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家之间发展不平衡问题未能显著改善
经济全球化是市场、技术和制度因素共同作用下出现的一个历史现象。市场力量是经济全球扩张的根本动力,技术进步是“催化剂”,制度因素则是“闸门”。始于1990年前后的本轮经济全球化,在西方国家的主导下,其制度取向是全面自由化、市场化和私有化,以资本在全球大规模空间扩张为主要方式,以贸易自由化和国际分工体系(全球价值链)的构建为核心内容,市场自发作用和资本的逐利天性得到充分展现,但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全球化的均衡性、可持续性和包容性,加剧了全球发展不平衡。
发达国家与大部分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发展不平衡问题并未明显改善。在西方发达国家主导下,经济全球化形成了以发达国家为中心、众多发展中国家为外围的“中心-外围”的发展格局。资本的跨国流动和要素的全球布局,推动形成了以产品价值链为纽带、打破国家和地区界限的国际分工体系。在该体系中,发达国家以产品的研发、关键设备、核心零部件生产等工序为主;新兴工业化国家以产品的主要零部件制造工序为主,发展中国家主要进行辅助零配件加工、组装等工序生产。发达国家凭借资金、技术等优势,处于全球价值链(国际分工体系)的上游,获得更多利润,而发展中国家多处于价值链的下游,这就决定了全球化收益的分配并不均衡。《2014年世界贸易报告》指出,许多发展中国家仍然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下游,从事技术含量较低的活动,与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从全球价值链的微笑曲线变化看(见图1-3),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微笑曲线比40年前变得更加陡峭了,这意味着研发、设计和营销等环节的收益更高,而处于制造和组装等环节的收益更低。发展中国家在全球贸易中的比重显著提高,达到50%左右,但由于大多处于收益更低的价值链下游环节,获得的实际收益并不非常突出。
经济全球化并未显著缩小高收入国家与大多数中低收入国家之间的人均收入差距,发展不平衡问题仍很突出。按照世界银行的划分,东亚太平洋、欧洲和中亚、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中东和北非以及撒哈拉以南非洲五个区域覆盖了包括中国在内的132 个中低收入国家。1980—2016年,仅有东亚和太平洋区域中低收入国家的人均GDP 水平与高收入国家之间的差距大幅缩小,而其他四个区域的中低收入国家与高收入国家人均GDP 水平之间的差距没有明显缩小甚至还有扩大(见图2-2)。比如,1980年高收入国家的人均GDP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中低收入国家的13.3 倍,2002年之前这一差距甚至扩大到近51倍,虽然最近十几年有所缩小,但到2016年两者差距仍有28 倍,这些国家相对于高收入国家更穷了。部分国家,如低收入国家更多依赖初级产品出口,竞争力不高且抗风险能力差,在全球化进程中出现增长低迷、资源透支、效率低下等问题,相对高收入国家的发展差距会更大。数据显示(见图2-3),1980年高收入国家的人均GDP 水平是低收入国家的约30倍,2004年曾达到110 倍的峰值,之后虽然下降到2016年的约66 倍,但仍远高于1980年。
图2-2 高收入国家与不同地区其他国家的人均GDP 差距
数据来源:WDI database。
图2-3 高收入国家与低收入国家人均GDP 的差距
数据来源:WDI databa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