役了的导弹,如何制造、如何上天等一系列的难题摆在眼前。在不断迈向成功的路上,中国又先后经历了“大跃进”、三年自然灾害、“文化大革命”等特殊的历史时期。面对种种困难,中国航天人硬是凭着智慧和骨气去挖掘富矿,撬开导弹研制的门栓。自建院初始,国防部五院到处闪现着学习和钻研的身影,夜晚办公室悠远的灯光和献身航天的拳拳之心汇聚在一起,闪耀着希望之光,述说着中国特有的顽强精神。
回顾中国从成立第一个导弹研究院国防部五院到“八年四弹”规划的出台,不到十年光景,实现了导弹和运载火箭从无到有,从仿制到自行设计、自主研发,产生了质的飞跃。从“三抓”任务到载人航天,再到探月工程,中国以导弹技术为基础,在战略导弹、战术导弹、运载火箭、卫星飞船等主要领域实现了历史性的重大跨越。取得这样的成就,要归功于党中央的英明决策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归功于科研人员的不懈奋斗,但归根结底还是发自于要改变旧中国百年来积贫积弱、任人宰割的状况的强烈愿望。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我们自身国防力量强大,才是对中国和平事业和经济建设的最大保证,才是对世界正义力量的最大贡献。
在庆祝中国航天创建60年的日子里,作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创建者和参与者,我深思良久。现在回头看,祖国的航天事业之所以能取得一些成绩,在世界航天界占有一席之地,靠的就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严谨务实、勇于攀登”的航天精神,这24个字到什么时候都适用,即使是改革开放30余年后的今天也同样适用。
“自力更生”为的是什么?为的是自强不息地建设我们的祖国、我们的家园!我们搞国防尖端科技,搞航天事业为的是什么?为的是捍卫国家主权,维护世界和平!所以,自强不息是一个有骨气的民族永不能舍弃的精神。
人类要捍卫和平,首先要做到有能力去捍卫。就像祖国的航天事业,没有当初的自力更生,也就没有今天举世瞩目的成就,也就不被世界各国所重视,国家就没有发言权,就不能称其为大国、强国。
创业难,守业更难。先人们的创业是从无到有,是凭着骨气创建了中国航天事业的根基。而后人在发展过程中,身处和平年代,少了随时会被人欺压的紧迫感,也就容易缺少斗志,缺少攻坚克难的干劲,所以守业更难。年轻人千万不能产生购买国外先进技术的想法,因为正如聂帅所说,高技术是买不来的。因此,作为老一辈航天人,我从中国航天未来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再一次为后人鼓劲加油。
有梦的地方就有希望,梦想是深藏在人们心灵深处最强烈的渴望。历经中国百年历史,我目睹了中国从战乱到如今的和谐盛世,从千疮百孔到今日的繁荣昌盛。能够亲自参与并见证中国航天60年的辉煌发展历程,我感到无比的幸运与自豪,因为历史赋予了我重大的使命和责任。
虽然离开领导岗位很久了,但我始终关注着航天事业的发展,从载人航天到深空探测,后辈们的脚步始终没有停歇,他们用辛勤汗水和聪明才智实践并传承着航天精神,在从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昂首迈进的征程中,谱写了一曲曲中国人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航天赞歌。作为航天事业的初创者,我感到万分的欣慰和自豪,也看到了航天事业的希望。
六十载,航天事业生生不息。六十载,航天精神薪火相传。虽然我已年过人瑞,但我仍将继续和新一代航天人一起,在建设航天强国的伟大征程中努力前行。也希望年轻一代的航天人能够把个人理想与祖国需要紧密结合在一起,将航天事业的发展作为崇高使命,更好地传承航天精神,以创造中国航天事业更加辉煌、更加美好的明天!
(任新民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高级技术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