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名老中医经验方汇粹(下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91.钩芍平肝降压汤(张崇泉经验方)

来源:
自拟方。
组成:
钩藤(后下)25g,生白芍20g,干地龙6g,生地20g,葛根20g,川牛膝10g,泽泻10g,甘草5g。
功用:
滋阴平肝,通络潜阳。
方解:
高血压根据其临床表现归属于中医“眩晕”、“头痛”等病证范畴。其主要病机为阴虚阳亢。由于本病起病缓慢,病程较长,久病入络,病久多瘀,故张老认为中老年高血压的主要病机是阴虚阳亢、兼脉络瘀滞。本方中钩藤味甘性微寒为君药,功善清热平肝、息风潜阳。生白芍滋阴平肝柔肝,与钩藤合用以增强平肝潜阳之力;生地、葛根养阴舒筋,川牛膝引血下行,上四味共为臣药。干地龙清热息风,通络化瘀;泽泻利湿降浊,导热下行共为佐药。甘草为使以调和诸药。各药配伍,共奏滋阴平肝、通络化瘀、潜阳降压之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上述诸药可通过多方面影响循环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而达到降压效果。
主治:
中老年轻中度高血压之阴虚阳亢、兼脉络瘀滞证。症见头晕目眩,面部烘热,颈项强痛,小便黄,舌质黯红或紫黯,苔薄,脉细弦。
临床应用及加减化裁:
本方主要用于高血压引起的眩晕、头痛属阴虚阳亢、兼脉络瘀滞者。其主治病症以眩晕,或头痛,面部烘热,颈项强硬,舌质黯红苔薄淡黄,脉细弦为特征。临床亦用于脑动脉硬化、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所致阴虚阳亢之眩晕者。
加减化裁:眩晕较重,或头痛,面红目赤者,加夏枯草15g、天麻10g、杭菊10g(后下);胸闷胸痛者,加丹参20g、瓜蒌15g、郁金10g;心悸失眠者,加炒枣仁15g、夜交藤20g;肢体麻木者,加豨莶草15g、秦艽15g;腰膝酸痛者,加杜仲15g、桑寄生15g;血脂升高者,加制首乌15g、山楂15g;大便干结者,加草决明10g、大黄6g;气虚疲乏者,加黄芪30g。
验案举要:
案一:高血压病、冠心病属阴虚阳亢、心气不足、心脉瘀阻证,治以钩芍平肝降压汤合养心通络汤加减,以滋阴平肝、益气养心、活血通络。
危某,男,71岁,2003年11月15日初诊。患者头晕、胸痛、心悸6年,发作1周。就诊时头晕眼胀,面部烘热,劳累后胸闷、胸痛,心悸,上楼气喘,疲倦乏力,睡眠不好,大便干结,舌质黯红,舌苔中心黄腻,脉弦细。查血压:160/ 90mmHg,心电图:ST-T改变,频发室早。西医诊断:高血压病,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证属阴虚阳亢,心气不足,心血瘀阻。治宜滋阴平肝,益气养心,活血通络。以自拟钩芍平肝降压汤合养心通络汤加减。处方:天麻10g,夏枯草10g,钩藤(后下)25g,生黄芪30g,生白芍20g,丹参20g,红花6g,瓜蒌壳15g,郁金10g,炒枣仁20g,生地20g,生龙齿15g,草决明15g,甘草5g,夜交藤20g。每日1剂,分2次,水煎服。服药7剂后,头晕、面热减轻,胸闷胸痛好转,仍感心悸、气促、疲乏无力,上方去夏枯草、红花,加白参6g,麦冬12g,葛根20g,调理月余,血压130/80mmHg,心电图改善,诸症缓解。
案二:高血压病头晕头痛,伴胸闷心悸,属阴虚阳亢、心脉瘀滞证,治以钩芍平肝降压汤加减滋阴平肝、养心通络。
丁某,女,68岁,2009年4月20日初诊。患者头晕、头痛1个月,加重3天。伴胸闷、心悸,舌质淡紫,苔薄后根淡黄,脉细弦。查血压:150/ 80mmHg。既往有高血压病史4年,冠心病史3年。证属阴虚阳亢,心脉瘀滞。治以滋阴平肝,养心通络。方以自拟钩芍平肝降压汤加减:天麻10g,钩藤(后下)20g,白蒺藜20g,生白芍20g,丹参20g,炒枣仁20g,葛根20g,川牛膝10g,瓜蒌壳15g,制首乌20g,泽泻10g,甘草5g,干地龙6g,生牡蛎(先煎) 30g。每日1剂,分2次,水煎服,7剂。
二诊(2009年4月27日):服药5剂后头晕、头痛减轻,再服2剂后头晕、头痛基本缓解,胸闷、心悸减轻,舌质淡紫,苔薄淡黄,脉细稍弦。血压:140/ 80mmHg。前法有效,仍以原方,续服7剂。
三诊(2009年5月4日):本周未发头晕、头痛,偶有胸闷心悸,舌质淡紫,苔薄白,脉细。血压:130/70mmHg。继以原方加减,处方:天麻10g,钩藤20g(后下),生白芍20g,丹参20g,炒枣仁20g,瓜蒌壳15g,制首乌20g,葛根20g,杜仲15g,怀牛膝10g,泽泻10g,甘草5g。每日1剂,连服7剂,巩固疗效。
注意事项:
(1)本方适用于中老年轻、中度高血压患者,若属重度或顽固高血压患者,应配合西药降压,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并应坚持长期服药,以维持血压平稳正常。
(2)高血压属中老年最常见的心脑血管病,除药物治疗外,还应注意坚持适度的运动锻炼,调畅情志,养成良好的饮食生活习惯,按时作息,莫劳累,戒烟酒,饮食应少盐,少肥甘油腻和辛辣,以减少心脑血管病发病和加重的各种危险因素。
参考资料:
张崇泉教授经验方“钩芍平肝降压汤”已收载入《国家级名医秘验方》一书(隋殿军,王迪.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本院曾以张教授经验方钩芍平肝降压汤为基础制成颗粒剂(钩芍降压颗粒)治疗中老年Ⅱ期高血压30例,并与口服尼群地平28例做随机对照。观察1个月结果表明,本方有明显降压作用,降压总有效率83.3%,显效率63.3%,与对照组(总有效率92.8%,显效71.4%)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05)中药颗粒剂作用缓和,改善患者头痛、头晕等症状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无不良反应,且能改善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张崇泉,刘柏炎,张炜宁.钩芍降压颗粒治疗高血压病30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7,17(11):682-683)。

(整理者:张炜宁;审阅:朱建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