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海文化(小学版)(非免费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6 针神

南通刺绣又称“沈绣”,以人物绣见长,针法变化多样,五官刺绣传神。说起南通刺绣的历史,便要提到一个人,那就是清末著名的刺绣艺术家——沈寿。

走近沈寿

沈寿原名沈云芝,是享有“针神”美誉的中国近代著名刺绣艺术家。她七岁弄针,八岁就会刺绣,很早便成为刺绣高手。慈禧太后七十寿辰,沈云芝刺绣的一幅《八仙上寿图》令慈禧眼前一亮,大为赏识,便赐了沈云芝一个“寿”字。从此,沈云芝更名为沈寿,她的名气更是响传四方。1914年,张謇聘请沈寿任女工传习所所长,教授刺绣。沈寿在刺绣中将西洋绘画注重光线、透视,追求色光变化的特点与中国传统刺绣的用针、设色技巧熔于一炉,创造了以“求光”“肖神”为基本特点的“仿真绣”,把我国的传统刺绣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开拓了我国刺绣艺术的新领域。

沈寿艺术馆

在南通文化宫旁,濠河北岸有一条林荫小道,柳荫深处,有座面向濠河的青砖小瓦、红漆门窗的两层小楼,这里就是沈寿艺术馆。

沈寿艺术馆,就是当年沈寿执教的南通女工传习所。沈寿主要教授女学生学习花卉、翎毛、山水、油画和肖像的刺绣及国画、音乐、写字等相关课程,使绣女们具有多方面的学识,为南通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刺绣人才。

艺术馆东侧的沈寿雕塑

沈寿艺术馆二层小楼

仿真绣《耶稣像》堪称刺绣极品,是沈寿以油画为范本绣制而成。绣品中耶稣神色微妙,肌肤质感细腻,尤其是他的一双眼睛,深藏忧戚,极为感人。这一作品,用色多达111种,劈丝线细达七分之一,针法也复杂多变并有大胆创新。1915年,《耶稣像》在美国旧金山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荣获一等奖。

《蛤蛎图》

《耶稣图》

《意大利皇后像》

参观沈寿艺术馆或去工艺美术商店欣赏绣品,感受南通刺绣的特点。

毕生心血溶绣谱

沈寿遗著《雪宧绣谱》是我国一部重要的刺绣理论专著。这本绣谱详细介绍了刺绣所用的工具、刺绣的技法、刺绣时应注意的问题和艺术观点等。它是沈寿毕生刺绣经验的总结,对发展刺绣艺术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那么,这本重要的著作是怎样写成的呢?

沈寿由于长期废寝忘食,全身心地投入刺绣艺术,积劳成疾,身体十分虚弱。为了使沈寿的刺绣技艺能发扬光大,张謇动员她写一部刺绣艺术的书,并且毛遂自荐,亲自帮沈寿记录整理。两人开始了长达半年的《绣谱》的创作。他们互相启发、共同研究,沈寿边回忆边口述。《绣谱》完成后,张謇亲自作序。序中写道:“积数月而成此谱,且复问,且加审,且易稿,如是者再三,无一字不自謇书,实无一语不自寿出也。”由此可见,这本绣谱确实是沈寿四十年艺术实践的结晶。

为了书稿,沈寿日夜忙碌,带病坚持,呕心沥血。1921年6月8日沈寿去世时年仅48岁,张謇按照她的遗愿把她安葬在能望见长江和苏南大地的马鞍山南麓(lù),并在墓门石额上亲笔题字:世界美术家吴县沈女士之墓阙(què)。受大状元如此重视的女子,怎么能不让人钦佩呢!

读了沈寿的故事,你有什么感受?可以和同学交流交流。

感受刺绣工艺

绣制一幅刺绣作品首先要精选画稿。绣稿是刺绣的主题和灵魂。画稿选好后,要精心描摹到刺绣的面料上,用细笔在绸缎上淡淡地描画作品的线条和轮廓,然后上绣绷。接下来就是选线了。如“沈绣”一般的用线是专用丝线染色加工而成的,线色达到千种以上,每种颜色从浅到深也有十至二十种之分,人物肖像仅眼睛就要十种颜色以上,一件作品多达一二百种颜色也不稀奇。然后根据原画的色彩,逐一配色。刺绣时线的粗细要根据不同作品进行设计和搭配。由于刺绣的线非常细,轻轻的呼吸都会使它飘动,所以在刺绣时,大多要门窗紧闭,不受风的干扰。从起手的第一针起,刺绣整幅作品都要极为认真、细致。刺绣艺人只有保持安详、平静的心态,才能绣出一幅高水准的绣品。在绣制期间不能让绣面沾染一点污迹,因此,在刺绣过程中不能说话,防止唾液溅到丝绸上。一般小幅作品要绣三至五个月,中等作品要绣一年,大幅的要绣两三年,还要多人合作。

到刺绣厂或农家去看看,向会刺绣的人请教,了解刺绣的一般工艺,感兴趣的话也可以和同伴一起创作一幅简单的刺绣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