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综合征出血热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章 病原学

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Hantavirus)引起,由鼠类等传播的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热、出血、急性肾功能损害等为主要特征。
该病的流行记载最早可追溯到1932年,当时在前苏联的远东地区与中国接壤地域发现一种以发热、出血和肾脏损害为主要临床特征的新的急性传染病,并先后将此病命名为出血性肾病肾炎(hemorrhagic nephrosonephritis)和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随后在驻我国东北地区的侵华日军中发生了临床表现与上述疾病完全相同的疾病大流行,发病总人数达12 000人,病死率高达30%,日军当时根据发病地点分别将此病命名为孙吴热、二道岗热、虎林热等,以后又统一命名为流行性出血热(epidemic hemorrhagic fever,EHF);由于该病死亡率高所以引起了日军的重视,他们对该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病理变化等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和总结,同时对该病的病因进行了研究。前苏联和日本研究人员在信息互不相通的情况下分别进行了人体试验,他们将发病早期患者的血液和尿液或鼠螨悬液通过细菌滤器滤过,接种给未患过该病的健康人,结果一部分试验对象发生了与自然发病者临床表现完全相同的疾病,并且病原在健康人中可传代,但不能引起患者的再次发病,也不能引起实验动物发病,在排除细菌等病原微生物后,他们认为该病的病原为病毒。
1951年在驻朝鲜美军中发生了同样临床表现的疾病流行,时称朝鲜出血热(Korea hemorrhagic fever,KHF)。流行期间累计报告病例数达3200多例,死亡率达10%。当时,美国学者从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病理生理到病理形态学变化等方面对此病进行了系统而详尽的研究,并试图分离该病的病原。他们所用的实验动物包括黑猩猩和猴等,所用细胞包括多种传代和原代培养的人和动物细胞,但均未成功。
20世纪70年代,韩国学者李镐汪(Lee HW)等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在1978年成功地分离到KHF的病原。他们首先利用该病患者的恢复期血清和荧光标记的羊抗人球蛋白的抗体建立了间接免疫荧光法,并用该法检测自KHF疫区(该国的汉滩河流域)捕获的黑线姬鼠体内的该病相关病原体抗原。将检测阳性的鼠肺组织研磨液注入自非疫区捕获的黑线姬鼠体内,注射后不同时间将其处死,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其体内的病毒抗原,再将阳性的肺组织接种下一批鼠,同样得到了阳性结果;再用此阳性鼠肺抗原检测KHF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的双份血清,结果恢复期血清抗体滴度比急性期有4倍以上升高,从而证明所分离的病毒确实为KHF的病原体,并根据分离地点命名为汉滩病毒(Hantaan virus),其原型株为76- 118株。随后我国及其他一些国家采用相似的方法也相继在不同疫区的不同宿主动物和患者体内分离到相同或类似的病毒。
由于上述HFRS、EHF和KHF等具有相同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如发热、出血、急性肾功能损害等,且其病原体相同或非常相似,因此1982年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将这类疾病统称为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
汉坦病毒的分离成功开辟了HFRS研究的新纪元,有效地推动了其病原学、流行病学、免疫学、致病机制、检验诊断以及预防疫苗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