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二次元的网络小说及其类型分析:以同人、耽美、网络游戏小说为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前言

第一节 网络文学研究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中国的网络文学滥觞于1994年高校教育网的BBS论坛。1997年11月第一个专门的文学网站“榕树下”建立,纯文学爱好者有了专门的网络交流平台,网络文学也随之进入学界视野,至今已有20余年的历史。其作品浩如烟海,作者和读者难以计数,小说类型更是变化莫测、层出不穷。发展迅速而又庞杂无匹的网络文学现场往往令研究者望洋兴叹,不知该如何应对这个“庞然大物的挑战”。长期以来,网络文学的研究就如同盲人摸象,只能抓住一只耳朵或者一条腿的形状,虽然也有不少学者试图反映网络文学的全局,但多为泛泛而谈。再加上大多数的主流文学批评家对网络文学的现场缺乏体验,或不甚了解,研究选取的案例多为已经出版成纸质书籍(仅占网络文学极少数)的文学作品,或者趋近纯文学的网络文学个案,又或者对十年前的老旧文本进行重复的举例,选取的研究对象本身便与当下网络文学的发生现场产生了脱节。这直接导致了一个尴尬的现象,不了解网络文学的人读了网络文学研究的著作后可能仍不知道网络文学的现状究竟是怎样的;而了解网络文学的读者读了这些著作后,虽然觉得说得都有道理,却跟自己所了解认识的网络文学距离非常遥远,不曾搔中痒处。很多网络文学的研究著作受限于西方理论和传统的文学观念,已有的研究视野和框架大多徘徊于网络文学的外围。近年来,虽然也有一些学者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对网络文学的一些具体问题,如某一文学网站、某一小说类型,甚至某一文本作出了自己的解读,但整体而言,对网络文学的“内部研究”还远未展开。

即使如此,近20年来的网络文学研究还是筚路蓝缕,作出了开创性的巨大努力。从1997年至今,有关网络文学的研究专著有70多部,博士学位论文10余篇,硕士学位论文近200篇,在中国知网以“网络文学”作为题目进行搜索,其结果多达574713个。这些研究成果从经济学、社会学、美学、传播学、人类学、文艺学、文学、法学等多种角度对网络文学的语言、叙事、批评、创作、技术、传播、发展史及艺术性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探讨。

在以往的研究中,黄鸣奋、欧阳友权是两位早期就开始对网络文学进行观察和研究的学者,前者的《互联网艺术产业》等著作对新媒体技术、文化、资本的融合的深入考察具有很大的意义,其《新媒体与西方数码艺术理论》较为全面地介绍了西方的有关理论,为国内的网络文学研究提供了理论的参考。而欧阳友权则偏重于对网络文学进行整体考察,数年间写出了《网络文学本体论》、《网络文学学理形态》等专著和数十篇论文。其编写的《网络文学概论》、《网络文学发展史》这样可以作为教科书的基础研究和最新出版的《网络文学词典》,为网络文学的研究作出了基础性的贡献。2003年,各大文学网站的VIP付费阅读制度尚未正式建立,这一阶段的网络文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海外华文网络文学、超文本等西方理论和后现代,研究的对象主要是网络中的实验性文本,出现了一批初具规模的研究著作,如黄鸣奋的《比特挑战缪斯——网络与艺术》、《超文本诗学》,谢家浩的《网络文学研究》,欧阳友权的《网络文学论纲》,姜英的《网络文学的价值》等在当时都具有很大的影响力。然而这些早期的研究成果亦存在着一个突出的共性,那就是他们都试图从自己的角度对网络文学的整体做系统的论述,但实质的成果基本上都属于宏观的外部研究,并且由于国内的网络文学性质与西方非线性、多媒体、超文本,充满实验性、先锋性的“电子文学”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这些运用“超文本”“赛博文本”等西方电子文学相关理论的早期研究都不同程度地普遍存在着脱离国内网络文学实际的问题。

2004年,许苗苗发表了《性别视野中的网络文学》,已经开始具体地涉及几个网络文学的女性作者及其相关作品的分析。何学威和蓝爱国的《网络文学的民间视野》对网络互动进行了十分精彩的分析,生动地论述了网络文学的民间性是与生俱来的特点,切实指出了民间性在网络文学中的意义。谭德晶的《网络文学批评论》从批评的角度出发,集中了大量鲜活的网络文学批评材料,认为网络文学的批评活动中实现了文学的民主化,并指出了网络文学批评的民间大众价值。谭华孚的《媒介嬗变中的文学新生态》将网络文学作为一种俗文学来研究,并指出了“俗文化与媒介一道兴起是历史的通例”。周志雄的《网络文学的文学风景》下编中涉及了很多作家作品的分析。王小英和祝东的《论文学网站对网络文学的制约性影响》从文学网站的角度对网络文学进行了探讨。这些成果表明,研究者开始采取新鲜视角对网络文本材料进行分析和解读,网络文学研究逐渐接近网络文学现场,开始关注到具体真实的内部问题,但是整体看来,这一阶段的成果在研究方法和价值观念上依然没有脱离传统精英文学研究的范畴。比如何学威虽然注意到了网络文学的“民间性”,并看到了大众的参与互动对网络文学产生的巨大影响,但对2003年10月以来日趋商业化、产业化、大众化、类型化的网络文学持否定的批评态度,视榕树下等接近纯文学性质、自由创作、无功利分享的早期网络文学为正统,认为网络文学的商业化写作意味着自由、民主的网络文学的末日。这一阶段的网络文学研究存在着材料过时、概念狭窄、西方的批评理论无法和中国网络文学的现实结合起来,对大众文化和商业化写作持批评态度等问题,仍然没有找到特别适合网络文学研究的理论和方法,也未触及网络文学的核心部位。

至2010年左右,由网络文学改编的影视剧及网络游戏、动漫作品日益增多,网络文学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而网络文学的研究也逐渐由外围外部的泛化研究,细化到具体的局部问题的研究。这一阶段网络文学研究界出现了两篇优秀的博士学位论文,分别是暨南大学蒙星宇的《北美华文网络文学二十年研究(1988—2008)》(2010年),和北京大学崔宰溶的《中国网络文学研究的困境与突破》(2011年)。蒙星宇对国内网络文学的源头,北美留学生及华人的网络文学进行了详尽系统的梳理,虽然如今的通俗化、类型化、商业化的网络文学已经与北美华文时期的网络文学有了很大不同,但蒙星宇的研究对整个网络文学的初源的研究仍有着较大的学术价值和参考意义。崔宰溶则对国内网络文学的研究历史和现状做了深入的分析,提出了中国网络文学研究存在的三大困境。第一是受困于西方理论的强大桎梏,脱离国内的网络文学实际;第二是受困于传统的文学观念和精英立场,用纸媒印刷文明的“作品”观念来看待网络文学,对网络文学的商业化、产业化、通俗化和娱乐化等倾向持批评否定的态度;第三是受困于少数文本,忽视了文本与文本之间以及网络上出现的重大文学现象,甚至犯了以偏概全、以旧论新的错误。难能可贵的是,崔宰溶并没有止步于提出问题的阶段,还针对这些问题进一步给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土著理论”,为实际参与网络文学创作阅读的年轻一代学者打开了一扇窗户。

仿佛是验证崔宰溶学者的“土著”理论,2012年前后,一大批亲身参与网络文学创作与阅读的年轻学者进入研究领域。这批研究者往往具有双重身份,在成为网络文学的研究者之前,他们首先是一个网络文学的参与者,甚至创作者。比如研究女性写作的徐艳蕊,早在2008年便已是文学网站的签约作家,出版过多部网络小说。这些具有参与实践经历,跟随着网络文学的成长而成长起来的新一代研究者,对研究对象有着深入的了解和直观的体悟,其研究成果往往基于各自网络文学“土著”的亲身经验。这一阶段的研究以硕士生为主力军,她们大多都是80后甚至90后的年轻女性,因而研究的方向多为网络文学中的女性领域,比如复旦大学刘芊玥的硕士学位论文《作为实验性文化文本的耽美小说及其女性阅读空间》(2012年)、杭州师范大学卢俊颖的硕士学位论文《试论同人小说中的“玛丽苏”现象》(2013年)、华东师范大学刘迪的硕士学位论文《“异托邦”的想象——网络穿越小说》(2013年)、陕西师范大学张佩佩的硕士学位论文《晋江文学城女性图书出版研究》(2013年)、暨南大学沈雨前的硕士学位论文《网络类型小说新伦理叙事研究——以耽美小说、穿越小说、网游小说为例》(2014年),以及南开大学宁可的博士学位论文《中国耽美小说中的男性同社会关系与男性气质》(2014年)等。除此之外,一些国内外学者刊载在各期刊上的论文也较以前有了一定的突破。如徐艳蕊的《网络女性写作的生产与生态》、冯进的《从晋江原创网的耽美同人小说看当代中国女性性别身份的考量》、周志雄的《网络小说与当代文化转型》、张冰的《论“耽美”小说的几个主题》等等,一大批对网络文学的具体问题有着独到见解的文章渐渐形成规模。但总体来看,对于网络文学的整体研究始终缺乏一个系统的,能够深入网络现场、贴近具体问题的理论工具及研究方法。

这其中值得一提的是以邵燕君为主的一批北大师生的研究实践。他们借助媒体的舆论力量,充分利用网站的相关资源,以精英学者“下场”进入网络文学写作来实践“土著”理论,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2010年,邵燕君以北大中文系为平台,开始针对网络文学展开研究,发表了《面对网络文学:学院派的态度和方法》、《网络时代:“新文学”传统的断裂与“主流文学”的重建》、《媒介新变与网络文学的“网络性”》、《“正能量”是网络文学的“正常态”》、《网络文学的“网络性”与“经典性”》、《网络文学的崛起与“主流文学”的重建》、《在“异托邦”里建构“个人另类选择”幻象空间——网络文学的意识形态功能之一种》、《网络文学2014:多重博弈下的变局》、《“媒介融合”时代的“孵化器”——多重博弈下中国网络文学的新位置和新使命》等系列论文,主要吸取了欧美学者对网络粉丝文学、媒介嬗变和文化融合等相关研究的成果,从学院派精英粉丝的立场对网络文学研究现状及网络文学的特性进行重新审视,为精英文学话语体系下的研究者提供了一个新鲜研究视角。邵燕君等北大师生的早期研究仍显示出明显的学院派精英学者对网络文学现场的陌生之感,但经过数年时间的积累,他们的努力终于在2015年后半年逐渐有所突破,开花结果。与以往的研究相比较,他们将视角由过去的老旧材料转向正在进行时的最新的网络小说类型及文本,开始关注网络文学的相关事件及文化现象,不再只凭一己之力面对庞杂无匹的网络文学,而是采取了众人合作的方法,将学院派精英文化培养出来的导师与伴随网络文学一同成长起来的90后学生相联合,充分借助媒体、网站和高校的平台力量展开活动,走出了一条不同于以往的研究之路。纵览他们近来的研究成果,已经由最初的在网络文学外围的打转,逐渐开始向内部生发。他们深刻认识到了深入文学网站写作现场对研究者的重要意义,并切实地投入了实践。在邵燕君的带领下,北大的师生纷纷“放下身段”,“入场”进行网络小说创作,广泛参与各大文学网站的生产现场,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但由于在实践的过程中没能很好地解决学院派精英学者身份与娱乐化类型化的网站写作的对立问题,再加上对网络文学的商业化热点以及文学网站的运营机制比较陌生,导致了初期的一批实验性写作,如《妖店》等小说作品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继而引发了网络文学的“原生土著”们对精英学者研究网络文学的质疑与讨论。

2015年3月10日,知乎上发表了《如何看待北大副教授邵燕君网络文学课上的学生写作网文,成绩惨淡的状况?》的帖子,掀起了一场网络热议。知乎帖子下的讨论态度比较理性,认为虽然北大学生们的实践和研究角度存在一些问题,但精英学者参与网络文学现场的实践目的是好的,有利于主流文学界和批评者了解真正的网络文学实际,提高网络文学在公众视野中的地位。然而以网络小说的作者群体为主的网络文学“土著”们却给出了截然不同的声音。比如国内现存最大的网络文学相关讨论网站“龙的天空”,简称“龙空”,以及最大的女性向网络文学基地晋江文学城的作者论坛“碧水江汀”,简称“碧水”,都对北大的网络文学创作实践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批评、抗议,甚至嘲讽。龙空主要针对的是新浪网的新闻报道《北大首开网络文学写作课研究生需写网文》。这篇报道中将《妖店》连载56.2万字,被收藏194次作为北大学生实践的作品受欢迎的依据,而在连载10万字以内收藏数量平均1000左右才能上架销售的网络文学现场,56.2万字194收藏的数据有多么的惨淡,是任何了解网络文学的“明眼人”们一看即知的。报道中流露出来的对网络文学的无知,和明明数据惨淡却当成成绩宣扬的态度引发了网络文学“土著”们的集体嘲笑。网友安闲更是直接批评道:“网文的创作本身就是一个持续进行的超大规模头脑风暴活动。最前沿的东西一定是在作者群和核心粉丝群的讨论记录里。邵燕君他们,只是一群不怎么虚心的、试图另起炉灶掌握话语权的后来者。”[1]碧水的讨论晚于龙空和知乎,讨论的内容则参考了龙空和知乎的情况,比起以男性网络文学读者和作者为主的龙空,93%以上为女性作者的碧水的评论更为细心、敏感。在发言之前,她们不仅综合参考了各方面对北大师生研究的评论和报道,还纷纷跑去阅读了《妖店》的小说,对其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做了种种功课。她们以网络文学原生“土著”们的立场,对北大师生研究及创作中的种种缺陷和造成缺陷的原因给出了一针见血的评价:

我看她们自白那些混过的论坛,清韵、桑桑、榕树下之类的,觉得她们不过是怀旧网络的学院精英时代。……网文确实有一阵子被学院派把持,当时能负担得起电脑,有机会上网,爱上网,有时间上网的人不像现在这么多。很多是名校大学生,不是现在这种对小初高和社会闲散人士都普及的网络。当时的文学论坛也不收费,大家爱好写作的多。榕树下不用说了,现在的宁财神、李寻欢之流当年都是这坛子里的。包括当时的点家,都和榕树下风格差距不大的,有不少文笔很牛,作者阅历也有的文章。举个例子,管卉的《非洲草原上的落日》,很难想象这种文风当年是某点[2]的主流文风。清韵更不用说了,所谓的大陆新武侠运动的发源地吧,现在的小椴、丽端、沧月他们都是这坛子出来的。当年还有朱近墨、陈毅聪之类的。其他比如九州那批的五黑框[3]、萧如瑟他们最早都是网文论坛出身啊。人家也不是销声匿迹了,只是后来都转实体出版,杂志还有编剧了。现在网文早已是草根的天下,不再追求早年学院派那种文风和接近纸书的叙述方式和题材,现在网文最红的都是追求爽点的、文字平直的(小说)。这是自然的市场规律,要她们那群不知道哪里冒出来的来拯救?不追求商业化,写自己喜欢的东西的作者也有的是,仔细找找还是找得到,冷一点罢了。再一个,要是这些坛子都混过,那年龄不会太小啊,至少不会20出头,毕竟那群作者现在大多都30多了成家立业了。怎么这课题组的还在跟看流行网文的小年轻计较。这么多年有没有长进啊。真要是混过这些坛子,哪里还用这么调查,这些演变一目了然。[4]

我们的研究者可能难以想象,这样对网络文学演变历程例证翔实、熟极而流的梳理分析以及对文本作家等相关资料广泛而深入的举例,并不是出自某个精英学者之手的访谈记录,而是一个普普通通混迹网络文学现场的“土著”随手发出的一张“吐槽”帖子。这充分验证了一个道理——真正了解网络文学的,绝不是学院派的精英批评家,而是这些网络文学的“土著”们。

和龙空上普遍流于表面的嘲讽不同,碧水作者们对北大师生研究的批评主要分为两个方面。首先便是针对邵燕君在新闻报道中提出的“写出一种带有学院精英色彩、更有文学理想的网络文学”以及“探索建立一套精英批评机制,使网络文学更健康、健全”[5]两句。宣扬“学院精英色彩”,其实暗含着对网络草根精神的不满,而追求“更有文学理想的网络文学”本身就包含了对现在网络文学作者们文学理想的一种否定。碧水的作者纷纷对北大师生字里行间中流露出来的“高高在上”的“救世主”姿态表示了不满与愤慨:“公主殿下要显示自己放下身段看得起平民于是亲自做了顿勉强能吃但绝对称不上好吃的饭,又觉得‘我都屈尊纡贵迎合你们的口味了居然还敢嫌不好吃’”,“还拯救网文,觉得她们不过是怀旧网络的学院精英时代”,“一句话概括就是看不起网文的人终于被网文看不起了”[6]……这些看起来充斥着冷嘲热讽的文字,真实地反映出学院派精英与网络草根们的一种深刻的文化对立。

十几年来网络文学一直是自生自灭、自给自足、自由发展的野孩子,主流评论始终缺席于网络文学的场域。网络文学不仅不被承认,还被无数人认为是“垃圾”“糟粕”,各种恐慌式的“传统文学被网络文学取代,必将导致文学的灭亡”等批判声长期以来不断出现于各式媒体的报道之中。直至今天,走向商业化类型化的网络文学仍旧被视为一种“可以挽救,但需要批判”的对象在被研究着。尤其是精英文学的批评家习惯性地“站在高处”对作家及文本进行批评的传统,和网络文学场域自由平等发声的文化精神更是格格不入。我们的批评家不习惯于批评这样的网络文学,而网络文学的“土著”们也不习惯于接受这样的批评家们。他们是敏感的、理智的、自由的,是网络文学的创作者、参与者和主宰者,而非需要“被拯救”“挽救”的“被害者”。他们本就一直处于不被人注意的边缘地位,最渴望被人了解,因而也最痛恨被人所“看不起”。那篇新闻报道的字里行间中流露的种种隐晦之意,以及北大师生发表在其他公众平台的一些因不了解网络文化而造成的遣词造句及观念上的问题,都令网络“土著”们感受到了研究者们扑面而来的无形的“傲慢”之气——所谓的“放下身段”一说,本身就带着“身段”。归根到底,令碧水的作者们愤怒和不满的,并不是北大师生的研究实践本身,而是字里行间不自觉流露出来的“屈尊降贵”似的语气,和“高高在上”的“救世主”姿态。

除此以外,碧水的作者们亦从网络文学创作者的角度对北大师生一系列“写作实践”内容与宣传“表里不一”的现象进行了批评:“这行文真的醉了,不管学历如何,这出来的东西是和精英色彩、文学理想半点没有关系的,这样的水平好意思说自己是文学?”“一边说对点击和收藏没抱希望只是享受创作的热情,一边抱怨收藏太低。一边给自己贴‘北大出品’‘精英文化’的标签,一边抱怨别人拿身份嘲讽她。真是完美诠释又当又立。”[7]本来便已因为精英与草根立场的对立而产生的抵触心理,又因为北大等实践的“作品”不仅“和精英色彩、文学理想半点没有关系”,甚至都比不上商业化网站小说上架基本线的水平的现实,而变得雪上加霜。媒体大张旗鼓的宣传与实际“表里不一”的“成果”之间的巨大落差,使得网络文学的“土著”们对“学院派精英”研究者的观感愈发恶劣,甚至留下了“上面空降小领导”似的“不虚心”“不平等”“缺乏基本的真诚”等负面印象。[8]

然而,网络文学的“土著”对“学院派精英”的研究其实并不是一味地抵触与对立,恰恰相反,他们极度渴望着被人们理解、认可和接受。

相较于2015年3月26日针对北大师生的帖子,2014年6月5日,碧水上还有一个讨论美国学者冯进的研究论文的帖子,这一次的结果却完全不同。发帖人将冯进发表在《中国性研究》2009年第三辑上的论文《从晋江耽美文看中国当代女性性别身份的构建》一张张拍照上传,并语气激动地连声赞叹:“这完全是以晋江耽美文为主题的专题研究啊!你们造吗?晋江的名字躺在一堆高大上的题目中间哟!你们造吗?这是一套集子,收录的是每年在中国人民大学开的专题国际会议上演讲的论文哟!你们知道吗?这个科研活动还是受到国家资助的哟!”[9]在跟帖中,碧水作者们的回应也几乎是一面倒的感动和赞美:“论文写得真挺中肯的。既没有把耽美妖魔化,也没有把耽美作者读者脑残化低级化”“这文简直可以给刚入门的新读者们拜读了,几乎可以达到扫盲贴的作用”“写得挺好的,而且给出了BL(耽美)文的正面意义,看起来像是满足女性心理必不可少的!”“这篇文的作者对jj(晋江的缩写)了解真深,绝对混jj”[10]。这些截然不同的评价是基于研究者客观公正的评价和平等对待的态度,更是基于研究者对网络文学现场的深入了解。一看论文的内容即知,研究者本身对晋江网站的作品类型及风格了解颇深,因而被碧水的耽美文学“土著”们亲切的视为“自己人”,看到有学者能够公正公平地看待不被主流认可的边缘小众文化,她们无一不感受到了被人理解的喜悦和得到主流批评界认可的激动。

看着这些网络“土著”们嬉笑怒骂的种种声音,看到他们对网络文学方方面面资料近乎专业性的掌控,再看看他们对国内学界研究成果的批评和赞美,抵触和渴望……我深深地觉得,我们对网络文学的研究工作做得还远远不够……2015年3月网络文学“土著”们发出的声音,并不仅仅是对北大师生们研究成果的一次回应,更是对所有传统文学批评家,对整个网络文学研究界发出的质问。

面对着他们的质问,纵览十余年来我国网络文学研究的系列成果和存在的问题,我不禁产生了这样的疑问——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网络文学的研究与网络文学的现场之间始终有着隔膜?又是什么原因,让学术界一批批学人付诸不懈努力的种种成果仍如此严重滞后于网络文学的发展现状?

第二节 写作缘起与基本内容

2006年2月,经由一篇在动漫奇幻杂志上连载的穿越小说,还是高三学生的我第一次接触了网络文学。通过搜索,我找到了当时还叫作“晋江原创网”的晋江文学城网站,成了一名网络文学的忠实读者,并逐渐开始在晋江网上创作网络小说,成了一名网络文学的业余作者。2010年秋,我正式进入硕士研究生的学习阶段,在核心期刊上读到了一些网络文学的相关论文,觉得这些论述和我所认识的网络文学的实际情况很不一样,不是似是而非便是过于宏观,距离十分遥远。作为一名网络文学的参与者和创作者,我产生了把“网络文学”作为自己研究方向的冲动,想要把自己所看到的、经历过的网络文学的真正样子,好好地介绍出来。2011年冬,北京大学崔宰溶的博士学位论文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在这篇名为《中国网络文学研究的困境与突破》的论文中,他提出了这样一个重要概念——“土著理论”。在崔宰溶看来,“土著理论是某一种大众文化的原住民(native)自己的理论,它所强调的是对其文化的深刻理解和洞察力。这一概念不仅体现出大众拥有的反抗主流意识形态的力量,而且将大众的思维提高到‘理论’的高度”。他认为,“网络文学的‘使用者’对网络文学的理解是局外人难以比拟的,他们有能力创造自己的理论。他们不是文化产业的受害者,而是该产业、该文化的使用主体”。这一理论极大地鼓舞了我,作为一个兼网络文学的读者、作者和研究者三者身份于一体的文学网站的“土著”参与者,我觉得有责任站出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2013年5月,为了深入了解网站运营和网络签约作者的生活,我与晋江文学城签约,正式成为一个文学网站的签约写手。2013年9月25日,我创作的同人小说开通了VIP,开始上架销售。截至2016年已连载完结三部长篇小说,共计111万余字,点击超180万次。7年的写作经验令我深刻地了解了网络文学编辑、读者、作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亲身经历了2014年净网运动及剑网运动的威力,也直观地体验了文学网站的榜单、数据、金钱等对网络小说创作的巨大影响。直至2013年11月博士学位论文开题,我完成了从一个网络文学的粉丝读者,到业余作者,再到签约写手,直至研究者的身份转变。从2006年至今,十年来我个人阅读的网络小说已超过5000余部,挑选出来的文本有1300余篇。然而不管我如何努力收集资料,阅读文本,个人阅读的数量相对于数以百万计的网络小说而言,依然是九牛一毛。每日追着网站上的最新榜单补更新的日子令我愈发焦虑,深感力不从心,在这样的情况下,原本计划的以晋江文学城为例考察中国网络文学十年发展史的想法开始显得不切实际起来。我深知,文学史研究必须建立在对大量代表性作品的分析的基础上,而要想在浩如烟海的网络小说中筛选出有代表性的作品本就是一个短时期内难以完成的艰巨任务,更何况网络小说的花样翻新和类型变化的速度令人目不暇接,再加上网络在线文本并没有所谓的定本一说,无论是网站管理者还是作者都可以随时对文本进行修改甚至删除。流水般不断更新换代的作者和永无定本的文本,更是将研究难度提高了一个量级,有很多曾经的著名网络作者和经典作品随着时间的推移从网络上消失,再也无处查阅……

正当我对自己选择的网络文学研究方向产生很多困惑,感到难以着手时,陈思和先生第一次向我提起了通俗文学的研究大家范伯群先生,认为网络文学的研究可参考通俗文学一脉,向其请教一定受益匪浅。范先生听说此事后,慨然应允,认为“研究通俗文学的,不该对网络文学一无所知”。在与范先生的数次交谈中,我们主要对同人小说、穿越小说、耽美小说和网游小说等网络上较为流行的新兴类型进行了讨论。本书的基本架构便脱胎于这几次访谈。

在访谈过程中,我们发现,网络小说中确实存在着很多通俗文学传统的因素。无论是玄幻、仙侠、武侠、科幻、侦探,还是社会言情、军事历史、灵异恐怖等小说类型,都直接或间接传承自近代通俗小说一脉。就连近年来在网络上愈演愈烈的穿越小说、同人小说等,都能在通俗文学的传统中找到相近的根源。但一旦涉及耽美、网游、网配、女尊、末世等新兴类型,以及综同人、反苏文、快穿文、系统文、无限流等同人小说和穿越小说中的衍生分支,再想将之纳入通俗文学的传统中研究,便难以说通,甚至有格格不入之感。而这些既不能归于纯文学类型又无法纳入传统的通俗文学中来考察的部分,便是当今网络文学区别于通俗文学和纯文学的根本之处。

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我进一步发现,这些网络文学的新类型和新现象背后大多与动漫、游戏、影视剧等二次元文化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比如直接来自日本动漫文化的耽美小说和同人小说,来自电子游戏的网游小说、来自日本耽美drama广播剧文化的网配小说,来自欧美影视的末日丧尸异能题材小说,甚至将奥浩哉的漫画《杀戮都市》的设定框架与欧美恐怖电影及日本动漫游戏元素相结合而来的“无限流”小说,致敬富坚义博漫画《E级水平》(LevelE)的以饭卡的《他,来自火星》为开端的异星婚恋题材科幻小说分支等等。近年来,二次元文化对网络类型小说的影响日益深刻,就连一些传统的通俗文学类型也悄然发生了改变。比如武侠玄幻等类型小说与网络游戏的联系日益紧密,由此诞生了国王陛下的《从前有座灵剑山》、八月飞鹰的《史上第一祖师爷》等电子游戏元素与玄幻小说相融合的新一代玄幻小说。

由于这些和传统的通俗文学类型有所区别,并且无法归入新文学传统解释的网络类型小说基本上都来自二次元文化,因此本人姑且将之命名为“来自二次元的网络小说”。由此确定了从来自二次元文化的网络类型小说这个角度切入网络文学,对其中几大新兴的小说类型进行研究的论文基本框架,大大缩小了本书的研究范畴——不再试图对网络文学的整体做系统性的论述,而是选取其中有所创新的几大类型作为对象,展开有针对性的研究。

“二次元”一词来自对“two dimensional”(二维的)的日式翻译,是一个被ACGNM[11]次文化圈广泛使用的概念,带有“架空”“假想”“幻想”“虚构”“非现实”等意味。因为早期的具有幻想性质的动画、漫画及电子游戏都是以平面化的二维(2D)图像显示的,存在于二维的平面图像中的动漫游戏的幻想世界便由此得名,被ACG圈命名为“二次元世界”,简称“二次元”。与此相对应,我们生活的现实世界则被称为“三次元世界”,简称“三次元”。ACGNM次文化中对“二次元”的概念界定较为严格,仅以二维画面为主要呈现效果的动漫、游戏、小说、影视题材中虚构出的幻想型世界才被统称为“二次元世界”。而运用3D技术的动漫游戏及真人演绎的影视作品、木偶剧和布袋戏等由于不属于二维平面形象,而被排除在外。在本书中讨论的“二次元”与严格意义上的ACGNM次文化的定义略有不同,除了动漫游戏小说电影之外,还包括了布袋戏、特摄片、运用3D技术拍摄以及真人扮演的含有幻想特征的影视作品等。简言之,本书中所论述的“二次元”概念即泛指一切区别于三次元(现实世界)的,仅存在并呈现于媒体中的虚拟世界的幻想集合。而“来自二次元的网络小说”,即网络文学中那些广泛运用二次元文化的相关设定、概念、桥段、结构、语言技巧等话语体系的具有鲜明的二次元审美倾向的网络小说。

我国的网络类型小说受动漫、游戏、影视、轻小说等二次元文化影响日益加深,产生了大量全新的小说套路及类型模式,这些来自二次元的网络小说已经成为当今网络文学领域最具活力的生长点。这一现象与80后、90后成为网络文学的创作主体和主要受众有着直接的联系。80后和90后是在动漫、游戏、影视剧等二次元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成长起来的,他们将二次元文化的话语体系与通俗文学类型小说的写作模式相结合,取代初期“榕树下”等以精英写作的纯文学为主的网络文学,创造出新一代来自二次元文化的网络类型小说。随着80后、90后乃至00后作者们的成长与成熟,二次元文化亦逐渐由边缘的“小众文化”向中心的“大众文化”渗透,而来自二次元文化的网络小说也必将随之成为网络文学的主流。

然而目前的学界对来自二次元的网络小说仍然缺乏基本的了解,精英文化传统培养出来的主流文学批评家对影视动漫游戏等二次元文化极度陌生,甚至一无所知。本人认为,正是这一现状直接导致了国内的网络文学研究大多立足于传统的精英文化立场,难以深入当下网络文学现场,严重滞后于网络文学发展现状的尴尬局面。从以80后、90后为主的二次元文化受众与以50后、60后为主的主流文学批评界的文化断裂角度来入手,上一节末尾提出的两个问题也就得到了解答。国内网络文学研究最根本的问题是——精英文学研究的话语体系无法适应网络文学中来自二次元文化的话语体系。这一问题至今仍困扰着主流文学批评界。

针对这一现象,本书将二次元文化作为当下网络文学的突出特质展开研究,选取了同人小说、耽美小说、网游小说三大直接源于二次元文化的网络小说类型为主要研究对象,主要想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对二次元文化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与论证,阐明其对网络文学的深刻影响,及其与80后、90后之间的关系;二是对同人、耽美、网游等来自二次元的网络小说进行分类讨论,系统地梳理并分析其概念、历史渊源、研究现状、分类依据、范式、类型流变及典型文本,并以此说明近十年来我国网络文学整体的变化历程,以期能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来自二次元的网络小说的本质特征、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本书的第一章主要介绍并梳理了“二次元”的概念及内涵,从三个层面对二次元文化的含义进行阐释,通过对二次元文化在我国的传播分期,详细论述了当今网络文学的创作主体80后、90后与二次元文化的关系,并具体说明了二次元文化对网络小说类型、语言、技巧、套路等方面的深刻影响。第二、三、四章则分别选取了同人、耽美、网络游戏三大直接诞生于二次元文化,受二次元文化影响最深刻,最能反映二次元文化在网络小说中的演化过程的小说类型,利用类型研究的方式,对这些典型的二次元小说的概念、文化渊源、典型文本以及发展流变进行具体的论述,从而直观地反映出二次元文化对网络小说的精神内质以及外在表现等的具体影响。

同人小说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一种二次元小说类型,通过中国同人小说的发展嬗变能够详尽地反映出二次元文化与文学,尤其是网络小说相结合的过程,因此本书的第二章主要从幻想世界的自我书写角度对二次元同人小说进行解读。梳理“同人”的概念演变及其历史渊源,归纳出同人小说类型“同人=原作+读者欲求”的基本叙事语法,并依此对同人小说进行了重新分类,重点分析了各类型中的典型文本。此外,在第二章的最后一节,还对同人文化现象的网络生态圈及其对网络同人小说和整个网络文学的影响进行了梳理分析和归纳总结。

第三章二次元耽美小说主要论述了我国女性作者如何利用耽美这种来自二次元动漫的小众题材,在幻想的空间中对性别、政治等严肃问题进行隐喻式书写的。同时,耽美小说对隐秘的二次元小众文化圈的边缘化书写也是我们研究二次元受众的文化心理、行为模式、生活方式等方面的重要资料。在具体的论述中,主要针对网络耽美小说研究中存在的几大问题,重新定义了网络耽美小说的基本概念,从现行的网络耽美小说文本中总结推论出耽美小说的基本范式——“耽美小说=男性生殖器×(攻+受)+情爱叙事”,并从边缘叙事的角度对以往的耽美小说研究中极少涉及的三大类型进行了梳理与分析。

第四章的二次元网络游戏小说是最能反映人们在二次元与三次元空间不断游走的生活状态的小说,同时也是对未来虚拟现实技术得到普遍应用后的全新生活方式的思考、预测和预言。可以说,网络游戏小说是与人们的生活及未来最为贴近的一种二次元小说类型。本书将“网游小说”的概念从描述“网络游戏”的小说扩大为“网络上连载的游戏小说”,并将其重新定义为“通过制造或描述‘游戏快感’引发读者既有的游戏体验共鸣的网络类型小说”,依此总结出网络游戏小说的基本范式——“网络游戏小说=游戏快感+游戏经验+类型叙事”。系统地对游戏小说的历史流变进行了梳理,并根据文本中虚拟世界与真实世界的交互程度及其所表现的思想内容和精神向度,将现有的网络游戏小说大致分为三个大类,分别是“生活日志类”网游小说、“未来幻想类”网游小说和“游戏异界类”网游小说。结语部分主要是对前四章的总结,对网络文学的变化历程及发展趋势做整体的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