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应:培养孩子积极的行为习惯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回应的流程

案例

我们家的两个孩子经常会因为争东西而吵架,有一次他们为抢一个轮船吵起来了。轮船本来是姐姐闻闻的,可弟弟声声想玩。我想着闻闻是姐姐,就让着弟弟给他玩玩呗。可闻闻不愿意,担心声声弄坏了轮船。我转过身来哄声声,拿出飞机转移他的注意力,可他根本不听,反而坐在地上没完没了地哭了起来。我没辙了。每次遇到这种情况,我就感觉特别无助。声声哭得实在让我心烦,我就责备闻闻一顿,强行把轮船要了过来塞给声声,声声这才止住哭声。可闻闻又生气了,跑回了自己的房间。我感觉自己很怕孩子哭,一哭我就心烦,可是,偏偏声声特别爱哭。真是愁人!

大部分家长回应孩子是凭着自己的本能、经验和当时的感受。上面案例中的妈妈做出一系列回应的核心观念主要有两个:姐姐要让着弟弟、不要让孩子哭。生活中许多妈妈都有自己的本能观念,尽管她自己也意识不到。当孩子出现某个行为,她就自然而然地做出了反应,根本不经过大脑的思考,这便是习惯的机制——“习惯成自然”。

凭着自身的本能、经验和感受做出的行为,许多时候是不理性的,甚至可能是错误的。就像这位妈妈的核心观念“姐姐要让着弟弟”就是不合理的:每个孩子都是平等的,都需要被尊重,不能因为姐姐大就要出让自己的利益,这对姐姐是不公平的。“不愿让孩子哭”似乎是每个妈妈的本能,但如果妈妈因为害怕孩子哭就满足孩子的要求,这会助长孩子通过哭闹达到自己目的的行为。

本能、经验和感受很多时候是不可靠的,那么,如果我们不依据这些做出回应,又该依据什么呢?

其实,科学地回应孩子是有流程的,我们需要在大脑中重新植入新的回应流程,让回应变得理性、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