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大良造
等到嬴疾离去,老甘龙独自一人静坐良久,终于吩咐下人将上大夫杜挚请到自己的府邸,商议大事。
得知老甘龙与秦君驷进行权位交换之后,杜挚十分震惊,道:“老太师,这真的妥当吗?老太师为大良造,子岸为国尉,作为交换,嬴疾可担任大庶长,嬴华可担任卫尉。老太师,君上这是在分大良造之权,是在分老太师你的权柄啊!”
老甘龙瞟了杜挚一眼,淡淡的道:“你以为老夫看不出来吗?”
“既然老太师心里清楚,何必答应君上?卫尉之职还好,只是掌宫廷警卫,可是这大庶长之位,其职权可是辅佐国君处理军政大事,乃分大良造之权柄,这可是实权之位啊!”
看着杜挚很是不解的模样,老甘龙摇摇头道:“老夫如何能不知?不过,这大良造之位,着实是老夫,是咱们这些保守派的大臣所渴求的。自孝公即位后,老夫就被置为太师,有名无实,无甚权柄,老夫等了二十年多年哪!二十年,老夫的头发都白透了!”
“现在卫鞅、车英先后离开咸阳,远离庙堂,正是咱们推翻卫鞅之法,恢复穆公祖制的大好时机。这个大良造之位,说什么老夫都要攥在手里,说什么都不能让给景监、子岸那些竖子匹夫。”
闻言,杜挚深以为然的点头道:“老太师所言极是。只不过,君上欲立嬴疾为大庶长,立嬴华为卫尉,居心叵测啊。”
“君上究竟是君上,是为一国之君,有雄主之风,他能容忍自己无权无势吗?”
老甘龙把手中的拐杖一杵,幽幽地道:“君上派嬴疾过来跟老夫交涉,言及自己早有除掉卫鞅之心,早有废止卫鞅之法,恢复穆公祖制之心。君上的心意,老夫不得而知,只是老夫的心里,实在有些不安。”
“老太师有何不安?”
“君上这些天来的动作,的确有对新法派那帮人下手的征兆,只不过表面是表面,君上暗中会如何处理,作何感想,老夫都是一无所知啊。”
嬴疾在离开老甘龙的太师府后,又前往咸阳宫觐见秦君驷。
后者端坐在蒲团上,手中拿着一支狼毫毛笔,奏牍已经被摊开在桌案上,供其批阅。
“君上。”
“疾弟,坐吧。”
“谢君上。”
秦君驷放下手中的狼毫毛笔,舒展了一下懒腰,而后亦步亦趋的走到嬴疾的跟前,与之对席而坐。
“疾弟,情况如何?”
“君上,果真不出你所料,老甘龙已经答应跟咱们联手,明日的朝会上,君上一宣布由他接任大良造之位,甘龙就会提出,让嬴华担任卫尉,让臣弟担任大庶长。”
闻言,秦君驷微微颔首,直起身子,将双手往袖子里面一缩,合拢了一下,说道:“嗯。老甘龙会答应,寡人一点都不奇怪。甘龙为太师二十年,蛰伏二十年,隐忍二十年,为的就是有朝一日能扳倒卫鞅,重新执掌秦国的军政大权,恢复穆公祖制。呵呵,他是一朝得偿所愿啊。”
“君上,老甘龙既然是为了重掌权柄,为何还能容许臣弟为大庶长?这不是在分他的权吗?”
秦君驷看着嬴疾疑惑的神情,淡淡的道:“疾弟,老甘龙这是在小觑你啊。你年纪轻轻的,虽有才干,但无论是威望还是在朝中的势力,都远不及老甘龙,在他的心目中,你能挑起什么大风大浪?说到底,大庶长不过是一个辅佐寡人的近臣而已,老甘龙不会太过忌讳的。”
嬴疾点了点头,只是脸色有些难看。
“君上,你为何只是让臣弟密会老甘龙,而没有跟景监、子岸他们交涉?君上可是将国尉之位都让给他们的。”
听到这话,秦君驷摇摇头道:“景监、子岸他们与老甘龙不同。卫鞅、车英一走,新法派就是群龙无首,好似一盘散沙,不成气候。他们是绝不会准许老甘龙接任大良造之位,更不会让你担任大庶长,嬴华担任卫尉的。”
“不过大势所趋之下,他们的反对只是徒劳无功的。寡人让子岸接替国尉之职,又让王轼官复原职,出任咸阳令,主要还是为了牵制保守派,朝中绝不能任由老甘龙、杜挚等人一家独大!”
“臣弟明白。”
“疾弟,你上任之后,可与子岸、景监等人多多亲近,尽量维持一下新法派的势力,绝不能让老甘龙等人的势力进一步滋长了。”
“唯!”
在翌日的大朝会上,秦君驷就正襟危坐,高坐于陛台之上,环视一周,对一侧的黑伯道:“黑伯,宣诏。”
黑伯点了点头,随后拿出一道帛书诏令,念道:“君上诏令。商君归于封地修养,悬大良造印,朝中不可一日无首辅之臣。兹,老太师甘龙,公忠体国,老而弥坚,堪当大任,着任为大良造,开辟大良造府,执掌国政!”
“又,车英远离咸阳,悬国尉印,军中不可一日无治兵之将。兹,将军子岸,晓畅军事,劳苦功高,可堪大任,着暂代国尉之位!钦此!”
此言一出,顿时满座皆惊。
群臣纷纷交头接耳,窃窃私语。有的大臣早已猜到,有的大臣则是完全不知情。
咸阳令王轼勃然变色,禁不住起身道:“君上,臣以为如此任命,甚是不妥!”
“有何不妥?”秦君驷淡淡的问道。
“商君归于封地修养,车英远赴义渠,但不过是权宜之计,何须替换他们的官位?”
“咸阳令此言差矣!”
根本不需要秦君驷辩驳,早就憋着一股气的上大夫杜挚就跳出来,呵斥一声,道:“商君回归封地养病,岂是一时之功?车英远赴义渠为国挑选良马,没有一年半载亦是回不来的。无论是大良造之职,还是国尉之位,都至关重要,岂能空缺太久?咸阳令是想让咱们大秦的军政之事陷入混乱吗?”
“这……”
王轼迟疑了一下,又道:“君上,大良造、国尉之职,不可虚位以待,但是何以由老太师接任?”
杜挚想要反唇相讥,不料,秦君驷却发话了。
“太师老成谋国,曾辅佐献公、孝公两代先君,主持过献公之新政,厉行改革,于社稷功不可没,更是丰富之经验,老而弥坚!作为大良造辅弼寡人,有何不可?”
秦君驷冷冷的瞥了王轼一眼,高声道:“连太师都不能担任大良造,举目于朝堂诸公,二三子当中,谁更有资格担任?是你王轼?景监?还是杜挚?啊!回答寡人!”
“这……君上息怒。”王轼不得不低下自己的头颅,无言以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