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0 材料的强度
1.材料强度的种类
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破坏的能力称为材料的强度:当材料受外力作用时,其内部就产生应力,外力增加,应力相应增大,直至材料内部质点间结合力不足以抵抗作用的外力时,材料即发生破坏。材料破坏时应力达到极限值,这个极限应力值就是材料的强度,也称极限强度,常用“f”表示。材料强度的单位为兆帕(MPa)。
根据材料所受外力的不同,材料的常用强度有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抗剪强度和抗弯(或抗折)强度等,如图2-2所示。
图2-2 材料受外力作用示意图
材料的强度是通过静力试验来测定的,因此称为静力强度。材料的静力强度是通过标准试件的破坏试验而测得。材料的抗压、抗拉和抗剪强度均按下式计算:
式中:f——材料抗压、抗拉、抗剪强度(MPa);
Pmax——材料受压、受拉、受剪破坏时的极限荷载值(N);
A——材料受力的截面面积(mm2)。
材料的抗弯强度与试件的几何外形及荷载施加情况有关,对于矩形截面的条形试件,当其两支点间的跨中作用一集中荷载时,其抗弯(抗折)强度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ft——材料的抗弯(抗折)强度(MPa);
Pmax——试件破坏时的极限荷载值(N);
L——试件两支点的间距(mm);
b、h——试件矩形截面的宽和高(mm)。
常见建筑材料的各种强度见表2-3。由表可见,不同材料的各种强度间相差是不同的。花岗岩、普通混凝土等的抗拉强度比抗压强度小几十至几百倍,因此,这类材料只适于做受压构件(基础、墙体、桩等)。钢材的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相等,因此作为结构材料性能最为优良。
表2-3 常用建筑材料的强度值(MPa)
2.材料的比强度
比强度是按单位体积质量计算的材料强度指标,其值等于材料强度与其表观密度之比。比强度是衡量材料轻质高强性能的重要指标,优质结构材料的比强度应高。几种主要材料的比强度见表2-4。
表2-4 几种主要材料的比强度
由表2-4可知,玻璃钢和木材是轻质高强的高效能材料,而普通混凝土为质量大而强度较低的材料。所以努力促进结构材料向轻质、高强方向发展,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强度等级是材料按强度的分级,建筑材料常按其强度值的大小划分为若干个等级或牌号,如烧结普通砖按抗压强度分为5个强度等级;硅酸盐水泥按抗压和抗折强度分为6个强度等级;普通混凝土按其抗压强度分为12个强度等级;碳素结构钢按其抗拉强度分为5个牌号等。根据强度划分强度等级时,规定的各项指标都合格才能定为某强度等级,否则就要降低级别。
建筑材料按强度划分等级或牌号,对生产者和使用者均有重要的意义,它可使生产者在生产中控制质量时有据可依,从而达到保证产品质量的目的。对使用者则有利于掌握材料的性能指标,以便于合理选用材料、正确进行设计和控制工程施工质量。
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会产生变形,但当外力除去后,仍能完全恢复原来的形状,这种性质称为材料的弹性,这种可以完全恢复的变形称为弹性变形(瞬时变形成)。
当外力除去后,不能完全恢复原来的形状而仍保持变形后的形状和尺寸,但并不产生裂缝的性质称为材料的塑性,这种不能恢复的变形称为塑性变形(永久变形)。
实际上,单纯的弹性变形是没有的。有的材料在受力不大的情况下表现为弹性变形,但受力超过一定限度后则表现为塑性变形,如建筑钢材。有的材料在受力后,弹性变形及塑性变形同时产生,如图2-3所示如果取消外力,则弹性变形ba段可以恢复,而其他塑性变形ob段则不能恢复,如混凝土受力后的变形就属于这种性质。
图2-3 弹-塑性材料变形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