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发展趋势与对策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发展趋势与对策

王昌林 刘旭 杜琼

内容提要: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推进,全球科技创新呈现新的发展态势和特征,将从根本上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提供新的科学技术、生产要素和组织方式,也给中国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对中国而言,迎接新一轮科技革命,关键在于创造良好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建立开放、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完善知识产权认定和保护制度,深化科研院所体制改革,建立良好的生态系统。

当前,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带动了关键技术交叉融合、群体跃进,变革突破的能量正在不断积累,成为重塑世界格局、创造人类未来的主导力量。

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发展趋势

(一)基础科学和高新技术群体跃进态势明显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兴学科不断涌现,前沿领域不断延伸,物质结构、宇宙演化、生命起源、意识本质等基础科学领域有望取得重大进展。例如,合成生物学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有助于人类从系统整体的角度和量子的微观层面认识生命活动的规律,为探索生命起源和进化开辟了崭新途径,这将掀起新一轮生物技术发展的浪潮。在信息网络、生物科技、清洁能源、新材料与先进制造等领域,正在孕育一批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新兴技术,例如量子计算机与量子通信、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合成生物和“人造叶绿体”、纳米科技和量子点技术、石墨烯材料等,可能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重大影响,从而推动经济格局和产业形态深刻调整。

(二)信息、生物、制造、新能源等技术加快向生产生活各领域渗透

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制造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广泛渗透到几乎所有领域,带动了以绿色、智能、泛在为特征的群体性重大技术变革。信息技术加快向交通、物流、城市建设和生活等领域的渗透,智慧地球、智慧城市、智慧物流、智能生活等应用技术不断拓展。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在推动健康、农业、资源环境等领域发展中的作用更加凸显,成为改善民生福祉的重要力量。人机共融的智能制造模式、智能材料与3D 打印结合形成的4D 打印技术,将推动工业品由大批量集中式生产向定制化分布式生产转变。分布式、智能化、低碳化的新能源技术正在改变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结构,可再生能源、非常规油气技术大规模应用,第四代核能技术有望取得重大突破。

专栏 主要国际机构对未来技术的预测

2013年麦肯锡全球研究所(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发布研究报告,公布未来12项可能改变生活、企业与全球经济的颠覆性科技(disruptive technologies)。第一名:移动互联网;第二名:无线技术、小型、成本低廉的运算与储存,例如以智能软件系统取代人工来处理顾客服务电话;第三名:物联网;第四名:云计算;第五名:机器人技术;第六名:自动或半自动导航与驾驶的交通工具;第七名:新一代基因组学;排名八到十二的其他技术包括能源储存、3D打印、更强韧和更有传导性的先进材料、石油和天然气探勘与发现,以及再生能源。

2017年1月,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NIC)发布了每四年一度的全球趋势预测报告《全球趋势2035——进步的悖论》。报告主要采用情景分析方法对2035年前可能出现的世界性趋势进行综合预测,包括人类生活方式、科技创新、经济发展、社会思潮、政府治理、战争和恐怖主义等。“人们将如何创造和创新”一章重点预测了未来20年信息技术、生物和健康技术、能源技术、气候影响技术、先进材料和制造技术、空间技术六大主要领域的创新发展趋势,并讨论了技术进步有可能对经济和社会带来的方方面面影响,以及潜在的风险和问题。

(三)小型化、专业化、扁平化的产业组织特征日益明显

随着计算机设计技术、3D打印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新技术的不断突破,在相当一部分产品领域,产品的设计环节和生产环节已经可以单独存在,人与人、企业和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成本大幅度降低,每个微观主体可以以平等的方式参与研发和生产活动,产业组织方式将改变以往集中化、扩张化的趋势,代之以小型化、专业化、扁平化。例如,在制造业领域,很多处在不同地区的设计者共同参与设计生产方案,并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指挥相关的企业进行定制化生产。相较传统的生产组织方式,这种新方式有如下两方面的优点:一是灵活性较强,能够针对不同用户的特定需求提供针对性的生产和服务;二是与传统的生产方式相比,这种方式更为尊重个体价值。

(四)创新战略成为世界主要国家核心战略

科学技术的发展将给人类社会带来难以估量的作用和影响,可能颠覆现有很多产业的形态、分工和组织方式,重塑国家竞争力在全球的位置。为抢占未来经济科技制高点,在新的国际竞争中赢得先发优势,世界主要国家都提前部署面向未来的科技创新战略和行动。美国从奥巴马总统上台后连续三次推出国家创新战略;德国颁布高技术战略和工业4.0计划;日本、韩国以及俄罗斯、巴西、印度等新兴经济体,都在积极部署出台国家创新发展战略或规划。整体来看,发达国家的创新优势依然明显,科技顶尖人才、专利等创新资源仍以发达国家为主导,但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创新能力显著增强。21世纪以来,美欧占全球研发投入总量的比例明显下降,亚洲经济体的比例显著提高。

(五)国际科技合作围绕应对全球挑战深入推进

人类面临共同挑战的复杂性和风险性,以及科学研究本身的艰巨性和高昂的成本,使各国相互依存与协同合作日趋加深,将大大促进国际合作研究和资源共享,推动高水平科技合作广泛深入开展。例如,全球气候变化、能源资源短缺、粮食和食品安全、网络信息安全、大气海洋等生态环境污染、重大自然灾害、传染性疾病疫情和贫困等一系列重要问题,事关人类共同安危,携手合作应对挑战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选择。可以预见,未来各国将围绕面临的全球挑战,加强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推进合作研究,破解人类共同面临的难题。

二、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主要判断

(一)短期内科学技术的发展难以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发展一般应具备以下标志:一是有科学技术的革命性突破为基础和先导。二是有紧迫和现实的重大需求。三是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包括引发生产方式、产业结构和组织等方面的变革,对人们生活方式带来革命性变化。按照这些标准,科学技术发展尚未实现突破性、革命性的进展,短期内还难以判断会对生产、生活带来的革命性影响。

具体来看,信息技术的发展将会继续深刻改变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但难以像蒸汽机、电力、个人计算机、互联网等的出现那样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革命性的变化。虽然人工智能、人体增强等新技术发展潜力巨大,已经逐渐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但其核心理念仍然沿袭了20世纪下半叶以来的信息技术革命相关理念在平台技术上的扩展,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尚有待观察。生物技术的发展将揭示生命的本质和奥秘,引发医疗、农业等领域的深刻变革,但是如果管理不善,也隐含着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颠覆性破坏的担忧,因此生物产业发展的市场需求并非想象的那么大。新能源的发展将为解决近200多年工业化以来日趋紧迫的资源环境等全球性问题提供新的手段,如光伏、风电等分布式能源发展将会引发能源工业的变革,但不会像电的发明和广泛应用那样给生产和生活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二)真正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可能在2030年左右到来

信息技术仍具有较大发展空间。20世纪5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取得一系列革命性突破,先后发生几波大的创新浪潮,主要是集成电路的大规模商业化应用、个人电脑进入家庭以及互联网的出现和广泛应用。随着云计算、物联网、数字制造以及信息技术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信息技术将进一步深刻改变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新能源技术的大规模产业化在2020年以后。专家估计,风电的成本2020年为0.4—0.8元/千瓦时,2030年为0.3—0.6元/千瓦时。2020年太阳能发电成本将低于1元/千瓦时。同时,到2020年纤维素乙醇等生物燃料、新能源汽车将进入产业化阶段。因此,2020年左右新能源技术可能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然而,今后10年到15年,新能源要大规模取代化石能源、新能源汽车大规模取代燃油汽车是不现实的。国际上有关机构普遍预测,到2020年新能源占能源消费的比重为20%左右,到2030年将超过30%。

生物技术的革命性突破和大规模产业化需要更长的过程,估计在2030年后。近年来,基因测序、蛋白质组学、再生医学等生命科学和技术发展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但要破解生命的奥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比想象的难度要大。生物技术产业发展还没有出现能够大规模应用于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标志性产品。同时,生物技术发展将会带来生物安全、伦理等一系列问题,给人类现有的观念和制度带来重大挑战。因此,生物技术的大规模产业化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三)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将以智能、绿色、健康为主题

关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内涵,存在很多争议。有学者认为,新一轮科技革命是信息化和智能化的融合发展,关键技术有信息、云计算、量子通信、智能和绿色能源等技术,主导产业包括信息产业、电子商务、物联网、无线网、大数据、智能制造、先进材料、智能机器人、智慧城市、绿色能源和生物产业等。里夫金提出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指的是把互联网技术与可再生能源相结合,在能源开采、配送和利用上从传统的集中式变为智能化的分散式,从而将全球的电网变成能源共享网络。也有的学者认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除了与信息技术革命交叉进行,呈现融合发展的态势之外,正以紧迫和现实的重大需求为导向,或将形成农业、医疗、工业、能源等领域科学技术的革命性突破,并引发深刻变革,为解决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粮食安全、健康等问题提供强有力的手段。

但从各国科技研发和风险投资的重点看,信息技术、能源与环境、生物是各国发展的优先领域。目前,全球风险投资的重点主要集中在软件、互联网、生物技术、清洁能源等领域,表明信息网络技术仍是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发展方向,同时生物技术、清洁能源也是未来发展的重点。因此,整体上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将以智能、绿色、健康为主题,并将呈现以下特点:一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将引发农业、医疗、工业、能源等领域的深刻变革,为解决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粮食安全、健康等问题提供强有力的手段;二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全球化相互推动,将促进全球性产业结构大调整和世界经济格局的深刻变化;三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将呈现融合发展的态势,与信息技术革命交叉进行。

(四)新领域经贸规则将逐渐成形

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将会进一步降低各种生产要素和商品跨境流动的成本,并产生新的经贸合作方式,使得各个阶层能够从自由贸易中获取更多利益,从而进一步推动贸易自由化的发展。具体表现:一是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逐渐进入推广应用阶段,各个经济体将更多依据自身的市场优势、新型技术优势和新型生产组织方式优势,形成新型大规模产业集群参与国际分工;二是不同经济体在大多数零部件生产和最终产品组装的要素禀赋差异明显缩小,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配置价值链的动力将明显减弱,产品内贸易在全球贸易中占比将明显下降;三是广大中小企业甚至自然人之间在新型合作网络下的经贸合作将迅速发展,跨国公司在全球贸易中的主导地位将受到削弱;四是各种新型感知技术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融合应用使得各类服务所面临的空间物理障碍大幅度缩小,服务业和制造业跨境合作的空间也将明显扩大,从而推动全球服务贸易规模的高速增长。

新型贸易方式的迅速发展必然会催生新兴领域经贸规则的逐渐成熟。随着跨境电子商务这一贸易方式的飞速发展,关于跨境电子商务的关税、检验检疫以及质量检查的标准等方面会形成新的规则体系。随着跨境研发合作的日益密切,知识产权方面的规则体系也需要日益规范化,大量中小企业之间的合作也会导致专门针对中小企业贸易制定新的规则体系。从长远看,如果人体增强技术全面广泛投入应用,届时将会成为影响各国比较优势的重要因素,制定对人体增强技术应用规范的国际规则体系也将势在必行。

(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将会带来多方面挑战

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发展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未知远大于已知,会带来多方面挑战。首先,科技发展对就业产生负面影响,新技术对劳动力的替代作用可能远大于对新岗位的创造效应。未来需要较强认知性和创造性的工作机会可能增加,但包括制造业、建筑业、安装业等领域的多数体力劳动,以及接线员、零售员、行政秘书等常规性脑力劳动等都可能被自动化技术取代,就业市场的两极分化趋势加剧。据牛津大学研究,美国2010年的各项职业中有高达47%的工作在今后10到20年可以被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所取代。其次,科技发展可能进一步扩大贫富差距。财富将日益向创新者、投资人和股东等技术与资本所有者集聚,企业组织平台化也会加速财富与权力向少数平台集中。同时,很多人无论是技能还是思维模式还没有赶上,成为时代的落伍者,在收入、生活水平等各个方面都会落后于这个社会。最后,科技发展还可能带来安全和伦理方面的问题。例如,基因编辑等生化技术将彻底改变医药和其他领域,并将引发更多道德问题。这就意味着在市场竞争规则、劳动力就业培训、财富分配和伦理道德风险控制等方面,各国政府将面临更多的监管责任。

三、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中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从根本上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科学技术、生产要素和组织方式,使传统经济发展模式转型有了新的物质基础,也将为中国经济升级转型提供重要的历史机遇。

一是有利于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和转型发展。中国虽然已经进入工业化的中后期,但传统产业仍然是国民经济中比重最高、创造税收最多、吸纳就业最广泛的产业部门,其运行状况直接关系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目前,中国传统产业普遍存在增速下滑和效益下降的问题,其中既有产业生命周期规律性原因,也与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动力不足有关。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为传统产业改造提供技术动力和发展方向:新技术、新工艺将大量应用于传统行业,大幅提升传统产业的技术含量和生产效率;一些传统产业将实现技术改造,转型升级为使用新技术、采用新生产方式、满足新市场需求的新产业。

二是有利于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中国正致力于加快服务业发展,培育发展现代服务业是其中的核心内容,而通过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创造和发展服务业新业态则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关键环节。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新技术、新模式、新产业,加速资源和要素的全球配置,影响到服务业领域的业态创新。随着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向二、三产业各个领域渗透与融合,智能制造、新一代高端装备、智能交通、精准医疗、高效节能环保、虚拟现实与互动影视等将日益取代传统产品与服务模式,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成为大势所趋。我国不断提升的创新能力,为迎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提供了基础条件。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和康奈尔大学等机构联合发布的《2017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我国创新能力的国际排名从2016年的25位升至22位,成为唯一进入前25名集团的中等收入国家(见表1)。

表1 2017年中国和世界主要国家创新指数排名

img

资料来源:《2017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

三是有利于推动创新创业蓬勃发展。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将推动中国创新创业进一步加快发展,创新型企业不断涌现,创业群体更加多元,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领域的创业备受资本市场青睐。这将进一步释放企业、科研院校、科研人员、大学生等创新潜力,激发其创新热情,助力其实现创业梦想。基于现有资源开发、客户关系维护、商业模式创新的创业越来越难以在激烈的竞争中长期生存下去,相反,以技术进步及应用为基础的创业将展现出较强的生命力,是未来创业的主流。个人实现基于创新的创业梦想,都将更加依赖各类创新资源在更大范围内、更深层次上的合作协同。

四是有利于缓解资源要素和生态环境约束。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包括土地、劳动力、能源和自然生态在内的生产资源要素约束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之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将催生一大批以信息技术、数字制造技术、新材料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的新兴产业。这些产业属于资源集约型和环境友好型行业,智力投入比重相对较高,产品大多是实物与服务的结合,实物生产部分模块化、标准化程度较高,对资源能源消耗小,污染排放较少。与此同时,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所催生的新能源产业,将有助于改变中国主要依赖化石能源的能源消费结构,有效解决中国能源供应紧张的发展瓶颈。

(二)给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带来的挑战

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传统比较优势逐步消退,新的竞争优势尚未建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也将给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带来严峻挑战。

一是科技革命可能导致国际竞争力格局再次发生深刻变化。以往的经验表明,谁在科技革命中占得先机,谁就能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赢得优势。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前一阶段,美国虽然是信息技术革命发源地,但随着信息技术在全世界范围内大规模扩散和运用,以及经济全球化深入推进,包括中国在内不少发展中国家抓住机遇实现快速发展。进入21世纪后,世界近代史上首次出现大分流向大趋同的转变,发达经济体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实力差距从持续扩大转向逐渐缩小。如果这一趋势继续下去,人类发展鸿沟有望逐渐弥合,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经济治理规则制定中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然而,新一轮科技革命可能延缓甚至逆转这一进程,发达经济体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差距可能再次拉大,发达经济体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主导地位或进一步巩固。这是因为,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关键领域,发达经济体牢牢掌握技术优势、资金优势和规则优势。

二是我国传统的成本比较优势加速削弱。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低廉劳动力的比较成本优势参与全球产业分工,承接了全球最大规模的国际产业转移,制造业总体规模已经跃升全球第一,并实现了30多年的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但是,随着发展环境的变化,中国的土地、资源、环境成本不断上升,传统的比较优势正在逐步削弱。而在新的科技发展与产业变革的浪潮中,随着制造环节本身重要性的下降,直接从事制造行业人数将逐步减少,导致制造中装配组装成本比重不断下降,中国现有低成本劳动力比较优势将被加速削弱。例如,随着3D打印机的大型化和集成化,制造环节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就不需要在工厂中完成,劳动成本占生产总成本的比重将迅速下降。同时,随着技术标准化和组件模块化发展,核心、关键零部件生产成本和利润占整个制造环节成本和利润的比重将不断提高,装配、组装的成本和利润占比将不断下降,这将对以装配、组装为重点的中国制造业造成巨大冲击,中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失去了缓冲期。

三是中国产业转型升级面临新的挑战。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国际竞争更为突出、更加激烈,技术保护和垄断将制约中国产业的发展空间。例如,有关国家依托强大的技术和经济实力,通过掌握互联网核心技术和资源,构建互联网制度规则,不断强化对互联网的绝对控制权,限制了中国利用新技术拓展服务业新空间的机会。此外,为实施“再工业化”战略,发达国家必然会利用国际知识产权保护协议和高技术产品出口管制构筑技术壁垒,更加严格地控制高端技术出口。多年来,我国企业在核心技术领域仍主要依赖进口,并且随着经济发展,我国技术进口费用呈现出显著上升态势,逆差明显扩大(见图1)。但从长期来看,中国靠引进高端技术发挥后发优势的空间将大大缩小,这无疑会增加中国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提升的难度。

四是我国创新创业制度建设的短板制约凸显。目前,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相对比较重视创业创新的物理基础设施建设,但在制度安排等软环境方面不适应新技术、新模式、新产业发展的需要。一是市场准入与监管、知识产权保护等软环境不完善。现行监管方式严重不适应“双创”与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和新模式发展要求。新技术带来互联网金融、滴滴打车、共享单车等新业态快速发展,但由于缺乏有效监管,导致服务市场无序竞争,部分领域风险隐患较大,制约了行业健康成长壮大。二是科技创新体系不健全。基础研究不足,部分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平台缺乏,科技投入分散、重点不突出,企业创新能力缺乏,科技与经济结合不紧密、研发与产业化推广脱节的问题比较突出。三是政策法制环境有待完善。对可再生能源、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产业发展的激励和补贴政策有待加强,标准体系、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等不发达,金融创新不足,引导社会多元资本向信息、生物、可再生能源等领域倾斜的投融资体系尚未形成。地方保护、行业垄断以及知识产权保护和运营制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也制约了我国创新创业制度建设。

img

图1 2005—2016 年中国知识产权使用费进出口趋势

资料来源:联合国贸易与发展组织数据库。

四、对策思路

(一)建立开放、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在市场体系完善、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的情况下,激烈的市场竞争将迫使企业不能简单依靠价格竞争、成本竞争取胜,必须转向创新。一是推动监管模式逐渐由前期管理向事先设置安全阀和红线的底线监管模式转变。针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有关的重点产业领域轻资产、重知识、跨界融合、无先例可循等特征,加快变革前期以批代管、偏重目录准入管理的方式,逐步向以负面清单为主的产业准入制度过渡。二是深化资源要素改革。加快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改革步伐,完善资源、环境税费制度和征地补偿机制,建立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步机制,利用生产要素成本上升、资源环境约束强化以及目前诸多产业产能过剩矛盾凸显的“倒逼”机制,促使企业自觉转向以创新求生存谋发展,由同质化的低水平竞争转向差异化的高水平竞争。三是在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点领域发展中的制度补位方面,加快出台电子商务、个人信息保护、数据资源管理、新能源发电并网等新的法律法规,加快推动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试点,出台促进分享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等。

(二)着力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企业是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载体和主阵地,在迎接新一轮科技革命中起着基础和关键作用。建设和完善创新创业载体,发展创客经济,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动局面。一是大力发展众创空间。依托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新型创业服务模式,建立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开放式众创空间和虚拟创新社区,建设多种形式的孵化机构,构建“孵化+创投”的创业模式,为创业者提供工作空间、网络空间、社交空间、共享空间,降低大众参与创新创业的成本和门槛。二是孵化培育创新型小微企业。适应小型化、智能化、专业化的产业组织新特征,推动分布式、网络化的创新,鼓励企业开展商业模式创新,推动小微企业向“专精特新”发展,让大批创新活力旺盛的小微企业不断涌现。三是建立支持企业创新的金融体系和资本市场。着力推进金融体制改革,调整优化金融组织体系,支持服务实体经济的金融创新和面向中小企业的民营金融机构规范发展,发展天使投资、创业风险投资,建立支持创新的金融体系。要加快注册制改革,进一步增加新三板的流动性,完善创业投资退出渠道。对于国资背景的创投基金,应适应创业投资的特点,建立有别于一般国有企业的考核机制,促进天使投资和创业投资发展。

(三)深化科研院所体制改革

改革开放以来,按照“面向、依靠”以及“稳住一头、放开一片”的原则,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将科研院所推向市场,包括减少对科研机构的财政拨款、对242家行业科研院所企业化转制等,这对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增强科研人员市场意识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市场化改革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是:国家长期目标淡化、短期行为、学术浮躁等问题比较严重,缺乏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整合能力等。为此,建议围绕以下三个方向深化改革:一是加强产业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研发体系,以新的机制建设一批从事产业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研发的研究机构。二是加大对基础和前沿研究的支持力度。基础与前沿研究具有周期长、风险大、难度高的特点,需要长期潜心研究、持续攻关。三是结合事业单位改革,加快建设“职责明确、评价科学、开放有序、管理规范”的现代科研院所制度,厚植创业创新的土壤,支持建设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和科研机构。四是改进科研项目资助和评价机制,着力完善评审制度,更大程度给科研院所和高校松绑减负,推动更多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科学数据、仪器设备向各类创新主体开放,打造汇聚各方力量的创新大军。

(四)完善知识产权认定和保护制度

在制造业“数字化”和“大规模定制”生产方式下,知识产权是影响产业竞争力的核心要素,能否有效认定和保护知识产权,决定了产业能否良性发展。建议围绕以下领域完善知识产权认定和保护制度。一是探索建立与网络信息时代相适应的知识产权认定制度,完善知识产权的申报和形成机制,简化申报手续,缩短申报周期。二是实行知识产权登记、注册和申请的资助政策,为数字化制造及新材料、新能源开发类知识产权的获取和保护提供跟踪服务;开展针对数字化制造技术、新能源、新材料开发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模式创新试点,推行知识产权专业代理制度,为知识产权转让和产业化提供良好市场环境。三是建立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机制,对具有较大影响的知识产权纠纷及无能力支付纠纷处理和诉讼费用的当事人提供经费资助。四是加快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完善侵犯知识产权惩戒制度,建立跨地区、跨部门执法协作机制,杜绝打击知识产权侵犯行为中的地方保护主义,并建立企业失信惩戒制度。

(王昌林,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研究员;刘旭,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科研管理部副主任、研究员;杜琼,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科研管理部智库协调处副处长、副研究员)

参考文献:

1.万钢.全球科技创新发展历程和竞争态势[J].行政管理改革,2016(2).

2.白春礼.创造未来的科技发展新趋势[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5(4).

3.王昌林,等.大国崛起与科技创新[J].全球化,2015(9).

4.王昌林,等.着力推进生物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17(7).

5.王昌林.对第三次工业革命几个问题的认识[J].宏观经济管理,2013(6).

6.何传启.第六次科技革命的中国战略机遇[J].决策与信息,2012(6).

7.隋玉龙.科技革命、产业革命及其影响[J].国际研究参考,2013(6).

8.王庭东.新科技革命、美欧“再工业化”与中国要素集聚模式嬗变[J].世界经济研究,2013(6).

9.孙早,等.后危机时代的大国产业战略与新兴战略产业的发展[J].经济学家,2010(9).

10.吴金希.创新生态体系的内涵、特征及其政策含义[J].科学学研究,2014(1).

11.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全球趋势2035——进步的悖论,2017.1.9.

12.徐明棋.论经济全球化的动力、效应与趋势[J].社会科学,20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