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界语文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壹 语文·教学研究

四界语文概说


打量当下的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常常为纷呈的精思妙想而欣喜和激动,却又不得不无奈地慨叹其中的乱象。诸多问题,总括而言无外乎二端:一是程式化倾向依然严重,为了应付考试而教,为了简单易行的教而教,语文学科的内涵之美被消磨殆尽;二是“精神作秀”之风时常吹起,为了标新立异的独特解读而教,为了独步不顾的人文精神而教,语文学科的内在逻辑被颠倒簸乱。

诚然,语文教学不能不直面考试,那种看起来相对功利的教学本身也包含着极为重要的价值,比如扎实的“双基”、有序的训练(语文教材的编写意图中曾明确地提出借助教学“有序”提升学生语文能力)。但仅仅面对考试的语文教学,或者说一味追逐考试分数的教学是不科学的、不合理的,甚至可以说是反语文、反人道的。“反语文”,是因为它完全忽视了语文的完整内涵,将学生禁锢在狭隘的教材与考纲之中,最终丧失了对语文的热爱,走向语文教学终极目标的反面;“反人道”,是因为这种教学视学生为适应考试的驯化物,忽略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刚刚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强调“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健康生活”等重要内容,再次宣告为应试而教的语文教学是残缺的语文教学,是不符合学生成长与时代发展需要的语文教学。

语文教学也的确需要独立思维和创新精神,但是语文教学不是学术研究,而是传播公知,“独立思维”不能变成教师将单个个体的特殊体验、感受见解拿来作为课堂中人人都必须听取甚至是接受的思想和观点;“创新精神”更应该符合文本特定的语境、阅读自身的逻辑、语文应有的规律。如果个体体验与创见不能转化为教学对象从情理出发能够接受的“公共知识”,那只能算教师自己的“心灵私语”,可以留在心底涵咏酝酿,决不能登堂入室,成为扰乱学生正常思维发展、思想发育、文化养成的“淤血”。

上述两种不良现象之所以发生,归根结底,就在于语文课堂没有科学的目标指引,语文教师也缺乏完整的语文价值系统,导致其背向而行,把考试语文与艺术语文彻底对立。如何扭转此种对立,实现二者的统一呢?出路在于:必须改造和优化语文教学,让课堂能够引发学生浓厚的语文兴趣,落实学生必备的语文技能,打开学生远阔的语文视野,启迪学生深沉的人文精神。“四界语文”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而找寻到的一条道路。

所谓“四界”,即生活的语文、课文的语文、文学的语文、文化的语文四个层面。“生活的语文”强调利用生活化的素材帮助学生加深对课堂学习内容的理解和领悟,让封闭的课堂变得开放,让苍白的书本知识变得鲜活。“课文的语文”强调给予学生语文能力的模型,确立语文学习的规范,是语文学习从课内引向课外,从语文学得走向语文习得,迈向更广泛意义的语文实践和语文生活的基础。“文学的语文”强调发现语言文字的秩序与美感,提升学生的语言修养和文学素养。“文化的语文”则将语文学习放置在更为深刻的文化背景之下,促进学生精神视野的开阔和灵魂境界的充盈,使语文学习成为潜移默化的育人活动。

“四界语文”最直观地表现为课堂中语文教学素材与资源的多样性。作为“例子”,课文所承载的语文技巧、语文能力是教学的核心内容;但要解读课文、学得技巧,形成应有的能力,仅凭“孤例”,常常会力有不及,这就需要援引其他素材作为支撑。这些素材,如果来自生活,往往更为鲜活。如《信客》一课中引入的同仁堂对联(“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六必居对联(“京华古都传统,必严必信……”)就很好地让学生理解了信客所处的时代对诚实守信规则的尊奉。如果来自典籍,则更添底蕴。如《鸟》一课中,开头让学生快读经典古诗《画眉鸟》,借助理解“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自然地导入课文,引导学生关注梁实秋文中所表达的爱自然天性之鸟的情愫,教来贴切,颇具韵味。课文文本本身具有的文学手法、文学语言一旦得到强化,自然就成为教学价值突出的重要素材。综合来看,四界语文教学的课堂应该是生活素材、课文素材、文学素材、文化素材的聚会之地。

“四界语文”还应该表现为课堂中语文教学思维方式的灵动性。程式化的课堂教学总是过于关注既有的教学套路与规则,把“定法”视为信条,结果陷入了窠臼不得脱离,让老师沦为“教法”的奴隶,让学生成为被动接受、亦步亦趋的木偶,失去思维自主发展的空间。生活、课文、文学、文化素材的运用应该存乎一心,那就是学生学习过程中心理的自然发生发展、流转生成,而不能抱守定式、刻舟求剑。以二则《行路难·其一》教学为例:

教例一:

1. 出示余光中诗句“秀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引入课文

2. 介绍作者情况和本诗写作背景

3. 听录音,正音,识字,划分朗读节奏

4. 逐句进行句意解析和朗读练习

5. 小结全诗诗意,指引学生学习诗中昂扬的精神

6. 小组朗读竞赛

7. 交流从诗中得到的精神启示,联想历经磨难得就而成的其他古代名句

这是现行课堂中极具典型性的教学思路。围绕课文教学,流程井然有序,但前后承接更多依靠既有的诗歌教学模式。特别是第2个环节对写作背景的介绍,无形之中使学生阅读失去了初读体验、破译文本的空间,迅速跨进到诗歌的内里含义范畴,减除了体会诗歌含蓄之美的可能。

再看教例二:

1. 借助微信表情包探讨“郁闷”情绪的准确含义,引入课文

2. 初读诗歌,寻找最能表现出诗人“郁闷”的诗句,相机理解诗意

3. 借助“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等诗句的表层意思,引导学生探疑诗歌所要表达的内在意思

4. 聚焦存疑句“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介绍姜尚、伊尹的典故,理解全诗所要表达的“怀才不遇”的真实意思,体会诗歌的含蓄

5. 介绍写作背景(包括诗人的生活经历与诗歌的群组关系)

6. 结合注解,快读《行路难》其二、其三,比较其一与这二首表达情感的差异

7. 《行路难·其一》吟诵欣赏

8. 探讨“你欣赏哪首诗中的李白”,借助李白其他诗句,进行“出世”与“入世”人生态度的教育

这个教学过程让学生以一个普通读者的视角,借助文本阅读逐步由外入里,在最需要资料支撑的环节出示写作背景、同时期诗歌和同类型诗句,让学生的学习处于不停探索和超越的过程之中,最终达到情感态度的自然培育。由生活而发起,因课文而生发,藉文学而明辨,入文化而功成。这样的教学不局限于“教课”的传统,而是遵循学生“读书”的心路,自然行走,随机而化。

“四界语文”最根本的表现在于课堂中语文教学价值目标的综合性。所谓“四界语文”,即融生活的语文、课文的语文、文学的语文、文化的语文四个层面于一炉的语文课堂教学。课文提供基本能力模型,也提供教学探究的起点;生活提供新鲜活泼的印证,文学提升教学的品味与质地,文化助力课堂的深度与厚度。以课文语文为核心,引入生活化的语文素材,融入文学语文的指导,引领学生迈向文化语文,使四者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机整合,互相策应,这样的课堂教学既实且活,在应对考试的功利性与享受语文的艺术性之间实现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