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发展导论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的颁布背景

导入案例

北京语文课堂:亟须去假归真[1]

一位年轻老师讲《伯牙绝弦》一课。整堂课不仅学生前面、黑板旁“PPT”不断更换内容,而且学生侧面墙壁上始终交织更替着各种古人画面,不时还有乐声响起,整堂课都是在音乐和画面中度过,而不是在文字感悟与提升中。我始终困惑,什么时候、哪位家长同意、谁家孩子愿意一边读书一边听音乐呢?伴乐读书、看画读书,低幼的做法何时休?一篇并不难懂的课文,这位老师仍然化解成了几十个零碎的提问和无厘头的生拔高、贴标签。中间还不断所谓引经据典,而这些经和典与文本并无太多关系,比如,老师说:“我们的古人常常借山水抒发自己的志向。杜甫曾写过‘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借山抒发自己的志向;李白也曾写过‘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借水来抒发自己的胸怀。”且不说用这样的诗句比喻伯牙抚琴志在高山是否合适,即使从学生理解这个文本的角度来说,也实在有些牵强。更糟糕的是,老师从课文引申出2000年前、1700年前、1300年前、800年前、400年前,直到100多年前的例子,直至用毛泽东主席为悼念自己好友而写下的诗句来说明一个问题:即知音之情已经成为了知音文化。

点评

教师不是“填鸭者”,应是引路人

有论者认为,课堂不是论文答辩会,应该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自然生成各种观点。教师不是饲养员,更不是填鸭者,而是引导者、引路人。作为教师,应该具备“教师专业标准”所规定的各项要求。本节以《中学教师专业标准》为例,介绍了其颁布的背景和意义所在。

新时期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主要特征和路径是实施优质化、均衡化发展,推进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加强对基础教育的监测和督导。《专业标准》为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指明了方向,是建立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实现教师教育模式创新以及改革教师教育课程的现实需要。同时,为实现教师队伍建设的良性运转,建立严格的准入制度、考核与评价制度、职务晋升与激励制度以及退出制度提供了依据和标准。

一、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一)基础教育优质化发展的需要

近年来,我国基础教育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双基”攻坚目的已经基本实现,高中教育发展迅速,课程改革深入推进,教育均衡化发展水平和教育质量有了较大提高。《规划纲要》要求,“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树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育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基础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提高教育质量,实现内涵式发展,从满足“有学上”的基本阶段转向“上好学”的质量提升阶段。

教师是教育的基本条件和重要资源,发展优质教育,首先要有优秀教师。教师质量的提升需要有可以参照的评价标准。制定和实施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就是从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教育教学行为两方面为基础教育发展的转型与攻坚助力。

提高教育质量,发展优质教育,不应仅仅停留在提升学生学习成绩上,而是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强调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分析判断能力、搜集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发展新知识的能力和关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强调学生思想、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强调学生人格的发展和完善。《规划纲要》还提出,应“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实现基础教育优质化,实现教育的创新和变革,依靠传统的理念、行为和措施是难以达成的,它要求观念的转变、思维的转型,要求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要求教育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的变革,更要求广大教师在教育理念、知识结构、教育教学技能和行为等方面发生实质性转变。如何确定教师应具有哪些方面素质,应有怎样的教育教学行为以及根据什么来判断一名教师是否具有这些素质和行为,如何改变与提高等,这是实施基础教育优质化发展目标所必须明确的问题。《专业标准》正是针对基础教育发展的现实需要,依据教育教学和学生发展的规律而制定的,其框架体系、基本理念和基本内容要求,可以为解答这些问题提供参考。

(二)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需要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规划纲要》把教育均衡作为今后十年的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明确指出“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保障公民依法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建成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缩小区域差距。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促进公平教育的基本体现。这里的教育公平,不仅包括“有学上”的教育机会的公平,也包括“上好学”的教育过程和结果的公平,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使每个学生得到最佳发展的教育。

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教育资源中的办学经费和硬件设施配置都有可量化的指标,容易进行比较;但对于师资力量,长期以来都是抽象性描述和经验式管理,缺乏可量化的指标及明确的、统一的规定。在一所学校内部,都很难对教师的业绩水平予以考评;校与校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更难以进行详细的比较。在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在明晰合格教师和优秀教师应具有哪些素质和行为表现的基础上,才能知晓配置师资时应考虑哪些要素;才能知晓薄弱学校在师资方面存在哪些问题与不足;也才能对经过重新配置后的师资是否达到了预期设想、是否促进了均衡发展做出判断。由此可见,教师专业标准是配置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参照体系之一。

(三)素质教育与课程改革的需要

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为纠正中小学教育中以升学率为价值取向,片面强调知识习得,忽视智力开发与能力培养,弱化德、体、美、劳教育等问题,党和政府先后颁发了若干文件,实施基础教育改革。1999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规定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策略。提出素质教育改革要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实现每一名儿童全面、和谐、均衡的发展。2001年,国务院作出《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并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义务教育阶段的新课程改革开始试点推广,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于2004年逐步推进。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是当代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重大举措,它确定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目标,设置具有均衡性、综合性与选择性的课程结构,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倡导自主、合作与探究的教学方式,积极鼓励教师与学生的创造性,探索有利于学生、教师和学校发展的课程评价制度。经过十年的运行与探索,2011年又进行了修订工作。修订后的义务教育课程坚持德育为先,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以人为本,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全面体现素质教育精神;坚持能力为重,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进一步丰富和明确了能力培养的基本内涵,将“双基”目标发展为“四基”,增加“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坚持全面发展,进一步精选对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发展具有重要价值的课程内容;坚持与时俱进,体现时代发展的新要素和科技进步的新内容。

实施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教育改革,是对传统教育的一次涅槃重生。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全新的挑战:教师要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树立对教育充满爱的职业理想,形成新的学生观、课程观、知识观和质量观;教师要具有构建课程能力,能够改变学科本位,体现课程的综合性、选择性和均衡性;教师要具有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要成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和促进者;能够根据每个学生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都得到提高;教师要具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改革传统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总之,教师要做学生人生的引路人,成为教学的研究者和反思者;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成为社区教育、文化、科学事业的共建者。教师是否具有实施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意愿、能力和水平,是否能够认真扎实并富有创造性地实现改革的规划与设想,则直接决定着改革能否进一步推行。因此,教师专业标准不仅是教师实施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必备素质和行为标准,也是取得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成功的有力保障。

(四)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与督导的需要

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与督导是促进教育公平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一项基础工程,也是落实教育绩效考核与开展教育问责的重要程序和步骤。基础教育的质量监测与督导不仅要对学生学业成绩进行监测与督导,也要对其他教育要素及结构进行监测与督导,并需要对师资队伍建设状况和教师的教育教学状况进行监测和督导。2008年,教育部发布国家教育督导报告,其主题就是关注义务教育教师。评价教师不能仅仅停留在学历、职称、教龄、性别、年龄等简单统计数据上,更需要建立一个能适应新时期基础教育转型发展和教师队伍建设的监测体系。监测体系需要对教师的专业素质、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的管理、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等各方面实际情况进行全方位和全过程的监测和分析。教师专业标准是监测体系建立和实施的重要依据和参照,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二、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一)建立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需要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为提高教师教育专业化水平,我国开始构建以独立设置的师范院校为主体,综合性高等院校共同参与的、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经过十余年发展,参与教师教育的非师范院校的数量已经超过师范院校,所招收和培养的师范生数量逐步增多,增加了教师的供给量,提升了教师教育的办学层次,基本形成了以大学为主的培养教师的格局,教育硕士培养和教育博士专业学位试点在相当一批高校展开。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是教师专业化的根本要求,但它的有效运行必须有完善的制度体系为保障,例如,教师资格制度、教师教育机构准入制度、教师教育机构认证制度、教师教育评价制度,等等。制度的建立和实施需要有相应的标准,例如,教师资格标准、教师教育机构标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教师教育质量标准,等等。教师专业标准规定了教师的专业质量要求,是教师资格标准的核心,是教师教育要实现的目标,也是制定教师教育机构标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和教师教育质量标准的重要参考和依据。

(二)教师教育模式创新的需要

教师教育改革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需要系统规划、扎实推进,但创新教师教育模式和改革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则是重中之重。新的教师教育发展模式着力于探索学科专业教育与教师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理论知识的学习与教育实践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及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的有机结合。教师教育的发展目标需要发挥各院校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结合本院校和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开展多样化教师培养模式和路径的探索。如何规划与设计新的教师培养模式,如何检验新的教师教育模式的成效,教师专业标准是重要的参考和基本准则。

(三)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

在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上,要强调课程的综合性、整体性建设,增加教育类课程、教育实践课程的数量,强化课程的师范性和实践性;在课程内容上,加强课程内容和学生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实行以实践为取向的课程实施模式,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动性,强调在真实环境中实施教师教育部分课程;建立多元化的教师教育课程评价体系,倡导发展性评价,突出评价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总而言之,教师教育院校要以培养符合教师专业标准要求的毕业生为目标,教师教育者要从教师专业标准所规定的素质和能力要求出发,选择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和开展教学活动。

三、教师队伍建设的需要

教师队伍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需要教师教育建立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培养出优质的毕业生;更需要有严格的准入制度、考核与评价制度、职务晋升与激励制度以及退出制度等,这些制度和环节应该相互衔接、密切配合,形成有效的管理与运行机制。另外,《专业标准》对于教师的品德、知识、能力等方面具体的规定,使得教师清楚地知道了专业发展包括哪些内容,具体要求是什么,可以对照标准了解哪些方面达到了要求,哪些方面还需要加强,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明确的努力方向和努力目标。

1993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对教师资格标准、条件、申请认定程序、教师资格考试、法律责任等作出了原则性规定。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职务、聘任制度,通过考核、奖励、培养和培训,提高教师素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以后相继出台的《教师资格条例》(1995年)、《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2000年)、《关于深化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的意见》(2003年)等很多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形成了我国教师队伍管理的政策法规体系,为我国教师队伍的稳定和建设提供了基本保障。

在新的历史时期,建设“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不仅是教师队伍整体的要求,更是对个体的要求,只有绝大多数教师个体达到“高素质、专业化”的要求,教师队伍整体才有望实现“高素质、专业化”的目标。教师专业标准是“高素质、专业化”的要求分解到教师个体身上的具体体现,是考核教师是否达到专业水准的质量规格,是建立和完善教师资格标准的核心内容,也是细化教师聘任标准、考核管理标准、职务晋升标准、奖励及工资待遇标准的重要参考。

[1] 王旭明.北京语文课堂:亟须去假归真[EB/OL].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402f740102vlg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