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名老中医经验方汇粹(下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219.加味杜仲汤(周炳文经验方)

来源:
自拟方。由《校注妇人良方》“杜仲丸”加味而来。
组成:
杜仲15g,续断15g,土鳖虫6g,乳香5g,没药5g,当归10g,赤芍8g,台乌药9g,延胡索8g,肉桂5g。
功效:
壮筋骨,补肝肾,活血化瘀。
方解:
《景岳全书》云:“凡积而渐至者皆不足,暴痛甚者多有余;内伤禀弱者皆不足;外感邪实者多有余。”故本方治疗者以肾虚者多见。本方以杜仲、续断为君药,主在补肝肾、壮筋骨,以祛痹痛之源;以土鳖虫、乳香、没药、当归为臣,宣通脏腑、流通经络、活血止痛;芍药、延胡索、台乌药为佐药,行气止痛;肉桂为使药,温经通络。
主治:
坐骨神经痛及反复发作,痛如刀割,不能久坐,行走后痛减,脉弦紧或细涩,证属肾虚气滞血瘀者。
临床应用及加减化裁:
此方适用于肾气不足,血瘀气滞,腰际先痛,续转为臀、腿痹痛,气虚者加黄芪、地龙去延胡索,兼外感风湿者加羌活、独活。
验案举要:
案一:坐骨神经痛。
范某,男,28岁,1978年9月5日初诊。右臀及腿疼痛2年,痛剧发麻放射至足跟,不能坐,站立或行走痛稍缓解,卧久、行久加重,跛行,脉弦。诊断为右坐骨神经痛。服用加味杜仲汤,水煎服,每日1剂,12剂。
二诊(1978年9月18日):痛减十分之七,跛行缓解,脉细,予原方加黄芪15g,水煎服,每日1剂,8剂。
三诊(1978年9月30日):痛麻较轻微,改用“温阳活血汤”去威灵仙,加黄芪。处方:熟地黄30g,鹿角胶9g,麻黄3g,甘草5g,桂枝6g,当归9g,川芎6g,酒白芍9g,苍术8g,乳香5g,没药5g,牛膝9g,炮姜5g,白芥子5g,黄芪12g。水煎服,每日1剂,8剂,并配合按摩治疗,疼痛全消。
案二:腰椎间盘突出症。
刘某,女,30岁,2002年4月1日初诊。患者右侧腰腿痛2个月,加重1周,行走站立困难,天气变化和劳累后加重,伴右下肢麻木及局部有寒冷感,形寒肢冷,寐少,夜卧后转侧不利,二便正常,舌质淡,苔白腻,脉弦紧;有腰部扭伤史。查体:腰4、腰骶压痛明显,拾物试验阳性,右侧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右侧牵拉试验阳性。CT提示腰4、腰5椎间盘突出4mm。西医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诊断:痛痹。证候:风寒痹阻,血瘀气滞。选方:加味杜仲汤,7剂。煎法:黄酒200g,水200g,宜久煎,每日1剂,分2次服。
二诊(2002年4月8日):患者右侧腰腿疼痛减轻,麻木稍好转,行走站立灵活,形寒肢冷好转,舌淡苔薄白,脉弦,查体;直腿抬高试验弱阳性,腰4、腰5压痛减轻。守上方7剂。
三诊(2002年4月16日):患者右侧腰腿痛明显好转,右下肢麻木明显好转,行走正常,活动自如,直腿抬高试验阴性,压痛消失,CT检查示:水肿消失。舌淡苔薄,脉弦,继续守上方7剂。
注意事项:
本方行气活血止痛,故血证者及妇人行经、孕期禁用。

(整理者:古容芳,周洪彬,周绎彬;审阅:冯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