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呼吸治疗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六节 24小时咽部pH监测

咽喉反流(laryngopharyngeal reflux disease,LPRDD)其定义为胃内容物反流至上食管括约肌(upper esophageal sphincter,UES)以上的咽喉部。病理性咽喉反流可表现为慢性咽喉炎、哮喘及不明原因的胸痛。与耳鼻咽喉科相关的症状包括慢性声嘶、咽异物感、频繁清嗓、慢性咳嗽、吞咽困难及痰液增多等。咽喉反流与消化科常见的胃食管反流(gastroesophageal reflux,GER)存在着较多差异。
LPRD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呼吸科医师对此认识不足。其在儿童发病率高,但由于其临床表现具有非典型性,同时儿童检查困难,检测手段受限,目前有关儿童LPRD的文献报道较少。但越来越多的学者发现儿童吞咽困难、哮喘、睡眠呼吸暂停、鼻炎、鼻窦炎、中耳炎等常见病与喉咽反流密切相关。
(一)发病机制
1.直接损伤机制
正常喉部上皮分泌碳酸酐酶,能催化CO 2分解产生碳酸氢根,并主动泵入到细胞外间隙,从而中和反流到咽喉部的胃酸,是喉部抵御酸损伤的重要的天然防御机制。LPRD患者反流的酸性物质及胃蛋白酶直接刺激咽喉黏膜,引起碳酸酐酶、E-钙黏蛋白、鳞状上皮蛋白(SEP)、热休克蛋白(HSP)等的变化,出现喉黏膜损伤及不适等症状。咽喉反流患者的声带及喉室黏膜中碳酸酐酶Ⅲ显著降低,但后联合部位的碳酸酐酶Ⅲ则升高,且升高程度与患者症状的严重程度相关,其发病机制值得探讨。对于LPRD患者,少量的酸及较短的暴露时间即足以引起咽喉部炎性改变,因此需要临床高度重视相关疾病。
2.迷走神经反射机制
反流可刺激食管远端黏膜感受器,引起上食管括约肌(upper esophagus sphincter,UES)的松弛反射,反流物进入咽喉部引起损伤。且反流也可以刺激远端食管,引起迷走神经反射,从而引发慢性咳嗽和清嗓动作,对声带黏膜造成进一步的损伤。
(二)临床表现
临床上LPRD的症状较为多样,可以和进食有关。多发生在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反流之后,主要症状包括慢性咳嗽、声音嘶哑、咽异物感、咽痒、吞咽困难和(或)吞咽痛、频繁清嗓、咽黏液增多、支气管哮喘等,但这些症状均无特异性。LPRD的阳性体征有:喉后部炎症,声带突附近炎症、溃疡或肉芽肿,双杓状黏膜的炎性体征,假声带沟,声带水肿和(或)局部毛细血管扩张等。
(三)诊断
由于缺少标准的入选标准及相应的多中心大样本研究,且LPRD缺乏特异性症状和体征,国内外尚无统一诊断标准。儿童LPRD的诊断更需要详细的病史询问及全面的体格检查,据情况选择适当的辅助检查。
pH监测是最早应用于GERD的诊断方法,也曾有学者将其用于咽喉反流的研究。双探针24小时pH(或阻抗-pH)监测或咽部pH监测(DX-pH)一度被认为是诊断LPRD的“金标准”,但事实上虽然食管、咽部的双电极pH监测是诊断LPRD和GERD的酸性反流的有效工具,但是24小时pH监测存在假阴性问题,并且多少次反流属于病理性的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和客观证据。同时,pH监测在电极的数量、准确安放位置和干扰因素方面还没有形成有效的共识。单探头pH管通常被用来监测有无胃食管反流,而对于耳鼻咽喉科有关的咽喉反流来说,现常用的双探头pH监测在敏感性和特异性方面都优于单探头监测。检查时,需要患者把监测期间所有的活动记录下来,包括饮食的时间、饮食的种类、体位变化如躺下睡觉以及自我感觉到反酸症状出现的时间,收集完所有信息后第二天通过软件做数据分析。数据分析包括了直立位和仰卧位pH<4的次数及时间百分数,直立位和仰卧位各自的最长持续时间。所有的反流事件都被严格的复查以排除人为伪像。用餐时间在分析时被排除,以减少食物对监测的影响。所有的患者在监测期间被鼓励正常饮食以及活动,但尽量避免食用果汁和可乐等酸性物质。婴幼儿由于自身表述的问题,导致本项检查更难进行。
电极的安放方法主要有两种:①是运用食管测压设备来确定电极的准确位置,具体的操作是运用食管测压仪分别测定上、下食管括约肌的上缘位置和长度,记录前鼻孔至两括约肌上缘的距离。pH管根据其两个电极的距离不同有多种选择,如10、15、18和20cm等。两个电极的位置分别放在距食管括约肌(LES)上方5cm处(远端食管传感点,简称PH1),食管上段括约肌(UES)上缘附近(近端喉部传感点,简称PH2)。②另外一种安放电极的方法是依靠纤维喉镜引导直视下进行,这种方法出现稍晚,在纤维喉镜直视下把双探头导管插入PH2,使其正好被食管黏膜包围,PH1在其以下15或20cm处,这是一个固定的距离(此为成人数据,具体儿童数据应根据患儿实际情况而定),由pH管本身的型号决定。与前一种方法相比,直视下安放PH2更为准确,但却不能准确定位PH1及其与LES的位置关系,故不能提供有无胃食管反流的证据,而只能说明有无食管外的反流。对于PH2的精确位置,现在还没有统一的标准。有人把其放在距UES上方1cm和2cm处,或就在UES水平。
判断pH监测中所发现的食管外反流是否异常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对于存在声门上狭窄、喉水肿、喉部白斑或复发性喉部肉芽肿的患者,出现一次咽喉反流都会对患者产生较大的影响,需要坚持抗酸治疗;对于一个咽喉部常规检查完全正常的健康人来说,即使存在一次或几次咽喉反流,也不一定对疾病对人体产生太大的影响,除非其有过度用嗓、受过喉部外伤或经历过麻醉插管等情况后,因为这些患者有发生咽喉部疾病的易感性,咽喉部黏膜长期受到胃酸的侵蚀,再加上一定的诱发因素(如麻醉插管),就会很快出现咽喉部症状。
判断咽喉反流的标准:①pH下降至<4.0;②咽喉部pH的下降与远端传感器pH测定的情况同时发生,或在其发生以后立即出现,咽喉部pH的最低值应大于远端食管处的最低值;③pH的下降不是在进食或吞咽时发生;④近端感受器的pH下降是快速的,而不是逐渐的(有研究机构建议pH从开始下降至达到最低点总时间不超过30秒)。只有同时符合以上四项,才能被称为一次咽喉反流。pH监测异常定义为喉咽部总的反流次数等于或超过3次,或近端食管pH<4的总时间等于或超过1%。
(四)治疗
儿童LPRD的治疗目的为缓解症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不论病情轻重,改变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是减少复发、保证疗效的前提。对于症状较轻、无器质性病变的患儿可采用生活方式调整疗法,多数患儿有效。
(秦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