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界语文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论“四界语文”的课堂教学形态a


【摘 要】为了实现语文教学应考的功利性与教育的艺术性的对接,提出“四界语文”。本文从课堂教学目标、课堂教学资源、课堂教学结构和课堂教学关系四个方面论述了在“四界语文”指导下,以课文语文为核心,引入生活化的语文素材,融入文学语文的指导,引领学生迈向文化语文,使“四界”在语文课堂中融会贯通,散发语文教学的“精彩”与“活力”。

【关键词】“四界语文”;教学目标;教学资源;教学结构;教学关系


“四界语文”指导下的语文课堂,以课文语文为核心,引入生活化的语文素材,融入文学语文的指导,引领学生迈向文化语文,使生活语文、课文语文、文学语文、文化语文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机整合,互相策应,使语文教学既实且活,在应对考试的功利性与享受语文的艺术性之间实现对接。

在具体语文教学实践中,四界语文教学的课堂会呈现出怎样的形态呢?我们可以从课堂教学目标、课堂教学资源、课堂教学结构和课堂教学关系四个方面予以分析和描述。


一、综合性:课堂教学目标的建立与展开

课堂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是教育目的、教学目标和课程目标的具体化,也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所要达到的要求和标准。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过于强调知识技能目标,把课文当作知识的例子或能力训练的材料,导致教学目标失之于单薄片面。我们所提倡的“四界语文”,即融生活的语文、课文的语文、文学的语文、文化的语文四个层面于一炉的语文课堂教学。课文提供基本能力模型,也提供教学探究的起点;生活提供新鲜活泼的印证,文学提升教学的品味与质地,文化助力课堂的深度与厚度。“四界语文”不是简单地组合四个方面的素材,而是以课文语文为核心,引入生活化的语文素材,融入文学语文的指导,引领学生迈向文化语文,使四者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机整合,互相策应,这样的课堂教学“既实且活,在应对考试的功利性与享受语文的艺术性之间实现对接”[1]



因此,“四界语文”课堂教学必须帮助教师建立全面的语文课堂教学目标。具体而言,有下面三项任务围绕教学目标而展开:

1. 目标发掘

四界语文是以课文文本理解和把握作为基础的,文本本身是教学活动展开的“源头”。如何“开源”决定了教学过程的“水流”状态。因此,要针对文本本身做好教学目标的研究工作。课文本身具备的“例子”价值相对而言会比较突出,教材在编辑过程中就对课文存在一定的定位,教师在实施教学时,要根据课文文本特征,结合教材体系背景对课文的能力目标做好研判。除此以外,文本在帮助学生观照生活、修养文学、提升文化方面有哪些可取之处,教师在备课研读文章的过程中要细读、审辨,发现课文滋养和提升学生的价值与可能。

以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下册《语文》教科书第二单元中的《竹影》一课为例,我们可以发现的教学目标至少有如下诸项:

● 掌握简单记叙文的阅读与写作方法

● 理解反串的写作手法

● 揣摩文章关键语句

● 了解生活中的儿童游戏

● 了解中国和西方绘画艺术的差异

● 了解中国绘画艺术的特征

● 了解吴昌硕、管夫人、赵子昂等中国画家的艺术成就

● 理解中国画中画竹的方法与技巧

● 了解竹在中国文化中的特征与意义

● 了解丰子恺的绘画艺术、文学艺术的成就与风格

……

2. 目标关联

从对《竹影》一课教学目标发掘的过程中可以感知:课文文本就像一个教学信息源,它所发出的信号会非常丰富,沿着四界语文的观点去思考,也就意味着教学目标会特别丰富。在有限的教学实施过程中,想要将所有的目标一一实现,这是绝不可能的,必须在其中做一个有效的选择。

四界语文的核心应该是课文语文(又称“例子语文”或“模型语文”),因此,选择其他教学目标必须以实现课文文本的例子作用作为前提和基础。也就是说,所有通过研读而发现的可能的教学价值目标是否能进入真正的教学实施,要看学生在学习文本能力模型的过程中是否有足够的学习时间,是否能自然地与关键性目标关联在一起。能够关联在一起的目标,才能从“可能的教学目标”成为本课教学时的“真实的教学目标”[2]。以上述从《竹影》一课中发掘的目标内容来看,要在单位教学时间内完成学习是不可能的;即使给予足够的教学时间,这些教学目标也无法以某种逻辑联系全部贯穿起来形成自然流畅的教学流程。只有根据文本的特征、学生的学情来选择其中不同层面的教学目标,将它们置于一个合理的教学流程设计之中,这些基于教学流程的可供实践落实的教学目标就会因为具体的教学情境而关联在一起。需要强调的是,每一篇课文并不是只有一种教学设计的思路,不同的教学思路必然会关联到不同的教学目标。这些不同的关联方式一定会在教学目标中有重叠之处,特别是对课文例子作用的学习必须是所有教学设计的共同选择。

3. 目标整合

在学习一篇课文的过程中,必须剖析和掌握其核心例子作用;为了增进理解,促进学习,或者为了开阔视野,加深认识,会涉猎生活、文学、文化层面的素材,以实现更丰富的学习目标。由于教学目标多元化,容易导致教学实施顾此失彼,本末倒置,轻重失度,只有加强多元教学目标之间的整合,才能实现教学丰满而自然,活泼而扎实。在生活、课文(模型)、文学、文化四个层面的目标中,要根据课文文本自身的特质来确定哪一个方面作为主导性的或者终极性的目标,而不能一成不变,死守定规。上述的《竹影》一文,编写在以“艺术”为主题的单元之中,课文所涉及的绘画艺术原理也需要细细理解,因此“了解中国绘画艺术区别于西方绘画艺术的特质”应该作为目标整合的核心,以它作为教学展开的主导,有机关联并合理安排其他的目标与素材,诸如“掌握简单记叙文的阅读与写作方法”“揣摩文章关键语句”“了解丰子恺的绘画艺术、文学艺术的成就与风格”等。


二、丰富性:课堂教学资源的综合与汇聚

课堂教学资源是实施教学设计、实现教学目标的物质基础。“四界语文”强调打破单一课文教学资源的局限,以课文为基础,拓展生活、文学、文化等多方面的教学资源,将它们在特定的教学过程中按照恰当的次序合理安排,选择合适的方式予以呈现,实现各种资源学习效益的综合与汇聚。

1. 资源开发

课文是课堂教学的第一资源。深入理解课文特质,发现课文最突出的教学价值,这是课堂教学资源开发的第一要义。发现课文的教学价值既要基于文本本身,又不能局限于文本本身,要有系统的思维与多维的视角。所谓“系统的思维”,指的是必须把课文放在单元甚至整册、整套教材的背景下来定位和思考。上述《竹影》一课,人们往往把它作为普通记叙文来处理,然而,在学习这篇编排在初中一年级第二学期的课文之前,很多类似的记叙文已经很好地帮助学生学习了这方面的知识,训练了这方面的阅读能力。显然,这样去打量这篇文章实在是一种浪费。要让教学在之前学习的基础上有新的收获,就应该跳出原有的认知和习以为常的定位。本文是作者丰子恺假借自己年幼稚子的口吻来写的,这种反串的笔法在语文教材中非常少见,教学中引导学生体会这一独特之处,课文就得以被最好地“发现”。

基于课文的多方面资源开发则需要我们细读文章,合理聚焦和发散。“课堂教学资源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学生, 是为了促进学生发展 ”[3]。资源开发的过程必须尊重学生身心发展阶段的实际,不能为了开发而开发,为了丰富而丰富。比较而言,“中西绘画艺术的差异”比“吴昌硕等知名中国画家的艺术成就”更容易为学生所理解,这一资源更适合于《竹影》一课的教学实际。资源开发就应该是这样一种发现、甄别、选择的过程。

2. 资源储备

在《竹影》的备课过程中,有人从中国绘画艺术特征出发,关注中国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艺术(比如京剧、皮影等),将其作为教学资源,这种做法是有其价值的。学透一篇文章,需要丰富的信息作为支撑;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往往会有意外的生成与趋向,只靠一篇选文,显然会捉襟见肘;即使有预设的思路,也难以算尽学生思维发展的变数与可能,甚至会有对学情的误判,因此,把课文背后的相关信息尽量掌握得多一些,做好资源储备,方能有备无患。在教学准备过程中,要做足功课,尽可能地多占有材料,丰富对文本的理解,拓宽知识和文化视野,在教学具体实施的时候,就能够根据具体进程因势利导,信手拈来。比如《鸟》一课,作者对鸟的观感与欧阳修的《画眉鸟》极为相近,《画眉鸟》一诗可以作为极好的引入。而文中第5段则是从杜鹃的自然习性去揭破诗人们对这种鸟的情感投射,也是很贴近学生认知能力的资源,教学准备中如果能储备关于“杜宇”“望帝”这些意象的经典诗文,如“杜鹃啼血猿哀鸣”(白居易《琵琶行》)、“望帝春心托杜鹃”(李商隐《锦瑟》),也可以根据学生预习阅读的情况,选择以杜鹃鸟的自然属性与艺术意象之间的反差来引入。丰富资源储备,能够让教师的教学灵活多变,应付裕如。

3. 资源应用

四界语文,不是静态的区分,而是动态的实践,这个实践就是多种教学资源应用的过程。但“教学过程中运用到课文、生活、文学、文化方面的素材就行了”这种观念是对“四界语文”浅薄的理解。资源应用,必须恰逢其时,恰如其分,恰到好处,不拼凑,不杂陈,不堆砌,遵从学习程度递进发展的需要,遵循学习者心理变化发展的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效力,实现教学效益的最优化。

基于上述关于教学目标、教学资源的论述,对于所述《竹影》一课,我们可以给出一个较为理想的教学流程设计如下:

● 欣赏中国和西方儿童题材绘画各一组,比较艺术手法的差别,引入课文

● 浏览课文,勾划作者关于中西绘画艺术差异的论述

● 借助典型中西绘画作品加深对文中关于“写实”“写意”的论述的理解

● 欣赏课文中的景物描写,判断它是“写实”还是“写意”的并加以评析

● 统览全文,看看文章通过怎样的写作过程和内容来阐明东西绘画艺术差异

● 细读课文,体会文中透溢的童真童趣;教师重点讲解“反串”的表达效果

● 欣赏作者采用“反串”手法写作的经典短文,体会作者的童心

● 介绍作者及其表现童心的艺术追求,小结全课

在这样一个教学过程中,课文阅读素材、中西绘画作品、作者创作的短文、作者的艺术追求等多种教学素材有机地贯穿在一起,帮助学生既学到了反串写法、记叙文阅读方法,又提高了绘画及文字审美修养,领悟了艺术与人生的境界(教学案例详见《语文四界》第62页)。


三、灵活性:课堂教学结构的选择与呈现

在“四界语文”的课堂上,语文教学资源的排布呈现丰富的样态。从基本形态来看,至少有以下三种:

1. 资源点教学

“四界语文”并非强求每篇课文的教学都要借助生活、文化等多方面素材来展开,有的时候,紧扣一点,深入学习课文本身,得到实在的能力提升与深刻的精神体验也是可取的。在这种形态下,课文文本应该具有极其独特的教学价值,教学锁定这个唯一的资源,细细咀嚼,有效突破,而引入其他教学资源或者关联其他学习目标往往会显得画蛇添足,或者喧宾夺主。比如八年级语文下册中《喂,出来—》一课就是这样。文章是一篇科幻小说,如果把它当作一篇普通小说来阅读,教学就过于浅淡了,对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没有多大帮助。只有锁定“科幻”色彩来展开,教学对学生才有真正的新价值。教学可以紧扣这一点,让学生基于课文,展开三项阅读活动:一是发现文中最具科幻色彩的一个情节,二是发挥想象补充文末小石子从深洞中蹦出来之后的事,三是评说文中各色人物。前两个学习活动帮助学生深入把握课文想象丰富、构思精妙的特色,后一个学习活动帮助学生透析文章的主题,教学切中肯綮,充实精当,衔接紧密。

2. 资源链教学

在运用多种教学资源的过程中,借助一种资源触发,推动对另一种资源的研究与学习,由此及彼,由始而终,所有教学资源如同串接在链条之上。这样的教学结构就是资源链教学。如《行路难·其一》课堂实录中,开课时关于“郁闷”表情包的讨论直接触发对《行路难》诗中郁闷心情的揣摩,两个资源之间的因果关系非常明晰。再如《竹影》一课的教学设计中,借助中西儿童题材绘画之间的差异导向课文中表述的艺术原理(“西洋画像照相,中国画像符号”);结合课文的表述,提炼出“写实”与“写意”两种艺术风格;基于两种艺术风格,让学生就课文中的景物描写做出艺术风格的判断。这个过程,资源关联紧密,前后连贯,逐步触发,一气呵成。



3. 资源群教学

在教学中,围绕一个教学目标,组织一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关注资源之间的相互关系,发现资源群组之间的内在逻辑,从而得到启示,这样的教学结构,我们称之为“资源群教学”。在《行路难·其一》课堂实录(详见本书第121页)中,围绕“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等诗句中作者的内心情绪,引入“姜尚垂钓”“伊尹梦日”两个文化典故,启发学生将两个人物与作者相关联,从而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悟到李白希望得到重用的雄心抱负;围绕李白面对不被重用时的人生态度,引入《行路难》组诗中其二、其三两首,将它们与课文组合在一起共同阅读,让学生比较和领悟李白丰富的心境。



当然,在完整的课堂教学流程中,三种形态不会孤立出现,尤其是后两者往往会综合使用,课堂就更具活力,更显灵动。


四、联动性:课堂教学关系的构建与实施

“四界语文”以多种资源来构建课堂,其目的是为改变教师讲授的单一模式,激活学生课堂学习思维。在这个过程中,课堂教学关系必然会经历从教师发起到师生互动再到学生主动的进程。

1. 教师发起

教学首先是教师预设的教学,“预设性教学的实质即为追求教学活动的科学性,使教学活动按其内在的规律来进行”[4]。教师选择什么样的教学目标,就会开发和应用什么样的教学资源,这些都是教师在实施教学之前就应该周密规划的。应用教学素材,就是为了激发学生,叩开机关,发现收获。四界语文的课堂,需要教师因教材实际而施教,因学生需要而施教,相机而动,应势而发。教师切不可过于随意,而应该审慎研究教材和学情,选准核心目标,做好目标关联,删繁拨冗,把握关键,抓住诱发之机,确保教学切中肯綮。否则,就会陷入机械应对、散乱不堪的状态。

2. 师生互动

围绕课文引入的语文资源都是为了创造课堂教学中师生共同探讨的机会。生活化素材的引入是为了消减课文离实际较远而导致的艰深,促进对课文本身的理解;文学与文化素材的引入是为了强化或加深学生对课文内涵的体会,提升课文学习的品质;而课文本身就是师生共同对话的平台。在学习伊始,教师要善于借助素材和资源启动师生对话,引领学生进入;在学生遇到阻力时,教师要善于借助素材和资源转换对话,调整教学的难度和角度,诱导学生融入。千方百计将学生注意力始终留在学习现场,学生在多种素材制造的清晰情境中不断应对,就构成了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

3. 学生主动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5]。学生主动求知是一切课堂教学追求的最高境界,一切素材的都是为了引发学生的求知愿望。在四界语文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学生会逐渐形成开阔的眼光,培养多元视角观察与吸收素材的行为品质和思维习惯,并自觉将教学内容与自身实际生活相联系,与自身读书阅历相联系,从一个资源的享受者变成资源的贡献者。这就意味着,学生的学习从被动接受与应对转向了主动参与和创生。


“四界语文”着力打开语文课堂教学的视域,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变革课堂教学的形态,实现课堂教学关系的优化与转变。对它的描述仅仅只能停留于表面,在更深层次,它还具备更为灵动的机制。发现核心和多元的语文教学目标,开发和储备丰富的语文教学资源,研究和尝试机变的语文教学思路,运用合理而灵动的语文教学结构,教师和学生就能在“四界语文”的教学天地中既获得踏实的教学收益,也体验快乐的精神享受,构建健康的语文生活;语文教学也能既服务于学生当下,又滋养学生一生。


【参考文献】

[1] 郭锋. 语文四界[M].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4.

[2] 闫艳. 课堂教学目标研究[D].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

[3] 陈萍. 语文课堂教学资源筛选之我见[J]. 课程·教材·教法,2006 (8).

[4] 王鉴,张晓洁.试论预设性教学的内涵与特点[J]. 课程·教材·教法,2008 (2).

[5] 第斯多惠. 德国教师培养指南[D].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本文系中国浙江师范大学和澳大利亚伊迪斯科文大学(Edith Cowan University)教育管理专业硕士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