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节 明清时期“颤振”病名基本确立
明清时期,将本病作为一种独立疾病的认识进一步明确,多以“颤振”命名之,并列“颤振”专篇进行探讨和研究,并出现“老年战振”的病名,对其讨论逐渐丰富。明确本病非外感风邪所致,为内伤衰败之证,故提出本病好发于中老年的流行病学特点。并与瘛疭、鼓栗等相似病证进行比较,区别其不同。治疗上,强调辨证论治,并提出治疗忌宜和预后等方面的内容。
楼英的《医学纲目》最早列出“颤振”篇。指出“颤振”即动摇之象,“颤,摇也”“振,动也”。并指出《内经》中“诸风掉眩”的“掉”以及“诸禁鼓慄”的“鼓慄”即为“颤振之谓”“动摇之意”。篇中还将颤振与瘛疭及“中风亸曳牵动重迟者”进行比较,认为颤振之动摇之势较瘛疭为缓,其“战摇振动……而不痿弱”的特点又与“中风亸曳牵动重迟者”略有不同。对于病因病机,篇中认为此证多由“风火相乘”所致,与风与热(火)关系密切。但也有因“风寒所中”或“风夹湿痰”者,且“虚亦有之”。但是文中并没有具体说明各证有何不同,只言应根据不同的病因病机,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对“颤振”的辨证论治方面尤以明代孙一奎的认识影响较大。他在《赤水玄珠·卷十四·颤振门》中说:“木火上盛,肾阴不充,下虚上实,实为痰火,虚则肾亏”。因而他认为“颤振”的病机应该是心肝火旺,肾阴不足,兼夹痰湿;总体病机是下虚上实,下虚乃肾亏,上实为痰火;涉及脏腑为心、肝、脾、肾四脏。根据其提出的病机,提出“清上补下”的治疗原则。
在明确病机和治则的基础上,孙一奎在《赤水玄珠·卷十四·颤振门》进行了针对性的辨证施治,如“摧肝丸,镇火平肝,消痰定颤”;“《本事》钩藤散,治肝厥头摇眩运,能清头目”;“参术汤”治“气虚颤掉”;“《统旨》秘方补心丸”治“心虚手振”;“《统旨》秘方定心丸”治“老人战动风气所致,及血虚而振”。后世医家多是在孙氏的基础上加以发挥演绎,然而最终并未脱其樊篱。
明·王肯堂《证治准绳》“颤振”篇,通过整理总结张从正、孙一奎等前贤对颤振的研究和治疗经验,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在前人已有的治疗方药的基础上,提出辨证论治颤振的观点并首次出现了“老人战振”的病名。
怪病多痰,喻昌主张从痰论治颤振。《医门法律》中就有一例用茯苓丸(指迷茯苓丸)治疗“为痰所苦,夜间两臂如人抽搐,两手战掉,茶盏亦不能举”(《医门法律·痰饮门·痰饮门方》)之证者,辨其病机为“伏痰在内,中脘停滞……脾滞而气不下,故上行攻臂”(《医门法律·痰饮门·痰饮门方》)也。
何梦瑶《医碥》“颤振”篇认为颤振似为“风火摇撼”所致,但本质实为“水虚”,即“颤,摇也;振,战动也。亦风火摇撼之象,由水虚而然(水主静,虚则风火内生而动摇矣)”(《医碥·杂症·颤振》)。另外,何氏还强调“脾虚”是关键,“风木盛则脾土虚,脾为四肢之本,四肢乃脾之末,故曰风淫末疾”(《医碥·杂症·颤振》),“风火盛而脾虚,则不能行其津液,而痰湿亦停聚,当兼去痰”(《医碥·杂症·颤振》)。
总之,明清诸贤不仅明确地将帕金森病当作独立的疾病加以研究,而且也明确地将震颤当做最具代表性的临床特征加以对待,并以此针对性地加以命名并进行病因病机和辨证施治方面的深度挖掘。然而据此而展开的治疗,效果是不尽如人意的。正如孙一奎在《医旨绪余·卷上·颤振》所说“老年阴血不足,少水不能灭盛火,极为难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