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个习惯
THE 7 HABITS
习惯一:积极处世(BE PROACTIVE)
积极处世即采取主动,为自己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行为负责,并依据原则和价值观,而非情绪或外在环境来决策。积极处世的人是改变的催生者,他们扬弃被动的受害者角色,不怨天尤人。他们这样做的时候发挥了人类四项独特的天赋——自我意识、良知、想像力和独立意志,同时以由内而外的方式来达成改变的目的。他们选择做自己生活的主人,这是任何人所作过的决定中最基本的决策。
习惯二:先定目标后有行动(BEGIN WITH THE END IN MIND)
所有事物都经过两次创造——先是脑海里酝酿的心智的创造,然后才是实质的创造。个人、家庭、团队和组织在从事任何项目或工程时,均先拟出愿景和目标,并据此塑造未来。他们从不苟且度日而没有任何清晰的目标。他们全身心投入到自己最重视的原则、价值观、人际关系以及目标,并对此做出承诺。对个人、家庭或组织而言,使命宣言可以说是最高形式的心智的创造,它是主要的决策,主宰了所有其他的决定。领导作用的核心就是在共享的使命、构想和价值观的背景之上创造出一种文化。
习惯三:要事第一(PUT FIRST THINGS FIRST)
要事第一即实质的创造,是围绕心智的创造(你的目标、构想、价值观以及重要事务的优先顺序)进行组织与实践。次要不必放在首位,要事也不能放在第二位。无论紧迫性如何,个人与组织的关注焦点均是要事,首要任务是将要事放在首要位置。
习惯四:双赢思维(THINK WIN/WIN)
双赢思维是一种基于互敬、寻求互惠的思考和心智的框架,目的是更丰盛的机会、财富及资源,而非匮乏的心态以及敌对式竞争。双赢既非损人利己(我赢你输),亦非损己利人(我输你赢)。我们的工作伙伴和家庭成员要从互赖式的角度去思考(“我们”而非“我”)。双赢思维鼓励我们解决冲突,并协助个人找到互惠的解决方案。它是资讯、力量、赞誉以及报酬的分享。
习惯五:先理解别人再争取别人理解自己(SEEK FIRST TO UNDERSTAND,THEN TO BE UNDERSTOOD)
当我们以寻求理解为宗旨去聆听别人,而不是以回答问题为宗旨,这样便开启了真正的沟通,建立了真诚的关系。对方获得理解之后会觉得受到尊重与认可,进而卸下心中的防线。于是双方坦然而谈,对方也就更自然、更容易理解自己。理解别人需要仁慈心;争取别人理解自己需要勇气,平衡两者则可大幅提升沟通的效率。
习惯六:协作增效(SYNERGIZE)
协作增效谈的是创造第三种选择——既非按我的方式,亦非遵循你的方式,而是第三种远胜你我一孔之见的办法。它是互相尊重的成果——不但是理解彼此的差异,甚至是称许彼此的差异,欣赏对方解决问题以及把握机遇的手法。个人的力量是团队和家庭协作增效得以实现的基础,协作增效能使整体获得一加一大于二的成效。这样的人际关系和团队会扬弃敌对的态度(1+1=1/2),不以妥协为目标(1+1=1 1/2),也不仅止于合作(1+1=2),他们要的是创造性的合作(1+1=3或更多)。
习惯七:不断更新(SHARPEN THE SAW)
不断更新谈到的是,如何在生活的四个基本领域(身体、社会/情感、智力和精神)里不断使自己获得更新充电。这个习惯提高了其他六个习惯的实施效率。对机构而言,习惯七促进了机构的构想、更新以及不断的改善,使机构不至呈现老化及疲态,并迈上新的成长途径。对家庭而言,习惯七通过定期的个人及家庭活动使家庭效能升级,例如建立使家庭日新月异的传统。
感情账户(EMOTIONAL BANK ACCOUNT)
感情账户用作比喻人际关系中的信任程度,如同银行里的账户,可供存款与提款。诸如先理解别人、待人和善、做出并信守承诺、忠于不在场人士等行为,都能增加信任程度;寡情薄义、食言而肥、在别人背后蜚短流长等,都会降低、甚至瓦解人际关系中的信任感。
思维模式(PARADIGM)
这是每个人看待世界的方式,未必与现实相符。它是一份地图,而非领域本身。它是我们用以窥探万事万物的“镜片”,是由每个人的成长背景、积累的经验以及自己的选择打造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