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2.李如珪献计
且说李如珪三人从济南府出发,一路上马不停蹄赶往瓦岗寨,两天后进入了河南地界,一路上还算顺利,没遇到什么大的麻烦。估计再有两天就能赶到瓦岗寨。
到了第四天中午时分,他们到了荥阳郡和粱郡交界处。听当地人说,他们只要翻越前面那座山岭,再走过一片密林,就到了瓦岗寨。预计天黑之前能赶到。
于是三人把马喂饱,各人又吃了些干粮,喝些水,稍事休息,便继续赶路。
虽然艳阳高照,但北方四月的天气还一点都不炎热,山岭中不时还有阵阵凉风袭来,感觉还比较凉爽,三人骑在马上也没怎么出汗。
他们又往前赶了约两个时辰,终于翻过了这座山岭,进入了前面的密林。为了便于辨识道路,三人只好牵着马步行。
又往前走了约一个时辰,树林里光线渐渐昏暗下来,树林里笼罩着可怕的气氛,三人却毫不在意,只管往前赶路,心里只想着早点走出这林子,早点到达瓦岗寨。
突然,密林深处传出一阵呐喊,随即冲出一队人马,约一、二百人,手持各种兵器向他们逼来,将他们三人团团围住。
如珪三人停下脚步,没有一丝惊慌,反而心中还一阵暗喜。
因为这里距瓦岗寨很近,再看这些人的着装,不像大隋官军,也不像拦路打劫的强人,他们料定这些人应该就是瓦岗寨的。
“尔等乃何人?”为首一军官模样的人大声喝问道。
叔宝朗声答道:“我乃济南府秦琼,这二人是我朋友,我们是来投奔瓦岗寨的。你们是否是瓦岗寨的?此前是否有一个手持长枪名叫罗成的好汉投奔到此?”
“真乃巧了,原来是叔宝兄长。我等正是瓦岗寨的,我们已在此恭候多日时了。我们是罗成将军的手下,他是五天前从幽州投奔到此的,现在已是我们的将军,这几天罗将军估算着你们的行程,估计这几天你们就会到来,他特地吩咐我领着兄第们每天来此地巡查、守候,以便迎接叔宝兄长。快随我们回寨子吧,罗将军还在寨子里等着呢!”那将官连忙上前恭敬地向叔宝三人作了一揖,惊喜地说。
那军官立马派人先回寨子通报消息,一行人领着叔宝、如珪、刘三,欢欢喜喜地赶回寨子。
走出林子,便是寨子前的一片开阔地。
天已暮色,但见两边营帐林立,灯火通明,旌旗招展,一队队士兵警惕地戒备着。
离寨子还有半里地,罗成、王伯当、单雄信、程咬金等好汉早已闻讯迎候出来,大家见面之后分外欢喜。
众人回到寨子,罗成立刻引如珪三人来到聚义厅拜见李密、翟让,和齐彪等其余好汉也一一见了面。
李密甚为高兴,任命叔宝、如珪为统领,各统领一万人马,刘三为副将,跟随在李如珪身边,协助李如珪。
如珪三人皆大欢喜,准备在瓦岗寨大展身手。
叔宝、罗成兄弟俩见面,自然少不了一番叙旧,兄弟俩把酒言欢,开怀畅饮自不必细说。
瓦岗寨距离东都洛阳和隋朝最大的粮仓---兴洛仓也只有200多里,对大隋朝是个巨大威胁。于是瓦岗寨自然被大隋朝廷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恨不得拔之而后快。
如珪他们到瓦岗寨还不到一个月。
一天傍晚,探马回报:说驻守荥阳的隋军大将张须陀亲率主力五万人马,将于明日出发前来攻打瓦岗寨。李密、翟让立刻召集众好汉到聚义厅议事,商讨退敌之策。
自李密、翟让在瓦岗寨举事以来,附近州县的隋军已来进剿过两次。无奈这里地形太过复杂,瓦岗军在李密、翟让的统领下,将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发挥到极致,大败隋军,弄得附近州县的隋军损兵折将,士气低落,再也不敢主动进攻瓦岗寨。
这一次隋炀帝派号称“常胜将军”的张须陀领军前来,看来是下了血本,志在必得。
张须陀何许人也?
张须陀,年纪约50,官拜一品柱国大将军。他心高气傲,心狠手辣,多次征剿各地义军,据说至今还未尝败绩,被大隋朝称为“常胜将军”,名满天下。河北、山东、江苏等地的农民义军都曾吃过他的大亏。去年在河北,曾以500人抵挡住2万义军,骄狂得很。此贼身长近6尺,厘米(按照唐代的度量标准,1尺相当于现在的30.7)脸上长了一副酷似关公的长髯,用的兵器也酷似关公的青龙偃月刀,只是分量略轻一些。一把青龙偃月刀在他手里耍得风车斗转、神出鬼没,不少义军将领都丧身在他的刀下。他常以关公自居,自称“关公二世”。
此次他亲率五万大军进击瓦岗军,压根儿就没把瓦岗军放在眼里。他认为瓦岗军虽然人数多于他的军队,但多是些流民组成的乌合之众,不堪一击。
众好汉来到聚义厅,分别落座。李密高坐堂上,眼光环视着堂下左右两边坐着的好汉们,清了清嗓子朗声说道:“此次张须陀领军前来,诸位可有退敌之策?”
话音未落,只见程咬金嚯的一声从座位上站起来,大声喊道:“且禀主公,张须陀那贼五万人就想来攻我们瓦岗寨,就是来个十万、八万也一样让他有来无回,怕他作甚?明日我领军前去宰了那厮,何必在此枉费口舌、耽误工夫?”
李密手摸了摸下巴,微笑地说:“程老弟勇气可嘉,不过也不要轻敌。我瓦岗军虽有六、七万人马,人数比隋军多,但士兵绝大多数都是流民,缺乏必要的训练,好些士兵连基本的拼杀都还不熟练。隋军来的都是精锐,如果硬拼注定要吃大亏。诸位再议议,看有何良策?”
翟让附和说了一句:“就按大头领说的,诸位再商议商议。”
聚义厅里众好汉七嘴八舌,议论纷纷,众说纷纭,好不热闹。
在来瓦岗寨的途中,一路上,李如珪都在仔细观察沿途地形、地貌,对山川河道树林的分布,以及村庄集镇的位置都已了然于胸。加上他从小就在父亲的教导下熟读兵书,对行军布阵、作战之法也颇有些心得。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一个比较成熟的计划已成竹在胸。
他立马站起来,向李密拱手行了一礼,自信地说道:“主公,末将有一计,不知行与不行?”
李密手一挥,示意他往下说。众人都静了下来,认真听李如珪说。
如珪不慌不忙地继续说道:“我来的路上,发现离我们瓦岗寨约五十里的地方有一小镇,名叫道口镇,离荥阳约一百里,那是通往我们瓦岗寨的必经之地。张须陀不是很狂妄瞧不起咱瓦岗军吗?我们就给他来个诱敌深入。道口镇再往瓦岗寨方向十余里就是黑风岭,那里两边山高林密,中间是一条长约十余里的山谷,宽不到半里,是伏兵的理想场所。我们预先将伏兵隐藏在山谷两头的山林之中,待到隋军大队人马进入山谷,两头伏兵悉数杀出,将谷口堵住,断敌退路,让其首尾不能相顾,隋军必将大败。关键是要派一位好汉领一队人马先行赶到道口镇,提前在那里截住隋军,然后佯装不敌而败退,引诱隋军向黑风岭追击。关键是不能让隋军起疑心,让其放心大胆地追击。如果主公认为此计可行的话,末将愿率本部人马前去道口镇诱敌。”说完,用期待的目光看着李密。
李密仔细地听着,脸上不时露出赞许的笑容,暗自思忖:此乃妙计!如珪这小子年纪轻轻就有这等见识,真是令人钦佩呀!前途不可限量。众好汉也觉得此计甚好,都向如珪投来赞许的目光。
李密和翟让交换了一下目光,翟让会意地点了点头,于是李密发布将令。
“众将听令:李如珪率本部一万人马立刻赶往道口镇布防,确保将隋军诱入黑风岭山谷,待隋军追到谷底,见王伯当、单雄信部杀出后,立即回军和他们一起截杀隋军前部;程咬金、齐彪率五千步军,在道口镇附近埋伏待机,待隋军离开道口镇进入山谷后立刻占据道口镇,防止有另外的隋军前来援救,如遇有从黑风岭山谷方向败退回来的隋军一并截杀;秦琼、罗成率本部人马各一万埋伏在山谷口的两边山林,待隋军大部进入山谷,立刻挥军攻击隋军后部,封堵谷口,断敌退路;王伯当、单雄信率本部人马埋伏在谷底的两边山林,待到隋军追击到谷底,让过李如珪本部人马,然后立即杀出,和李如珪部一起攻击隋军前部;其余诸将与我和翟副首领率余下人马埋伏在山谷中部黑风岭两面的山林中,待到隋军大部进入山谷,山谷两头喊杀声起时,立刻往谷中放箭射杀隋军。如此一来,隋军必大败!明日一早,李如珪部先行出发,一个时辰以后其余各部随后出发,依令形事,违令者斩!”(欲知如珪的计策能否成功,且看下集《李如珪枪挑卢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