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幼儿的自我表达课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5~2岁)第二章 过度依赖奶嘴会影响学说话,奶嘴怎么戒

引导孩子戒断奶嘴,为练习说话做好准备

不管是尿布或奶嘴的戒断训练,事前与孩子沟通是不可轻视的前置作业。

大人贸然以威胁或嘲笑的口吻来试图改变孩子长久以来的习惯,很容易让孩子心生反感而没有意愿合作。

在很多新手爸妈眼中,真正的魔法保姆不是麦克菲,而是便宜又方便携带的安抚奶嘴。不论何时何地,它能够神奇地令哭闹不休的幼儿一秒止哭,也有本事让又累又倔、闹着脾气不肯睡的孩子们瞬间进入梦乡。它,简直太好用,好用到不只新手爸妈不能没有它的存在,有时在幼儿园里,一些新来的菜鸟老师拿哭闹的孩子没辙时,偶尔也挣扎着要不要请出这个小小的魔法保姆来安抚哭闹的孩子。不过尽管内心挣扎,大多数时候老师们还是秉持专业精神,严格遵守幼儿园对安抚奶嘴的使用原则。

2岁戒奶嘴可避免乳牙咬合不正,增加学说话机会

——戒断奶嘴,事前与孩子沟通是不可轻视的前置作业

因为刚入园的幼儿的分离焦虑和对陌生环境容易产生不安全感,所以在适应期间,德国幼儿教师会视情况使用奶嘴来安抚新生的情绪。新生适应幼儿园的作息两个月后,老师就会慢慢开始戒断孩子对奶嘴的依赖,只有几个2岁以下的幼儿,能在每日午休时间使用奶嘴来帮助入睡。绝大多数有吸奶嘴习惯的孩子在2岁至2岁半之间,都在德国幼儿教师的帮助下渐进式完成奶嘴的戒断训练,此时孩子也会从吸吮式的鸭嘴杯换成普通的塑料水杯来喝水。

德国幼儿教师如此积极地想帮孩子在3岁前戒断奶嘴的最大原因,除了吸奶嘴可能会造成暴牙、乳牙咬合不正之外,整天含着奶嘴也降低了孩子透过模仿不同嘴型学说话的练习机会。因此,针对满2岁及以上的孩子,我们都会跟家长沟通,同步进行奶嘴戒断计划。

然而,不管是尿布或奶嘴的戒断训练,事前与孩子沟通是绝对不可轻视的前置作业。我们会为了健康而戒烟,为了善用时间而有了戒断沉迷手机的念头,孩子必须要有戒断的动机才能持之以恒。大人若贸然以威胁或嘲笑的口吻来试图改变孩子长久以来的习惯,很容易让孩子心生反感而没有意愿合作。所以,应该尽量避免“羞羞脸,这么大了还吃奶嘴”“你吃奶嘴就不要去上幼儿园了”这种话。

我们可以反向操作,抓准时机赞美孩子的不错表现,比如夸赞孩子会自己穿衣穿鞋,练习不包尿布等Big Boy/Big Girl的行为,让孩子觉得长大是一件很酷很值得骄傲的事,孩子想证明自己长大的念头越强烈,跟奶嘴尿布说拜拜的动机也就越强。

分阶段缩减奶嘴使用范围和时间,说戒就戒的粗暴方法隐忧大

——在戒奶嘴的过程中,“和平转移”孩子的安全感才是关键

接近午餐时间,孩子从外头玩得一身脏回到教室,几个大孩子正在努力地脱掉连身雨衣裤,接着换上室内鞋,幼儿教师把该带去冲澡的孩子带去冲澡,该换尿布的换尿布,每每接近午餐时间,也是幼儿园一天下来忙碌的最高峰,此时1岁4个月的卡斯伯,突然坐在地上大哭了起来。

卡斯伯在这个时间点哭泣的原因通常有下列几种:

● 尿布需更换

● 感到饿/口渴

● 孩子们进进出出冲澡/如厕,门开开关关,孩子感到焦躁没有安全感

● 感到无聊

● 想睡觉

注意到孩子状况的幼儿教师,会先用排除法一一过滤,找出孩子哭泣的原因。从检查尿布、洗手洗脸、让孩子喝水或少量进食(通常是半根香蕉或两三根蔬果棒),到将全班分成三组,分散游戏人数来降低音量。此外,也会安排活动转移孩子的情绪,可能去吹泡泡、玩打击乐器,或是打开洗手台的水龙头(水量转至最小),汩汩的流水触感和声音有时可以缓和哭闹不休的孩子好一阵子。但如果孩子还是在哭,幼儿教师又抱又哄都失效时,我们会问孩子去躺着休息好不好,看孩子是不是真的累了想睡觉,等孩子静躺下来之后,我们才会递给孩子奶嘴来帮助入睡。

换句话说,除非是刚过适应期没多久的新生,幼儿教师不会在非午睡时间递出奶嘴。每天一早,不少在家奶嘴不离身的孩子到了幼儿园,都必须把奶嘴放在走廊的个人置物柜里,才能进到园所。一开始要孩子自己把奶嘴收在置物柜当然有点难度,有时候孩子也会在家长面前放声大哭来表示不满,不过一旦牵涉到原则问题,德国幼儿教师并不会因为孩子哭闹就妥协。事实上,家长一离开后,大部分的小孩最多哭个几分钟就会停止,没过多久就专心玩耍去了,接着要一直到午休前,才有可能再见到亲爱的奶嘴。

幼儿园制定这样的规定,是希望孩子能渐渐在心理上接受,奶嘴有使用的地点和时间限制,一旦孩子成功接收到“奶嘴=睡觉”这一讯息,就等于是踏出戒奶嘴非常关键的第一步。所以,若情况允许,大人请试着努力做到将奶嘴列为孩子哭闹时的最后选项,别急着为了让孩子停止哭泣而立刻递上奶嘴,先引导孩子练习用其他方法转移情绪,可以有效降低孩子对奶嘴的依赖,也不易养成孩子一感到无聊就来向大人讨奶嘴的习惯。家长也可以如法炮制,慢慢缩减奶嘴在家的使用范围,例如一开始规定只能家里使用,只要外出就不带上奶嘴,再接着限制只有在卧室才能使用。

除了温和地减少使用地点和频率之外,幼儿园此刻也会破例地让奶嘴戒断期的孩子带他们心爱的娃娃或玩具进入园所,来帮助他们安抚可能不安的情绪。这方法还挺有效的,虽然孩子还是会哭,但强度已经明显降低。若在家的话,家长可以在这段时间积极安排活动让孩子转移注意力,不论是看一本新的故事书、一起做饼干/披萨,还是散步去公园吹泡泡等都是值得一试的方法。

虽然戒奶嘴计划势在必行,但德国父母并不采用丑化奶嘴的方法,如“再吸奶嘴牙齿会烂掉”,也不会秘密策划“奶嘴无端失踪事件”,至于把奶嘴涂上辣椒水的激烈手法对他们而言更是无法理解的一件事。对德国父母来说,奶嘴跟小孩之间的依附关系一开始既然是建立在稳定孩子情绪的基础上,过程中若采取负面或强硬态度执行戒断计划,部分孩子可能会因为无法适应转换过程而造成心理不适。以这个角度看来,戒奶嘴不难,只要坚持不把奶嘴给孩子,孩子最多也是闹一个星期就会慢慢被迫接受没有奶嘴的现实,但如何在过程中巧妙地将孩子的安全感做到“和平转移”,才是计划执行成功的关键。

温柔的奶嘴毕业式,帮助幼儿克服的最后关卡

午休时间结束后,每个孩子都知道要把奶嘴放回“奶嘴的家”,我们会告诉孩子奶嘴也需要休息一下,这样晚上睡觉时才有奶嘴可以用。所谓“奶嘴的家”,是一个大塑料盒子里隔成十五个小格子,每个小格子里有孩子的名字跟图案贴纸。因为德国幼儿园不教认字,所以每个孩子在入园前,园所都会提供不同图案让孩子选一个代表自己的图案,小格子里的名字是给老师看的,图案贴纸是给孩子看的。

午休结束后,老师会请孩子把奶嘴放回自己的格子里,偶尔有一两个孩子哭着不愿意交回奶嘴时,老师也会给予他们一点情绪的缓冲时间,就像手机闹钟里贪睡时间(Snooze Time)的概念,等个几分钟,孩子随后被想玩的活动吸引,也就心甘情愿地把奶嘴放回盒子里了。

最终,完全戒断奶嘴的那一天还是会到来。即使午休时间也不使用奶嘴的练习就像是晋升为大男孩/小姑娘的最终关卡。奶嘴戒断训练开始前,帮助孩子做好适当的心理建设是成功的第一步。在德国,很多家长和老师,喜欢以“奶嘴仙子”的故事情节让奶嘴戒断过程不那么粗暴。我们通常会选在圣诞节前两个月,或是放暑假前跟孩子提出这个建议,因为他/她现在已经长大了,所以奶嘴仙子会在这些节日到来时取走奶嘴,转让给真正需要使用奶嘴的小宝宝们,而作为交换,孩子们会得到一个小礼物,恭喜他们长大,也借此谢谢他们交出心爱的奶嘴。

在父母跟孩子谈论过后,幼儿园这边的奶嘴完全戒断计划也会一并准备正式启动,我们除了会请父母从家里带孩子平常最爱的玩偶来安抚情绪,这个时候也会以盖印章的方式来鼓励孩子挑战午休时不使用奶嘴。千万别小看这听来平凡无奇的盖印章方法,孩子在戒奶嘴头几天,可能完全不在乎能不能在手背盖上印章,还是会习惯性跟我们吵着要奶嘴,甚至反悔开始哭闹起来,但只要耐心陪伴,几天过后,孩子会开始对自己每日不用奶嘴的表现感到自豪,甚至一睡醒就要求盖印章,代表今天他们又闯关成功!

戒断期的头三天,孩子会因为没有奶嘴而需要较长的时间入睡,但大部分的孩子通常都能慢慢地接受不再使用奶嘴的现实,哭闹的程度也会逐渐减弱。

其实到了这个奶嘴戒断的最后关卡,孩子多半已经满2岁,有足够的理解能力,大人只要多花点心思与耐心,就可以让孩子觉得戒奶嘴是一道自我挑战的游戏关卡,也不会额外造成孩子的心理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