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 水系发育
图2.8 燕园和清代诸园之前水体叠加分析。蓝色为改造后的燕园水系。苏杭绘。
清朝园林鼎盛时期,西郊园林的水体面积很大,占总面积的40%以上。园中水体多样,有多种尺度的湖泊和情趣各异的水景,大小水面构成一个完整的水系,水域间以及地表水与地下水间具有良好的循环。
1860年之后,西郊园林逐渐衰落。地面建筑大部分损毁,但原有的山水格局并未破坏。20年代在这里建造起燕大的主体建筑,淑春园原有山水体系得到较大的调整(图2.8)。为满足现代大学教学与办公的要求,不得不移山填湖,以增加建设用地。在司徒雷登“要使燕京大学彻底中国化”办学思想的指导下,墨菲的设计尊重了原有的园林格局,保留了大部分水体,建筑也采用中国传统样式,散置在山水之间。最终,使燕大校园成为中西合壁的典范。
图2.9 未名湖入水口。苏杭摄。
图2.10 鸣鹤园出水口。苏杭摄。
清代园林盛期,这里的水源主要来自万泉河以及地下水。清末,西郊园林逐渐荒废,水道淤塞,燕大入住之时,未名湖已干涸多年。20年代,墨菲从西门外篓斗桥一带重引万泉河水进入校园。燕园水道与地表水流一致,都是自西向东。万泉河进入校园后分为两支:一支向南流入未名湖(图2.9),从湖东北流出汇入万泉河;另一支向北经鸣鹤园(图2.10)、镜春园、朗润园,从校园东北角也汇入万泉河。两条河流串联起十余个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的湖泊,形成丰富多彩的水体景观。篓斗桥以及当时的引水道现已无存,但在西门附近仍能找到引水涵洞的遗迹(图2.11)。
图2.11 西门引水涵洞。方拥摄。
地下水过度开采导致万泉河水量减少。附近生活污水的排入使水质恶化。截弯取直、湖底硬化等改造又大大削弱了水体自净能力,使水质常常低于地表三类水标准。现在北大已放弃万泉河,改从京密引水渠引水。但因下渗量很大,北部诸园水面仍面临着干涸的危险(图2.12)。
图2.12 燕园北部被污染的小湖面。苏杭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