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政策的产业效应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4 政府财政支出与三大产业的发展现状

4.1 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的比较

图4-1是关于中央财政决算支出与地方财政决算支出在1978年到2011年期间绝对额的比较,为此对这两项支出都消除了物价影响,选择的物价指数是消费者物价指数(CPI),以1978年为基期。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地方财政决算支出的绝对额从1978年的590亿元人民币增长到2011年的16413亿元人民币,增长了26.82倍,中央财政决算支出额从1978年的532亿元人民币增长到2011年的2923亿元人民币,仅增长了4.49倍;地方财政决算支出的绝对额在1978年至2011年期间,基本上都在中央财政决算支出额之上,并且,在1994年分税制改革之后,两者的差距开始拉大,尤其是在1998年至2011年,两者的差额急剧拉大,1978年地方财政决算支出与中央财政决算支出的绝对额之比为1.1∶1,到了1994年两者之比为2.3∶1,而到了2011年两者之比为5.6∶1,由此可见,地方财政支出越来越成为国家财政支出的重要部分。

图4-1 1978年至2011年中央和地方财政决算支出额

(资料来源:中经网统计数据库和《新中国60年统计资料汇编》)

图4-2是关于中央财政决算支出与地方财政决算支出在1979年到2011年期间增长率的比较,从图中可以看出,中央财政决算支出年增长率从1978年改革开放至2011年,其波动幅度比较大,并没有出现增长率长期增长或下降的趋势,连续增长或连续下降的年数不会超过四年;但是,地方财政决算支出年增长率的大幅波动情况仅在1979年至1989年的10年之间出现,在1989年之后,地方财政决算支出年增长率基本上维持着逐年上升的趋势,并且出现了3段连续5年上升的趋势。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出,地方财政决算支出年增长率基本上都在中央财政决算支出年增长率之上。

图4-2 1979年至2011年中央和地方财政决算支出年增长率

(资料来源:中经网统计数据库和《新中国60年统计资料汇编》)

4.2 我国三大产业增加值的比较

图4-3是1979年至2011年期间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年增长率长率。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第二产业增加值的年增长率基本上在第一产业之上,而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年增长率基本上在第二产业之上,说明改革开放以来,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其次是第二产业,最后是第一产业;同时,我们也看得出,第一产业增加值的年增长率的波动周期比较短,第二产业的波动周期比第一产业长,比第三产业短,说明第三产业的发展相对更稳定。

图4-3 1979年至2011年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的年增长率

(资料来源:中经网统计数据库和《新中国60年统计资料汇编》)

从1994年以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增加值的年增长率波动的幅度比较小,基本上呈上升趋势,只是在2008年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这是由于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造成的。在图4-3中我们可以看到1989年的第一产业增加值和第二产业增加值的年增长率出现了唯一一次负增长,而第三产业的增加值的年增长率也出现了仅次于1979年的低增长率,这是由于1989年我国的一场政治风波造成的。

图4-4是关于1978年至2011年期间,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1978年的28.19%增长到1982年的33.39%,然后开始逐年下降,2007年下降到11%以内,2011年为10.4%;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比较稳定,从1978年到2011年期间,都维持在41%到49%之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基本上呈现缓慢的上升趋势,在1989年、2000年和2010年出现了小幅下降趋势,但是总体上还是处于上升的趋势,从1978年的23.97%增加到2011年的43.35%,增加了约1倍。

图4-4 1978年至2011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

(资料来源:中经网统计数据库和《新中国60年统计资料汇编》)

通过表4-1,我们可以得到在20年中,第一产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一直在10%以下,尤其从2009年到2011年,该贡献率基本上在5%以下。第二产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从2004年到2011年基本上维持在50%左右,比2000年以前下降了10个左右的百分点。第三产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基本上呈现上升趋势,从2005年到2011年保持在45%左右。可见,第一产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最低,第二产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最高。第三产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第二,但是远高于第一产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和第二产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相差较小。

表4-1 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和拉动率单位:%

资料来源:中经网统计数据库。

关于三大产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拉动率,第二产业仍然居于第一位,第三产业居于第二位,第一产业排在最后,但是表中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1991年至2011年期间,第一产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拉动率处于下滑状态,并且拉动率较低,第二产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拉动率最大,但是在该期间基本上处于下滑状态,和第一产业的变化趋势不同,只有第三产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拉动率在1992年至2011年之间总体上处于上升状态,但是始终低于第二产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拉动率。以上数据表明,我国产业结构相比国外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还不够合理,第三产业对经济的促进潜力还没有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4.3 小结

第一,地方政府财政决算支出年增长率基本上都在中央政府财政决算支出年增长率之上,并且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大于中央政府政财政支出占国家财政支出。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出现了两个转折点,一方面是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增长速度加快,另一方面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和中央政府财政支出的差距不断扩大。地方政府对经济和社会的介入程度逐步提高,可以更加有针对性地对本地区的经济和社会进行调整和改革,这对第二产业的影响比较大,因为,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增加,必然会发展本地区的工业,带动本地区的经济在短时间内有较大的发展。

第二,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其次是第二产业,最后是第一产业;三大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最高的是第二产业,其次是第三产业,最后是第一产业。根据发达国家经验表明,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越大则对经济发展越有利。但是,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是第三产业虽然在近几年发展迅速,但是其占GDP的比重却始终不及第二产业的比重,说明我国第三产业在提高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中起到的作用还较低,这其中的原因在于我国长期形成的自然资源依赖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还没办法在短时期内改革完善,这也不利于我国经济长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为了我国经济能保持健康、持续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刻不容缓。同时,我国第一产业增加值的增长很不稳定,波动较为频繁,第一产业是国家最基础最根本的产业,第一产业的稳定发展关系到整个国家经济和社会的稳定,是其他两大产业发展的前提,必须保证第一产业稳定增长。从上述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相比国外高收入水平的国家,我国的产业结构还存在不合理的地方,还需要进一步的改革和完善,尤其是对第三产业的支持,政府应该在政策、资金和市场规则上加大改革和扶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