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天人合一的美学精神
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天人合一”是“一以贯之”的传统主题。它不仅是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而且也是中国美学的基本精神。在哲学领域中,“天人合一”说侧重于人生境界的修炼,精神家园的探寻,“安身立命之处”的定位。在美学范围内,“天人合一”说侧重于人在自己的情感世界里或者在对外物的凝神观照中,使其有限的生命之流与无限的宇宙大化之流回环激荡,进而得以充盈和升华。另外,在社会、政治、环境与国际等层面上,这一学说也隐含着和谐、和睦、和平与保护等独特的现代意义。[1]
这里,我们若从“天人合一”的观点来重新看待作为旅游审美对象的自然山水(天),就不难发现在自然界永恒的寂静中,人们不仅能够悟出自己的本来真知,享受到某种医疗的妙用,而且自然界用些许简单的风云变幻就会使人们产生超凡入圣之感。的确,人以超功利的审美态度观乎于天,天则以怡情悦性的妙用拂照于人;在这种天人的审美互动关系中,人从大自然那随意的风云变幻或构图绘影中见出造化的神秀,天则使人在静观寂照的过程中返璞归真,免于迷失本性。
在中国,自然作为审美的对象有着悠久的历史。如果说孔子以“比德”的方式来观照山水仍处于伦理范畴的话,那么庄子所提出的“与物为春”和“乘物以游心”等命题,可以说是一种近乎自觉的审美意识了,尽管那里面潜藏着“道”的阴影。庄子极力推崇自然本真之美,认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故需要人们在静观寂照中去体悟。他以诗化的语言对“天籁”的描写就是一例。在庄子看来,“游心于物之初”的人,便可得到“至美至乐”,“得至美而游乎至乐”就成了“至人”或“天与人不相胜”的“真人”,也就是得“道”的人。这种“至人”或“真人”达到了“逍遥游”或“神与物游”的自由境界,生时可“乘云气,骑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齐物论》);死后可“乘东维,骑萁尾,而比于列星”(《大宗师》)。显然,庄子主要是从自然无为的“道”出发来审视天人关系或宣扬他的“游世”哲学的。他的奇思玄想在这里展示出一条从“有待”达于“无待”、从“有限”通于“无限”的心理途径。这种“无待”与“无限”的境界既是一种自由自在、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也是一种轻松放浪、身与物化的审美境界。若以“与物为春”的审美态度来观照自然,以“情与物迁”的心理结构来感应自然,凭借“精骛八极,心游万仞”的审美想象来探访自然,就有可能获得“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审美愉悦,或者获得“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式的“刹那间见千古,瞬刻中求永恒”的超绝体验。
自上承先秦、下启魏晋的汉朝董仲舒以降,从情理感应的角度来阐释“天人合一”的思想蔚然成风,影响深远。或借喜怒哀乐之情以答四时之变,或用心摇神驰之感以应物色之动,最后则是“情景交融”美学命题的成熟与“天人合一”审美理想的确立。的确,中国的文人墨客对自然的那份情怀是十分独特的。面对宇宙万物,他们总是一往情深,感慨不已,思绪绵绵,处于天人感应或互动的密切关系之中。或则“仰观于天”,或则“俯察于地”,或则“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心懔懔以怀霜,志眇眇而临云”,或则“望秋云,神飞扬;临春风,思浩荡”……
这委实是中国人的一种特有的文化心理结构,一种特有的天人感应意识。面对宇宙洪荒、自然万物,人们追求“合一”的境界如果说是为了在精神上得到自由或无限,在情感上得到和谐或宣泄,在审美上得到愉悦或超越,那么这一切对于人的生命形态有何实存的意义呢?我们以为那是一种生气与灵气的灌注形式,是一种使本体生命得以充盈的过程。事实上,人们游于青山绿水之间,观于花草虫鱼之前,通常期望在静观寂照与物我交流的过程中,在个体生命与宇宙大化的回环激荡过程中,或以俯仰自得的精神来玩味自然万物的色相、形态、秩序、节奏与和谐,或以游心太玄的情致跃入大自然的生命律动之中,使自己的身心接受新的洗礼,使自己的神志经历新的炼铸,使自己的生命获得新的活力。这实际上是观物寄情、以心照物的传统方式。人们借此“求返于自己深心的心灵节奏,以体合宇宙内部的生命节奏”(宗白华语),借此使自己的心灵节奏得到强化,使自己的生命形式变得充盈。这可以说是一种“物我同一”的艺术化的人生境界,或者一种“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的人格发展过程。在此过程中,人们总是从自体的需要或意趣出发,以不同的方式和不同的程度达到自己的目的。他们或身与物化犹如庄周梦蝶,或“化景物为情思”借以表明心志,或以松柏喻精神,或以修竹喻气节,或以兰荷喻品格……最终则是在“悦志悦神”(李泽厚语)的高级审美体验的启动下,重新扬起生命的风帆,以渡人间沧海。这使人不由联想起古希腊神话中的安泰俄斯。
自不待言,除了自然景观之外,人们也可以从古典园林、寺庙建筑、石雕和绘画等众多的人文景观中见出“天人合一”的美学精神。譬如游览闻名世界的天坛,你会发现按“天圆地方”而设的回音壁、祈年殿、皇穹宇与圜丘坛,用“天数”而建的各层栏板望柱与台阶,均以象征的手法和形式表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遥想当年“天子”统率臣民一同祭天的庄严法度与肃穆仪式,那种带有浓厚宗教色彩的“天人合一”氛围与气势是何等的壮观!这些都有赖于导游/翻译的生动解说与游客个人的自行体认了。
当然,“天人合一”的美学精神除了与旅游审美活动和审美体验相关外,还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旅游景观的开发与旅游生态环境的保护等方面。就自然景区的旅游景观开发和建设而言,这种美学精神具体地落实在追求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和谐统一的审美理想与开发原则上。譬如,在贵州黄果树瀑布附近的天星景区,人造景点“数生步”的石阶原为方形水泥墩,与周围自然天成的风景很不协调,有障观瞻。后来仿照自然的石头形态,重新加工,结果创造出“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和谐景致,从而大幅度地提高了景观自身的审美价值和来往游客的审美情趣或“游兴”。另就旅游生态环境而言,真正理解“天人合一”思想的旅游者和开发建设者,都会拥有强烈的环保意识。因为,大自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an organic whole),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任何急功近利的滥用或人为的破坏将是灾难性的,不可恢复的,甚至是自杀性的。再则,对于自然界的动物种类以及江海湖泊来讲,人类不需要的垃圾,它们也不需要。因此,人类若想得到大自然各种形式的恩赐(如能源、场所、养生、审美等),若想维系“可持续发展”的条件,就必须不遗余力地保护好自然生态环境,解决好人与自然的和平共处关系,把“仁民而爱物”的思想原则落在实处。总之,在旅游成为一种社会时尚的今天,在旅游景观趋于深度开发的现阶段,重估“天人合一”的思想和解决好人文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的确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
[1] 王柯平:《社会发展问题与“天人合一”说重估》,见《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1995年第2期,第45—5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