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绘本的正确打开方式
3.1 给孩子读英文绘本有什么好处?
“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一箱箱的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因为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爸爸)。”
——史斯克兰·吉利兰
孩子在语言学习的早期,尤为喜爱读绘本。日本绘本大师松居直也曾经说过,“图画书从来不是用来读的书,而是由别人来读,自己用耳朵听的书。无论如何,读童话书的基本原则是图画书不是孩子们自己阅读,而是由大人读给孩子听。也正因为是大人读给孩子听,图画书对孩子才有更大的意义。”
在英国,每年都有数以千计的儿童绘本出版,绘本里的插图大都出自英国当代最出色的艺术家之手。孩子们喜欢读绘本,往往是被漂亮的图片所吸引,那么作为家长,我们要怎样读绘本呢?我们可能要比孩子多走一步。首先要读懂绘本的众多潜在好处,才能进入具体的实操步骤,步骤都是为了凸显好处而服务的。
下面来看看,孩子读了那么多英文绘本的好处,你抓住了几个?
1.绘本可以让孩子不费力地学会一些简短的词语
当你把原本枯燥的文字,配上图画,声情并茂地讲给孩子听,孩子便能够从绘本里不费力地学会一些简短的英文表达。
下面是一个妈妈Kiki给孩子读Go away Big Green Monster的手记:
因为是洞洞书,所以自然而然地引起了宝贝浓厚的兴趣!在听心一录音的时候,孩子会指着自己相应的身体部位,如眼睛、鼻子、嘴巴、耳朵(牙齿和头发她不会)。两遍录音播放完了以后,我问宝贝,书里出现了哪些部位?都是什么颜色的?建立起对应。
然后再打开书,当怪兽的脸一点点出现后,我问她怕不怕。她说不怕。我又问如果碰到让你害怕的动物你会怎么样。她说我会跑走。我又告诉她,你还可以叫它“快走开”,就是“Go away!”接下来,我就把书放在一边,跟宝贝一起面对面坐着,用手依次指着自己的五官,逐一说“Go away…”最后,我让宝贝自己画出这个big green monster!
最后的最后,有公主情结的小妞画出了怪兽公主!哈哈!没有什么比看见宝贝开心更让我开心的事啦!很享受跟宝贝一起做亲子阅读的时光!我惊讶地发现她有在模仿心一姐姐的发音噢!“Go away!”也能够脱口而出!更让我惊讶的是,今晚的画画我原本想让她用蜡笔画画就好了,可宝贝很想用水彩画,她就问我“水”用英语怎么说,接着竟然说出了完整的句子,“Mammy,please get the water for me.”老母亲感动得立马满足她的要求!
所以不管是monster还是water,通过阅读孩子就可以很轻松地掌握这些词汇了。
2.绘本可以让孩子学会自己叙事
从小听故事,孩子就开始学着讲故事。例如,孩子可以像绘本的主人公一样,讲述自己的一天;又或者用语言、绘画和富有想象力的游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小LA妈妈在I am a Bunny这本绘本的手记中写道:
小LA在baby时期的小伴偶就是bunny兔了,也很喜欢关于兔子的故事。最近在蜗牛小图书馆里发现了I am a Bunny的阅读宝典,看到好多有趣的游戏点。选了“Bunny chase the hand-shadow of the butterfly!”
麻麻:陈喵喵,Let's play a funny game.一起来玩找影子游戏吗?
宝宝:好啊!是怎么玩呀?
麻麻:需要你的flashlight帮忙呦。Where is your flashlight?
宝宝:Here!等等我!(宝宝将手电筒固定在桌面,灯光照着墙壁,出现温馨的大小影子。)
还未等我做出蝴蝶的影子的时候,小人儿已经条件反射地张开两手掌,小拇指交叉相扣,给我演示着空中遨游的老鹰,嘴里还嘟囔着:“The eagle can fly.”我会心一笑,学着蜗牛读书锦囊里的方法将两个手掌并拢,两个拇指交叉重叠来了个:“The butterfly can fly.”宝宝也学着我的手势来了一遍,好有趣呀,还能变成butterfly耶。
麻麻:陈喵喵,你还记得I am a Bunny吗?
宝宝:住在树洞里的那个吗?我也有最爱的bunny呦。从他的宝贝玩偶堆里抱出他的最爱。
麻麻:还记得bunny和butterfly玩的游戏吗?
宝宝:bunny追蝴蝶,蝴蝶也追bunny。
麻麻:你想玩一玩追蝴蝶吗?
宝宝:可以吗?
麻麻:当然咯,我们可以让你的bunny追蝴蝶影子呦。
我一边做好蝴蝶手影一边说着:“Can you pat the hand-shadow of the butterfly?”宝宝最爱玩游戏了,带着他的bunny兔来追我的手影蝴蝶。之后我们还互换角色,从中引导他学会说“Can you pat the hand-shadow of the butterfly?”游戏过后我们还一起重读绘本,感受四季的变化。细节阅读:bunny的邻居有爱鸟的妈妈给小虫喂食,告诉小人儿妈妈无私的爱;春天生机勃勃,夏天阳光下数草莓,秋天遇到他喜欢的松鼠为冬天备粮食,幻想冬天打雪仗,bunny要回被窝冬眠了,它将会在梦里相约下一个春天。绘本画面很美,每一幅图都有无数的联想与想象,可以重温四季,我和宝宝都特别喜欢。
因此孩子也在阅读的过程中了解到了四季的变化。其实最初孩子是没有自我意识的,包括对于外界事物的认知也取决于环境对其的影响,所以当父母能够多给予孩子更多的热情、尊重和肯定,孩子就会形成对自我和环境更积极的认识,而绘本恰好作为一个最好的媒介。当妈妈用最温柔的声音给孩子讲故事的时候,不仅会极大地促进孩子的语言发展能力,也会让孩子更有安全感。
3.绘本促进了亲子互动
方素珍女士曾经说,“绘本可以读,但也可以各种玩——以戏剧的方式,以手工的方式,以故事会的方式……”所以,除了提供阅读和分享的文本外,绘本可以作为互动的基础,不仅仅是在自己家庭内的互动,还可以是几个家庭在一起分享绘本。这样既可以让孩子交到朋友,又可以帮助孩子认识到在家里说英语的乐趣。
一位经常在蜗牛英语听故事的朵朵妈妈写道:
这次选择了Dear Zoo这本书,通过蜗牛英语的锦囊,了解了书的主题、关键句型和单词、好玩的猜词游戏以及句型的场景运用。初步判断,这次共读的亮点会出现在动物翻翻卡游戏部分。
受到蜗牛群里当天推送的Guess How Much I Love You的阅读锦囊的启发,找到了关于Dear Zoo的音频和视频资料——一位英国老师讲的现场版Dear Zoo以及官网配套游戏。带着准备好的资料和要抖的“包袱”,居然第一次特别渴望等着和朵朵开始这次的亲子阅读。
好玩,真的是一切兴趣的开始。Dear Zoo是一本动物主题的翻翻书,之前害怕内容形式过于简单,朵朵可能会不感兴趣,这个担心在打开书的那一刻就消失了。不过打开每一个折页猜动物的惊喜让朵朵直接跳过读句子,迫不及待地要猜下一个动物是什么。
有点犹豫后,想起李杜老师强调的带着孩子享受阅读的快乐,让孩子觉得阅读是有意思的事最重要。于是干脆顺着她的感觉和节奏,暂且跳过句型,直接和她一起猜动物,只是猜的这个环节,朵朵就开心得不得了。之后开始玩游戏的环节了,动物单词记忆翻翻卡的游戏简直乐翻天了,我们俩还在这个游戏的基础上,玩出了升级版。从一次猜1个消失动物到一次猜2个;从记3个动物位置到记8个动物位置。在这个过程中,朵朵开始设计新的游戏,比如抽一张卡,我俩猜动物,谁猜对了卡片归谁;又比如通过描述特征猜动物。小朋友举一反三的能力和创造力在此时也让我觉得惊叹和欣喜。游戏过程中无数次地重复了动物的单词和相关的形容词,也找时机把绘本中的句型“It's too…,I sent him back.”揉进游戏里,朵朵因为游戏场景的需要,理解性地模仿,掌握得也很快。
接下来,我们一起看了英国老师讲的Dear Zoo的故事视频,声情并茂,绘声绘色。西方人在语言表达和肢体体验的呈现上更加放得开。朵朵看得津津有味,我猜测一些表现方式,或多或少也被小小的却敏锐的她悄悄吸收着,未来的某一时刻,会在她的生命里突然蹦出来。我想这种原汁原味的感受,也是最生动的文化影响吧。
最后一起玩了Dear Zoo的官网上的配套游戏,类似翻翻卡记忆游戏,虽然很简单,但经过精心的游戏设计,朵朵边玩边再次回顾了动物的单词,以图片、单词、单词发音到动物声音的多维度结合,想要记不住单词,估计也是很难的了。对于一位向来一本正经阅读的妈妈,以及曾经不太会玩的妈妈来说,真的体会到,亲子阅读可以玩出这么多维度。而这个过程是让孩子远离枯燥、真正感受到阅读带来的快乐,也顺其自然地理解和掌握其中的知识。最重要的是让他们因为这些美好的体验,从此爱上阅读,爱上阅读带给他们的多彩的世界。
从这篇妈妈的手记我们能感受到来自父母的积极的语言环境对于孩子来说有多大的作用,在《0~12岁儿童社会性发展》一书中,对比了积极与消极语言环境对儿童的影响,而什么样的才是积极的语言环境呢?书中举了一些例子,例如使用言语表达愿意与孩子在一起的心情,“我很开心咱们能一起看这本书。”与孩子一起笑、对孩子的活动做出评价、注意到并且表达出孩子取得的成就,以及认真听孩子讲话不要打断他们等。
但需要明确的是,如果我们通过游戏的方式带孩子读绘本,那就要明确游戏的几个特点:
● 有趣的
● 主动和投入的
● 内在驱动的
● 自愿的
● 不必严肃的
● 注重过程的
● 一切由游戏者自己说了算的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苦心设计了一个互动游戏,但孩子却完全不买账,那也不能逼着孩子玩,否则就失去了游戏的意义。
4.绘本还可以丰富孩子的生活体验
孩子在读绘本时,读到主人公有挫折感的情节,如果孩子也有过类似经历,他就容易产生共鸣,觉得自己不孤独,这有助于缓解他在真实生活中的挫败感。绘本里一些天马行空的情节也可以激发孩子的想象力,让他自己也变得有创意起来。如果孩子合上绘本,高兴地跟你嘟囔了一句绘本里主人公说的话时,可以看出他读这本书一定读得非常开心。
一位蜗牛英语的用户——创创妈妈写手记的时候写道:
有一次给儿子炸薯条,吃完薯条儿子意犹未尽地问,“妈妈,今天是星期几啊?”“星期日啊。”“那星期日用英语怎么说?”“Sunday,怎么了?”小儿子没有回答,而是继续问我,“薯条用英语怎么说啊?”“French fries或者chips”。我话音一落,小儿子就把这两句连在了一起:Sunday,French fries.我这才恍然大悟,哦,原来儿子是想起了Today is Monday这本绘本啊!我举起了手里正在洗的桃和梨,小儿子会意,接着补充:“Sunday,French fries and pear and peach!”“Wonderful!”我在他额头上点赞以示鼓励。在得到赞扬后,小儿子又让我回忆过去的周六、周五、周四都吃了什么,然后继续模仿着造句子。
以前看绘本时儿子的视角有点儿跑偏,不止一次问我:“妈妈,鱼被水鸟抓住了要被吃掉了,它为什么不悲伤还有点儿笑眯眯的呢?还有鸡被狐狸抓住了,为啥不挣扎不难过呢?”我仔细看看绘本,还真是这样呢,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儿子,这得问Carle爷爷了吧,哈哈。
可见孩子们其实很容易把绘本内容和生活场景联系在一起,而通过绘本阅读也极大地丰富了孩子的生活体验,让孩子感受到更多乐趣。
这里再引用一句松居直先生的话,“给孩子们读绘本,能使父母和孩子共同体验同一个故事世界,从而获得共通的经验。而且这个经验不会随着孩子的成长而消退,反而作为一个快乐的精神纽带永远存在下去。”
那我们又应该如何引导孩子去读绘本呢?
设置固定的读书时间
与孩子一起读书时,设置一个固定的时间和场景。让孩子知道,每当这个这时候,他可以依偎在父母身边,跟爸爸妈妈一起快乐地分享这本书。
理想情况下,最好每天都抽出一个固定的“英语阅读时间”,或者至少周一到周五抽出一个固定的时间,因为长期高频地接触英语比长期低频更有效。关于阅读的时长,这里并没有一个固定的量。你可以根据孩子的阅读习惯和方式来进行调整。一开始,可给孩子设置10分钟,随着孩子阅读习惯的养成,你可以逐渐增加时间。建立常规,不仅可以给孩子一种安全感,让他知道什么时间做什么事,而且还可以让孩子有个期盼,渐渐地阅读的习惯就养成了。
Raymond和Ramona的妈妈每天睡前都给两个孩子讲故事,这是她写的一篇共读手记:
睡前,我们共读这本How Do You Feel?
首先,我问“Ramona,How do you feel?”双手做摊开状。Ramona不懂得该如何回答,不说话,但并不影响她往我身上贴得更近。我问“Raymond,How do you feel?”Raymond说:“我想飞上天!”我笑喷了。
我发现男孩子在很多时候都是那种状态,restless,那种有劲儿使不完、没地方使、坐不住的感觉,以前别人的孩子那个样子,我还庆幸我家的还好,能坐得住,结果是年龄还没到。男孩子天性好动,尤其在户外,他上蹿下跳,就像撒了欢的小狗一样,像被鸟笼关久了的小鸟,突然得到自由的释放感。
接着,我们翻开书,“How do you feel?”“Well,sometimes I feel bored…”我边读,边模仿书里大猩猩的动作,两手抱在胸前,“Bored,I'm bored.”俩娃很快猜出了我的意图,他们来猜。哥哥,“不高兴?”,妹妹,“孤单?”,我又补充,手指着另一页的玩具“Here are toys,but I don't want to play. I'm bored.”哥哥:“没意思!”我竖起拇指,“Very good,bored.”。翻下一页,“And sometimes I feel lonely.”“I feel lonely.”做出有些伤心的表情,Ramona:“他找不到他的爸爸妈妈了,找不到奶奶,还有姥姥姥爷,还有小黄、小鹿鹿了(小黄和小鹿鹿是姥姥家的两条小狗,但在妹妹的印象中,他们也是家庭成员,而且很重要)。”我说:“Very good. He's been left alone. He feels lonely.”哥哥:“孤单!”“Very good!”
“happy”和“sad”比较容易一些,对于3岁的妹妹来讲,所有的不高兴都和找不到妈妈有关系,高兴是因为找到妈妈了,不高兴就是找不到妈妈了。她可以翻任何一本书,自己给自己讲,都是通过书中人物的表情来判断找到还是没有找到自己的妈妈。也怪不得有那么多的童书都围绕找妈妈这个主题,对这么大的孩子来讲,这真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情。
“angry”也相对容易,我做出发脾气的样子,让俩娃猜,“I'm very angry right now.”然后哥哥模仿,“啊,气死我啦!”边模仿边一只脚狠狠地踩地,妹妹也赶紧模仿起来,像两只被气急了的大金刚啊。“And sometimes I feel guilty.”我发出了一个拟声词“Ah-oh”,“I shouldn't have done that.”“Oh,no!”哥哥试探:“做错事情了?”我说,“Very good!”我补充了一下,“内疚,做了不该做的事。”内疚这个词,他们俩其实偶尔理解得也不是很透彻,通过这画面,估计可以更懂一些。他们俩最喜欢的就是“silly”,“More often I feel really silly.”孩子们真的好喜欢搞怪、做鬼脸、出怪声,怎么难看怎么来,平时都是有所克制,一提到这画面,俩娃简直又放飞自我了。
第二天下午,为了配合这本绘本,我们一起来玩小熊表情拼图。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小熊拼图里面的表情并不完全与书中的情绪一样。Raymond了解到可以找相似,比如小熊拼图中的“sick”,哥哥把它归为“sad”,书中提到的“full”,他选出“happy”和很“satisfied”的表情来匹配,也是很有意思的。可以看出他对词语还是理解了的,知道生病一般会和不太高兴相关联,吃饱了应该是比较开心和满足的。这个我分析一是和图画的理解有很直接的关系,读图、猜图,很直观,孩子记住的是大概的意思,所有的周边词汇不用我一一说出来,他自己可以关联到;再有就是母语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已经很强,很有帮助,即在读图的时候,他可以用母语来猜,这是建立在他已经很扎实地理解了语境,也关联到了之前那个词汇的语境的基础上。
而从这段手记中我们完全可以感受到妈妈和两个孩子之间的亲密和默契,而这就是亲子阅读最大的乐趣。
绘本是父母读给孩子听的书
日本绘本大师柳田邦男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
“人的一辈子有三次读童书的机会,第一次是自己是孩子的时候,第二次是自己抚养孩子的时候,第三次是生命即将落幕,面对衰老、疾苦和死亡的时候。而不管是什么时候,我们都会出乎意料地从童书中读到许多可以称之为新发现的深刻意义。”
所以作为父母,或许我们应该感谢因孩子而带给我们的第二次读童书的机会,可能如今很多的家长小时候并没有机会接触太多绘本,而通过给孩子讲故事,或者自己从故事当中领悟到新的道理。所以在刚开始时,孩子年龄较小,又刚刚接触阅读这个概念,需要父母带领着孩子一起读书,孩子可以通过跟父母的互动来学习语言,也可以模仿父母是怎么读书的。
然而,随着孩子阅读能力的提高,他们自己能读一些绘本的时候,其对父母的依赖也就相应地降低了。等到孩子们对书本的内容熟记于心,并且能够“大声朗读”绘本时,父母就只需在旁边做听众,鼓励表扬他就好了。
其实,每当孩子读一本新书时,这个被父母带读到自己读的过程就会重复一次。随着孩子学习英语的时间和英语水平的进步,这个过程所需的时间会越来越少。
通过这个变化,父母可以了解孩子的阅读达到了什么阶段,有哪些地方还需要帮助和加强。
为孩子建立小小图书馆
把孩子们熟悉的书放在一个固定的位置,便于他们随时翻阅。孩子的书你是立着放,还是平摆着放?如果你每天看到的是书的书脊,你有兴趣去翻这些书吗?如果你都不感兴趣的话,又怎么指望孩子去感兴趣?所以,尽可能让孩子看到书的封面,这个可以刺激他的阅读兴趣。
别在家里的书柜或者阅读角摆放有大量文字的书。如果孩子发现他根本读不懂这些书,就会失去兴趣。要尽量让他们时刻保持“我能看懂”的感觉,这样才会激发他们阅读的欲望。如果孩子有“我看不懂”这种负面的想法,家长千万别着急!要知道“我能看懂”不是一蹴而就的,他需要时间,需要鼓励。
给孩子读一本英文绘本的时候,我们又应该注意什么呢?
1.和孩子坐得近些,确保孩子能够近距离地观察到:发音时,你的嘴唇是如何动的。你是如何通过眼神、面部表情以及肢体语言来传达你的情绪的。
2.按孩子的节奏来读。如果孩子想多看看绘本里的图画,就让他多看会儿,不要着急翻页。
3.戏剧化地处理故事。多做一些手势,因为肢体动作更有助于孩子记忆。
4.讲故事时,用各种有趣的声音来扮演故事里的人物。例如:模仿老奶奶的声音。孩子们喜欢听这些有趣的声音,他们自己读的时候,也会像模像样地模仿你的样子。
5.读到哪儿,手指指到哪儿。孩子的眼睛会跟着你的手指,去关注正被读出声的那些词,看看它们的样子。
6.通过多种方式鼓励孩子加入阅读。例如:读句子读到一半,让孩子把剩下的读完,或者让孩子模仿故事角色的声音。
7.读完绘本后,合上书并保持几秒钟的沉默。给孩子一些时间去畅想故事的结局,又或者回顾一下故事的内容。
8.别问太多的问题。阅读时,如果孩子被问太多的问题,效果反而不好,被问烦了,孩子会跳过英语,直接讲母语。这是因为他们还没有学会相应的英语单词,或者突然忘掉了。
9.当孩子忘记一个表达的时候,不要混合使用两种语言去解释,用英语把整个短语重复给孩子听,并翻回到有这个短语的那一页,配合着图画和情节,让孩子自己去回想它的意思。随着时间的推进,孩子听到的英语越多,他学习英语的机会越大,使用英语的场景也就越多。
说了那么多,我们再来看看李杜老师是怎么给心一读绘本的吧。
李杜老师有话说
给孩子读绘本的技巧
一、让孩子选书,提高参与感
同时拿出几本书,让孩子选择读哪本,给予孩子选择权。
我一般买回一大摞新书就藏起来,隔几天,变戏法一般拿出一本。如果不是新书,不能问心一,这本?那本?不然心一都说不,要拿出同一系列的四五本书,让她选。这样,心一才会七挑八拣,找出一本平时不屑一顾的书。有的绘本,如果孩子当时不喜欢,可以暂时搁置,不必强求。总有一天,孩子会自己翻开,看得津津有味。
二、声情并茂,控制嗓音、语速、韵律
我给心一读绘本,总是声情并茂,怪腔怪调。为了增加戏剧性,有时提升音量,有时压低嗓门。有时语速飞快,有时吞吞吐吐。遇到绘本里的角色唱歌,我就自己编成调子唱出来。
心一小的时候,总是很纳闷,问,“爸爸,你怎么会唱这首毛毛虫唱的歌呢?”我说,“你睡觉的时候,我去找毛毛虫学的啊。”
三、把故事情节表演出来,适当添上道具
在给心一读绘本方面,我是个实力演技派。心一三岁时,我给她读The Three Billy Goats Gruff。到了故事末尾,妖怪掉进河里,我也当场滚翻在地。心一为了看我滚翻在地,把这故事听了一遍又一遍。
我教心一背唐诗《赠汪伦》,编了一出剧目,并亲自出演。蓝色的儿童垫中间,放一塑料脸盆。心一站在脸盆里,双手作揖,我在儿童垫外踏歌送行,张牙舞爪。心一念念有词,“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然后蹲下来,做掬起一捧水状,“桃花潭水深千尺”,最后扑到我怀里,“不及汪伦送我情”。心一一直没有船的概念,直到两岁多,在汉口江滩,李心一站在岸边,手舞足蹈,指着大大小小的船只,狂喊,“李白坐的船!李白!”
心一妈妈是个花哨物品控,在给心一读绘本方面,以道具胜出。心一一度喜欢Fancy Nancy系列绘本。Nancy是个喜欢花哨物品的女孩。其中一个绘本内容是画展和诗歌展,心一妈妈便把帐子拆了,支在客厅里,搭了一个心一诗歌及绘画展。
四、善于联想和引申,并与生活场景相联系
得益于多年的备课经验,我读绘本不是照本宣得益于多年的备课经验,我读绘本不是照本宣科,把故事书读几遍了之,而是循循善诱。一幅画面,可以找出无数细节,举一反三。
例如,小熊穿什么颜色的裙子呀,李心一有没有同样颜色的裙子呀,妈妈穿不穿裙子呀,爸爸穿不穿裙子呀,为什么呢?儿歌《小燕子》里的小燕子是不是也穿花裙子?“小燕子,穿花衣……”我开始摇头晃脑地唱起来。这种读绘本方式,有早年新东方课堂风格,信马由缰,不过授课效果不错。
五、可以搞怪,别出心裁,出其不意
读绘本需要技巧,也要懂一点儿童心理。有的书,情节缓慢,我发现心一面露烦躁,注意力开始分散,于是我念着念着,一下把书摔在地上,说,太难听了,不念了。这时,昏昏欲睡的心一,逆反心理作祟,吵着嚷着要我念下去。有时,我会运用一些特殊的教学法。例如熟悉的故事,故意念错。我会读:“突然,一只椰子掉进水里,只听‘咔嚓’一声……”一直默不作声的李心一,这时厉声道,“是‘扑通’,不是‘咔嚓’!”
今天给她一摞书,半天不见回应。原来她把书当成玩具,搭了个小房子。我一直在培养心一的阅读兴趣,除了阅读的内容,书籍的装帧设计——折纸的、触摸的、异形的、大小不一的,都能提高兴趣。把书籍当玩具,是孩子玩耍的最高境界。
六、快乐阅读,不要强迫孩子
这一点尤为重要。多数孩子的阅读快乐,大多被急于求成的家长给扼杀掉了。
有位网友曾问我,读绘本的时候,孩子不看字,只看图,甚至连书本都不看怎么办?孩子喜欢看图,这也叫读书。对于孩子而言,读书不一定非得是读字,读画也是读书。很多孩子到了少年阶段,依然喜爱看漫画书。
家长读绘本,孩子如果不听,自顾自玩别的,不要紧,接着读就是了。这时可以故意读得夸张,吸引孩子过来看书。如果发现孩子在听,眼睛却没有盯着书本,这也无所谓。有的孩子是听觉学习者,依赖耳朵学习,这样的孩子学英文更轻松。因为英语的拼音文字,需要用耳朵学。
有时候,我读了半天,发现心一的确走神了,心思在玩玩具上,就先把书收起来,暂停阅读。但我会把书放在她身边,待她玩着玩着无聊了,也能随时再读。
给孩子读绘本是个漫长的过程。有一段时间,我几近绝望,心一明明能自主阅读了,却怎么也不肯自己读,天天缠着我给她读。终于在七岁左右,突然有一天,心一可以独立阅读,把我晾一边儿去了。
请给孩子时间。孩子的进步,往往是一夜之间,水到渠成。
李杜老师亲子共读手记
心一的英文进展
(心一四岁,三亚)
心一四岁了,现在的英文阅读进步神速。当然,不能算是“阅”读,而是看着图画“听”读。几乎所有不同版本的英文启蒙故事,心一都听了个遍。我给她买的英文读物,比她的英国幼儿园所藏的都多,这次临走时,我们还捐了几本给她的幼儿园。
目前,国内的双语童话书层出不穷,家长有很大的选择余地,颇为方便。心一目前听故事的兴趣高涨,时不时地会凑过来说,“Daddy,a story please.”还要强调,“A new one please.”我选择的书,难度逐渐加大,图画渐少,文字渐多,心一仍然听得津津有味。
不过即便如此,心一却连26个英文字母都认不全,一个英文单词也不认识,签自己的英文名也总出错。英国的幼儿园教得不多,我没有刻意地去要求,只是全力培养她的阅读兴趣。那些死记硬背的单词,等她大了,自然不会太费力。
随着心一阅读难度的加深,我读她的英文书,对自己也是提高,算是完整地恶补了英语儿童文学的启蒙。从《丑小鸭》《三只小猪》,到《灰姑娘》《绿野仙踪》《柳林风声》等,循序渐进。心一四岁,这样一路读下去,到心一小学毕业前,该不会读到莎士比亚了吧?
文学意识
(心一五岁,武汉)
心一喜欢听Kokko and May英文漫画故事。十几本书,翻来覆去听了很多遍。其中两个忧伤的故事,心一尤为喜欢。
一个是关于一位绝症女孩去世的故事,另一个是一位逝去小女孩捐献角膜的故事。每次听完,心一都意犹未尽,爱不释手地再翻看书本,感叹道,“好感动啊。”
我暗想,四岁半的心一已经有了文学欣赏意识的萌芽。
“放屁”的英文表达
(心一五岁,武汉)
我给心一买了一本关于一个小孩喜欢放屁的故事的图画书。这本书让我大开眼界,知道了那么多关于“放屁”的英文表达,而且大多比较儿化,也很文雅。
首先是“to make smells”,还有“to fart,to let off a little poot,to let off a big parp,to let off a smelly boff,to let rip a tremendous trump”,或者“to boff,to trump”等。
故事里的歌,第一句就是“Oh,Bertie is a trumper”,最后一句还很押韵,朗朗上口。
The worst kind of fart crime…
making bubbles at bath time.
一本忧伤的绘本
(心一五岁,武汉)
今天给心一讲了一个关于丑陋的鬼怪的故事。英国的鬼怪故事大多趣味横生,心一很爱听。今天的这本《大丑怪和石头兔子》,却颇有新意。
大丑怪奇丑无比,丑到日月无光,草木枯萎,动物四散而逃。大丑怪很孤单,就弄来一只石头兔子和它说说话,以伴孤寂。岁月流转,大丑怪须发皆白。
终于有一天,大丑怪没有走出山洞。从此,春暖花开,草木生长。只有一只石头兔子,静静地守在洞口,没有人知道它来自何方。
故事情节缓缓展开,没有说教,没有评判,没有结论,心一听得很入神。到了最后,心一发现大丑怪死了,草长莺飞,画面明快起来,很高兴。原本想给心一上一节“悲剧的诞生”文学课的,结果心一兴高采烈的眼神让我失了兴致。
心一还没有5岁,懵懵懂懂的小脑瓜里,领悟不到淡淡的忧伤,不过,一点点的文学意境,应该是体会到了。
懂事
(心一五岁,武汉)
心一妈妈在给心一念一本新书——《睡前小秘密》,类似幼儿版《十万个为什么》,提出问题,给出答案和分析。例如“为什么男孩不穿裙子?”“女孩会不会长胡子?”“为什么别人不跟我玩?”之类的问题。
我听到心一妈妈犹犹豫豫地念,“为什么男孩站着尿尿,女孩蹲着尿尿?”
心一接过话茬,指手画脚地说,“因为男孩有小鸡鸡,小鸡鸡都是朝着前面的。”
心一妈妈哑口无言,支吾道,“这个……完全正确,就不念答案了。我们来看下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不能和爸爸结婚?”
心一近来喜欢听我读《哥妹俩》漫画书。《哥妹俩》是风靡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英文漫画。
书里情节生动,适合孩子阅读。心一边听边看,有时还咯咯地笑个不停。心一小时候对此书并不感兴趣,现在却成了忠实的小读者。
心一现在喜欢讲英语故事,《灰姑娘》《白雪公主》《小美人鱼》之类,摇头晃脑,颇为陶醉。由于对情节记得滚瓜烂熟,心一基本可以自己组织语言。
第一句通常是,“Once upon a time,has a little girl named Snow White…”心一用“有”这个句型时,用“has”总是显出中式英语的痕迹。
我订正说,“心一,There was a girl…”。只见心一柳眉倒竖,断然喝道,“不要打断我讲故事嘛,我想用什么就用什么!“Once upon a time,has a girl named Cinderella…”
绘本的美感
(心一五岁,武汉)
为了迎合心一的两大爱好:听故事和画画,近来给她买的书画面感都非常强。
例如这一本,叫做The Fairytale Hairdresser and Cinderella,改编自灰姑娘的故事,加上小姑娘们喜欢的美发、换衣、皇家舞会等内容,不仅故事精彩,还有一幅幅精美的画面。
绘本里的民主
(心一五岁半,武汉)
The Magic Wishbone属于Usborne First Reading系列里的第四级。心一有好几本Usborne First Reading系列的书,从初级的Very First Reading系列开始,由浅入深。
这本The Magic Wishbone改编自狄更斯的同名童话。我第一次听说狄更斯还写过童话。心一对这个故事还算满意。
故事里的国王居然很贫穷,衣服上打着补丁,还交不起电费、水费,落魄到要卖掉宫殿的地步。
心一听我读下来,没有表示异议,觉得没什么不妥。我在想,心一小脑瓜里是不是种下了人人平等的种子呢?
给心一讲希腊神话
(心一五岁半,武汉)
决定给心一讲讲希腊神话。左挑右选,还是这个版本最适合小孩。画面复古,图中壁画色彩斑斓,还加了一些恶搞的元素,穿插在故事中,符合孩子的心理预期。
本书以漫画的形式,选取了八个故事,《潘多拉的盒子》《普罗米修斯盗火》等。以前,没想过给心一讲希腊神话,是因为希腊人名难记,又不知其英文发音,读得饶口。不料,孩子根本不在乎这个,真是多虑了。
《王尔德童话全集》
(心一五岁半,武汉)
Signet Classics系列的原版名著,印刷精美,纸质轻便,开本小巧,拿在手里刚刚好。关键是比较便宜,大多一二十块钱,我在亚马逊上买了不少。
读完这本王尔德的童话全集。前半部分确实不错,《快乐王子》《夜莺与玫瑰》《自私的巨人》《忠实的朋友》等,深情婉转。可后半部分的几个童话,水准却不高,有点儿故弄玄虚。
前半部分,适合儿童和成人;后半部分,仅仅适合成人,有几个故事冗长拖沓,实在读不下去。
另外,王尔德的文字虽好,文风还是阴郁了一点儿。
给心一讲故事
(心一五岁半,武汉)
上一回,心一对希腊神话兴趣浓厚。我再接再厉,开始同系列漫画的圣经故事。国内没有,便在英国亚马逊上买。旧书,品相很好,只要0.10英镑,相当于1元人民币。只是邮费花了7英镑。
书中画面色彩鲜艳,上帝长得像圣诞老人,是个可爱的小老头,坐在一朵红云上。
《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漫画
(心一五岁半,武汉)
自从听我读Marcia Williams画的《希腊神话》漫画,心一便迷上了希腊神话。
上次读的同系列圣经故事,心一的反应却相对平淡。此番我又买了《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心一缠着我念了一个又一个的故事,竟一口气读完了。
心一才不管什么《荷马史诗》,什么世界经典,只是喜欢这些半人半鬼、神神道道的故事。里面的希腊人名,让我晕头转向,用英文念起来更是结结巴巴,心一却能通过人物的衣着、发型、胡子、武器,清晰地分辨出每位人物,听得津津有味。
近来陪伴心一的时间减少,心一看的大多是中文漫画了。不过,读什么语言倒无所谓,只要热爱阅读就行了。
有时,心一会在晚上睡觉前,偷偷塞一本书在枕头下,以便早上起来在妈妈做早餐时,偷偷看上一小会儿。在我们“注意眼睛”的大呼小叫中,才悻悻地爬起来。
我们没有教心一认字,也不教她写字。但她现在为了读书已经主动开始认字了。这是语言教学中的top-down原则,意思是从大到小,先教篇章,再句子,再词汇、单字。
大多数家长都是相反的,先让孩子认字,这样过于枯燥。虽然,孩子凭着儿童超强的记忆,可以认几百个字,若是不配上大量的阅读,很快便会忘掉。先由篇章着手,会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