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非遗”贫困县再发现:上篇(2012-2015)(《21世纪经济报道》深度观察)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2、“哈尼卡”:用纸偶表现日常生活的每一件事

哈尼卡 中新社

刚一入驻莫力达瓦宾馆,我就被餐厅里展示的很多纸偶吸引住了,这就是注明的“哈尼卡”了。

“哈尼卡”是达斡尔族小女孩喜爱的玩具。它由剪纸的人物头形和圆锥形的人体组合而成,可以站立,有几厘米到二十多厘米高。制作“哈尼卡”时,先用一张白纸对折剪出对称的各种人物“哈尼卡”头形。头形剪出后,把它用浆糊贴在一根小细棍上。其身体部分是用红、黄、绿等各色彩纸做的圆锥形,把贴有剪纸头形的小细棍插进圆锥形身体的上部,“哈尼卡”便成形了。

“哈尼卡”的头像形形色色,有结婚后戴的各种头饰的媳妇,有挽着发髻的老太太,有扎麻花辫的小姑娘,有头戴官帽的清朝男子,有垂着辫子的清朝男子,还有梳着满足宫廷发式的格格等。

然后,再根据男女老幼不同的“哈尼卡”,给配着装,如果是女子,就要戴头花,戴首饰,梳各种发式,衣服的袖口、领口、襟边、下摆等处都要装饰上图案和花纹;男子就要戴帽子、穿马褂、坎肩等。再配上特征各异的五官,形象生动逼真,特色鲜明。

“哈尼卡”多是由小姑娘玩。达斡尔族小姑娘每人都有十来个到几十个“哈尼卡”。玩“哈尼卡”时,可以一个人玩,但几个人一起玩才更有意思。她们在炕上摆出各自的“哈尼卡”,每个女孩摆弄组成一个家庭老小几个“哈尼卡”。用纸盒或折纸摆出房子和院落。

具体来说,小女孩们在玩“哈尼卡”时,根据纸偶不同的形象分为父亲、母亲、爷爷、奶奶、哥哥、姐姐、弟弟、妹妹等,多的有二三十个。游戏时,还要用纸做一些简易的屋子、院落、炕、柜子、灶台等,然后按照事先约定的程序开始一天的生活。从起床叠被、洗衣服做饭、喂猪种地,到婚丧嫁娶、走亲串戚,日常生活的每一个事件都可以用小小的纸偶来加以表现。

哈力村的老人告诉我,在她们还是小女孩的时候,几乎家家都做“哈尼卡”。十一二岁的女孩都要在家里学做纸偶,一般家里的长辈都会做,但主要是由母亲负责把这个技能传授给女儿,只要不上学,做好后就约小伙伴一起来玩。

现在,当地的女孩们很少有人玩“哈尼卡”了,但是妇女们对“哈尼卡”却还有着深深的眷恋,不时也会做上几个给孩子们看一看,玩一玩,因为她们自己的童年生活就是在“哈尼卡”的陪伴下愉快地度过的。

不仅如此,达斡尔族哈尼卡民间艺术,在达斡尔族人心目中占有重要地位,被认为是达斡尔族人聪慧才智的充分体现,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从皮偶发展到纸偶,从材质、形式、应用等方面,无一不体现达斡尔族人的审美造型,育人教子等特征,它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含量,是达斡尔族人生活历史的一个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