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期波动与结构变动(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中期波动中的产业结构变动

1.经济周期中三次产业结构变动

表2-1和表2-2分别是美国和英国经济周期中三次产业结构变动的情况。

从表2-1和表2-2中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产业结构变动与周期波动之间存在着清晰和确定的关系,即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在扩张阶段(T—P)增加,在收缩阶段(P—T)减少。高峰(P)与低谷(T)分别是第二产业产值份额的最高点和最低点。第三产业比重的周期反应方式恰好相反,即扩张期(T—P)比重减少,收缩期(P—T)比重增加。第一产业就其平均数而言,其产值份额的周期波动形式是扩张阶段增加,在随后的收缩阶段比重降低(这在表2-2中比较明显),但也有例外。总之,农业周期的相对独立性和农业产值比重逐渐下降的长期趋势,使得农业或第一产业在中期波动中的变动形式不像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那样确定。

表2-1  美国1929—1958年间周期波动与三次产业结构变动

image

注:周期阶段是根据美国全国经济研究所的周期表,参考罗斯托等人的周期划分而确定的。下同。

资料来源:根据《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统计集(1848—1960)》计算。

为什么经典中期波动中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呈现相反的变动趋势呢?原因在于,第二产业扩张期的扩张幅度和收缩期的收缩幅度均大于第三产业,也就是说第二产业的波幅大于第三产业。这样,扩张期的较快扩张使第二产业的比重在扩张期增加,而收缩期的较大幅度的衰退又使其产值比重在收缩期下降。至于第三产业的产值份额扩张期减少是因其扩张幅度小于第二产业,收缩期增加则是因其衰退程度较小的缘故。

表2-2  英国1949—1958年间经济周期中的结构变动

image

资料来源:同表2-1。

产业结构不仅可用产值表示,也可用就业人数表示,那么用就业表示的产业结构是否也具有上述的变动特征呢?从逻辑上讲,只要劳动就业是经济景气的函数,即就业量具有相当的弹性,那么结论是肯定的。表2-3是美国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劳动力在1920—1958年间经济周期中的绝对扩张幅度、绝对收缩幅度、相对扩张幅度与相对收缩幅度。

为便于观察,在制表时,将衰退期的相对速度取了倒数。这样,第(6)和第(7)栏中当产业的相对变动速度大于1时,意味着这一产业的比重在该期增加;相反,当相对变动速度小于1时,则意味着这一产业的比重下降。表2-3不仅告诉我们,用就业结构表示的结构变动基本符合以上曾讨论过的产业结构周期变动特征(扩张期第二产业比重增加,第三产业比重减少;收缩期结构变动态势则相反),而且表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各自比重在周期阶段上的反向变动起因于这两个部门周期波动程度的差异。变动幅度的这种差异在图2-2(Ⅰ)和图2-2(Ⅱ)中表现得更为清楚。

表2-3  美国1920—1958年间经济周期中就业结构的变动情况

image

①为相对变动速度,其公式分别为(6)=(4)/(3),(7)=(5)/(3);

②为相对变动速度的倒数,即(6)=(3)/(4),(7)=(3)/(5)。

资料来源:同表2-1。

image

图2-2(Ⅰ)美国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就业和总就业绝对波动

image

图2-2(Ⅱ)美国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就业相对波动幅度

2.经济周期中三次产业内部结构周期变动特征

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是由若干子产业组成的。在它们身上所呈现出来的结构周期变动特征,归根结底是由它们内部各部门的周期变动形式所决定的。所以,需要进一步研究组成三次产业的各个部门在周期波动中的结构变化。按照西方国家的统计分类,我们把第二产业分解为采矿业、建筑业和制造业(美国1939年以前为加工工业),第三产业分解为交通业、通信业、公用事业、商业、金融业(包括保险)、服务业等行业。

表2-4是美国1929—1958年间6次周期中用国民收入表示的各个行业的波幅和比重,表2-5是美国1948—1983年间8次周期波动中用GNP表示的产业波动幅度和比重,表2-6是英国1948—1958年间3次半周期中用GDP表示的各行业波幅与比重。这三个表都表明,随着经济的波动,产业结构也发生相应的变动。其一般特征是:制造业(占第二产业的85%左右)所占产值份额在扩张期增加,在收缩期减少;金融保险房地产、商业、服务业和政府所占产值份额大多是扩张阶段减少,而收缩阶段增加。这在二战前的经典周期中比较明显。与制造业同属第二产业的矿业和建筑业,其周期性结构变动的特征虽不像制造业那样规范和确定,即任何一个高峰期的结构值(产值份额)都高于相邻两个低谷期的结构值,但也有大致的规律,即每一高峰期的结构值一般高于紧随其后的低谷期的结构值,虽然并不一定高于前邻低谷期的结构值。注38农林渔业,由于在扩张时的增加幅度小于平均幅度,收缩时的幅度也少于平均幅度,所以,从逻辑上讲,它的产值份额的周期变动特征应是收缩期增加,扩张期减少。但是,从表2-4、表2-5和表2-6可以看到,农林渔的结构变动并没有呈现这种比较完全的形式,而是表现为低谷期的比重大于紧随其后的高峰期的比重(Tn>Pn1)。农业在低谷期的比重之所以不大于前邻高峰期的比重(Pn-1≮Tn),也是农业份额逐渐下跌的长期趋势对中期波动中产业结构变动产生影响的结果。属于第三产业的交通运输业是第三产业中一个比较特殊的行业,它的产值份额的周期变动与第二产业中的矿业、建筑业相近,即高峰期的结构值一般大于紧随其后的低谷期的结构值(Pn>Tn1),却低于前邻低谷期的结构值。这意味着交通运输业在性质上更类似于直接物质生产活动。交通业产值份额之所以具有如此的周期变动形式,最直接的原因是交通运输在高涨期的扩张不像制造业那样有力(交通运输业的扩张往往会受到运输能力如线路里程、车辆拥有量的较大限制),在接下来的衰退期的收缩虽一般小于制造业(客运部分相对稳定),却又不像其他第三产业那样弱(货运部分与经济景气的相关度较高)。结果,交通运输业虽像其他第三产业一样,其比重在扩张期下降,但却不像其他第三产业那样,产值份额在收缩期上升,只是收缩期比重下降幅度小于扩张期下降幅度而已。注39

表2-4  美国1929—1958年间历次周期波动中的部门结构变动(各部门国民收入增长率及占国民收入总额的比重,%)

37
38

a "制造业"1939年前为加工工业。

资料来源:根据《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统计集(1848—1960)》有关数据计算。

表2-5  美国1947—1983年间历次周期中产业结构的变动
(1958年不变价格,I和II分别为GNP增长率和GNP份额,%)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注:Ⅰ为增长率,Ⅱ为产值份额。

资料来源:1947—1970年数字,见《美国历史统计》(英文版);1970—1983年数字,见《美国统计摘要(1986)》(英文版)。

表2-6  英国1949—1958年间历次周期变动中的结构变动
(Ⅰ:GDP变动幅度%;Ⅱ:产值份额%)

image
image

资料来源:根据《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统计集(1848—1960)》计算。

值得注意的是,英国经济周期所引致的产业结构变动的基本形式虽与美国相同,但具体到某一行业,也有若干差异。总的来看,三次产业细分类的周期性结构变动特征,不像美国那样规范(当然两国考察的时期不同,即英国主要是战后周期,也是一个重要因素),这意味着决定一国产业结构的周期反应形式的,除去经济周期这一重要因素外,还有若干其他因素,如该国资源赋存情况、生产能力利用率、产业的生命周期、人们的消费偏好、一国的体制及产业政策等等。所以,作为各项因素共同作用结果的统计资料只能告诉我们周期波动所引致的产业结构变动的一般特征,产业分类越细,经济周期中产业结构变动受其他因素影响的程度也就越大。明确这一点,对于我们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也就是说,我们对周期波动与产业结构变动的研究无疑应有坚实的实证基础,但这一基础只能理解为统计资料显示的产业结构周期性变动的基本脉络和一般方向。

以上考察的基本是用产值表示的产业结构,以下是各个部门的就业比重周期性变动的一些情况。

表2-7、表2-8显示,用就业部门结构表示的产业结构的周期变动形式,不仅同用产值表示的产业结构周期变动形式基本相同,而且第三产业中的一些子部门,如金融、商业和服务业在经典周期中的结构变动形式(T—P减少,P—T增加)更为明晰。

表2-7  美国1920—1978年间历次经济周期中的就业结构变动

image

①1948年前后建筑业份额的巨大差异,主要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被战争延缓或抑制了的建设活动(生产性投资和住宅建设),随着世界大战的结束,迅速地复苏和发展起来,从而出现美国战后第一个建筑高峰期。

②1973年以后,矿业比重的增加,主要是能源危机促使煤炭工业的复苏,刺激了其他矿物能源工业的发展。

资料来源:1920—1958年:根据《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统计集(1848—1960)》(世界知识出版社1962年版)计算;1960—1978年:根据《国外经济统计资料(1949—1978)》(中国统计出版社1981年版)计算。

表2-8  英国1951—1978年用就业人数表示的产业结构的周期波动
(%,以第一、第二产业就业之和为100)

image

a 农林渔就业占总就业的比重;

b 1952—1958年包括服务业;

c 1959—1965年包括金融业。

资料来源:1948—1951年数字根据《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统计集(1848—1960)》计算;1952—1978年数字根据《国外经济统计资料(1949—1978)》计算。

就业结构的周期变动形式再次证实了我们以上关于经济周期(主要是经典周期)中产业结构变动的一般特征的结论:

(1)制造业所占就业比重在扩张期增加,在收缩期减少,这一点在经典周期中比较明显。

(2)商业、金融业和服务业等第三产业部门所占就业份额在经典周期中一般是扩张期减少,收缩期增加。

(3)矿业在经典周期中,其结构变动的周期特征比较明显,与制造业的变动形式相近。但在二战后的增长型周期中,由于长期趋势的影响,其周期变动形式为高峰期比重大于紧随其后的低谷期。

(4)农业、交通业及公用事业的变动形式与矿业相近,都是高峰期比重大于紧随其后的低谷期。

(5)商业、服务业、金融业在二战后的增长型周期中,其结构的周期反应形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结构份额不像经典周期中那样,扩张期减少,收缩期增加,而是收缩期的比重高于前邻高峰期的比重。更进一步的变动规律我们将在下一节中探讨。

在结束三次产业细分类结构在经济周期中的变动特征的分析之前,我们简单地比较一下用产值表示的产业结构和用就业表示的产业结构周期变动形式的异同(见表2-9)。

表2-9清楚地表明:第一,除农业外,其他各个行业,尤其是制造业、矿业和交通业,产值波动与就业波动存在极密切的相关关系,其相关函数及相关系数见表2-10。

这种较高的相关系数意味着,只要存在着比较完全的劳动力市场,即厂商能够根据市场变动、景气状况来决定劳动力使用量,那么用就业表示的产业结构的周期波动形式就会与用产值表示的产业结构的周期波动形式相同。而在不存在劳动力市场的国度(如我国)就不宜用就业结构来研究周期波动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表2-9  美国1929—1958年间历次经济周期中各部门产值与就业波幅的比较(%)

image

注:Ⅰ为就业波动,Ⅰa含有公有事业(电力供水煤气),Ⅰb含有“其他”,Ⅱ为产值波动。

资料来源:根据《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统计集(1848—1960)》(世界知识出版社1962年版)计算。

表2-10  各部门产值波动与就业波动相关关系

image

①农业产值波动与就业波动的相关系数这样低的原因在于:第一,美国农业大都是由经营者与劳动者合一的家庭农场经营的,所以农业就业相对稳定(萧条阶段农场主不会自己解雇自己)。第二,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影响很大,农业减产往往不是劳动投入减少的结果。第三,农村劳动力非农产业化这一长期趋势的影响。

②金融房地产业的相关系数不是太高,主要由于这一行业是专业性很强的行业。它的产值波动与其他行业的经济波动有很大联系而与所雇用人员数量的相关关系不是非常密切。同时由于它是专业性很强的行业,不景气时并不相应地同幅度裁减人员。

③服务业相关系数不太高的原因,主要是服务具有“收容”就业人员的性质——当衰退来临时,许多失业人员就会临时进入服务业,因为服务业所需资金少,行业多,容易维持生活。

资料来源:根据表2-9计算。

第二,一般说来,部门的产值波动幅度大于就业的波动幅度。这一点除在表2-9表现得非常明显外,表2-11也说明了这一点。在表2-11中,除1953—1954年和1954—1957年这两个时期外(原因下文解释),其余各个周期阶段上产值结构波动系数都大于就业结构波动系数。产值波动幅度大于就业波动幅度的原因在于,作为产出的产值(国民收入、GNP或社会总产值)的变动是作为基本投入的劳动力与资本品的共同作用的结果。产值变动率近似于就业变动率与资本变化率之和。注40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Y=ALαKβ(1=α+β)就是描述这种逻辑关系的。

第三,当部门的波动值很小时,则往往会出现与第二种情况不同的情形。一种情形是衰退期就业人员微微减少,而产值绝对水平并不降低,只是增长幅度极小,或者产值虽然减少但下降幅度小于就业减少幅度。这种情况的出现与边际劳动生产率递减规律有关,即随着就业人员的减少,劳动生产率有所提高。另一种情形是衰退期就业和产值均略微增加,但前者增加幅度大于后者,其原因可能也是边际劳动生产率递减规律作用的结果。因为衰退期预期资本收益较低,厂商没有增加固定资产,从而劳动投入增加,导致边际劳动生产率下降,结果产值增加幅度小于就业增加幅度。

表2-11  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波动系数的对比

image

注:n与n+j年间产业结构波动系数=image,其中,Si为第i个部门在n+j与n时间的比重,m为部门数,n为时期。

资料来源:根据《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统计集(1848—1960)》计算。

3.生产资料部门和消费资料部门在经济周期中的变动特征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知道,三次产业中的第二产业和工业中的制造业的结构值在经济周期中表现出比较规范的变动形式,即扩张期比重增加,收缩期比重减少。我们现在要问,制造业内部结构如何呢?更具体地说,生产资料制造业和消费资料制造业的结构又以何种形式伴随着周期波动呢?为了分析的方便,下面分析中的生产资料部门和消费资料部门有时要超出制造业的范围,不过这并不影响我们的分析。

在这近八十年的历史中,大多数情况下(约80%),扩张阶段(T—P)生产资料生产的扩张速度大于整个工业生产的扩张速度,而消费资料生产的扩张速度小于整个工业生产的扩张速度,从而生产资料部门产值在整个工业产值中的份额上升,而消费资料部门所占比重下降;而在收缩阶段(P—T),大多数情况下(80%),要么是生产资料部门的下降幅度大于整个工业生产,消费资料部门的下降幅度小于整个工业生产,要么是生产资料部门的增长幅度小于整个工业生产,消费资料部门的增长幅度大于整个工业生产,从而生产资料部门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份额在收缩阶段下降,而消费资料部门所占份额在收缩阶段上升(见表2-12)。表2-13也证实了这一规律。

表2-12  德国1861—1937年间历次经济周期中生产资料部门与消费资料部门波幅和所占份额变动方向的比较

image

注:“+”表示比重增加,“-”表示比重减少。

资料来源:根据《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统计集(1848—1960)》计算。

两大部类结构的这种周期变动形式背后所潜含的原因在于:决定生产资料生产水平的几个主要因素,如投资、资本边际效率的不稳定性很大;与此不同,决定消费资料生产水平的主要因素如消费水平、消费倾向则相对稳定,尤其是消费倾向递减规律具有很强的反波动功能,是一种先天稳定器(详细分析见第三章和第四章)。

表2-13  国外20世纪70年代初周期波动中两大部类结构的变化

image

注:Ⅰ为生产资料部门占工业总产值份额;Ⅱ为消费资料部门占工业总产值份额。

资料来源:根据《国外经济统计资料(1949—1976)》计算。

表2-14  美国1946—1960年间经济周期中工业内部结构的周期变动形式

image

a 为了便于观察,当T时为绝对下降时,我们取了相对变动幅度的倒数。

资料来源:根据《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统计集(1848—1960)》计算。

生产资料生产和消费资料生产的周期反应形式确定以后,我们再来考察它们各自内部结构的周期变动形式。

表2-14表明,不仅生产资料的扩张与收缩幅度均大于消费资料,而且生产资料内部设备品部门的周期波动也大于原材料部门(扩张期为33.4∶20.6,收缩期为-11.7∶-6.3),从而设备品部门在整个生产资料部门中所占比重是扩张期增加,收缩期减少,而原材料部门所占比重则是扩张期减少,收缩期增加。生产资料内部结构之所以具有这样的周期波动形式,其原因,简单地说,是由设备品与原材料的用途不同引起的。设备品基本上属于投资物品,而原材料属于中间投入,投资活动的不稳定性(加速原理)决定了设备品生产的波动幅度大于原材料生产。

同生产资料一样,消费资料内部不同行业的波动幅度及所占比重的周期反应形式也是不同的。表2-15是易耗消费品注41、半耐用消费品注42及耐用消费品注43的周期波动幅度和消费品生产内部结构对经济周期的反应形式。在这三个行业中,易耗消费品是波动幅度最小的行业,其周期的平均落差注44只有8.43个百分点,远远低于半耐用品(13.25)和耐用品(42.51)的平均落差。正是由于易耗消费品在扩张期的增长速度较小,衰退期的下降幅度也较小,所以,在整个消费品生产和最终产品注45中所占份额是扩张期减少,收缩期增加。

耐用消费品与易耗消费品恰好相反,它的扩张幅度和下降幅度都很大(+38.2%和-18.37%),其高峰期与低谷期的增长值平均落差高达42.5个百分点。正是由于耐用消费品生产这种周期中大起大落的性质,其所占产值份额表现为扩张期增加(14.6%),收缩期减少(13.0%)。

半耐用消费品生产也有明显的周期波动,但由于它的扩张幅度虽大于易耗品(11.1%∶9.8%)却小于耐用品(38.02%),下降幅度也介于二者之间,故其所占份额的波动形式介于易耗品与耐用品之间。从其波动形式看,更近于易耗品,即在最终产品中所占份额是扩张期减少,收缩期增加(高峰与低谷分别为19.04%和19.44%)。消费品生产的三个行业,易耗品、半耐用品和耐用品,之所以出现不同的周期波动形式,原因有这样几个:第一,产品的消费方式和消费期限不同。易耗品是日常使用的一次性消费物品,所以它的需求和购买几乎均匀地分布在整个时期,不同阶段的波动很小。相反,耐用消费品的消费期限很长,需求和购买的时间分布是不均匀的,从而需求与购买的时间波动较大。需求和销售的不同的波幅必然导致生产波幅的不同。第二,易耗消费品大都是日常必需品,其价格和收入的需求弹性都较小,从而收入和价格的波动对其影响较小。而耐用消费品则多属非必需生活用品,其价格和收入的需求弹性较大,从而收入和价格的波动将导致耐用消费品需求和生产的较大波动。由于半耐用品在以上两方面均相似于易耗品,故其周期波动形式类似于易耗品。

表2-15  美国1890—1938年间消费品内部结构的周期变动形式(产值比重:占整个最终产品的比重,%)

image

资料来源:根据W.H.肖:《1869年后的商品产值》(英文版),全国经济研究所194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