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病治疗名方验方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九节 气血两虚证

一、辨证要点

关节肌肉酸痛无力,活动后加剧,或肢体麻木,筋惕肉 BZ_26_333_533_354_552,肌肉萎缩,关节变形;少气乏力,自汗,心悸,头晕目眩,面黄少华。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素体虚弱,劳倦思虑过度,或风湿病日久不愈,脏腑功能衰退,风寒湿之邪乘虚而入,痹阻经络、关节而发痹证,气血衰少,正虚邪恋,四肢百骸失养,而致关节肌肉酸痛无力,或肢体麻木、筋惕肉 BZ_26_333_533_354_552、肌肉萎缩等;气虚则少气乏力,心悸自汗;血虚可见头晕目眩、面黄少华;舌淡苔薄白,脉细弱为气血两虚之象。

二、类证鉴别

本证要与气阴两虚、气虚血瘀、证候相鉴别。上证均属于风湿病日久不愈,正气受损,脏腑功能衰退,故临床皆有正虚表现,其不同点在于:本证为痹病日久,气血亏虚,故临床主 BZ_26_333_533_354_552要表现为肌肉关节酸痛无力、少气乏力、心悸头晕等气血不足之象;气阴两虚者,可见骨节疼痛、僵硬变形、形体瘦弱、低热等气虚兼阴虚发热之症;气虚血瘀则是因气虚不能鼓动血脉,血行瘀滞,故除有气虚表现外,还可见到血瘀的表现:如肌肉关节刺痛,或局部有硬结、瘀斑。
本证多见于风湿病中晚期,如尪痹、皮痹、脉痹、脾痹等病久不愈者。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硬皮病、周围血管病等晚期均可见此证候。

三、治疗原则

益气养血,活络祛邪。

四、经方、名方

1.独活寄生汤
方药:独活3两,桑寄生、杜仲、牛膝、细辛、秦艽、茯苓、桂心、防风、川芎、党参、甘草、当归、地黄、白芍各2两。
用法:上15味, 咀,以水1斗,煮取3升,分3服,温身勿冷。
功能:益气补血,祛风湿止痹痛。
主治:气血不足,筋脉失养,腰背疼痛及关节酸痛无力。
本方原载:《千金方》
2.三痹汤
方药:由独活寄生汤去桑寄生,加黄芪、川断各5分,大枣2枚而成。
功能:作用与独活寄生汤相似,但加黄芪、大枣,更加强了益气补血之力,以达到扶正祛邪之目的。
本方原载:《校注妇人良方》
3.三痹汤
方药:人参、黄芪(酒炒)、白术、当归、川芎、白芍、茯苓各1钱,甘草(炙)、桂心、防己、防风、乌头(炮)各5分,细辛3分(原方未注用量),生姜3片,红枣2枚。
用法:水煎,不拘时服。
功能:益气血,祛风湿。
主治:风寒湿气合病,气血凝滞,手足拘挛。
本方原载:《张氏医通》
4.黄芪桂枝五物汤
方药:黄芪、桂枝、芍药3两,生姜6两,大枣12枚。
用法:上药,以水6升,煮取2升,温服7合,日3服。
功能:益气补血,祛寒温经通络。
主治:气血不足,筋脉肌肉关节失荣之虚痹。《时方妙用》称此方为治虚痹之总方。
本方原载:《金匮要略》

五、酒剂

1.史国公药酒
方药:羌活、独活、防风、木瓜、蚕沙、红曲、续断、牛膝、桑寄生、白术、当归、川芎、红花、玉竹、甘草、鹿角胶、鳖甲胶、白酒。
功能:祛风除湿,养血止痛。
主治:风寒湿痹日久,手足麻木,骨节疼痛,屈伸不利。舌苔白腻,脉弦滑或细滑。
制剂规格:酒剂。瓶装。每瓶装250毫升、500毫升。
服法与用量:每次20~30毫升,每日2~3次。
注意事项:方中的川乌含有乌头碱,若出现中毒表现,应立即停药;孕妇忌服。
本方原载:《湖南省药品标准》( 1982年)
2.参茸壮骨酒
方药:别直参、钻地风、杜仲、制川乌、没药、首乌、续断、松节、玉竹、川牛膝、鹿茸等。
功能:益气养血,祛风通络。
主治:风寒湿痹日久,肝肾气血不足而致四肢关节肿痛,麻木不仁,屈伸不利,伴腰膝酸软,失眠健忘等证。
制剂规格:酒剂。每瓶450毫升或每瓶250毫升。
用法用量:每次20~30毫升,每日2~3次。
注意事项:服此药忌食含半夏、瓜蒌、贝母、白蔹、白及等药物,关节红肿热痛者忌用。
本方原载:《浙江省药品标准》( 1978年)
3.三蛇酒
方药:乌梢蛇、银环蛇、眼镜蛇各等份,白酒适量。
功能:祛风除湿,温经散寒,补气血,益肝肾。
主治:风寒湿痹,兼有气血不足、肝肾亏虚者。症见肌肉筋骨关节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阴雨变天加重,畏寒喜暖,腰膝酸软,乏力气短。舌淡苔白,脉细弦滑。
制剂规格:酒剂。以白酒浸泡10~15日即可饮用。
用法用量:口服。成人每次20~40毫升,每日2次。
注意事项:方中的川乌、草乌含有乌头碱,若出现中毒表现,应立即停药;孕妇忌服。
本方原载:《湖南省药品标准》( 1982年)

六、中成药

1.上海人参三宝口服液
方药:生晒参、蜜源花粉、蜂皇浆、蜂蜜。
功能:补气生津,安神益智,消除疲劳。
主治:体质虚弱,神经衰弱,贫血,中风后遗症,消化不良,风湿性关节炎,喘息性支气管炎等慢性疾病的辅助治疗。
制剂规格:口服液,每支10毫升内含生晒参300毫克,蜂皇浆200毫克,蜜源花粉1000毫克。
用法用量:口服,每日1~2支,晨晚空腹或临睡前服用。
本方原载:《上海中成药临床实用手册》(研制方)
2.鸡血藤膏
方药:鸡血藤膏、鲜续断、鲜川牛膝、黑豆、红花。
功能:养血活血,通络止痛。
主治:痹证日久,血虚夹瘀而致的腰酸腿痛,关节酸楚而痛,筋骨不得屈伸,动则痛剧,面色 白,心悸心慌,睡眠不宁。舌质淡或淡黯,苔薄白,脉细弱。
制剂规格:膏剂。每瓶125克或500克。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9~15克,每日2次,用水酒各半炖化服。
注意事项:脾虚便溏者忌服。
本方原载:《江苏省药品标准》( 1982年)
3.痹祺胶囊
方药:党参、白术、丹参、川芎、三七、马钱子等。
功能:益气养血,活血通络,祛风止痛。
主治:腰肌劳损。症见有肌肉关节酸痛无力,关节肿大变形或肌萎缩,气短,困倦。舌苔少,脉沉细无力。
制剂规格:胶囊剂,每粒重0. 3克。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4粒,每日2~3次。
注意事项:本品含剧毒药,不可多服久服,应遵医嘱。服用本品若出现恶心、头晕、口干症状应停止用药,症状轻者可即服冷茶水或用甘草、绿豆各60克,煮汤服;高血压患者及孕妇忌服。
本方来源:研制方
4.人参再造丸
方药:白花蛇、藿香、母丁香、细辛、元参、香附、地龙、熟地、檀香、三七、乳香、青皮、肉豆蔻、防风、首乌、川芎、片姜黄、黄芪、甘草、桑寄生、茯苓、赤芍、黄连、大黄、葛根、麻黄、全蝎、附子、荜茇、龟板、沉香、生姜、僵蚕、琥珀、白术、天麻、肉桂、当归、白芷、草蔻、没药、威灵仙、乌药、羌活、红参、神曲、橘红、血竭、天竺黄、朱砂、牛黄、冰片、麝香等。
功能:温阳补气,滋阴养血,疏痹祛邪,舒筋活络。
主治:痹证偏于气血亏虚,经络痹阻。症见关节疼痛,腰膝酸楚,四肢麻木者。
制剂规格:蜜丸。每丸重7. 5克。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1丸,每日2次,黄酒为引,或温开水送下。
注意事项:发热者慎用。
本方原载:《清内庭法制·丸散膏丹各药配本》、《全国中成药处方集》

七、单方、验方

1.青风藤50克,秦艽15克,寻骨风15克,何首乌30克。水煎服。
2.鲜闹羊花侧根500~600克,牛膝60~90克,甘草60~90克,鸡蛋10个。先将蛋煮熟去壳,放入药中文火熬6天6夜,待蛋白变黑蛋黄微黑即可。每日早饭后蒸服1个,10天为一个疗程,疗程间隔7天。轻者3~4个疗程,重者9个疗程。
3.生地100克,切碎,加水600~800毫升,煮1小时,分2次服。治疗历节病偏于虚热证。

八、外治方

1.食盐500克,小茴香120克。炒热,布包熨患处。
2.棉花籽或蚕沙500克。炒热,加入适量白酒,装入布袋,趁热熨患处。

九、食疗方

1.杭芍桃仁粥
杭白芍20克,桃仁15克,粳米60克。将杭白芍水煎取液,约500毫升;将桃仁洗净去皮尖,捣烂如泥,加水研汁,去渣;用上二味汁液,同粳米煮为稀粥即成。适用于痹病之血虚血瘀证。(本方原载《痹病论治学》)
2.猪皮胶冻
猪皮1000克去毛、洗净、切成小块,放在大铝锅中,加水适量,以小火煨炖至肉烂透、汁液稠粘时,加黄酒250毫升、红糖250克,调匀即可停火,倒入碗盆内,冷藏备用。适用于痹证晚期之贫血及各种出血。(本方原载《药膳食谱集锦》)
3.八宝鸡汤
肥母鸡肉500克,猪肉1500克,杂骨1500克,党参10克,茯苓10克,炒白术10克,炙甘草6克,熟地15克,白芍10克,当归15克,葱100克,生姜50克。将鸡肉、猪肉分别去净毛渣,冲洗干净,杂骨洗净打碎;将药物装纱布袋装好扎口,用清水浸洗一下,生姜洗净拍破,葱洗净缠成小把;将猪肉、鸡肉、杂骨和药袋放入锅中,加水适量,武火烧开,打去浮沫,加姜葱,改文火炖至鸡肉熟烂。捞出药袋和姜葱不用,取出猪肉和鸡肉稍凉,猪肉切条,鸡肉砍成块,按量装入碗中,掺入药汤加盐少许即成。适用于气血两虚证。(惠安堂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