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态度理解
难度 ★★☆ 考频 ★☆☆
态度理解题出现频率不高,相对来说难度也较小。此类题型主要考查考生对于作者对某事的态度、观点、倾向性的分析判断能力。判断作者的态度倾向,有时着眼点在一些很小的细节,有时也需要对全文进行宏观掌握,因此态度观点题与主旨概括题是有交叉点的,在主旨概括题处讲到的方法和技巧在这里可能同样重要。解答这种题型,主要在于熟练掌握态度理解题的几种类型,并能根据不同类型的难易程度选择不同的答题角度。
名师课堂
提问方式多由“观点、态度、是否同意、有无道理”等来表示。如:“由此可知作者的态度是、作者是否同意×××、作者认为上述×××有无道理、作者对×××的看法是、作者认为”等。
考生首先要通读材料,把握不同主体的不同观点,判断作者有无态度体现。若是明确表明了作者的观点,则选择与观点同义替换的选项;若是观点比较隐晦,则再进一步分析其态度倾向;若是没有态度呈现,就选择没有表态意思的选项。
态度理解题解题思路框架
一、明确观点类
材料中有诸如“我认为、我觉得、依我看、笔者认为”等引导词,那么引导词之后的语句就是作者的观点,选择与观点同义替换的选项即可。
真题链接
(国考2017)印象中,文物给我的常是一种高冷、神秘、刻板、枯燥的印象,仿佛都是遥不可及的东西,和百科知识别无二致,与普通人的生活多有隔膜。尔后,逐渐有一些机会听到收藏家回忆他们和某一文物相遇、相守的故事,或充满人情世故,或有彼此坚守,交织着个人的情感,也打捞起历史的点滴。我便开始对文物有了新鲜的认识,似乎还能感受到老物件的温度,意识到原来“文”是中心,“物”只是载体。收藏文物的目的就是为了传播文化,而不是仅仅将其作为物品小心翼翼地收藏起来。
根据这段文字,下列哪项最好地阐明了作者对文物的看法?
A.物尽其用
B.睹物思人
C.超然物外
D.寄情于物
[解析] 文段用“印象中”“新鲜的认识”说明作者对文物看法的转变,后者是本题的答案所在。根据“‘文’是中心,‘物’只是载体”和“目的就是为了传播文化”可以判断,作者更强调文物的文化功能。A项的“物尽其用”强调对某一事物的充分利用,“利用”和文段描述不符。B项的“睹物思人”只是文物的部分功能。C项的“超然”描述程度过重。因此,选择D项。
二、隐含观点类
材料中没有观点引导词,但文段中有以下内容的提示,可根据其进一步分析作者的态度倾向。
真题链接
(国考2015)西方现代文论认为,一部作品产生后就是独立的文本,和作者无关。然而这个原则却不适用于中国传统文学,中国古代的文学家,很多是朝廷的官员或预备官员,至少是读书人,是文明的传承者,他们的言行是社会风尚的风向标,文学承载着移风易俗的责任,因此社会价值体系对文学家的人格有较高的要求。如汉代的扬雄写过赞美王莽的文章,因而被宋人看不起;严嵩的诗写得好,但是后世读的人少,诗集也少有刊刻——怎能让祸国殃民的罪人立言不朽呢!古人虽也说过“孔雀虽有毒,不能掩文章”的话,但仍坚持“德艺双馨”的文艺评论原则。
根据这段文字,下列哪项符合传统上中国古代对文学作品的看法?
A.文如其人
B.文以载道
C.知人论世
D.诗以言志
[解析] 首先找到作者论述“传统上中国古代对文学作品”的关键信息。文段先反向援引了西方现代文论的观点“作品和作者(人)无关”,后通过“然而”引出了中国传统文学的原则:社会价值体系对文学家的人格有较高的要求。最后列举了扬雄和严嵩两个人的例子反面论证:作品和作者人格密切相关。A项“文”对应“作品”, “人”对应“人格”,符合文意。因此,选择A项。
三、没有观点类
材料中有观点引导词,但只是作者客观引用别人的观点,并且不做任何评价,说明材料中作者没有观点,选择没有表态意思的选项。
真题链接
(国考2012)日前,IBM公司研发的电脑沃森战胜了美国电视智力节目《危险边缘》的两名人类常胜将军,一时间,很多网友担心,电脑越来越像人了,将会超越人类智慧。从深蓝到沃森,人工智能又向前跨越了一大步。电脑会代替人脑吗?近几年,每次有电脑战胜人脑的事发生,都会有“终结者”之类的担忧。甚至有人认为,电脑的计算速度正变得越来越快,不久的将来电脑将能够模拟人脑、产生意识,并最终替代人类。
作者对于“电脑替代人脑”这种观点的态度:
A.作者认为人工智能技术有可能实现电脑模拟人脑
B.看不出作者是否认同“电脑替代人脑”这种观点
C.认同这种观点,因为人工智能技术不断超越人类智慧
D.不认同这种观点,因为人类是人工智能技术的主宰者
[解析] 首先找到“电脑会代替人脑”的关键信息。从文段“很多网友担心”“终结者担忧”“甚至有人认为”可知,一些人认为电脑将代替人脑。但作者仅在客观陈述,对他人观点是否赞同,文中没有提及。B项与作者的态度相符。A项“作者认为”, C项“认同”和D项“不认同”都是给出某种观点,不符合文意。因此,选择B项。