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名老中医经验方汇粹(下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221.颈椎Ⅰ号方(朱宗元经验方)

来源:
自拟方,由《伤寒论》“桂枝加葛根汤”合《青囊方》之“斑龙丸”结合临床经验化裁而来。
组成:
葛根7g,鹿角片5g,桂枝5g,赤芍5g,白芍5g,桃仁5g,红花5g,川芎5g,地龙4g,水蛭4g,土鳖虫4g,白蒺藜5g,白菊花5g,白芷4g,甘草2g。
功用:
温通督脉,活血通络。
方解:
本方中葛根辛凉解肌而尤擅舒解项背强痛;督脉起于胞中,隶属于肾,循行脊柱部位,督脉空虚则脊柱受病,故引用斑龙丸中之君药鹿角通督脉,补命门,大补精髓,最能补精生血而益元阳,二药合用,标本兼治,共为君药。桂枝辛温祛风,又擅温经通脉。与君药葛根合用,调和营卫、舒筋缓急治疗颈项脊背强痛效果显著;赤芍、白芍,一散一收。白芍苦酸微寒,入肝经,可柔肝止痛、养血敛阴,以补为功;赤芍功能凉血散瘀清热,以泻为用,活血化瘀,同时兼有养血和血的作用。二药合用,寓意一散一补,既散瘀止痛,又补血养筋;桃仁、红花活血化瘀,兼能止痛;与川芎、白芷一同引药上行,直达病所;地龙、水蛭、土鳖虫三味虫类药,功擅破血逐瘀,搜风通络,可改善颈椎病筋骨受损、脉络瘀阻的病理变化,同时与桃仁、红花合用,加强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的功能;故上九味共为臣药。白蒺藜、白菊花二药同归足厥阴肝经,平肝潜阳、清热疏肝;白芷善入足阳明胃经,以散寒止痛见长,三药合用可缓解颈椎病引起的头痛、头晕、耳鸣等症,为佐药。甘草既可调和诸药,与白芍相伍酸甘化阴,又可缓急止痛,为使药。
纵览全方可见:重用活血通络之品,以达瘀去络通、通则不痛之效,以治其标;结合补肾固督之品以治其本。善用虫类之品,搜风通络,破血逐瘀。
主治:
经脉瘀阻引起之颈椎病督脉空虚、瘀血内阻证。症见颈项强痛、肩痹酸痛、前臂、手指甚至下肢麻木、头疼头晕、耳聋耳鸣,心慌胸闷,喜太息,舌质红或紫黯,苔白腻或黄,脉沉涩。
临床应用及加减化裁:
本方主要为颈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交感神经型颈椎病属督脉空虚、瘀血内阻证而设。
加减化裁:手足发凉,自觉面部肿胀,同时伴有全身疼痛者加细辛3g,通草3g,吴茱萸4g,荜茇4g;上肢疼痛、麻木严重者加桑枝5g;下肢疼痛、麻木严重者加独活5g,川牛膝5g;若具有本方之主症,同时兼见眩晕、呕吐或已经确诊为椎动脉型颈椎病者,临床应用时应将本方去白蒺藜、白菊花加天麻3g,钩藤5g,僵蚕4g(此方又名颈椎Ⅱ号,亦为朱宗元之临床经验方);若颈椎Ⅰ号方症状严重且疼痛尤甚者,同时伴有足跟痛、腿软者或已经确诊为脊髓型颈椎病者,处方时应在本方基础上加威灵仙5g,海风藤5g,徐长卿7g,补骨脂5g,骨碎补5g(此方又名颈椎Ⅲ号,亦为朱宗元之临床经验方)。
另外,临证时若心阳不足或形寒肢冷者,桂枝加量,并加炮附子、干姜;脾虚不运,湿浊停留,纳呆、便溏、肢肿者,加茯苓、白术、陈皮、半夏等;失眠重者,加炒枣仁、石菖蒲、远志;兼有郁热,心烦、口苦者,加川连、栀子、丹皮;兼有肝火肝风,头晕、血压高者,加天麻、钩藤、僵蚕、夏枯草、龙胆草等。
验案举要:
案一:颈椎病伴脑动脉硬化为肝肾亏虚、瘀血阻络、肝火上炎证,治以舒筋通络、活血止痛、平肝潜阳。
庞某,女,54岁,2000年7月7日初诊。以“头闷痛2个月余,加重1周”前来就诊。患者诉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闷、后枕部疼痛,伴头晕耳鸣、咽部不适,手麻,肩酸困、腿软。在外院神经科经检查,诊为:动脉硬化、颈椎病。未住院治疗,近1周因劳累后病情加重。刻下症:头晕、后枕部疼痛、耳鸣、手麻、腿软、肩酸困,咽部不适,纳可,二便调,睡眠一般。生化检查见血脂偏高(具体数值未记录)。舌质黯,舌苔黄,脉象沉。诊断为肝肾亏虚、瘀血阻络、肝火上炎之证,治以补益肝肾、舒筋通络、清热祛风,以颈椎Ⅰ号加减:葛根9g,桂枝5g,赤芍5g,白芍5g,鹿角片5g,桃仁5g,红花5g,川芎5g,地龙4g,白芷4g,白蒺藜5g,决明子5g,甘草2g,水蛭4g。14剂,水煎服,每日1剂。同时加服咽炎Ⅰ号丸剂2克/次,2次/天。(咽炎Ⅰ号亦为朱老之经验方剂,具有滋阴清热,清利咽喉之功效,其基本组成为生地4g,玄参4g,麦冬4g,桔梗3g,山豆根7g,马勃7g,诃子4g,僵蚕4g,蝉蜕3g,木蝴蝶4g,石韦5g,车前子4g,甘草2g。临床有咽干、咽痒、咽部引起的刺激性咳嗽、痰少难咳或咳后咽部仍有不适症状者均可酌情加减使用)。
二诊(2000年7月28日):服上药7剂后咽部症状就已消失,全部服完后诉诸症悉减,精神佳。偶有头晕、手麻、腿软等症状,劳累后头加重。故本次处方应停用咽炎Ⅰ号,同时在上方的基础上加入土鳖虫4g。7剂,水煎服,每日1剂。
三诊(2000年8月18日):服药3剂后因公出差十余日,回来又续将余药服完,现有时头沉,枕部不舒,手麻、腿麻等症状明显减轻。舌质黯苔白,脉仍沉。处方:上方去土鳖虫,加蜈蚣2g,珍珠母7g,黄芪10g,升麻3g,黄柏5g,继服7剂。
四诊(2000年8月27日):服完上药已2天,除每日晨起偶有头部僵直不适症状之外,现诸症消失,患者面色红润,舌淡苔白,脉仍较沉。故还需要进一步调治,以温通经脉,温助脾肾,活血通络以巩固治疗。处方:颈椎Ⅰ号原方2剂,研散后炼蜜为丸,6克/次,1日2次,口服。
案二:颈椎病为肝肾亏虚、瘀血阻络证。
赵某,男,42岁,2005年10月8日初诊。以“颈肩痛,头闷、眩晕、耳鸣2个月余”前来就诊。患者诉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性头晕,颈肩痛,手臂麻木,劳累、受凉后加重。近半个月因劳累后病情加重,伴耳鸣、左侧听力下降。刻下症:颈、肩、疼痛,手臂麻木不适,头晕耳鸣,全身乏力,纳可,二便调,睡眠差,舌质黯,苔白,脉象沉弱。生化检查未见异常,颈椎X线示:C4、C5椎间盘骨质增生。诊断为肝肾亏虚,脉络瘀阻之证。治以舒筋通络、活血化瘀、补肾平肝、清热理气。以颈椎Ⅰ号加减:葛根9g,桂枝5g,赤芍5g,白芍5g,鹿角片5g,桃仁5g,红花5g,川芎5g,地龙4g,白芷4g,天麻3g,钩藤5g,白僵蚕4g,龙胆草3g,柴胡5g,黄连3g,甘草2g,水蛭4g,土鳖虫4g,蜈蚣2g,全蝎2g。7剂,水煎服,每日1剂。
二诊(2005年10月25日):药后已有十余日,现述颈肩痛、手臂麻木、头晕有所减轻,但仍耳鸣,全身乏力,二便调,睡眠差。此为肝肾渐充,脉络渐通之象。处方:初诊方去天麻、钩藤、僵蚕、龙胆草、柴胡、黄连,加白蒺藜5g,决明子5g,络石藤5g;同时将葛根用量由9g减为7g。7剂,水煎服,每日1剂。
三诊(2005年11月11日):服上药1周之后,颈肩痛、头晕、耳鸣有所减轻,手臂麻木现已消失。可见病情缓解,但久病伤正,肝肾之虚,非一时骤补可解,而需缓图。治法仍以补益肝肾、通络止痛、活血化瘀为主。处方:二诊方减络石藤、磁石、炒枣仁、五味子、蜈蚣、全蝎,加威灵仙5g。14剂,水煎服。
案三:颈椎病肝肾不足、瘀血阻络证,治以补益肝肾、活血化瘀、蠲痹通络。
患某,男,56岁。颈项强痛,右肩臂酸重、疼痛、麻木,伴头晕,肢冷恶寒,经常失眠6年。血压、血脂、心电图检查均属正常,颈椎摄片报告生理曲度僵直,颈椎5~7后下缘骨质增生,颈5、颈6椎间隙狭窄,查右侧颈部肌肉紧张,颈椎5~7椎体棘突偏右侧压痛明显,在某医院诊为混合型(神经根型合椎动脉型)颈椎病,中医诊断为痹证。审舌黯苔白腻,脉沉弱。证属肝肾不足、瘀血阻络。治宜补益肝肾、活血化瘀、蠲痹通络。方用颈椎Ⅰ号方加减。处方:葛根、桂枝、鹿角片、熟地、当归各10g,生黄芪、威灵仙各30g,补骨脂、木瓜各12g,桃红各10g,川芎、地龙、白芷、白蒺藜各10g,细辛5g,通草、吴茱萸、荜茇各5g,络石藤、青风藤各15g,乳香、没药各12g,水蛭4g,全蝎4g,甘草6g。日1剂,水煎服,服药10剂,诸症明显减轻,继服30剂,诸症消失,颈项活动自如,以上方为丸,巩固疗效。追访3年未见症状复发。
注意事项:
(1)本方为治疗颈椎病常见分型之经验方,临床上凡符合本方之主治证候者均可加减使用,但若患者属椎动脉型颈椎病且临床表现如头疼头晕、呕吐较甚或同时兼有严重高血压、心脏病、肝肾功能损害等其他严重疾病者,应及时与西医对症治疗措施同时进行。
(2)据朱老多年临床观察,本病有很强的职业倾向性,且大多有一共同特点:患者在日常工作或生活中长时间将头颈部姿势固定在某一位置不变。临床最常见的职业有:学生、司机、会计、打字员(或常使用电脑者)、毛纺织工、仪表检测员、家电维修工等。另外,有日常不良生活爱好者也容易罹患颈椎疾病,如连续长时间看电视者、连续长时间玩麻将与扑克牌者、有多年爱好饮酒者等。故针对本病,在用药的同时务必叮嘱患者平日一定要加强颈部活动,避免长时间固定于同一姿势,在必要的情况下应询问出其职业及工龄,若病情较重者应嘱其暂请病假加以休息或更换工作岗位;对于有日常生活不良嗜好者应嘱其减少或戒断其不良嗜好同时亦应加强颈部活动锻炼。
(3)另据朱老多年临床观察,“高枕无忧”在本病看来恰巧相反,应为“高枕有忧”。凡罹患此病之患者大多还有另一相同嗜好:睡觉所用之枕头均较高或较低或所用床垫较厚,这样在长时间将颈部固定于一个完全不符合颈椎生理弯曲的姿势下休息势必会对颈椎造成一定的损伤。故对于有此类生活爱好的患者临床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还应嘱其将枕头高度限制在10~15cm,若为床垫较厚所引起者亦应嘱咐其更换较薄且软硬适中之床垫来符合自身颈椎之生理弯曲。
(4)日常可嘱患者在使用本方治疗的同时结合针灸、按摩、穴位贴敷、封闭等其他中西医治疗方法同时进行以缩短疗程,对于临床上已确诊为脊髓型或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患者中有少数在服用本方剂加减1~2周可出现所有或部分症状加重的现象,朱老称此为“疾病向愈期”,即指疾病已经向痊愈的方向发展,这是因为对于脊髓型颈椎病的患者,大多由于多年脊髓自身病变或被椎管、椎间盘、韧带等组织长时间压迫,其生物电信号传导已长时间受阻,现如今采用舒筋通络、活血化瘀等药物加以治疗一段时间之后,其自身病变或其压迫症状有所改善,传导功能复常,先前末梢神经之生物电冲动得以传导释放,所以症状可有一过性加重的趋势,故在此时定要嘱咐患者保持信心,坚持治疗,疾病自能痊愈。
(5)颈型和交感神经型颈椎病常易复发,故治疗之余定要嘱咐患者必须注意平时调养。做到避风寒、戒烟酒、畅情志、勿劳累、少辛辣、适运动预防复发。
参考资料:
贺涛,李永红,段丽.朱宗元教授治疗颈椎病经验撷菁[J].中医药学刊,2005,23(9):1576.

(整理者:高自立;审阅:冯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