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之具

加追反。一曰篮,一曰笼,一曰筥。以竹织之,受五升,或一斗、二斗、三斗者,茶人负以采茶也籝,《汉书》音盈所谓“黄金满籝,不如一经颜师古云:“籝,竹器也,受四升耳。”

【注释】

①籝(yínɡ):竹编的筐、笼、篮子等盛物器具。

②加追反:“加”与“追”两字的反切音。反,反切,一种传统的注音方法。用两个汉字来注另一个汉字的读音。两个字中,前者称反切上字,后者称反切下字。被切字的声母和清浊跟反切上字相同,被切字的韵母和字调跟反切下字相同。不过古代的四声是平、上、去、入,与现代汉语的四声有一些出入,古今声母也有变化,故反切出来的音与今天的拼音并不相同。

③筥(jǔ):盛物的圆形竹筐。《诗经·召南·采》:“维筐及筥。”毛传曰:“方曰筐,圆曰筥。”

④升:唐代有大升、小升之分,大升约为现在的600毫升,小升约为现在的200毫升。

⑤斗:十升为一斗,唐代一斗约合今6升。

⑥负:驮,背。

⑦《汉书》:又称《前汉书》,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前四史”之一。由东汉史学家班固历时二十余年修成,主要记述了上起西汉汉高祖元年(前206),下至新朝王莽地皇四年(23)共二百三十年的史事。包括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

⑧黄金满籝,不如一经:《汉书·韦贤传》:“少子玄成,复以明经历位至丞相。故邹鲁谚曰:‘遗子黄金满籝,不如一经。’”意谓遗留给儿子满笼黄金,不如让他学好一部经典。言读书之重要。经,指尊为典范的儒家著作。

⑨颜师古(581—645):名籀(zhòu),字师古,雍州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祖籍琅邪临沂(今属山东)。初唐著名学者,学识渊博,尤精训诂,善为文章。著有《匡谬正俗》《急就章注》《汉书注》等。

【译文】

籝,加、追的反切音。又称为篮,或笼,或筥。用竹编织而成,可以容纳五升,也有容纳一斗、二斗、三斗的,是茶农背着采茶用的。籝,《汉书》中注音为“盈”,有所谓“黄金满籝,不如一经”的说法。颜师古说:“籝,是一种竹器,可以容纳四升。”

,无用突者。釜,用唇口者

唐白釉茶炉及茶釜

【注释】

①灶:本指用砖石等砌成,供烹煮食物、烧水的设备。此指烹茶的小炉灶。

②突:烟囱。唐代常用没有烟囱的茶灶制茶,是为了使火力集中于锅底。唐陆龟蒙《茶灶》诗中“无突抱轻岚,有烟映初旭”,即描写了这种没有烟囱的灶。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突,今人谓之烟囱。今人高之出屋上,畏其焚栋也。以其颠言谓之突。”

③釜(fǔ):古代炊器。敛口圜底,或有二耳。其用于鬲,置于灶,上置甑以蒸煮。相当于今天的锅。

④唇口:敞口,锅口边沿向外反出。

【译文】

灶,不要用有烟囱的。釜,要用锅口边沿向外反出的。

,或木或瓦,匪腰而泥。篮以箄之,篾以系之。始其蒸也,入乎箄;既其熟也,出乎箄。釜涸,注于甑中甑,不带而泥之。又以榖木枝三桠者制之,散所蒸芽笋并叶,畏流其膏

【注释】

①甑(zènɡ):古代蒸饭的器具。底部有许多透蒸汽的孔格,置于鬲上蒸煮,如同现代的蒸锅。

②匪腰而泥:将篚一样形状的甑与釜的连接处用泥封住,以保持热量不散失。匪,同“篚”,指圆形的盛物竹器。

③篮以箄(bì)之:用篮状竹编物放在甑中作隔水器。箄,小笼,覆盖甑底的竹席。

④篾以系之:用竹篾系在箄上,以方便其进出甑口。

⑤釜涸,注于甑中:锅中的水干了以后在甑中注水。

⑥甑,不带而泥之:甑在涂泥时周围不完全涂满。带,围绕。

陶制甑

⑦以榖(ɡǔ)木枝三桠者制之:用有三条枝桠的榖木制成叉状器物翻动所煮茶叶。榖,木名。又称“构”“楮”,即构树,落叶乔木。其树皮纤维韧性好,可制桑皮纸。

⑧畏流其膏:避免茶叶中的液汁精华流失。膏,指茶叶中的液汁精华。

【译文】

甑,或用木制,或用陶制,将篚一样形状的甑与釜的连接处用泥封住。在甑内置入竹篮一样的有壁的箄,用竹篾系在箄上。开始蒸的时候,将茶叶放到箄里;等到熟了,再从箄里倒出。釜中的水干了以后,从甑中加水进去。甑,涂泥时周围不完全涂满。又有用三条枝桠的榖木制成叉状器物翻动所煮茶叶,将蒸好的茶芽、茶叶及时摊开散热,避免茶叶中的液汁精华流失。

杵臼,一曰碓,惟恒用者佳。

王祯《农书》上的杵臼

【注释】

①杵臼(chǔ jiù):即木杵和石臼。木杵为棒槌。石臼,此指捣茶专用的茶臼。

②碓(duì):原为木石做成的捣米器具。此指捣茶的器具。

【译文】

杵臼,又称为碓,以经常使用的为好。

规,一曰模,一曰棬。以铁制之,或圆,或方,或花。

【注释】

①棬(quān):制茶之具。

【译文】

规,又称为模,还称为棬。用铁制成,有圆形,方形,花形。

承,一曰台,一曰砧。以石为之。不然,以槐桑木半埋地中,遣无所摇动

规、承

【注释】

①砧(zhēn):捶、砸或切东西的时候垫在底下的器具。

②遣:使,让。

【译文】

承,又称为台,还称为砧。用石头制成。如果不用石头制成,而用槐木、桑木制作,就要把下半截埋进土中,使它不能摇动。

,一曰衣。以油绢或雨衫、单服败者为之。以檐置承上,又以规置檐上,以造茶也。茶成,举而易之。

宣化辽墓壁画《童嬉图》

图片右边有四个人物,地上有茶碾一只,旁边有一黑皮朱里圆形漆盘,盘内置曲柄锯子、毛刷和茶饼。盘的后方置茶炉,炉上坐一执壶。画中间桌上放些茶碗、贮茶瓶等物,画左侧有四童子躲在柜后嬉乐探望。此壁画反映了辽代的烹茶用具和方法。

【注释】

①檐:制茶工具。这里指铺在砧上的布,用以隔离砧与茶饼。

②油绢:用桐油涂绢绸制成的雨衣。雨衫:雨衣。单服:只有一层的衣服。

【译文】

檐,又称为衣。用油绢或破旧的雨衣、单衣制作而成。将檐放在承上,再将规放在檐上,用来制造压紧的茶饼。茶饼制成后,拿起来,再换另一个。

芘莉音杷离。一曰籝子,一曰篣筤。以二小竹,长三尺,躯二尺五寸,柄五寸。以篾织方眼,如圃人土罗,阔二尺,以列茶也。

【注释】

①芘(pí)莉:芘、莉本为两种草名,此处为制茶过程中将捣拍后的茶饼放在其上晾晒的工具。

②音杷离:《茶经》中注音与今音不同。

③籝(yínɡ)子:筐、笼一类的盛物竹器。

④篣筤(pánɡ lánɡ):此处义同芘莉。篣、筤为两种竹名。此指用竹编成的盛茶叶的工具。

⑤圃人:农人。土罗:筛土用的筛子。

【译文】

芘莉

芘莉,读音为“杷离”。又称为籝子,还称为篣筤。用两根长三尺的小竹竿,留出二尺五寸做躯干,剩余五寸做柄。用竹篾在两根竹竿中间织成方眼网,宽二尺,就像农人用的筛子,用来放置茶饼。

,一曰锥刀。柄以坚木为之,用穿茶也

【注释】

①棨(qǐ):本指木制的戟状物。此指用以穿茶饼中间孔洞的锥刀,形似戟。

②穿茶:焙干的团茶分斤两贯串,如中国古代的铜钱中有圆孔或方孔,可用线贯穿成串,以便贮蓄或携带,团茶因中间有孔洞,故可穿成一串,较利于运输和销售。

【译文】

棨,又称为锥刀。用坚实的木料做成柄,用来给茶饼穿孔。

,一曰鞭。以竹为之,穿茶以解茶也

【注释】

①扑:穿茶饼的绳索、竹条。

②解(jiè):搬运,运送。

【译文】

扑,又称为鞭。用竹条制成,用来把茶饼穿成串,以便于搬运。

,凿地深二尺,阔二尺五寸,长一丈。上作短墙,高二尺,泥之。

【注释】

①焙(bèi):原指用微火烘烤。这里指烘烤茶饼用的土炉。

②短墙:矮墙。

【译文】

焙,在地上挖深二尺、宽二尺五寸、长一丈的坑。坑上面砌二尺高的矮墙,用泥涂抹。

,削竹为之,长二尺五寸。以贯茶焙之。

焙、贯、棚

【注释】

①贯:贯穿茶饼用以焙茶的长竹条。

【译文】

贯,用竹子削制而成,长二尺五寸。烘焙茶饼时用来贯穿茶饼。

棚,一曰栈。以木构于焙上,编木两层,高一尺,以焙茶也。茶之半干,升下棚;全干,升上棚。

【译文】

棚,又称为栈。它是置于焙上的两层木架,高一尺,用来烘烤茶饼。茶饼半干时,放到棚的下层;全干时,放到棚的上层。

穿,音钏。江东、淮南剖竹为之;巴川峡山,纫榖皮为之。江东以一斤为上穿,半斤为中穿,四两、五两为小穿。峡中以一百二十斤为上穿,八十斤为中穿,五十斤为小穿。“穿”字旧作“钗钏”之“钏”字,或作“贯串”。今则不然,如“磨、扇、弹、钻、缝”五字,文以平声书之,义以去声呼之,其字,以“穿”名之。

【注释】

①江东:即江南东道。唐开元十五道之一。唐开元二十一年(733)分江南道置,简称江东道。治苏州(今江苏苏州)。相当今江苏南部和浙江、福建两省地。淮南:即淮南道。唐贞观十道、开元十五道之一。贞观元年(627)置,辖境相当今淮河以南、长江以北,东至海,西至湖北广水、应城、汉川等地。开元二十一年(733)置淮南道采访处置使,治所在扬州(今属江苏)。

②巴川峡山:指四川东部、湖北西部地区,即今湖北宜昌至重庆奉节的三峡两岸。唐人称三峡以下的长江为巴川,又称蜀江。

③纫榖皮为之:把榖树皮搓成绳来穿茶饼。纫,捻绳,搓绳。

④峡中:指重庆、湖北境内的三峡地带。

⑤钗钏:钗簪与臂镯。泛指妇人的饰物。

明王问《煮茶图》(局部)

这是一幅以竹炉煮茶为题材的画作。画中一老者坐蕉叶之上,手持火䇲,对着茶炉用紫砂大壶候汤烹茶。茶炉是竹炉,四方形,外壳用竹编制而成,竹炉上是一把紫砂大壶。老者右侧有贮水缸和瓢,茶炉前面席上有书函、卷轴、笔砚、鼎彝、赏瓶等物。

⑥文以平声书之,义以去声呼之:古汉语中某些字有多种读音,每一种读音代表的字义不同,而声母、韵母均相同,只是声调不同,也被称为“四声别义”。

【译文】

穿,读音为“钏”。江东、淮南一带劈开竹竿制成;巴川峡山一带搓捻榖树皮制成。江东把一斤重的穿称为上穿,半斤的称为中穿,四两、五两的称为小穿。峡中一带则把一百二十斤的称为上穿,八十斤的称为中穿,五十斤的称为小穿。“穿”字,先前作“钗钏”的“钏”字,或作“贯串”的“串”字。现在则不是这样,就像“磨、扇、弹、钻、缝”五字一样,写在文章中是用平声字的字形,读去声表示动词的意义,这里把它叫做“穿”。

,以木制之,以竹编之,以纸糊之。中有隔,上有覆,下有床,傍有门,掩一扇。中置一器,贮煻煨火,令煴煴然。江南梅雨时,焚之以火。育者,以其藏养为名

【注释】

①育:此处指储藏饼茶的器具。

②煻煨(tánɡ wēi):热灰,可以煨物。

③煴煴(yūn):火势微弱貌。

④梅雨:指初夏江淮流域持续较长的阴雨天气,正值梅子黄熟,故称。

【译文】

育,用木制成框架,用竹篾编织外围,再用纸糊上。中间隔开,上有盖,下有托盘,旁边有门,并且掩上一扇。在育中间放一器皿,盛有热灰,让火势微弱。江南梅雨季节时,气候潮湿,就要生明火。育,因为有保藏茶饼的作用而命名。

清王树谷《煮茶图》

《煮茶图》描绘了梧桐树下,一文士伏于怪石之上,听秋风落叶之声,若有所思。对面一小童正给茶炉扇风煮茶,茶炉上放一东坡提梁壶。

【点评】

生产工具一向是为人们所重视的。《论语·卫灵公》就有“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之语,指工匠要做好工作,一定要先让工具趁手好用。本章详细介绍了从事采茶、蒸茶、捣茶、拍茶、焙茶、穿茶、封茶等活动所需的十多种器具,从形状、质地、尺寸到用法、功能,一一详细列举。通过这一系列的采制工具,可知当时饼茶制作已具有一定规模,说明当时社会对茶叶的需求量是比较大的。

采茶工具为籝,也就是所谓的竹篮。唐陆龟蒙《茶籝》诗“金刀劈翠筠,织似波文斜”,《茶经》“籝,……用竹编织而成”,明文徵明《茶籝》诗“山匠巧运心,缕筠裁雅器”,说明由唐至明茶籝的质地没有改变。我国古代产茶地,一般都产竹,用竹制篮,质轻价廉。竹篮通风透气,可负可系,方便采摘,“茶人负之以采茶”。陆羽这里提出的“茶人”,应是指从种植、采摘、制造、煎煮到饮用全过程参与的人,当今茶人则分为种茶采茶人、研制加工茶叶的人、经营茶叶生意的人、研究茶叶文化的人和茶叶消费者等,这与陆羽“茶人”的概念有很大不同。“负”,当是人背负竹篮采茶,但比陆羽稍晚的皮日休《茶人》诗中却说“腰间佩轻篓”,“佩”是“系”或“挂”的意思,可见当时至少有“负”和“佩”两种携带方式。具体是“负”还是“佩”,应与茶树的高度和人们的采摘习惯有关。

蒸茶工具有灶、釜、甑、箄和叉。灶,唐陆龟蒙《茶灶》诗中有“无突抱轻岚,有烟映初旭”,指的是没有烟囱的茶灶。釜,就是没有唇口的锅。唇口,指器口边缘凸起一道厚边,线条浑圆似嘴唇,故名。甑,相当于现在的蒸锅。箄,就是竹制的篮子状的蒸笼。捣茶工具有杵臼。杵臼,指木杵和石臼。木杵为棒槌,石臼即指捣茶专用的茶臼。拍茶工具有规、承、檐、芘莉。规,就是模子,用铁制成,有圆形、方形和花形。承,就是放置模具的砧礅,用石头制成。如果用槐木、桑木制作,就要把下半截埋进土中,使它不能摇动。檐,此指铺在砧上的布,用以隔离砧与茶饼,以便取出制好的茶饼。芘莉,大体就像农人用的土罗,将捣拍后的茶饼放在上面晾晒,使茶饼成型。

焙茶工具有棨、扑、贯、焙、棚。棨,此指用以穿茶饼中间孔洞的锥刀,用来把焙干的团茶打孔眼以方便穿茶。扑,用竹条制成,用来把茶饼穿成串,以便于搬运。贯,贯穿茶饼用以焙茶的长竹条。焙,烘烤茶饼用的土炉。焙的设计:“凿地深二尺,阔二尺五寸,长一丈。上作短墙,高二尺,泥之。”唐皮日休《茶焙》诗:“凿彼碧岩下,恰应深二尺。”在明文徵明《茶焙》诗中有“昔闻凿山骨,今见编楚竹”,茶焙是用竹编织而成。焙上置木制的棚,编木两层,高一尺,用以焙茶。把串在贯上的饼茶,搁在棚上分层烘焙。

穿茶工具为穿。穿,是计数单位,类似于“串”。封茶工具为育。育,就是封藏饼茶的用具,类似今天的烘箱。用木制成框架,用竹篾编织外围,再用纸糊上。中间隔开,上有盖,下有托盘,旁边有门,并且掩上一扇。在育中间放一器皿,盛上热灰,让火势微弱,无火焰。江南梅雨季节气候潮湿,就要生明火。这在当时是一种低温长烘用以防潮防霉的贮茶方法。

上述采制工具,只是就当时生产饼茶而言。现在看来,这些采制工具已非常落后,但是任何生产工具都是当时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我们也不能对古人求全责备。

明文徵明《茶事图》

《茶事图》为文徵明嘉靖甲午(1534)作,并在画上题与唐皮日休《茶中杂咏·茶具》及唐陆龟蒙《奉和袭美茶具十咏》所唱和《茶具十咏》诗。在文徵明《茶籝》题诗中有“山匠巧运心,缕筠裁雅器”,说明茶籝是用竹编成的;《茶焙》诗中有“昔闻凿山骨,今见编楚竹”,可知茶焙也是用竹编成的。在山林间幽静的草堂里,适宜品茗待客,明窗曲几、风中松林、月下竹影、闲坐吟诗、读书清谈,这正是文人雅士所向往的理想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