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写作的匠气:200字,400字,600字
本节我想和你谈一谈作文的结构。但我不想谈章法,谈层次,我想从实际写作出发,看看如何有效地控制写作的过程,保持高质量的书写。
当老师久了,发觉学生们出现的问题似乎也有了一种规律性。比如下面的说法你是不是很熟悉:
第一种:我怕我写的字数不够,就使劲儿把自己想好的那个事情写得长一点。结果写到后面,就没有篇幅去论事了。
第二种:我打了个草稿,打算从三个角度来谈一谈,前一个说完,打算做一个转折。结果一抬头,写了快400字了,第一个角度我还没写完。可是我原来是重点写第三个角度的。然后我就赶紧转折了一下子,可是后面就来不及写清楚了。
第三种:我原本想好了,后来写到第四段,突然想起了另外一个特好特有深度的想法。我就想着过渡一下,结果发现前后关系确实不大,我也来不及多想了,就把后来的想法写出来再说。
我就纳闷了,这些问题不是早都讲过方法了吗?要想清楚主题,要想清楚结构安排,要控制表达的欲望,保持清醒的头脑!时间长了,我才发现,我说的都是原则,原则都是正确的,但面对写作这件实践性很强的事情来讲,正确的原则往往都不太有用。
我写了一篇考场作文,我把这种文章叫作“下水文”。我发现,即便是我自己在写的时候,前面那些问题也一个都没跑掉。看来一个高明的老师,未必是一个高明的写手。
我认为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在书写过程中缺少控制的意识。在考试紧张的情况下,常常忙于把脑子里蹦出来的词语填下去,却忘记了冷静的必要性。所以结合这次写“下水文”的经历,我要送给你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
作文题目叫《味道》。我用了5分钟左右的时间构思如下:
1.先写过年的时候,大姐、二姐不再像以往那样喜欢母亲做饭的味道。
2.然后再写写,自己对于母亲做的饭菜的喜爱,与姐姐们形成对比。
3.由此引发我的感慨:一是时代变化导致传统流逝;二是表现与故乡的疏离;三是反思对亲情不自觉的忽视。
我当时还挺得意的,觉得自己5分钟就想好了这么多深刻感人的立意,真是了不起啊!
打脸这种事,往往发生在自己颇感得意之后不久。
我用了大概12分钟就开心地写了四段,大概200多字。其中一段如下:
我妈在桌边耐心地笑着,我则大挥竹筷,把那些咸的白菜、芹菜、羊肉丝扒拉到面碗中,往喉咙里面倒。吃饭快是有理由的,不是饿,而是觉得好味道必须不停地从喉咙经过,这种新疆拉条子厚重香辛的味道是不能断绝的,一断就感觉似乎少了一种痛快淋漓的味道……
写到这里,我突然感到不对,这样继续写下去,和我事先构思的那三个立意都还离得好远啊!怎么越来越像《舌尖上的中国》呢?
怎么办?
你常常会听到这样的建议:要保持文章思路的一致,避免旁逸斜出,思想要集中。但这些原则,却不能作为实际书写的法则。明明已经偏离了原来的路线,还非硬要来个强行掉头,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
一篇文章作为一个整体,不管立意深还是浅,如果能够保持文章的前后一致、思维连贯、逻辑通顺,那这篇文章的质量就不低。反过来说,如果为了保持所谓的深度,固守原有的立意,却牺牲文章的整体质量,这显然是得不偿失。
总结一下:200字是第一个必须回看的时候,开头的这几段,最主要的观点出现了吗?是否还能够保持最初构思的方向呢?一篇800字的文章,并没有太多闪转腾挪的空间。认真读读自己写的200字,确认自己的写作方向。
保持清醒才能保证书写的基本质量。
最终我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既然之前的思路写到这里都没能有所展现,那我要做的是果断地放弃之前的想法。于是我赶紧调整书写方向,这样写道:
然而时代总是要进步的。大姐、二姐的抱怨不是没有道理。毕竟是在大城市生活了多年,线条肯定是要纤细一些的。而且总是吃面条,总是这么咸、这么浓烈,也肯定是不太健康。再有就是“吃过见过”,大饭店里面的精工细作,小作坊里面的风味乡情,哪个不比家里的老几样让人感到有滋有味?再加上往往和朋友觥筹交错,饭桌上激扬文字褒贬人生,自然比在家中平静地吃平静地洗有声色得多。
写到这一段,已经是400多字了,这是决定一篇文章最终质量的地方。文章的变化、转折、跳跃就都在这里了。
此刻停一停笔,想清楚两件事:1.之前写了什么?2.问问自己,为什么会对上面写到的内容如此念念不忘?为什么不是别的人,别的事在这时候走到你的笔下呢?一定因为这其中有一些属于自己的更加深入的思考,把这些思考表现出来,文章就会焕发出个性的光彩,深度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了。
怎么把这些想法“勾引”出来呢?我的办法是:转折。
比如,你可以写下这样一句话:然而令我无法释怀的是……
不妨这样想一想,你对当下的不满有理由吗?过去一定比现在美好吗?当下的不美好是不是有可能源于自身对生活理解得过于狭隘呢?有没有可能通过改变什么,让当下显现出美好的前景呢?
这些问题让我们“无法释怀”,而对这种“无法释怀”的表现,以及由此引发出的感慨和思考,就是文章向深处延伸的开始。
余秀华在她的一篇文章中曾经思考了新农村建设对农村传统文化习俗的破坏。我读的时候,原以为她也会老调重弹地感慨一下古风不再,却没有想到,她是这样写的:
但是当我们抱着已经失去的东西痛哭,信誓旦旦地说,它比我们正在接受的东西,要纯正要好,是不是也是矫情的?我们凭什么,就判断失去的东西一定比正在接受的东西好呢?这是中国式的田园梦的自我催眠。
对于这个极其复杂的问题,余秀华并没有给出更清晰的思考结果。但这里的转折却非常及时地让她的文字没有落入一般性的结论,而是跳跃出了更具有启发性的思考。这便是通过转折,将思维导向深入的结果。
这就是我写“然而时代总是要进步的。大姐、二姐的抱怨不是没有道理。”这段话的目的。
从前400字的内容来看,我已经把文字导向了一种借助于味道来表现的我这个漂泊多年的儿子与母亲之间的情感关联,并且这种关联有一种随着岁月不断传承的意味。于是我接着写道:
我也知道因为自己不常在母亲身边,所以才如此贪恋母亲因为衰老而日渐退化的厨艺。母亲已经71岁了,还能为我做几年新疆拉条子呢?自己也已经奔着50而去了,还能有几次机会回老家,感受一下久违了的西域风情呢?
然后就必须浓墨重彩地写一写过去的记忆了,把过往的美好充分地表现一下。于是文章就到600字了。
到了600字,这就该是收尾的时候,收在哪里呢?
你大概想,可以升华一下,来个曲终奏雅。这当然是对的。但奏什么雅呢?这个问题却不能想当然。文字本身是会说话的,自己的文字,不认真地读一读,你也不会清楚自己究竟说了些什么。
对于我的文章来说,这时候该把传承的意味表现出来了。于是我写了一段学着母亲的样子做饭的文字,从中表现一种家族情怀的延续,然后做了一个简短的收束:
作为父亲,我有没有可能让女儿也留存下一些专属的美好记忆,有朝一日,她也可以借由一种熟悉的味道,找到通往过去的一条开满鲜花的小路呢?希望如此,惟愿如此。
以上就是我写作的实际过程。我不是一个很善写的人,下笔万言,倚马可待,对我来讲只能是个无法企及的神话。所以,我通常都是亦步亦趋,步步为营,一点一点把自己的文字堆叠得稳固点,精致些。我知道这种做法难免太匠气,可我毕竟不是个作家,也就原谅自己了。
Tips
200字、400字、600字停顿控制方法:200字明了观点,确定方向;400字收束上文,转折深入;600字立足全篇,严丝合缝。
此法若能坚持运用,必有奇效。
【范文】
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太咸了!”
“又是这几样!”
“妈,咱能出去吃点好的么!”
这几句话每年在寒暑假都能听到几次。这些声音从我的大姐、二姐口中发出的时候,我妈在桌边耐心地笑着,我则大挥竹筷,把那些咸的白菜、芹菜、羊肉丝扒拉到面碗中,往喉咙里面倒。
吃饭快是有理由的,不是饿,而是觉得好味道必须不停地从喉咙经过,这种新疆拉条子厚重香辛的味道是不能断绝的,一断就感觉似乎少了一种痛快淋漓的味道。在新疆有一种吃法:先吃一盘面加上一盘菜,然后半斤白酒一口闷,然后再加上个一盘面和一盘菜。最后抹抹嘴,跳上卡车在戈壁滩上一路漫开。这种粗粝蛮横而且无法无天的吃法是不是也透出点边疆民族骨子里的自由不羁的味道呢。
然而时代总是要进步的。大姐、二姐的抱怨不是没有道理。毕竟是在大城市生活了多年,线条肯定是要纤细一些的。而且总是吃面条,总是这么咸、这么浓烈,也肯定是不太健康。再有就是“吃过见过”,大饭店里面的精工细作,小作坊里面的风味乡情,哪个不比家里的老几样让人感到有滋有味?再加上往往和朋友觥筹交错,饭桌上激扬文字褒贬人生,自然比在家中平静地吃平静地洗有声色得多。
这些年越来越多的人感慨过年没有滋味了。那是当然,每天在外面吃得那么精彩,谁还期待新年并不那么精彩的家宴呢?可我依然往喉咙里面倒着面条和油油咸咸的菜:因为这味道总能激起我不多的对过往保持的记忆。
这记忆的核心当然是母亲。她在桌边耐心地看着我,然后随口回答姐姐们的话:“我老了,也该你们做了呗。”母亲常说她已经恨死做饭了,做了一辈子饭,真是烦了。可是每个寒暑假我带着老婆孩子回去了,她又忙前忙后地做着。
在吃这个方面,母亲是有无比的创造力的。那时还不是物资丰富的年代。我有太多关于母亲在吃饭方面令人久久难以忘怀的记忆。有一个冬夜,又停电了。边疆小城电力紧缺,冬季酷寒之时停电是经常的事。母亲用奶奶留下来的一个老铜锅,点起木炭,倒满汤,汤是用牛骨熬的,撇去几层牛油,再放点葱姜片儿花椒粒儿。白菜、粉条垫底,过油的土豆、豆腐、蛋饺码得整整齐齐层层叠叠,热热乎乎的一大锅。炭火红热,烛光飘摇,揭开铜锅,热气带着牛骨汤和菜码的香气氤氲在房间里。
屋外零下20多度,屋里一团美好。
我理解大姐、二姐,也知道因为自己不常在母亲身边,所以才如此贪恋母亲因为衰老而日渐退化的厨艺。母亲已经71岁了,还能为我做几年新疆拉条子呢?自己也已经奔着50而去了,还能有几次机会回老家,感受一下久违了的西域风情呢?
一想到这些,嘴里的味道就越来越美好啦,真想再往喉咙里倒上一碗呐!
有一年我没能回去陪母亲过年。于是自己找出了那口老铜锅(来北京时千辛万苦从家乡背过来的,感动死了),擦擦洗洗还是很好用。只是,三只铜兽头的支脚已经断了一个。还是老办法,只是把牛骨汤换成了鸡汤,其他还是那几样。自己做得少,菜的样子可比母亲做得差远了。我原想,大概没有以前那么好吃,毕竟自己也在北京生活了快20年了,口味也许早就变得刁钻了吧。可是打开锅子,尝了尝,居然美味得很!一高兴,我自己一个人干掉了一斤汾酒,居然还没有醉!看着女儿也吃得挺好,心里更是多了一些美好。
作为父亲,我有没有可能让女儿也留存下一些专属的美好记忆,有朝一日,她也可以借由一种熟悉的味道,找到通往过去的一条开满鲜花的小路呢?
希望如此,惟愿如此。
寒假又来了,上次打算把母亲每日做的饭菜都拍个照片,记下做法,结果懒怠了。今年,要认真地做好这件事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