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法律知识简明问答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在疫情暴发、流行地区,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可以采取哪些紧急措施?

根据我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在疫情暴发、流行时,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立即组织力量,按照预防、控制预案进行防治,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必要时,报经上一级人民政府决定,可以采取下列紧急措施并予以公告。

一是限制或者停止集市、影剧院演出或者其他人群聚集的活动;二是停工、停业、停课;三是封闭或者封存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公共饮用水源、食品以及相关物品;四是控制或者捕杀染疫野生动物、家畜家禽;五是封闭可能造成传染病扩散的场所。

上级人民政府接到下级人民政府关于采取如上所列紧急措施的报告时,应当即时作出决定。紧急措施的解除,由原决定机关决定并宣布。

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第49条的规定,自然灾害、事故灾难或者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履行统一领导职责的人民政府可以采取下列一项或者多项应急处置措施:

(1)组织营救和救治受害人员,疏散、撤离并妥善安置受到威胁的人员以及采取其他救助措施;

(2)迅速控制危险源,标明危险区域,封锁危险场所,划定警戒区,实行交通管制以及其他控制措施;

(3)立即抢修被损坏的交通、通信、供水、排水、供电、供气、供热等公共设施,向受到危害的人员提供避难场所和生活必需品,实施医疗救护和卫生防疫以及其他保障措施;

(4)禁止或者限制使用有关设备、设施,关闭或者限制使用有关场所,中止人员密集的活动或者可能导致危害扩大的生产经营活动以及采取其他保障措施;

(5)启用本级人民政府设置的财政预备费和储备的应急救援物资,必要时调用其他急需物资、设备、设施、工具;

(6)组织公民参加应急救援和处置工作,要求具有特定专长的人员提供服务;

(7)保障食品、饮用水、燃料等基本生活必需品的供应;

(8)依法从严惩处囤积居奇、哄抬物价、制假售假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稳定市场价格,维护市场秩序;

(9)依法从严惩处哄抢财物、干扰破坏应急处置工作等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维护社会治安;

(10)采取防止发生次生、衍生事件的必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