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幼儿教育成功的秘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推荐序 这本书令我拿起来便放不下来,我全力推荐它

文/洪兰

(著名教育家,加州大学实验心理学博士,认知神经科学家)

这是我所看到写得最好的一本有关幼儿教育的书。作者把幼教的目的、精神和实施的方法,通过一则则的教学实例,让读者一目了然,知道怎样教才能教出有品德、守纪律、不乱发脾气的孩子。

游戏是孩子的天职,我们在实验中看到,游戏和阅读是使大脑神经连接绵密最好的两个方法。

游戏时,它是想象力的发挥,例如书中“无玩具日”,小朋友用一个破纸箱玩得不亦乐乎。想象力是创造力的根本,当神经连接得很密,电流在通过时,容易触发旁边本来不相干的神经回路,出现我们所谓的“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现象,而它就是创造力。

游戏可以培养孩子的合群精神和领袖能力。

游戏是学习人际关系的好机会,孩子透过游戏,学习进退,应对与别人相处。最近的研究发现,如果小时候没有与别人一起游戏的孩子,长大后会变成宅男,只能和计算机玩。因为只有计算机可以任你打骂诅咒,一开机,它又理你了。

21世纪是个讲究团队精神的世纪。在职场中,人常常不能选择他的同事,而团体中,一定有欺善怕恶、只说不练的人,与这些人相处需要智慧与经验。书中有两个很好的例子告诉孩子一开始被霸凌时,就得反击回去,让对方知道自己是不好欺负的。父母总是比孩子年长,不可能跟在孩子后面保护他一辈子,孩子要学会如何保护自己,才是正道。

孩子要能体会别人的感觉,才会产生同理心,使霸凌的行为消失,如书中霸占滑梯不让别人滑和不让别人进小木屋去玩的事件,都是让我们反思的例子。同理心要教、要培养,因为从演化上来看,人性是自私的。大自然的生存竞争是很残酷的,自己多吃一口,就可以多活一天,所以有“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但人又必须群居靠众力,才能生存,连离群索居的动物都会是别人的晚餐。所以又必须要有利他的精神,如野柳的林添祯舍己救人的义行。这自私和利他的平衡要靠教育。

书中最让我感动的是德国人对时间的尊重。九点进学校,若是迟到了,九点半还有一次机会,但是九点三十一分门便关起来了,不接受学生了。在书中,有对父母因为这个严格规定老师不肯通融,很不爽,讲了一句“因为你没有孩子,所以你不了解”,当场质疑老师的专业。园长知道后,立刻处理,要父母道歉,用行动支持老师。

这个例子让我看了心有戚戚焉。现在学校管理,强调家长的参与和配合,尤其是有些家长会找民意代表撑腰,所以校长不敢得罪家长,老师为了保住饭碗,只好忍气吞声。其实孩子只听他尊敬的人的话,如果家长不尊敬老师,老师讲的话孩子不会听,教育就失去了功效。

目前会议或讲座守时的情况已比以前好了很多,但是很多次,我去演讲时,主办单位还是会要求我延迟十分钟开始,因为还有人未到。我都不愿意,因为这样做就是惩罚准时的人,这样做,下一次,原本准时的人也就不准时了。

看到德国的幼儿园能这样坚持原则,就了解德国会强盛的原因。一个国家是否强大,不能光看他的领土有多广、人民有多少,还在于他人民的素质有多高,国民的素养就是决定一个国家强盛最重要的因素。

品德的学习是模仿,是从小耳濡目染形成的。守时的好习惯一定可以做到,只要我们有决心。像现在酒驾现象,有了大幅减少,就是采取了严厉的处罚措施。只要政府下决心执行,全社会充分认知,拒绝酒驾已然成为风气,喝酒不开车,或者找代驾,所以事在人为,有决心就办得到。

这本书令我拿起来便放不下来,是一本非常好的教育兼励志的书,我全力推荐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