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让学生“服”,老师需要练好内功
当了半辈子老师,干了半辈子教育,三十多年的心血几乎全部奉献给了我爱着的学生们。到了退休年龄,蓦然回首,只总结出了这样三个字:脑、心、情——用“脑”去思考教育,用“心”去品味学生,用“情”去感化孩子。真正读懂了这三个字,真正理解了这三个字,真正用好了这三个字,自然就会得到学生的认可、信服乃至佩服,一个真正让孩子信服、佩服、折服、心服口服的教育者,才可能最大限度地实现教育的目的——这需要我们练好内功。
用“脑”,即用思想、用正确的教育理念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这是区别合格教师与“教书匠”的一个重要标准。按理说,今天的教师都具有相当的学历,如果仅仅是传授知识,刚每个人不但能够胜任,而且是绰绰有余。但受教育者、教育环境、教育内容都是动态的,都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无论曾经是多么优秀的教师,如果在教育观念、教育手段等方面“以不变应万变”,结果不是误人子弟,就是被自己的教育对象炒了鱿鱼——因为教育形势的发展是不允许它的执行者观念滞后的。教师一直被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是对教师这种职业的定位与评价,是对教育内涵与教育目的的最精辟表述:教育是培养人、塑造人、铸就人的事业。可是作为个体的教师而言,绝不能自诩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立意太过高大了,没有人能够承受得起。我个人的观点是,作为一名专职从事教育工作的老师,既然担负着培育人类灵魂的崇高职责,那首先自己要有“魂”,即有思想,有目标明晰的、与时俱进的、正确的教育理论和教育观念。而要想不让自己的教育思想僵化,不让自己的教育观念过时,不让自己的教育手段落伍的最有效办法和最佳途径,就是要不断学习。
“终身学习”是当今社会对人的发展提出的更高要求,对于从事教师职业的人来说,必须率先垂范,最起码要让学习伴随自己几十年的教育教学生涯。过去的说法是“给学生一碗水,老师要有一桶水”,在知识的“量”上对老师已经有了一个明确的要求。但是在知识、科技、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且不说这一桶水够不够用,会不会很快被舀干,就是这一桶水的质量,如果长期不更新,成为一桶死水,也将因不被汲取者接受而成为废水——身为人师,必须有这样的危机感!
在这里,我要引用山东东明实验中学王连生老师发表在《现代教育报》上的文章——《教师应成为思想者》中的观点:首先,教师应是一个主动的学习者,必须具备较强的学习力;其次,教师应是自己教育教学行为的反思者,必须具备较强的思考力;最后,教师应是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探索者和主动建构者,必须具备较强的创造力。
孔子云“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大意为:努力学习而不满足,教诲别人不知道疲倦。诲人者必须以自己的努力学习为前提,否则何来教诲别人的资格?也许有人会提出,老师怎么可能不学习呢?起码每天要备课,要看教材和参考书吧!持这种观点反映出对学习的理解过于狭窄了,而如果身为教师也如此认识的话,可能就是学生的悲哀了。我曾听一位人到中年的语文老师在聊天时说:“我们家除去广播电视报以外,什么报纸杂志都不订,一晚上看看电视连续剧就过去了。”这位老师的语文教学水平确实让人不敢恭维,后来改作行政了。虽然看起来是一种冠冕堂皇的“改行”,其实质应该说是一种淘汰。为了我热爱着的这份事业,我不甘落伍,因此从不敢懈怠:读书——汲取高营养,学习教育专家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让自己的根基尽量扎实深厚些;看报——每日必修课,关注社会新闻,了解教育动态,让自己的思维跟上社会发展的节拍;剪报——为我所用,这是多年养成的习惯,现在手头有《学习与借鉴》、《现实与悲哀》、《他山之石》、《网瘾危害启示录》、《性健康教育初探》等自拟专题的专集,都是在读报时随剪随贴,作为资料保存下来的,对于完善自我、提高工作质量大有裨益;汲取——这是除书本资料以外的另一种学习方式,即向现实中的专家直接取经,汲取他们的智慧营养充实我自己。 20世纪90年代对我影响最深的是北京市优秀班主任欧阳勃苏老师,她的教育思路、教育理念在当时对我有极大的启发,甚至我认为是与她的两次接触为我今天的工作业绩打下了基础。我今天对家校合作问题的关注与研究,又源于与《今日父母》杂志社以及当时北京人民广播电台著名主持人苏京平老师的一次合作探讨。为了帮助网瘾少年,我千方百计找机会去向陶宏开教授当面讨教。香港著名心理学专家李中莹教授的“NLP简快心理疗法”课程,我自费去上——只要有可能,我就会尽力为自己创造求教专家的机会,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为了不至于过早被教育形势所淘汰,不被学生“挤兑”,五十多岁的我努力去接受新事物,赶“时髦”:上网查资料,发E-mail,接发手机短信,看足球,侃NBA……甚至我完成的两本书,近30万字,全部是自己在电脑键盘上一个字一个字敲出来的,这样既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找到了与他们沟通的共同语言,同时也大大地增加了自己的自信,感觉真的很好!
用“心”,即心中有学生。老师要用心去观察学生,用心去理解学生。既然从事了教师这个职业,就要把心真正用在学生身上,尤其是班主任,要做一个有心人。经过多年的观察,我发现老师的心学生是看得见的:你对学生的真心,学生迟早会接受并回报;你对学生耐心,学生迟早会被感化;你在学生面前虚心,学生会更加敬重你。反之,你对学生不关心,学生会疏远你;你对学生不真心,学生会鄙视你。总之,老师真正用在学生身上的一片赤诚之心,学生是懂得的、理解的、珍惜的,不过这种懂得、理解和珍惜有个迟与早的时间差罢了。
作为老师,心中有学生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不仅仅把学生单纯地看作一个受教育者、被管理者,而是一群有思想、有感情、有性格、有欲望,我们成年人有的他们都有,与我们平等的人。当然他们还未成年,他们的思想还不成熟,他们的感情还很稚嫩,他们的性格还不稳定,他们的欲望还很虚幻,但恰恰就是因为这样,才需要作为成年人的老师和家长们,走进孩子们的心里,换位思考,将心比心,了解他们的内心活动,才可能有的放矢和对症下药。如果站在孩子们的“心门”外,一味凭主观臆想而评头论足,指手画脚,甚至妄下结论,只会招致他们的逆反、沉默和对抗。而且我发现,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灵差距越大,老师达到的教育效果越不尽人意。所以,老师要想真正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沟通和交流,就必须做到用心去倾听孩子们的心声,用心去观察孩子们的举止言行,用心去理解孩子们的喜怒哀乐。
用心去倾听——这是当老师难于做到又必须做到的。我曾在《别和青春期的孩子较劲》一书中专门写了“高明的家长会倾听”一节,那是写给爱唠叨的家长的,可实际上老师们也在下意识地犯着和家长们同样的毛病:因为我是老师,你是学生;因为我是大人,你是孩子;因为我是教育者,你是受教育者;因为我是为你们好;等等。由于有那么多、那么充分的理由,所以就该我说、你听,可是大人们往往又在苦口婆心之后,为孩子们的“不听话”而无限烦恼着。这就是因为我们没有意识到,师长们的教诲其实话不在多,贵在有的放矢,而这个“的”就是孩子们的心结。把握孩子们的心态,了解孩子们“不听话”的理由,让他们敞开心扉,把心里话甚至是小秘密说出来,才为我们打开了实施教育的缺口,我们才不至于做无用功。当学生偷偷告诉我,他喜欢同班某女同学了;当一个男孩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向我求助,不知该如何拒绝女同学的性要求;当一个自知犯了错,买好安眠药准备了结生命的男孩,深夜拨通我的电话;当学生向我哭诉,父母离异自己不知所措……我都耐心去倾听,然后推心置腹发表我的意见和建议,一个个问题都得到了很好的解决。没有心病的孩子无大错。只要把心里装着的话说出来了,心里装着的事倒出来了,就有解决问题的办法。关键是孩子们该向谁说?老师、家长如何给孩子创造说的氛围和说的机会?这些才是我们成年人应该特别考虑的问题。不要一味迁怒于“今天的孩子思想真复杂”,因为这是复杂的社会环境决定的。
用心去观察——这是当老师有必要练就的一门真功。在许多成年人看来,孩子就是孩子,就应该听大人的;学生就是学生,就应该全身心去学习,什么乱七八糟的杂念都不该有。可现实生活中的孩子们却偏偏不能让老师和家长们如愿,他们对新事物充满了好奇,他们有太多的“非分”之想,他们的隐私难以启齿,他们总在极力向老师和家长隐瞒着自己的小秘密。我多年来的切身体会告诉我:作为老师和家长,不要信誓旦旦地宣称了解自己的孩子或学生,其实真正了解和认识孩子们,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处于青春期阶段的孩子,心理上与老师、家长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他们有许多事、许多话,许多时候“欲言又止”,这就需要我们用心去细细观察,从他们的言行举止、情绪反应当中去捕捉孩子们的心理活动,甚至学生在上课时看似不经意间的小动作,老师都应该能够从中发现和抓住已经发生或者即将发生的事情,并且及时给予关心、安抚或者提醒、纠正。我们通常所说的“防患于未然”重在一个“防”字上,而用心去观察学生,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摸准他们的脉搏,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防住未然之患。
用心去理解——这是一种换位思考,说说容易,做起来难。当初鼓起勇气,提起笔去完成《别和青春期的孩子较劲》,就是想告诉家长们,正确认识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的过与错,对孩子多一点宽容,对自己多一些反省,给青春期与更年期的碰撞以缓冲。而今天我更想告诉我的同行们,当学生发现和认可你对他/她的理解时,他/她不但会心甘情愿地接受和尊敬你,而且接下来你的教导、指点,甚至是批评,他/她都会“言听计从”了。前不久在学校教学楼里看到这样一幕:一个初二学生从老师办公室里跑出来,撞到了一位女老师身上。这位老师十分不悦,虎着脸把这个学生狠狠教训了一顿。看到那学生满脸的惊恐,我不禁心中暗暗感叹:老师啊,学生在楼道里跑固然不对,但当他撞上您的那一刹那,他一定是在忐忑和自责了,如果这时候您能安抚并提醒他几句,表达“不是因为撞了我,而是这样跑不安全”的意思,我想,学生在内疚的同时一定会因您的和蔼、友善对您心生感谢和敬意,效果不是更好吗?给学生台阶下,其实也是老师给自己台阶下,让学生难堪绝不是老师的胜利。用心去揣摩和理解学生,给学生留有认识自我和改造自我的时间、空间和机会,这是教育成功的一个重要砝码。
心中有学生,不是每一位老师轻易就能够做到的,这是一种境界,需要为师者努力去追求。
用“情”,即用老师爱学生的一片真情,去调动、发掘和影响学生潜在的情商。用老师的爱心换学生的真情,让师生间的情缘成为打开孩子心扉的钥匙,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是我几十年来真真切切的亲身感受。前不久,在一家商场偶遇曾经教了三年、近两年没有见面的高二女生彭晓笛,她兴奋激动地喊了一声:“关老师!”我们便紧紧地拥抱在了一起。我知道,她这不是一种单纯的礼节,而是一种情不自禁。她几乎不肯松开我,在繁华的商场里,在人们惊愕的注视下,她忘情地一次又一次地拥抱我,起码反复了五六次后,她妈妈也为这情景动容,赶紧用手机拍摄了下来。稍稍平静后我们互问了近况,道别时她再一次紧紧拥抱着我,依依惜别。一对普通的师生,怎么会如此动情?我心里明白,这是彭晓笛对我的真情回报——为了我曾经的真情付出。在三年的初中学习生活中,彭晓笛曾经患上了一种顽固的皮肤病,躯干、四肢、脖颈甚至脸上起一种粉红色的丘疹,奇痒难忍,父母亲想尽一切办法为她寻医问药,疗效却不明显。为了控制自己不去抓挠,她要求妈妈在晚上睡觉时把自己的手捆上。当时,我除去心疼她,给她以关心和安慰以外,我更注意到一点,就是帮助她解除心理上的障碍与痛苦。彭晓笛本是一个肤色白皙、如花似玉的漂亮女孩,可是严重的皮肤病让她的脸庞几乎变了形,脖子上凹凸不平疙疙瘩瘩的厚皮,还带着挠破的血痕,心理素质差一点的孩子都会拒绝见人,甚至放弃学业,可是彭晓笛仍在顽强地学习。我在感动之余也给予了她更多的爱、更多的关心和更多的照顾,我向同学们介绍了她的病情,讲述了她的痛苦,告诉同学们她这种病属于自身免疫系统的问题,没有传染性,号召同学们接纳、关心和帮助她,同学们的感情和热情都被调动起来了,大家主动问候和安慰她,和她一起聊天、游戏,有的同学还回家向父母求助,帮助她寻找治病的偏方。看到身体上遭受痛苦的彭晓笛没有造成心灵上的创伤,和全班同学愉快、和谐地在一起学习生活,我的心情也轻松了许多。今天,正在读高二的彭晓笛皮肤病痊愈了,身体、脸上没有留下疤痕,但心中却存留下了一份感恩之情。
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有这样一个体会,即要想成为一个令学生喜欢、信服的好老师,尤其是要想做一名好班主任,情商一定要相对高一些,而在情商的众多元素中,情感因素又是最最重要的,因为老师、班主任每天的工作对象是学生,是年龄虽小却也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感情的、活生生的人,而教与学、师与生之间本身就是对立统一的矛盾体,师生之间的心灵碰撞、情感交融,是化对立为统一的最好调合剂,教师的亲和力在这对矛盾中又处于至关重要的主导地位。因此,当老师、班主任用真情去温暖孩子,用实意去感化学生时,我相信绝大多数孩子的心是可以被融化、被感染的。陶宏开教授帮助了一个又一个上网成瘾的孩子,挽救了一个又一个濒临破碎的家庭。除了他广博的知识、深厚的文化底蕴、高超的谈话技巧以外,是一位六十多岁老人的真情深深打动了曾经顽固的孩子们,让那么固执、倔强的他们不忍、不愿辜负陶教授的一片良苦用心。这中间能离开一个“情”字吗?当然,老师对学生用情还必须强调两点,一是要“真”,我曾经听到某位老师用不屑的口气说:“管他呢!又不是我的儿子,我才不多操那份心呢!”持这种心态的老师怎么可能用真情、真心善待学生。二要有“度”,不管师生间年龄差距大小,老师对学生的爱都要把握一定的度,既不是讨好学生,更不能丢掉老师的尊严。曾经有一位年轻的男性班主任,跟同学们关系非常融洽,以至于高一的男女同学都称呼他“生哥”而不叫老师,我认为不妥,及时提醒他纠正。师与生之间的情谊永远都应该是最纯洁、最庄重的。
把教育当作一份事业,而不仅仅是一种职业。热爱这份事业,就会热爱学生,对学生的那份真情就会情不自禁地流露或者瞬间迸发。
用“脑”、用“心”、用“情”是我走过大半辈子的教育之路后,总结出的经验之精华,三个字囊括了我的全部教育理念。当然,用脑、用心、用情虽然各有侧重,却又不可能截然分开。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一线老师和班主任,如果拒绝学习,不用发展的教育理念不断修正自己,怎么可能在学生身上用心、用情?而教育事业上的有心人,一定会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寻找到与时俱进的教育方法。现在有太多太多的教育类书籍在谈教育孩子的方法,甚至给家长灌输许多具体的“招数”,而我力图向老师们、家长们介绍的,是我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因为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着或大或小的差异,套用固定不变的模式,或者借用教育别的孩子的招数,奏效的几率不大。学习与掌握正确的、与时俱进的教育思路,才可能找到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法。
用“脑”去思考教育,拓展自己的教育深度、教育内涵、教育水平,达到让学生佩服的境界。
用“心”去理解学生,你给予他们平等与真诚,才会赢得他们不设防的信服;不带有伤害的教育手段,必定会让孩子折服。
用“情”去温暖和滋润还不够茁壮的小苗,他们并不是铁石心肠,心被焐热了,也会用真情来回应。
让学生信服、佩服、折服、心服、口服,何愁学生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