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常见急症诊疗手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十五节 眩晕

【概述】

眩晕(vertigo)的定义和分类在国际上有两种方案。一种是1972年美国学者将头晕分为眩晕、晕厥前、失衡和头重脚轻;另一种是关于前庭疾病的国际组织2009年巴拉尼协会将前庭症状分为眩晕、头晕、姿势性症状和前庭-视觉症状,后者的分类较前者对眩晕的界定更加细化。
目前眩晕定义为对客观上不存在的自身或外界运动的一种幻觉,这种幻觉可表现为倾斜、摇摆、转动、螺旋或旋转。是一种最常见的症状,一般为器质性疾病引发,而常见病因大致可分为周围性眩晕和中枢性眩晕。
中枢性眩晕可由颅内血管性病变如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延髓外侧综合征、脑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脑病和小脑出血等;颅内占位性病变如听神经、小脑、第四脑室及其他部位肿瘤等;颅内感染性病变如小脑脓肿、颅后窝蛛网膜炎等;颅内脱髓鞘疾病及变性疾病如多发性硬化、延髓空洞症及癫痫等引起。周围性眩晕常见病因有梅尼埃病、迷路炎和内耳药物中毒等。

【临床表现】

眩晕的临床表现因病因不同而各异,大致分为周围性眩晕和中枢性眩晕:周围性眩晕症状较重,常表现为突然发生,持续数秒,头位改变后症状加重,多伴恶心、呕吐、出汗和听力下降甚至失聪,可出现水平方向上的眼震,直视后眼震消失。中枢性眩晕症状较轻,表现为逐渐发生,持续时间长,与头位改变不相关或相关性不大,可出现水平,垂直或旋转等水平上的眼震,眼震常常无法消除。

【急症评估】

通过病史、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可快速区分眩晕是周围性或中枢性,同时判断是否有危及生命的急诊情况,为相应急诊诊疗措施做好准备。
一、病情评估
(一)病史询问
1.眩晕发作前可能诱因如头晕、胸闷、心悸、饥饿、腹泻、情绪不稳、疲劳熬夜和烟酒史。
2.眩晕发作情况发生时间,是晨起或夜间;发作持续时间、频率;发作时体位,尤其是与头位变化的关系,旋转性或非旋转性;神志改变与否。
3.眩晕伴随症状询问病人是否有头痛、口齿不清、感觉运动异常、步态不稳;是否存在耳聋、耳鸣;是否有黑矇、视物模糊及眼震;是否有颈肩疼痛、肢体麻木乏力、活动受限;是否有面色苍白、出汗、心慌、气促、胸痛、恶心、呕吐、腹痛等。
4.既往史病人既往是否有心脑血管疾病史、糖尿病、肝肾疾病史;外伤、手术史;晕车、晕船等。
(二)体格检查
眩晕涉及多学科多系统疾病,伴发症状多样,除常规体格检查外需注意神经系统检查。
1.常规体格检查注意头颈部、耳部及乳突病变。无头部外伤者注意头位变化及颈部活动是否可致眩晕加重;乳突、眼眶、颞枕部及颈部是否有血管杂音;颈部触诊是否有触痛,颈部血管是否迂曲硬化;头部外伤者则需注意头部创伤位置、范围、严重程度,是否有耳道出血、耳后瘀斑及脑脊液漏。
2.神经系统检查根据颅神经解剖定位进行相应的神经系统查体,重点集中于眼球震颤、眼球运动和听力测试,以初步判断有无颅神经、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和传导等损伤,必要时也可对重症患者行眼底检查。眼球震颤、眼偏斜反应、甩头实验、闭目难立征等对鉴别中枢性或周围性眩晕有价值。前庭功能测试、位置试验对位置性眩晕有鉴别意义。
(三)辅助检查
1.常规检查血常规、C反应蛋白、血生化、凝血功能、心电图。
2.影像学检查头颅CT,尤其是特定部位CT,如颞骨岩部螺旋CT;头颅MRI和TCD检查等。
3.耳、前庭功能检查电测听、耳声发射、声导抗、眼震电图、平衡试验及脑电图等。
4.脑脊液及中耳液外观、压力、细胞学、生化、培养等相关检查。
二、危险程度评估
因眩晕涉及多学科多系统疾病,危险程度应依据原发疾病的严重程度加以综合评估;周围性眩晕一般可以通过常用药物控制症状。

【急症处置】

一、处置原则
(一)发作期治疗
1.一般治疗严密观察患者神志、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吸氧,保持安静环境,避光避声,予舒适体位,平衡饮食,适当控制水盐摄入,尤其应避免内耳迷路及前庭核水肿,进而加重症状。
2.对症治疗以改善症状为目的,可予改善循环、镇静等处理,如应用氟桂利嗪、倍他司汀、地西泮及异丙嗪等。呕吐严重者适当补液。
(二)缓解期治疗
1.病因治疗查找病因积极治疗。
2.防止复发稳定情绪,忌烟酒,忌高盐高脂饮食,养成良好生活、工作习惯,劳逸结合。
3.避免相关诱因如避免剧烈头位变化,防止血压时高时低。
二、转诊
基层全科医生可首先完成常规检查,听力测试、头颈部血管超声、摄片检查等初步区分中枢性或周围性眩晕。与病人充分沟通,注重人文关怀,参照以下3点可以转诊。
1.心脏及神经源性 经问诊及体格检查怀疑眩晕为心脏疾病或神经系统疾病所致,并有脑缺血表现及无法解释的一侧听力障碍。
2.原因不明 应用现有手段反复检查仍不能明确病因的眩晕。
3.经相关治疗后眩晕症状无好转。
三、社区常用药物
抗眩晕药物多为改善循环、镇静、抗胆碱能、利尿等药物,辅之以其他药物(表1-8)。

【预防】

坚持平衡饮食,积极锻炼,劳逸结合的生活方式;保持和谐稳定的家庭社会环境及个人平和的处事心态。
(陈大庆 王志翊 编写,沈德蕾 审校)
表1-8 眩晕常用药物
续表
注:qd为每日一次;bid为每日两次;tid为每日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