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产生于19世纪,代表人物为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他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中指出,产生国际贸易的原因是各国生产技术的相对差别及相对成本优势,从而在修正绝对优势理论错误的同时,将针对国际贸易基本原理的研究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一、比较优势理论的内涵
所谓比较优势(Comparative Advantage),是指在国际贸易中,劳动生产率既存在着国家间的差异,也存在着国内商品间的差异。在没有绝对优势的情况下,每个国家仍然可以按照“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的原则,专注于生产和出口在本国国内拥有相对较高劳动生产率的商品,从而在国际竞争当中发挥出比较优势。由于比较优势理论大大提高了国际分工与劳动生产率对于国际贸易的解释力,较为清晰地阐述了国际贸易的动因与基础,因而也被视为对绝对优势理论的一次重大创新。
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其实是在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按照绝对优势理论,世界各国必须按照禀赋情况进行国际分工,一国的所有出口商品都要是绝对优势商品,而进口商品全部是绝对劣势商品。很显然,这样的观点是片面的,大卫·李嘉图意识到了这一点并重新进行了表述,即各个国家只需生产那些利益相对较大、风险相对较小的商品即可获益,从而扩大了国际分工的范围、提高了国际贸易的可行性。
回顾历史,比较优势理论其实是19世纪英国资产阶级为争取自由贸易政策而进行的理论探索。1815年至1846年,英国政府为了保护地主阶级的经济利益,颁布并实施了著名的“谷物法”(Corn Laws)。此项法案强行限制谷物进口,导致出现国内农产品价格上涨、工人工资提高及企业利润下滑等不利情况。“谷物法”名为防止外国低廉谷物对国内市场的冲击,实则严重伤害了产业资本家及其企业的经济利益。因此,围绕“谷物法”的存废,英国工业资产阶级同地主阶级展开了斗争,他们迫切需要找到一种支持自由贸易学说的理论依据。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提出的,并在这场斗争中成为国际贸易的普遍原理。在他看来,由于英国生产工业品的优势要明显高于生产农产品的优势,所以英国不仅可以大量进口外国农产品,还可以专门进行对工业品的生产。英国完全可以通过工业品出口来弥补农产品进口,这样既提高了总体产量,又获取了国际贸易中的“比较利益”。事实上,当“谷物法”在英国被最终废除时,产业资本代替了农业土地,贸易自由取代了贸易限制,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才真正打开了自由贸易的大门。
二、比较优势理论分析
与绝对优势理论类似,按照比较优势理论的分析思路,我们首先做出如下假设:
第一,世界上有两个国家,假设为A国和B国。
第二,每个国家只生产两种商品,假设为工业品和农产品。
第三,生产投入只需一种要素,假设为充分就业的劳动力,并且各国无差异,没有规模经济。
第四,生产要素在国内行业之间自由流动,但不能跨国流动。
第五,生产的商品可以在国家间自由贸易。
第六,假设国家间的运输成本、时间成本、中间环节费用等为零。
第七,假设生产技术和生产成本不变。
第八,不考虑外汇因素,假设为易货贸易。
第九,没有技术进步、资本积累及经济发展。
基于以上假设,继续假定A国和B国在一个生产周期内的具体生产情况如表2-3所示。可见,A国在工业品的生产领域和农产品的生产领域均具有绝对优势,而B国在两项生产领域都处于绝对劣势。
表2-3 国际分工之前的生产可能性
按照比较优势理论,既然A国拥有绝对优势,B国处于绝对劣势,那么两个国家还有可能开展国际贸易吗?仔细观察不难发现,一方面,对A国而言,生产1单位工业品所需的劳动力80人多于生产1单位农产品所需的劳动力70人,因而其生产农产品的能力更强,比较优势更大。另一方面,对B国而言,生产1单位工业品所需的劳动力100人少于生产1单位农产品所需的劳动力150人,因而其生产工业品的能力更强,比较劣势更小。所以,两个国家完全可以通过国际分工,各自专注于相对优势更大的产品的生产与出口,同时完全进口另一种产品。于是,在经过国际分工之后,各国和世界的生产情况发生了变化(表2-4), A国生产出了2.14单位的农产品,B国生产出了2.5单位工业品,两个国家在没有增加劳动力数量的情况下都扩大了产量。显然,世界的工业品和农产品总产量得到了提高,国际贸易分工在比较优势理论的指导下创造出了新的世界财富,两国均能获利。
表2-4 国际分工之后按照比较优势的生产情况
三、对比较优势理论的评述
相比于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的解释力更具普遍性和实践性。这一理论揭示了比较成本这一客观规律,并触碰到了产生国际贸易的真正原因。在比较优势理论的指引下,处于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都可以参与国际分工并开展国际贸易,自由贸易的众多好处开始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可和分享。
然而,比较优势理论并不完美,仍然具有历史的片面性。第一,同绝对优势理论类似,比较优势理论也是建立在大量假设的基础之上的,这些假设描绘了一个过于简单、抽象且没有变化的世界,使得一切研究都是静态分析。如果考虑到从短期到长期利益变化、技术创新、知识学习及经验积累等因素,比较优势完全是动态的、变化的。后来的动态比较优势理论就对此进行了补充。第二,比较优势理论虽然解释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但并没有阐述国际分工的成因。后来的学者就指出,国际分工与生产关系密切相关。与简单分析成本优势相比,现实中的国际分工要复杂得多、困难得多。第三,比较优势理论对于国际贸易条件的研究显得不足。决定两个国家能否开展国际贸易的临界点到底是什么,大卫·李嘉图等并没有说明。甚至有学者发现,比较优势理论还存在着不能解释的特例,例如,“等优势或等劣势贸易模型”(Equal Advantage or Equal Disadvantage Model)。当然,总体而言,比较优势理论作为国际贸易的核心理论是毋庸置疑的。今天,有关比较优势的研究还在继续,新的观点和实践也正在补充和发展这一经典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