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讲堂系列:听名师讲伤寒论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太阳病概述

今天我们讨论太阳病概述。本部分讲四个问题:什么是太阳?太阳的生理。太阳的病理。太阳病的治疗原则。其中重点是太阳病的病理。

一、太阳

太阳,不是医学专用的术语,是哲学的术语,是阴阳学说的术语。阴阳学说根据阴阳量的多少不同,把阴阳又做了划分。一种是一分为二,即把阴和阳分别划分为太阴、少阴,太阳、少阳。还有一种方法是一分为三,这是中国哲学的特殊之处,西方哲学只有一分为二,没有一分为三,但是中国哲学既有一分为二,又有一分为三。一分为三,就是在太阳和少阳之间,加了阳明,所以它们的排列顺序是太阳、阳明、少阳。而划分的依据,就是根据阴阳量的多少,阳最多的,就叫太阳,阳最少的就叫少阳,之间的就叫阳明。所以阳明为二阳,太阳为三阳,少阳为一阳。这个地方的三就是多,一就是少,那么二就介于两者之间。三阴就有些不同,在两阴的后面加了厥阴。从一分为二来说,阴最多的就是太阴,最少的就是少阴。但是加了厥阴之后,阴最多的仍然是太阴,而阴最少的是厥阴了,所以少阴就变成第二位了。所以三阴就是太阴,一阴就是厥阴,二阴就是少阴。厥阴它为什么要加在最后,因为它的阴最少,厥阴的“厥”有“尽”的意思。但是根据哲学的观点来看,“尽”并非“没有”的意思,而是一个旧的事物结束了,一个新的事物产生了,所以说阴尽阳生。所以厥就是转,即旧事物的结束,新事物的产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变化之父母”。什么是变:物之极,谓之变;什么是化:物之生,谓之化。旧事物的终结,意味新事物的产生。厥阴是阴尽阳生,所以厥阴之中含有一定的阳的因素。所以从中国的哲学来说,它就包含了一个意思,即阳大于阴,而并非阴阳相等。这是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第二个大的区别。我认为这种说法是正确的,因为我们面对的世界,是运动的世界,并非是静止的,而动,它是阳的特征。如果不要求那么精确,我们可以这么来讲,阳占3.5,阴占2.5,因为厥阴里面,一定含有阳的因素。因此,讲三阴三阳,太阳就是阳最多。有人说阳明阳最多,我认为不对,阳明只能是二阳。这是阴阳学说规定了的。同样,少阳的阳比阳明的阳少,少阳依然不能放在阳明的前面。

二、太阳的生理

太阳病的相关生理简称太阳的生理。
什么是疾病,可以这么说,即一时不能恢复正常的异常的生理。所以,要认识疾病,就要认识人体正常的生理。刚才我们加了个限制词,一时不能恢复。假如说某个人剧烈运动后,他的脉搏一定加快,这就是异常,但是在稍作休息后,可马上恢复正常,所以这种异常不要紧,不是疾病。那么疾病呢,就是短时间内不能恢复的异常的生理。假如某人发热到39℃,他的脉搏肯定加快,而这种加快在短时间内或休息后不能恢复正常,这就是疾病。所以太阳的病理就是与太阳的正常生理对应的异常的生理。
要认识太阳的病理,首先要认识它的生理。太阳的生理是以膀胱、小肠、肺及其经络生理活动为基础的,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膀胱。
下面简要地说下膀胱和膀胱经络的生理。
首先说膀胱的经络。
《灵枢•经脉》篇说“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其支者,从巅至耳上角;其直者,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髆内,挟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属膀胱;其支者,从腰中下挟脊,贯臀,入腘中;其支者,从髆内左右别下,贯胛,挟脊内,过髀枢,循髀外,从后廉下合腘中,以下贯腨内,出外踝之后,循京骨,至小指外侧。”这里请大家特别注意这几个点:足太阳膀胱经起于目内眦,即睛明穴;从睛明穴出来后,上额,交巅,其中一支入络脑;另外一支从巅到耳上角;另一支从巅到项,经过项背,到达足小趾外侧的至阴穴,与足少阴经相交。在这个循行过程中,当注意这么几个地方:目内侧的睛明穴、巅顶、耳上角、项;还有就是与足少阴肾经相交。经脉就暂时说到这里。
下面谈膀胱的生理。膀胱的生理有两个重要的作用,其中一重要的作用在现行教材中讲了,但有待商榷。《素问•灵兰秘典论》:“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肾脏阳气蒸化作用,对水液清中之浊的部分再升清降浊,浊为尿液,下输膀胱。所以,尿不是精微物质。只是,脏的生理功能是化生和储藏精微物质,与化生出尿液(糟粕),不符。那么,尿液应该由哪个来化生?我认为是膀胱。由膀胱化生,“气化则能出”,这个出,包括出尿液,包括生成尿液。我们通常说肾主水,但肾本身并不直接主水,而是通过膀胱来完成,所以说“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是代肾行使主水的功能。这个主水的主要方面是控制体内津液的排出,说得具体点就是化生尿液。通过化生尿液的多少,来调节体内津液的总量。所以尿液是在膀胱里面生成的,储藏在膀胱,同时经过膀胱排出体外。就像脾主运化水谷,水谷的消化实际是在胃肠进行的一样,胃代脾行使对水谷的消化。
另一个没讲,《灵枢•本藏》说:“肾合三焦膀胱,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其应”。即三焦膀胱合起来说和腠理毫毛是相应的。分开来说,三焦对应腠理,膀胱对应毫毛。对应是什么意思,就是三焦膀胱与腠理毫毛之间的气有密切的关系。毫毛在这里与皮毛是一个意思,主要指皮毛之间的气,也就是卫气,就是说膀胱和膀胱的经络对于卫气的布散有着非常重要的调节作用。刚才我们说三焦膀胱合起来说和腠理毫毛是相应的。既然二对一就有一个主次之分,这在中医学中是十分重要的原则。《灵枢•本输》说:“三焦者,中渎之腑也,水道出焉,属膀胱,是孤之腑也”。所以三焦与膀胱,膀胱为主,三焦为次。
让我们看看膀胱和膀胱的经络对卫气布散的调节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第一,卫气通过膀胱经的睛明穴出于体表。卫气怎么行于体表?行于体表的途径不止这一个,而最重要的最主要的途径就是这个。每天,当人早晨醒来的时候,卫气就从睛明穴出于体表,这时眼睛就会睁开;到了晚上,卫气不能出来,留于体内,即卫入于阴则目合。
第二,卫气主要通过膀胱经而分行于诸阳经。其中有两个主要的交接区,第一个就是睛明穴及周边。卫气从睛明穴出来后,同时也进入手太阳小肠经,因为睛明穴是手、足太阳经的交接点。按照《灵枢•经脉》篇的说法,足阳明胃经,“起于鼻”,实为鼻之两旁,就是迎香穴。迎香穴是手阳明经的穴位,也是手、足阳明的衔接点。按照经脉运行的通则,应下行至足,但它不下反上,上行到哪儿?上行“之交 中”。这个 在哪儿?就是鼻梁根最低处,即两睛明穴之间的区域。上行的原因就是接受卫气,卫气它是行于脉外的,所以并不需要经脉的相交,它依然能够吸收卫气。《灵枢•经脉》篇专门指出上行的目的是“旁纳太阳之脉”,一说“旁约太阳之脉”,这个“约”字好,生动描绘了足阳明胃经上行的原因,邀约吸纳太阳经的卫气。所以在睛明穴这个地方,就把卫气布散到了手足太阳、足阳明这几条经脉。第二个就是耳的周围,包括耳上角、耳前、耳后这些区域。先说卫气的来路,即卫气是怎么到达这个区域的。首先是足太阳膀胱经的分支到达耳上角。其次,我们知道卫气它行于脉外,所以在一些空腔的地方,它会沿着空腔扩散。卫气从目内眦出来,通过眼腔,扩散到目外眦,有个经外奇穴叫太阳穴,为什么要叫这个名字,我个人认为这个太阳穴处是太阳经气扩散的主要输注点。在这里,经过阳跷脉的一个主要分支到达耳前,阳跷脉还有一个分支,就是到达目内眦,通过目内眦,上额,再行于足少阳经的风池穴,实现了把卫气输送到耳的周围的任务。第三个通路即足阳明胃经,“之交 中”后照理应下行,但其不但不下行,反而绕一圈又上行,“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把卫气送到了耳区。再说去路,卫气到达耳区后,通过经脉交汇,把卫气传给手、足少阳和手阳明经。因此,卫气传到了六阳经经脉,进一步从头走手,从头走足,分布于全身。
第三,卫气通过风府穴的调整以适应各经的生理需要。具体来说,六阳经在向全身布散以前,还要交汇一次,而交汇的地点,就是风府穴。当然,实际交汇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区域,可以认为是从风府到大椎,都是交汇区域。为什么要交汇呢?交汇的目的就是互通有无,调节余缺,使各个经中的卫气,更能适应它们生理的需要。风府穴它不属于足太阳经,但是为什么把它放在这里来讲。风府穴它属于督脉,督脉依附于足太阳膀胱经。这里一定要注意,前面我们讲了,在中医学中凡是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时一定要分清主次,在这里就要分清足太阳膀胱经与督脉的主次。现在有些人无限夸大了督脉总督诸阳的作用,当注意这一点。督脉能够调节各阳经气血的量,但并非所有阳经都归它管,并非足太阳膀胱经依附于督脉,而是它归足太阳膀胱经管。经络学说的体系是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比较,主体是十二正经,奇经八脉是辅助,当注意这个主从关系。《素问•热论》就是怕大家颠倒了这个主从关系,特别指出“巨阳者,诸阳之属也,其脉连于风府,故为诸阳主气”,这里的“巨阳”,就是太阳,就是足太阳膀胱经。杨上善还怕大家不清楚,专门在《太素》中出注说明“督脉者阳脉之海,阳维者维护诸阳,总会风府,属于太阳。”“督脉者阳脉之海,阳维者维护诸阳,总会风府”,都不错,关键在于这些都“属于太阳”,一定注意督脉、阴阳跷脉都从属于足太阳膀胱经。
第四,卫气通过膀胱气化得到补充。卫气分布到全身以后,它就要向外发散,卫气属性属阳,阳的特性就是升散,所以卫气到体表后就要向外发散。卫气的生理功能就是在发散的过程中实现的,所谓的“温分肉,肥腠理,司开合”就是在发散的过程中实现的。卫气在发散了之后,总有剩余部分,就是说分布在人体的六阳经中的卫气,在正常的生理条件下是能够满足它的需要,而且还稍有剩余的,剩余的这部分,就会进入脉中。《素问•经脉别论》说“毛脉合精”,毛即皮肤,就是说皮肤里的卫气要进入脉中,和脉里面的营气相结合。如果这个过程出现障碍,那么卫气就会在人体之末端聚集起来。在临床上,有些中老年人会在晨起的时候觉得自己手掌变大,难以握成拳头,这不是患者的自我感觉,而是客观存在。这种情况不叫肿,而叫胀,按患者的手,不会有凹陷。为什么?这是因为卫气不能正常地发散,而且剩余的部分又不能正常地进入脉中,而聚集在末端。早上起床以后,稍事活动之后,卫气则能正常地发散和进入脉中,这种症状就会消失。这个在西医叫作晨僵,但是下面的判断不一样,在西医认为是类风湿关节炎的表现,而中医认为是卫气的运行发生了障碍。
手三阳经与足三阳经卫气的发散和回流情况略有不同。一是发散,手三阳经发散得多,足三阳经发散得少。我们知道卫气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发散,手三阳经的发散要充分一些,足三阳经的卫气发散相对来说不是那么很充分。所以就有这么两个生理现象:第一,人体上半身体表的温度高于下半身体表的温度,当然这是从总体上来说,不可拿个别的特殊点来比较;第二,人体的上半身更容易出汗,下半身相对来说比较少一些,这里讲的是生理。有些人除了下半身,其他地方就是不出汗,这是病理。这个问题可以这样来理解,卫气属阳,属阳的部分发散得越多,那么剩余的气,阴的属性就越强。
卫气回流,在手三阳经,一般是进入相对应的阴经经脉。如手太阳小肠经发散剩余的卫气就会进入手少阴心经,手少阳三焦经发散剩余的会进入手厥阴心包经,手阳明大肠经发散剩余的会进入手太阴肺经。晨僵现象除了出现在整个手,还可以表现在某一个指头上,或两个指头上。比如说中指,或中指与无名指,说明出问题的就是手少阳三焦经和手厥阴心包经;如果出现在小指,说明出问题的就是手太阳小肠经和手少阴心经;如果出现在大指,或大指与食指,说明出问题的就是手阳明大肠经和手太阴肺经。足三阳经不像手三阳经那样有规律,它们在循行的过程中有交叉,所以足三阳经发散剩余的卫气不是进入相对应的阴经经脉,而是最后一起进入足少阴肾经,然后沿着足少阴肾经进入腹中,最后进入膀胱。
本来卫气进入膀胱还有一条道路,就是沿足太阳膀胱经“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属膀胱”,但在卫气循环中经足少阴肾经的这条通路更重要,所以着重讨论这一条。
进入膀胱的余气,我们可以将其称为浊阴之气。这个浊阴之气,就在膀胱的气化作用下,重新分清泌浊,阴中之阴就会生成尿液,阴中之阳就会上升,生成卫气和津液,膀胱就是通过这样的作用来生成尿液,保持人体津液的总量。生成的津液和卫气相伴而行,气是不能单独运行的,常常需要某样东西来运载它,在血脉中,由血来运载,而在血脉外则由津液来运载。这样通过膀胱气化的蒸腾上达,又到了目内眦。所以,卫气通过膀胱气化得到补充。
第五,卫气通过膀胱气化得到推动,严格说这种推动也是一种补充。而膀胱通过其气化作用,把化生的,或者说回收的卫气和津液蒸腾上达,这本身也是一种推动。卫气运行的动力主要来源于肺,膀胱的这种推动力也是一种补充而已。
因此,从上面五点,可知膀胱和膀胱的经脉与卫气生理功能有密切的联系,这个联系最重要表现在调节控制卫气布散,并对卫气的生成和运行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足三阳经经过发散剩余的部分经过足少阴肾经进入膀胱,这中间还有一个岔路,卫气沿足少阴肾经向上的过程中,到达内踝照海穴处,就会分流。因为足三阳经的卫气发散的相对不足,所以剩余的气里属阳的部分相对多一些,也就是说阳性强的部分气可以直接回收利用,所以就会在照海穴这里,把一些属阳性强的气经过阴跷脉直接传送到目内眦。阴跷脉的主要通路是起于照海穴,止于目内眦。最后剩下的属阴的部分就输送到膀胱去。这一生理在临床上有什么意义?如临床上,某些患者说足肿,足肿很常见,但是如果患者整个足不胀肿,而是内踝处肿,这种现象一般不采用温阳利水之法,因为它是卫气在分流的过程中在照海穴这里不甚通畅,照海为什么不通畅,是因为阴跷脉终端的睛明穴不通畅。换句话说,其病机在表郁太重,导致了阴跷不通畅,应采用解表之法。这种治法也可以叫作使用药物的下病上治。如果这个通路经常性的不通畅,就有可能加重膀胱与肾的负担,造成严重后果。
再简单地说一下肺和小肠。
小肠在太阳的生理中不是很重要。在六经辨证中,小肠的功能是被分解了的,六经辨证是以脏腑为基础,但它不是简单的直接以脏腑功能为基础,而是按照自身的理论体系消化吸收其生理功能。小肠的生理功能是受盛化物,接受胃初步消化的食物做进一步的消化;吸收经过消化的精微物质,并把它传送出去;剩下的糟粕,固态的传送于大肠,液态的通过三焦传送到膀胱。所以它的这些生理功能在六经体系中被归属于三经。接受胃消化过的食物做进一步消化,这个生理功能归于阳明;糟粕部分传大肠,也归于阳明;吸收精微物质,把它传送出去,这个功能归脾,归太阴;液态部分经过三焦传到膀胱,归于太阳。进入膀胱的液态部分,也是浊阴的一部分;膀胱中的浊阴之气主要来自于从足少阴肾经送来的未发散完的卫气和三焦送来的成为废水的水液。
肺和膀胱都和卫气有密切的关系,肺对卫气最主要的生理功能是化生和推动。气化生的主要部位就是在肺。具体来说是通过膻中来进行的,膻中所生成的是宗气,宗气它能行呼吸,通血脉。气的所有运行都是通过宗气来推动的,所以卫气运行的主要动力来源于宗气。宗气从属于膻中,膻中是从属于肺,所以说肺对卫气最主要的生理功能之一是推动。卫气的生成和推动主要在肺,膀胱只是补充,这一点相当重要。膀胱对卫气的主要功能是调节,足太阳经的卫气失常它是以布散失常为主,而不是卫气量的不足,也不是推动无力。所以从太阳的生理来看,膀胱与卫气布散的关系超过肺与卫气布散的关系。

三、太阳病的病理

刚才有人问到了关于自然界气化的问题,我在这里简单地讲一下。
自然界气化,我们可以留意,但是不能花太多的时间。气化有大有小,大的就是天气的变化,天气的变化与中医有密切的关系,我们所讲的因时制宜,其实就包括了天气的因素,但是严格说起来,这部分不属于医学本身的内容,而属于天文学、气象学。三因制宜中,最核心的问题是因人制宜,为什么有因时制宜,因地制宜,这是因为在不同的时和地,人的气血发生了变化,不可过分强调天气对人的影响。为什么中医包含有比较多的天文学知识,这是因为在古代,学科分化不完全。
自然界的气化当注意三个规律。如《素问•六微旨大论》说:“太阳之上,寒气主之,中见少阴”。这个“太阳”,就是讲的方位,以年来说就是冬季。“寒气主之”,对应于天气来说,就是寒气,这个“上”,指的就是天气。气是看不到的。那我们是根据什么来判断寒气的到来,就是根据太阳的这个方位。就像现在是3点4分,那凭什么说是3点4分喃,就是根据我这个手表显示的来说的。这段话的意思就是说,当地球转到这个方位的时候,天气就以寒气为时令主气。这是说的常,不是变。天上的这个寒气要降落到地上来化生万物,它就必须阴阳之气相交,那么中间这个气就是少阴,因为少阴是火气,天上的寒气与中间的火气阴阳相应,就会化生地上万物,也可以从地上万物来观察这个气是不是来了。这就是“太阳之上,寒气治之,中见少阴”的意思。所以这个叫作气应律。这个“寒”是本,我们看的根本就是天上的寒气,那么凭什么来说寒气来了,就是太阳的这个方位,所以太阳为表。所谓中间之气,就是天气要降落在地上,需要和中间之气相合,化生地上万物,这个规律又叫作分配律。这是第一个规律。
第二个叫作从化律。《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少阳太阴从本,少阴太阳从本从标,阳明厥阴不从标本,从乎中也。”从太阳来讲,太阳之本是寒,太阳之标是阳,所以太阳的变化有两个,一个从本化寒,一个从标化热。
第三个叫施化律,这个很多人没有讲到。从化律讲的是它本身的气怎么变,以太阳为例,太阳既可以化热入阳明,也可以化寒入少阴。施化律是讲它对其他方面的影响,是较多见的影响。例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说:“太阳寒化,施于少阴”,就是说太阳病从寒化来讲它非常容易影响少阴,从疾病来说容易变成少阴病。当然从主要方面来说,太阳主要传变为阳明少阳。除此之外,它很容易转化成少阴,特别是当其阳气不足的时候很容易转化成少阴病。“阳明燥化,施于厥阴;厥阴风化,施于太阴”,阳明热极可以出现厥证,厥阴病之“呕”“哕”“利”等与胃肠有密切的关系。“少阴热化,施于阳明”。少阴病可以影响到阳明病。为什么少阴有三急下证,就是少阴热化影响到阳明。这是研究《伤寒论》常用到的。当然,我们研究气化更重要的是研究人体内的气化。
(一)太阳病的病因
中医的病因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中医学一般不承认绝对的病因,特别是在外因和内因的范畴内。什么是六淫,六气太过就是六淫。什么是太过?很难有绝对的标准。今天大家在这里上课,课后有同学感冒了,对于这位病了的同学来说就是感受了六淫病邪。而对没有病的同学来说,就是六气,就是养育人的正常之气。非典时期,当时在广州、北京,非典传染性非常高,甚至出现凡是与之接触者无一不病的现象。在我们四川出现了一件在全国来说非常特殊的事件。4月8日,从深圳南山开往资中的长途客车上。一位小伙子一路咳嗽不止,不时咯痰呕吐,并伴寒战高热。4月10日7时30分,车到成渝高速公路隆昌生活服务区,大家发现那位乘客已悄然死去。专程赶到的省专家组初步认定为“非典疑似病例”。全车乘客被隔离,直到隔离期满,没有出现新发病例。死者被确诊为非典,有人提出质疑,又送标本到北京复查,仍是非典导致的死亡。怎么解释?有专家提出这样一种说法:死者坐在后排,病菌随着汽车的前进,向车外飘逸。当时就有人提出,坐在他旁边的人呢?从中医角度看,可以理解为这一车人正气比较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这则案例呢是我在网络上看到的,在这里跟各位分享一下。
讨论中医外感疾病的发生,就要注意邪正两方面。其中正气是关键的因素,而邪气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内因是正气损伤而轻。《素问•刺法论》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六气要进入我们身体,如果不能使我们的身体生病,则六气是我们身体的养料。邪气致病,必是正气有所损伤,但是它形成了太阳病,没有形成阳明病、少阴病,则说明正气的损伤比较轻,中医学没有量化这个损伤的轻重,但是可借用评估评分来表述,假如一个没有生病的正常人的正气为10分,那太阳病患者的正气则为9分,这就是损伤轻的意思。
外因,即感受六淫邪气是形成太阳病必不可少的条件。六淫病邪都可直接侵犯太阳,引起太阳所属脏腑经络生理失常而成为太阳病。比较而言,寒性病邪更易直伤太阳;热性病邪,如暑邪易于入里,相对说来引起太阳病的可能性要小一些。
至于疬气,我不同意六淫之外还有疬气这种说法,因为疬气也是六淫,只不过是一种特殊的六淫。为什么这么说,天本来只有一气,随着季节的不同和认识的深入,它分为风、寒、暑、湿、燥、火六气。如果除六淫之外还有一气,那就是气二元论,而不是气一元论。中国哲学只讲气一元论,所以它还是这个气,只不过它的变异有些特殊。更重要的是疬气怎么治,从古到今,没有一个治疬气的方,没有一个治疬气的药。非典来了我们怎么治,该散寒还是散寒,该祛风还是祛风,该清热还是清热。如果一个理论对解决问题毫无帮助,那这个理论就没有什么用处,也就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所以,我不讲疬气。我认为疬气就是一种特殊的六淫。所谓特殊,就是它对人的危害比一般六淫重。
(二)太阳病的发病
太阳病的发病可以直接感受,也可以传变而来。因太阳主表,太阳的生理在很大程度上来说就是卫气的生理。六淫之邪侵犯人体首先侵犯人体之表,所以它是直接感受。风、寒、暑、湿、燥、火均能侵犯太阳,当然它们间有差异。比如说暑邪,它比较容易入里,所以相对来说,暑邪侵犯且留表的可能性就小一些,但并不是不侵犯体表。
第二个就是传变,关于这个问题,现在只能从理论上来讲,当人体的正气恢复的时候,在里的其他经的病变,比如说阳明病、少阳病是可以转变为太阳病的,包括少阴病也可能转变为太阳病。我在临床中也见到有的患者,昨天是少阳病、太阴病,今天是太阳病。但是在实际临床中,有个问题很难回答,就是某个患者的太阳病是传变而来的,还是直接感受的。
(三)太阳病的典型表现
这里所说的典型表现,就是课本上所说的主症,但是我通常不用主症这个术语。为什么不用呢?我们一说主症,往往就使人感到两点:第一,这些主症就是一定要出现的,所以在临床上,当我们看到一个患者没有出现这些主症时,就往往感觉难以理解。临床表现,始终是现象,不是本质。现象就有可能是变的,没有哪个现象是必不可少的,除非是定义症。比如热扰胸膈证,也可叫虚烦证,当它叫虚烦证时,烦躁这个症状是不可缺少的,这种症状就叫定义症。因此,在这里我们用典型表现,而不用主症,是为了免得误解。第二,这些临床表现不一定出现的概率高,少阳病往来寒热的概率有多高,恐怕不到1%。那为什么我们叫它典型表现,这是因为它最能反映这个证的病机。它不一定出现,但一旦出现,就提示这个病的病机。在有些地方,我也用主症这个术语,说明这些症是确实不可缺少的,是属于定义症的临床表现。例如,太阳中风,汗出这个症状是不可缺少的,可以叫作主症。还要强调,就是除典型的临床症状外,还有其他的临床症状。还要注意这些典型表现不一定都出现,甚至完全可以不出现。临床表现只是现象,现象仅仅是我们认识本质的向导而已。
太阳病的典型表现是脉浮、头项强痛、恶寒加上发热。
这组典型表现的基本内容就是《伤寒论》第1条:“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再加上发热。为什么要加发热呢?虽然在第1条太阳病提纲条文里边没有讲。但是《伤寒论》太阳病篇许多地方都提到了发热,就连一般认为难以发热的太阳伤寒的代表性条文,即第35条一开始就说:“太阳病,头痛发热”。后世的研究者一致公认太阳病的代表性临床表现应当补入发热。所以把发热也列入典型表现。
下面我们来逐个讨论为什么它们是典型表现,它们给我们提示了什么样的病机。
在讨论具体问题之前,我们先要提清楚怎么样看待疾病的临床表现。对疾病的脉症要一分为二:第一,疾病的临床表现是邪气侵犯人体后,影响人体的生理功能出现的异常。我们承认疾病的这些临床表现就是失常的生理现象。第二,我们同时也要认识到这些临床表现是正气抗御病邪所表现出来的临床现象。因为,我们非常强调,特别是在外感疾病中,一个重要的疾病病理问题就是邪正斗争。那么这些现象是斗争的结果,是斗争的表现。它既是邪气影响我们生理的表现,也是正气抗邪的表现。在学《伤寒论》的过程中,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说脉。
太阳病提纲条文就首先说脉,说明张仲景非常重视脉。学习《伤寒论》,我们不能完全用今天的脉学知识来套。因为张仲景比王叔和早,王叔和首先规范了24脉,后世的人加以补充完善,成了我们通常说的28脉。因此就不能要求张仲景在写《伤寒论》的时候按照王叔和的定义来写。再则28脉本身就不够用,比如还有十怪脉,怪就怪在它们在28脉之外,它们虽怪,平常很难见,影响不大。关键是常见脉象中有些也在28脉之外,如《温病条辨》卷二湿温“湿郁三焦,脘闷,便溏,身痛,舌白,脉象模糊,二加减正气散主之。”这里的“脉象模糊”属于28脉的哪一脉?哪一脉也不是。还有,28脉中的每一脉象实际上又可分为数种。所以在临床上我们有时就很难以理解脉象。有人说诊脉是“心中了了,指下难明”,我说是“心中不了了,指下才难明”。这是当前脉学最大的不足。
浮脉,我认为有三种,第一,就是课本上所说的浮中沉均能摸到,但是浮部最大、最有力、最明显。所以今天按至沉部仍然有脉,不可认为它不是浮脉。三部均有,在浮部最大最有力最明显,这是最标准的浮脉。若轻按即得,也是浮脉,至少亡阳虚脱的患者出现浮而无根是很少见的,大多数是没有那么严重,轻按即得可以算是一般的浮脉。还有一种,这种浮脉轻按摸不到,稍用力后可以在中部得到,若用力按至沉部,在抬手的同时,脉紧贴着手指浮起。浮起到什么程度,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浮到中部原来的位置,不再浮起,一定注意这个过程脉是紧贴着手指浮起的。第二种情况,则是一直浮到浮部。这个也叫作浮脉。浮脉中有一种情况叫作如木浮水,指的就是刚才我们说的这两情况。其中的第二种情况,脉原来在中部,现在到了浮部,也可以叫作涩脉。脉的现象发生了改变,无论是脉的快慢、位置、力度、形状发生变化,都可以叫作涩脉。正如第48条所说“何以知汗出不彻?以脉涩故知也。”张仲景也认为,表气闭郁可以影响气血运行而出现涩脉。
浮脉从邪这方面说,告诉我们邪气侵袭体表,影响卫气的生理功能,使卫气不能正常地发散。从正气这方面说,说明人体的正气强,能够奋起外出抗御病邪。假若人体的正气不是很强,则脉浮不起,所以太阳病完全可以出现沉脉。太阳病若出现沉脉,说明患者的身体状况比较差。
其次说头项强痛。
头项强痛通常分成两个症状来讲,一个是头痛,一个是项强。
首先讨论头痛。
第一,什么地方痛。现在课本上强调后头痛,如果从典型表现来说,没有错。如果说只能是后头痛,则是错误的。刚才讲过,太阳经循行经过了额、巅、耳、项。所以太阳病头痛可以出现在头的任何一个区域,可以是前头痛,可以是巅顶痛,可以是侧头痛,可以是后头痛,也可以是全头痛。
第二,疼痛的特点。太阳头痛的特点是线状或片状的,很难有明确的痛点。因为导致太阳头痛的病理是卫气不畅,卫气是行于脉外的,因此疼痛一般不出现一个明确的痛点。
第三,怎么来判断。在内科学上,前额痛属阳明,巅顶痛属厥阴,侧头痛属少阳,后头痛属太阳。这与刚才所说的第一点似乎矛盾,其实不然,概括地来讲,外感疾病初期的头痛,不论在什么部位,首先考虑太阳病。辨证论治中,有时主要是根据疾病的症状,有时候主要不是根据症状,而是根据疾病的性质和特点来判断。太阳病可以看作是外感疾病的初期阶段,头痛又是太阳病的典型表现。当外感疾病初起出现头痛,我们难以判断时,就可以考虑是太阳病。假如说前额痛是阳明病,那就要拿出是阳明病的充分证据来,如若没有,则它就是太阳病。实际在临床上,太阳病初期,后头痛的患者不是很多,而前额和侧头痛的患者反而占大多数。
《伤寒论》第56条“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宜桂枝汤。”讲的就是这么一件事。头痛有热,不大便,这个头痛通常应为前额痛,一般可看作阳明头痛,阳明头痛伴有不大便,原则上属腑实证,当下,用承气汤。但仔细考察,阳明病的证据不充分,小便清是里无热邪的典型表现,所以其证仍属太阳,由于有内传之象,属偏虚之证,故用桂枝汤解肌祛风。
成无己在《伤寒明理论•头痛》中说“伤寒头痛者,太阳专主也。……阳明少阳亦有头痛,不若太阳之专主也。”这段话通俗地说就是:外感疾病初起,头痛原则上属太阳。把这段话扩展一下:只要初起证没有发生病机的变化,既使六七日,也仍为太阳头痛。
第四,太阳病这个证的病机是什么。在现在的课本上说,这个头痛是因为太阳经的经气不调,这一点既对又不对。太阳经的经气不调是头痛的直接病理,而非病机。什么是病机,病机就是病理的核心环节,那头痛的核心环节是什么,就是卫气闭郁,前面讲膀胱和膀胱的经络对卫气的布散有非常重要的调节作用,反过来因为邪气的原因,使得卫气闭郁,也就反过来影响膀胱和膀胱经络的生理功能。所以它的病机就是卫气闭郁,不能正常地布散。
下面说项强。
项强,就是人的颈部不能正常地转动,凡是颈部不能正常地转动,僵硬不舒,都和筋有关系。能不能转动,与肌肉关节的关系更密切,但灵不灵活,这就跟筋有关系。项强,是太阳经筋不利。太阳经筋是太阳经的附属,既然太阳经气不利,那么就有可能影响到它的这些附属。卫气的功能是在发散中完成的,现在卫气闭郁,不能正常地发散,就会不能正常地温煦皮肤、肌肉和经筋。《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卫气不能正常地布散,则经筋得不到正常的温养,它就会拘急。卫气不能正常地布散,伴随着卫气的津液也就不能正常地布散,则经筋失去濡养而拘急。
卫气是全身性的,那么这个拘急是不是就只表现在项。回答是否定的,实际这个拘急可以出现在全身的任何一个地方,只不过项最具有代表性。《伤寒论》第12条说“啬啬恶寒”,什么是“啬啬”,就是形容恶寒而伴有拘束不舒的现象。恶寒是全身性的,那么这种拘束不舒的感觉也是全身性的。在临床上也时有患者自述“一身捆紧了”,这就是全身性的拘急,就是强。
同样的,疼痛并不仅仅表现在头部,也可以是全身任何一个地方的疼痛。在《伤寒论》第35条讲太阳伤寒是“头痛……身疼,腰痛,骨节疼痛”,只不过是头痛最具有典型性。为什么说它们最具有典型性。第一,六淫之邪侵犯人体,首先从上部开始,上先受之。所以上部的症状较早出现,上部的疼痛就是头痛;上部的拘急就是项强,没有头强之说,拘急最高的地方就是项强。当然,对大多数患者来说,也是最早出现的疼痛症状和拘急症状。所以在临床上常常出现这么一个现象,我称它为上带下原则。太阳伤寒有头痛,身疼,腰痛,骨节疼痛。那么我们怎么样来判断这个腰痛是不是太阳病的腰痛。就要用到上带下原则。如果一个患者先出现头痛,继而出现腰痛,那么这个腰痛属于太阳病之腰痛可能性就比较大。如果一个人只有腰痛,原则上我们不按照太阳病来处理,因为它不符合上带下原则。拘急亦同理。如果一个患者只有膝关节的屈伸不利,而没有项强,那么这可能不是太阳病,而是肝虚不能濡养经筋所致。《素问•脉要精微论》说“膝者筋之府,屈伸不能……筋将惫矣”。但是如果先有项强,接着出现膝关节不利,这很大可能是太阳病所导致的。而且头痛和项强可以互补,或者说头痛和项强在上带下原则下可以交叉。就是说在上先有头痛,接着出现膝关节的不利,这也可以是太阳病。
第三个症状是恶寒。
恶寒说得直白一点就是怕冷,太阳病的恶寒是比较突出比较典型的临床表现,而且出现得早。为什么外感疾病统称为伤寒,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恶寒常常是最早出现的临床现象。太阳病的恶寒有两个特征。当然这两个特征也要灵活地理解,第一个就是普遍性,第二个就是持续性。所谓普遍性就是这种恶寒是全身性的,不一定局限于背部,当然背部可能比较突出,但是其他地方也有恶寒的情况。所谓持续性就是这种恶寒持续时间长。中医界常说有一分恶寒未罢,就有一分表证未解,就是持续性的反映。
第四个症状是发热。
第一,发热从表现上来讲,用体温计测量来看分为三种。第一种是无热,第二种是低热,第三种是高热。第一种无热,用体温计来测量,不高。有的人自觉身体有点发热,但这个发热最容易表现的地方是眼睛,眼睛不是发红,有些患者会说在闭起眼睛的时候,觉得上下眼睑有点发热,这就是自己觉得发热而体温计的读数不高。这就是《伤寒论》第12条所说的“翕翕发热”的这种情况。第二种情况体温计显示低热,比正常的体温高那么一点点,一般在38℃。第三种情况体温计显示高热,可以是39℃,或40℃,甚至41℃。当然这个第三种情况常常伴有无汗。所以中医的这个发热与西医体温计读数之间是有一定距离的,这是两个医学,所以描述也就不尽相同。中医的发热包括患者自己感觉到的发热,这是中医不同于西医的明显特点。西医一般不注重患者自我感觉,认为这些不具有可靠性。这是因为西医把患者看作是做治疗的对象,而中医则认为患者是医师与邪气做斗争的战友。在太阳病,如果患者自觉发热,那么说明卫气闭郁开始化热。这就是第一个问题,说明什么是中医的发热。
第二,发热不是最早的临床表现,我们把这种现象叫作发热的滞后性。太阳病临床所见的症状第一个往往是恶寒。当然也有些是不恶寒的,但仍然是太阳病。就是因为这样,太阳篇提纲证里面没有加入发热这个症状。我们在概论中提到的包博士,在日本时就有些不舒服,在北京稍事停留后飞往成都,自行前往省医院,做了四次甲流测定,最后送到传染病医院才出现发热,滞后了一天多。发热的病理从大的方面来说就是卫气闭郁,壅郁而热。因为卫气是属阳的气体。标准说法叫作营卫不调,营卫不调包括的方面很宽,而作为太阳病来说主要是卫气不调,卫气不调的主要问题不是卫气不足,而是卫气闭郁。
附带说说太阳病常伴见的临床表现,这些表现虽然不是典型表现,但在临床上常常出现,特别是在外感疾病初期出现时,对于识别太阳病有重要意义:
其一是目疾,包括目赤、目涩、目泪等。肝开窍于目,出现目疾,常使人想到肝,而忽略了睛明在目旁,当太阳受邪,导致卫气在睛明区的阻滞,每每波及于目。
其二是鼻疾,包括鼻鸣、鼻涕、鼻塞、鼻衄等。这也是太阳受邪,导致卫气在睛明区的阻滞而导致的。一般分为两种情况,一者,其人偏寒,卫气不行,伴随卫气的津液聚而为水,成为涕而下注于鼻而成鼻鸣、鼻涕、鼻塞;二者,其人偏热,卫气不行,聚而为热,损伤鼻周络脉,即伤阳络而为衄。
其三是耳疾,包括耳鸣、耳聋等。这种耳鸣常常伴有耳区的胀闷不适。这些症状主要是在耳区的卫气运行阻滞所致。
从上面关于典型表现的分析,可以看出太阳病的病机就是卫气闭郁。
(四)太阳病的定义
张仲景是用症状做定义的,而这些症状可以完全不出现。我给太阳病下了个定义,这个定义为属加种差式的定义:太阳病是人体感受外邪,正虚邪入,侵犯太阳,引起太阳所属的脏腑经络功能紊乱所致的急性外感病。
太阳病是急性外感病,这个外感病是因邪气内入,导致营卫失调,以脉浮、头项强痛、恶寒、发热为典型的临床表现。
当然这个邪气只是内入到太阳的范围内。这个定义还隐含着把蓄水证划入太阳病的范畴,甚至把邪热蕴肺的麻杏甘石汤证也划分到太阳病。
(五)太阳病的性质
太阳病的性质从八纲来讲,它属表病,当然也有里证,就是蓄水证。但是太阳病的主体仍然是表证。从寒热来讲,从今天的角度看,太阳病有寒证,也有热证。太阳伤寒、太阳中风是太阳病的寒证,太阳温病是太阳病的热证。从张仲景当时的角度看,张仲景所见太阳病以寒性为主,但多有发热的临床表现,故仲景把太阳伤寒、太阳中风也看作是热证。从虚实来讲,它是实证,正气的损伤程度不重。总的来讲是阳证。但太阳病是个特殊的例子,表里表属阳,寒热热属阳,虚实实属阳。在其他经就不是这样的,比如阳明,从表里来说它属里证,里属阴。因此如何从整体上来判断阴阳属性,它是依据邪正斗争这个重要的方面来判定的:凡是以邪气盛实为主要疾病方面的属阳,所以三阳病总体来说就是以邪气实为主要方面的,而正气损伤的程度不是很重;凡是以正气虚损为主要方面的属阴,三阴病是以正气虚损为主要方面。这是从八纲来说。
从阶段来说。太阳病可以看作是外感疾病的初起阶段。我加了一个修饰“可以看作是”,为什么要加这个修饰,这是因为太阳病可以是外感疾病的一个阶段,也可以是外感疾病的全过程。另外一种情况就是外感疾病可以直接进入阳明或者少阳,这种情况也不能说初起阶段就是太阳病。还有一种情况就是里证出表形成的太阳病,也不能说是初起。但就一般疾病来讲,太阳病是外感疾病的初期阶段是一个可以接受的事实。
(六)太阳病的临床特点
太阳病临床特点的第一点是临床表现不充分。外感疾病是一个过程,太阳病又是外感疾病的初期阶段,这个疾病的表现就不充分。例如发热,太阳病的发热就有滞后性,假如患者没有发热,那么这个无热恶寒就有可能就与三阴病的鉴别出现困难。关于太阳病临床表现不充分还有一个解释,甲流出现后,许多国家的卫生行政部门与医务人员,纷纷向墨西哥了解其病情,最后墨西哥的人员回答了一句“甲流才开始,许多情况我们也不了解。”我说的是个体的情况,墨西哥说的是群体的情况,但都是一个不清楚。
太阳病临床特点的第二点是太阳病的证候类型多。外感疾病的种数很多,多数都可能经过太阳病这个阶段。对于太阳病来说,它的证候类型也多。六淫之邪都可以引起太阳病,这就已经是六种了。实际上六淫之邪不是六种,六淫之邪中每一种又可以分为六种。同样是寒邪,今天的寒邪可能与昨天的寒邪不同,今年的寒邪跟去年的寒邪可能亦不同。第二就是太阳病的正气损伤程度轻,不同体质的特征在邪正斗争中表现比较充分。例如现在是以寒邪为主,但就是有那么一些人感邪后表现为热的现象。发热虽然是邪正斗争的结果,而感受寒邪,若此人阳气旺盛,邪与正相争则易表现为热象。古人说,所受则同,所发则异。也就是说体质不同,在发病中间常常表现出差异。按《灵枢•阴阳二十五人》的说法就是二十五种体质。去年中医药管理局审查通过了一个标准,设立了九种体质,我们就取九种体质。六种气,九种体质,合起来就是五十四种证。证候类型多,能分就分,分不清,那我们首先把握八纲共性、六经共性就可以进行试探性治疗。
正是由于临床表现不充分和证候类型多,所以就会产生第三个特点,就是容易诊断错误。太阳病虽然容易诊断错误,但是按诊断的规律来操作,细的问题分不清楚,大的方面要把握清。例如是不是太阳病,是偏寒的还是偏热的,是偏寒中间夹有热还是没有夹热,这些要尽可能地分清楚。
(七)太阳病的预后
太阳病的预后有愈、传、留,没有死证。太阳病没有死证,不是说得太阳病的人不会死,假如太阳病患者失治误治传为少阴病,则可能出现死证。太阳病在没有传经的情况下,没有死证,因为太阳病的正气比较强。所以太阳病自愈的多,甚至有些太阳病不吃药,也可以自愈。我们不贪天之功,我们承认太阳病可以自愈,但通过治疗减轻患者的痛苦,使自愈更有保障,不致传变为更严重的病证,又有什么不好呢?
从理论上来说,太阳病可以传到其他五经,传得最多见的,就是阳明和少阳。因为实证在实证之间传,是比较容易的。实证要变成虚证,除非正气大虚。在传虚证中间,太阳病易传变为少阴病,这是因为太阳与少阴为表里。
另外一个就是病留在太阳。外感疾病都是急性病,病程一般比较短,可以是七天,十四天,也可以是一个月,但不可能是三个月,更不可能是一年。但是不能拖得更久,拖得更久就会从外感表证转变为内伤杂病,它的病机没有改变,这就是太阳变证。《伤寒论》第54条“病人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就属于这个类型。这是个杂病,病机仍是营卫不调,但已经不是外感疾病,而是内伤杂病。病机没有改变,所以治疗方法仍然按太阳病的治法治疗。
(八)太阳病的分类
太阳病的分类严格地说可以分为太阳经证和太阳腑证。有人用五苓散治疗鼻塞不通,从大的方面来说就是五苓散可以治疗人体任何地方的水湿停聚,从小的方面来说就是膀胱对卫气的布散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什么鼻塞,因为卫气从睛明穴出于体表,卫气闭郁不能正常地布散而聚集在鼻 这个地方,则伴随卫气而行的津液亦会停聚而成为水,从鼻腔流出。五苓散它不仅可以治疗太阳腑证之蓄水证,而且对调节卫气的布散有着重要的作用。太阳的里证主要为蓄水证,太阳的表证分为太阳伤寒、太阳中风、太阳温病。
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张仲景只比较详细地讨论了伤寒和中风,而温病只做了简要的介绍。从恶寒来说,伤寒最重,温病最轻,而中风则介于两者之间。从发热来讲,伤寒发热最迟,其次是中风,其次是温病。

四、太阳病的治疗原则

太阳病既然是实证,从辨证论治的一般情况来说,实则泻之,那么就应该祛邪,用什么方法祛太阳病的邪气最好?就是汗法。为什么汗法祛邪最好,这是因为它符合以下两个原则:
第一个是就近祛邪原则。因为其对正气的损伤最小,表证是邪由皮毛而入,解表使邪由皮毛而去,则对里的干扰最小。并不是只有汗法才可以治疗太阳病,只是其对正气的损伤最小。
第二个是因势利导原则。从表面看起来与就近祛邪相似,但是着眼点不同。就近祛邪的着眼点是邪气,因势利导的着眼点是正气。前面说了,脉浮的原因就是正气外出抗御病邪。既然是正气向外抗御病邪,则在治疗时就更应该鼓舞正气外出。这就叫因势利导。再如,一个患者泻下,这种泻下也是人体正气驱除病邪的一种方式,当然,如果泻得非常厉害,就应该止泻,但是如果泻得不是怎么厉害,甚至还有泻而不畅的感觉,就应该通因通用,导邪下泄。这个因势利导就是根据所表现出来的抗邪的趋势,采用的相应的治疗方法,例如发热,其属于阳,阳具有发散性,所以发热是从里向外的趋势,也可以说是向上向外的趋向性。而汗法正是具有促使正气向上向外祛邪的功能。
太阳病的主要病机是卫气闭郁,无论什么方法,只要能解除卫气闭郁,它就可以治疗太阳病,但是这要看到这种方法的得失。只有汗法是失最小、得最大。但是在有的时候,由于种种原因,还得应用其他方法。概括地说,只要用之得当,八法均可解表。八法均可解表是我的独创,来源于张景岳的六法均可解表。
从驱邪的角度讲,除了汗法,还有吐法、下法、和法、清法、消法。对于这些法则我们要知其为什么可以解表?它们有什么弊端?怎么使用?
首先说吐法。吐法为什么能够治愈太阳病,吐法最原本的用法是祛除上焦和中焦的有形实邪,如痰涎、宿食等。既然吐法能祛除上焦的有形实邪,那么它就能使上焦的气机通畅,而上焦之气与卫气是密切相关的。《灵枢•决气》说“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这些基本上就是卫气的功能,所以用吐法亦能使卫气的闭郁解除。这个方法的弊端就是会伤人,在八法之中,对人体正气损伤最重的就是吐法,这里说的是法,不是药。现在吐法用得最少,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此法最容易伤人正气。那它为什么会伤人正气,人体的胃肠的正常生理功能是降,而吐法向上,所以它与人体的正常生理相反。正是因为这样,张景岳在提出六法解表时,就排除了吐法,认为吐法伤人不用。我们也认为这个方法一般情况下不考虑使用,特殊情况下可以考虑使用,即患者本身有欲呕吐时,不必强行止吐。或者当患者十分难受,又无药械时可以考虑一试。因为施行吐法很简单,一个指头就可以了。
再说下法。下法可以认为是促进大肠之气通降的一种方法。大肠与肺为表里,大肠之气的降,能够促进肺气的降,而肺的降和宣有相辅相成的关系,所以降大肠之气就可以促进卫气闭郁状态的解除。但是下法解表不符合因势利导和就近祛邪的原则。所以原则上不考虑使用。但是在既有表证,同时兼有腑气不通,大便不畅的情况下可以在解表的同时适当地使用通下之药。如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也可将方中杏仁改为郁李仁。这里有一个观点,当年凌一揆先生,给我们研究生做过一个讲座,叫如何发现新的中药和中药的新作用,其中讲到同一科属同一药用部位常常的类似的作用。杏仁、郁李仁、桃仁,都是蔷薇科的种子,我刚开始从医时,成都杏仁极缺,先生们都以桃仁代之,我也依样画葫芦,是不自觉的替代;而用郁李仁代杏仁是有意识的替代。既增强了泻下作用,又尽可能保留宣降肺气的作用。
第三说和法。和法可以看作是使三焦气机通畅的一种方法,三焦和膀胱共同主腠理和毫毛,分开来讲,各是各,合起来讲,有共性。三焦气机通畅,则上焦气机通畅,上焦气机通畅就有助于解表。可以这么说,和法是除了汗法外,用得最多的治疗太阳病的方法。但它的解表作用不强,只有在表证比较轻的时候才用。张景岳在提出六法解表时,除了吐法,还没有包括和法。明代有的医家认为和法就是小发汗法。提出这种看法的人认为,既然《伤寒论》第230条说服用小柴胡汤后会“身濈然汗出而解”,就属小汗法,其实这里的汗,是表明三焦通畅。若将其全等于小发汗法,则将使小柴胡汤类与麻桂合方类混淆不清。和法虽借用于解表,但毕竟不是正法。
第四说清法。清法是消除过多阳气的一种治疗方法。卫气本来就是一种阳热之气,而卫气闭郁就是一种属阳气体的聚集。所以用清法消除过多的阳热之气的方法,也可消除过多卫气聚集,可以达到流通卫气以解表的目的。张景岳讲六法解表时,是包括了清法在内。张景岳属温补派,但他承认清法可以解表。在《景岳全书》中设专篇论“寒中亦能散表”,体现了其治学中实事求是的态度。清法虽能解表,但毕竟不是常法,在使用的时候要把握好度,以免消除过多的阳气而伤及人体。它的弊端就是在清除过多的阳热之气时,会损伤人体正常的阳气,特别是脾肾的阳气。所以在使用的时候要注意清热的程度,还要中病即止,不可过度。
第五说消法。消法后世分为很多方法,有行气、消痰、理血、除湿等。除了凉血、止血法一般不用于治疗太阳病外,其他的方法原则上都可以考虑用来治疗太阳病。在这里重点讨论利尿法。所谓利尿法,就是恢复膀胱气化功能的治疗方法。因为小便的生成储藏排出是膀胱的功能,只要小便不利了,多数就是这个环节出了问题。而利尿就是帮助膀胱恢复气化功能的方法。利尿可以解表,不是常法,是变法,因为它同样不符合因势利导和就近祛邪这两个原则。但是如果表证有比较多的水湿停留,那么就可以考虑用这种变法来治疗。再如祛痰法,二陈汤可以治疗表证,张景岳的金水六君煎。今天主要用来治疗阴虚兼痰湿证,但是张景岳在他的《景岳全书》里本来是用来治疗表证的。当然,这个表证属阴虚痰湿型的。正是因为阴虚所以不可过分发汗,所以就用辛散的二陈汤来解表。有一次课后,一名学生问我:据报道,有人用丹参注射液治疗感冒,效果很好,达到100%。你怎么看?我说:什么100%,不可信。我们现在的报道,凡是患者中断治疗的病例都去掉不计。这里面有好了的,也有没有好的。至于说有效我认为是可能的。因为营气和卫气相伴而行,应用活血化瘀的方法可以通行营气,解除营气的瘀滞,则卫气的闭郁也可以得到解除。但是我不主张这样用,活血化瘀就要伤血动血,这是它的弊端。
祛邪就讲到这里。
太阳病要酌情扶正,疾病既然是邪正斗争,那么就要讲两面。这个酌情扶正不是要不要扶正,而是原则上要扶正。问题是怎么扶正。太阳病的代表性处方,如麻黄汤、桂枝汤、葛根汤、大青龙汤、小青龙汤,都用了炙甘草,以其扶正。虽然炙甘草的用量不是很大,但是它代表了一个原则,就是太阳病要扶正。太阳病在必要的时候可以增强扶正的力量,比如桂枝新加汤就是加强了扶正的力量。特殊情况下,可以单纯使用扶正的方法,就是在正气损伤程度相当严重的时候,可以用扶正的方法来解表。在《景岳全书》里边就写到“补中亦能散表”,代表性的处方就是补中益气汤。在《伤寒论》里,炙甘草汤可以看作是通过扶正来解表的代表性处方。第177条说:“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怎么来认识这里所说的伤寒?第一种情况,伤寒诱发了心动悸、脉结代,现在表象已经没有了,所以用炙甘草汤补心阴、心阳以复脉;第二种情况,伤寒诱发了心动悸、脉结代,但是表象还在,表里同病,里证重急,先治其里。但是在临床上,里证治好了,常常表证也消失了,这是因为炙甘草汤把营卫扶助起来了。“损其心者,调其营卫”,这是《难经•十四难》提出的治疗原则,也是炙甘草汤立法的主要原则。它是补法,通过补,使营卫得到充实,增强抗邪的力量。表里同病,如果里证是少阴病,我们可以用四逆汤。在临床上,常常可以看到阳气恢复了,表证也就消失了。中医治病的一个主要方面是帮助正气和邪气做斗争,当患者的正气损伤比较重的时候,就要以扶正为主,所以说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是必须发汗。

授课提纲

第一节 太阳病概述
一、太阳
二、太阳的生理
(一)太阳
(二)太阳的生理
1.膀胱和膀胱经络的生理
(1)膀胱经络的生理
(2)膀胱的生理
①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
②膀胱与卫气密切相应。
(3)膀胱和膀胱的经络对卫气的布散的调节作用
①卫气通过膀胱经的睛明穴出于体表。
②卫气主要通过膀胱经而分行于诸阳经。
③卫气通过风府穴的调整以适应各经的生理需要。
④卫气通过膀胱气化得到补充。
⑤卫气通过膀胱气化得到补充推动。
2.肺和小肠的生理
三、太阳病的病理
(一)太阳病的病因
(二)太阳病的发病
(三)太阳病的典型表现
1.典型表现
2.太阳病的典型表现
3.太阳病的典型表现反映出的病机
4.太阳病常伴有的临床表现
(四)太阳病的定义
(五)太阳病的性质
(六)太阳病的临床特点
(七)太阳病的预后
(八)太阳病的分类
四、太阳病的治疗原则
1.太阳病的治疗以祛邪为主
(1)汗是最佳治疗
(2)八法皆可解表
2.太阳病的治疗要酌情扶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