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儒敏论语文教育三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怎样评价这十多年的课改[1]

课改有冲击力,也带有理想主义色彩,甚至有些悲壮的味道。

一、为什么要推行课程改革?

建国六十年来,随着社会变迁与不同阶段的时代需求的变化,已经进行过8次课改,最近三十年就有过4次。1978年恢复被“文革”破坏了的教学秩序,拨乱反正,对中小学学制重新做了规定,颁布了教学大纲,集中编写了新的教材。这是第5次课改。到了1981年,为适应经济建设人才需要,抓一批重点大学、中学和小学,修订教学大纲,是第6次课改。1986年颁布义务教育法,对中小学课程与教学体系进行调整,教学计划改为课程计划,突出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这项工作一直持续1990年代,是第7次课改。接下来就是第8次,也就是这一次课改。这次课改从启动到现在,还没有结束,过程很长。最早可以追溯到十年前。1999年国务院批转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强调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提升国民素质与民族创新能力,提出用十年左右时间在全国推行新的教材教学体系。到2001年,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这是建国以来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变革最深刻,社会影响最大的一次课改。十多年了,上上下下付出巨大的努力,成效应当肯定,但阻力太大。课改有冲击力,也带有理想主义色彩,甚至有些悲壮的味道。

为什么要进行课程改革?背景是什么?就是要改变目前中小学课程实践体系的落后状况,这种状况明显不适应社会变革以及学生身心健全发展的需要。社会生活中人们对两件事很不满意,一是医疗,二是教育,都和老百姓的生活关系密切。现在医疗改革正在启动,难度很大。那么教育呢?群众满意度也是很低的。课改实施之前,1996—1997年,教育部曾经组织过涉及九省市义务教育情况的调查,表明问题很严重。表现在:教育培养方式与儿童成长规律及时代发展的需求不适应;品德教育针对性与实效性不强;课程“繁难偏旧”,结构单一;各个学科体制封闭,难于反映现代科技与社会发展新的成就;中考与高考指挥棒下,老师搞“题海战术”,学生死记硬背;课程评价过于看重考试,过于强调学业成绩和甄别、选拔的功能,等等。所有这些问题的存在,让学生负担很重,阻碍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不利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国门打开之后,有了中外的对比,我们的教育的弊病就更加明显了。现有的人才培养方式存在许多问题,最大的弊端,或者说重症,有两个,一是不讲差异,不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不因材施教,把所有的学生都变成同一个模子里的“标准件”,在这样的教育机器的加工下,创造力会衰退。二是教育“竞技化”。本来教育的涵义是让受教育者心智得到健全发展,让人更幸福,可是现在我们的教育却使所有人陷入了考试的竞技,从幼儿园到研究生都是这种竞技,这个过程对人的身心健康是很有害的。所以从国家的未来着想,必须推进课程改革,不改没有前途。从时代需求看,世界进入信息化时代,技术创新日新月异,国际竞争主要就是人才竞争。欧美最近几十年都在搞他们的课改,重视创新型人才培养。改革不适应时代的教育制度与课程体系,是一种世界潮流。对我们来说,还有非常现实的问题,就是现在孩子们学业负担太重,身心健康受到影响,从培养健全人格、从“以人为本”角度考虑,也迫切需要启动课改。我们要从这个大的背景下去理解和接纳这次课改。我们可以有争议,有对于课改的不同意见,但任何争论都应当服从“必须改革”这个前提,这是毋庸置疑的。

二、语文课程改革,“改”的是什么?

语文课改是整个课程改革的一部分,所以语文课改的总的目标,和整个课程改革的目标是统一的,就是要改“竞技化”的教育观念与方式,改“繁难偏旧”的课程体系,改过于偏重考试的课程评价标准。具体到语文课改,则要按照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努力做好五点:一是更好地把握语文教育的规律,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二是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三是注重语文与生活的结合,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四是注重读书、积累和感悟;五是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提高学习效率,养成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要“改”的方面很多,落实到教学中有很多细致的工作要做,下面还会具体展开来讨论,这里只是集中说到这五点。

三、如果说应试教育仍然根深蒂固,那我们怎样评价这十多年的课改?

“课改”已经实施十多年,情况和效果怎么样?概括地说,有成就,但举步维艰,多少带有理想主义色彩,甚至有些悲壮的味道。是继续突破推进,还是就此收兵,现在到了关键时期。

在很多地区和学校,课改碰到的阻力巨大,原先设想的目标并没有很好实现,课改的某些“亮点”也没有得到体现。比如“综合性学习”,高中的选修课开设,学业水平考试,等等,都是课改的“亮点”,但实施的效果不好,打了很多折扣。有些设计可能脱离实际,需要调整。比如高中课改的最大变化是把课程分为必修与选修。必修占1.25学年,选修占1.75学年。这是很大的改革,可是,真正按照新课标要求开设多门选修课的学校不多。很多学校都是1.25学年必修学完后,就转入高考复习了;或者把部分选修课内容变为必修,那也就无所谓选修了。现在看来,选修课到底占多大比重,什么形式,是否应当在考试中体现,等等,还需要试验总结,做必要的调整。多数省市、地方的课改是有触动、有进步的,但也还有不少地方、学校我行我素,基本上没有改革。中考与高考有所改进,但还是“指挥棒”,对教学还是有覆盖性影响,学生的负担比课改之前还加重了。

我们要看到问题,更要看到成绩,无论如何,课改所提出的一些先进的教育理念,越来越得到认可,如“以人为本”,重视学生整体素质发展,注重学生身心健全发展,以学生为主体,启发式学习,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注重基本能力培养,等等。这些观念有的过去也提出过,但通过这次课改,从理论到实践那么集中强化提倡,开始为广大语文教师所熟悉、所认同,并且逐渐融入一线语文教师日常工作的话语系统。语文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得到初步的转变。那种“满堂灌”的讲解少了,注重学生的感受体验、强调诵读领悟的多了;以教参中的解释作为唯一正确解释的少了,尊重学生的理解,强调通过阅读讨论、分享交流生成对文本的合理解读的多了。注重积累,培养语感,鼓励学生自由、有创意地表达成为许多语文教师的实际教学行为。尽管有的理念一时还难于实施,起码大家认为这是个方向。课改激活了对于教育界存在问题的认识,社会对教育必须改革有了共识,这是一大收获。

四、影响课改实施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面对课改,教师难道只能抱怨、等待或者被动适应吗?

课改阻力很大,效果未见得很好,但不能责怪课改本身,也不能责怪学校与老师,原因主要在于其他方面。这次课改的原动力出自基层教师,普遍有这个要求嘛,而课改的实施却是从上到下,作为政策性的要求来推动的,加上试验阶段,有些配套措施并没有跟上,光靠学校老师是推动不了课改的。课改触及某些实质问题,往往就寸步难行。“择校风”为何始终解决不了?像人人学“奥数”这样畸形变态的风气为何就是刹不住车?学校与商家推销教辅赚钱的问题为何愈演愈烈?为什么在老百姓非常关注的某些教育界弊病面前,主管部门总是不作为?说穿了,背后有利益链。某些既得利益者实际上垄断了优势教育资源,他们并不支持课改。还有一个更大的原因,就是社会的阻力。近十多年来,竞争加剧,整个社会的“焦虑感”加重,矛盾转移到教育,就变为课改的巨大阻力。许多父母对素质教育寄予厚望,谁都希望孩子健全发展,但实际上他们又在不断给孩子增加负担,什么英语班、奥数班、作文班呀,还有音乐、美术、体育兴趣班,等等,都不敢落下,搞得孩子负担越来越重。老师们也对现今的教育方式不满,也赞同课改的理念,可是面对现实,又很难摆脱中考和高考的指挥棒。有很多时候,老师们明明知道那样做是不对的,对学生的发展不见得有利,可是没有办法,无力抵制,只好听之任之,随大流。老师们有他们的困惑与无奈。

教育本来就是理想的事业,良心的事业,作为老师,也应当有理想,有职业良知,这样,对课改的得失会有比较清醒的评断,既看到课改的进展艰难,又有信心,看到改革的大趋势。面对问题重重,我们也就仍然有信心,有定力,有基本态度。现在社会风气浮躁,对于很多负面的东西,容易人人抱怨,又人人都参与,结果就都卷入消极的怪圈。对此我们做老师的要保持某种清醒,起码不要再把这种消极的情绪传染给我们的学生。课改是大势所趋,无论多难,都会向前推进,我们不抱怨,不等待,能做一点是一点。对课改要补台,不拆台;要从长计议,不激进颠覆,不走过场。

五、课改之后,为什么学生的学业负担似乎更重了?老师究竟应当如何面对“减负”?

课改本来是要减轻过重的学业负担的,可是这些年许多学校学生的负担没有减下来,反而加重了。究其原因,主要是中考与高考的改革没有配套跟上,仍然发挥着“指挥棒”的作用。有些省市也曾经对中考、高考做了些改革,比如对中学生的评价不是单纯看一次中考成绩,而是同时参考成长记录与平时成绩。但是实施起来也有很大困难,家长都瞄准重点高中,竞争更加激烈。高考呢,这些年大学扩招很多,升学率大幅提升,可是瞄准211、985名校的竞争愈演愈烈。许多地区还是把高考考上名校学生的多少,作为衡量教学水平最主要的指标,排行榜把许多校长和老师压得喘不过气来。当下的教育,本质上仍然是单一的考试标准下的淘汰教育,小学、中学乃至幼儿园,很大程度上都是瞄准将来的高考,于是大家都不得不朝着这个单一模式去培养孩子。你素质教育讲再多,碰到高考这个实际,就虚化了,谁都不敢怠慢高考。这就是学生负担越来越重的原因吧。

当然如果从深层次看,还有更重要的原因,就是由于市场化的影响以及社会层级利益分配的不均衡,造成了普遍的心理紧张,这种紧张折射到教育领域来了。家长考虑的是孩子今后的出路,他们肯定把这个问题放到第一位,所以即使承认课改必要,也总是担心会耽误孩子考试,于是会很无奈地不断给孩子增加负担,报各种班。这是现实,是很无奈的民意。我们不能不正视这种民意。

给学生“减负”,当然有赖于大环境的改变,有赖于教育主管部门有效地实施相关政策,特别是要逐步改革中考与高考,改革大学招生制度。但只要考试存在,竞争也就存在。我们当老师的,最好能在应对考试以及全面培养学生方面取得一些平衡。“题海战术”,死读书,会越来越不能适应今后的中考与高考,尤其不能适应新的大学招生制度(如自主招生的面试)。所以大家在平时教学中还是要尽量实施课改的理念与方法,想办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效率,这本身也就等于是帮助学生“减负”。正视高考这个现实,在这种体制下,不是无可作为,要让学生考得好,又不至于把脑子搞死,兴趣搞无,这就要有些平衡。有水平的老师懂得平衡。所以教师的水平至关重要,当然还有事业心和职业操守,有水平,又有心,学生就受益。

[1] 本文系笔者与蔡可共同主编的《语文课改百问》一书撰写的几个条目,该书将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